•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探討國小兩位四年級資源班學生在面對比較類加減法文字題所遇到 的困難,並分析其解題四步驟的解題思路過程,以設計改進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 會比較類加減法文字題。研究者根據研究過程與分析提出兩個建議,提供教師在 進行比較類加減法文字題相關概念及未來研究之參考,以下分解題教學和未來研 究兩方面說明:

一、對國小比較類問題教學的建議

(一)觀察學生對比較類問題的概念

在學習比較類問題時,首先必須對兩數或兩數以上的比較大小有正確的概念,

教學者可以先以實際物品或半具體畫圖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大小,觀察學

生是否已具備正確的比較大小概念。其次,觀察學生對於「多」和「少」這兩字 語意結構的認知,引導學生是否能用「多」和「少」這兩字來進行中文造句。此 兩部分具備了,才能來進行比較類問題的教學。

(二)分析學生解題四步驟以了解學生解題運思方式

本研究中依據學生前測和後測的表現進行解題四步驟分析,對於瞭解學生在 哪一步驟產生解題困難相當的有助益,但學生面對問題並非只有單一的解題方式,

不同學生可能有不同的解題過程與結果,因此以解題四步驟分析了解學生解題運 思方式,對於設計改進教學或為學生進行補教教學很有幫助。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由研究對象來看

本研究之對象為台中市某國小四年級兩位資源班學生,限於研究者個人的能 力與時間,僅能對此範圍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結果不能做大規模的推廣。研究者 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增加晤談學生的人數或是增加研究對象的類型,觀察不同學 生教學後的學習成效,使研究更具普遍性,以提升研究廣度。

(二)以研究內容來看

本研究的主題重點在於比較類加減法文字題,但加減法文字題尚包括合併和 改變類型,以及其他文獻提到的類型,研究者建議往後的研究可以針對其他類型 進行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Polya 著(1945)。閻蘇育譯(民 80),怎樣解題。台北市,九章。

Polya 著(1961)。九章編輯部編譯(民 78),數的發現(1,2 冊)。台北市,九章。

古明峰(1998)。數學應用題的解題認知歷程之探討。教育資訊研究,6(3),頁 63-77。

古明峰(1999)。加減法文字題語意結構、問題難度及解題關係之探討。新竹師院 學報,12,頁1-25。

呂美娟,施青豐,李玉錦譯(2002)。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台北:學富。

孟瑛如(1999)。資源教室方案。台北:五南。

林碧珍(民 78)。國小學生數學解題的表現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碧珍(民 79)。新竹師院輔導區國小數學科「怎樣解題」教材實施情況調查與學 習成效研究。新竹師院學報,3 期,頁 363-391。

洪儷瑜(1995)。學習障礙者教育。台北:心理。

胡秋綾(2008)。國小學童比較類加減法文字題理解能力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 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翁嘉英(1988)。國小兒童解數學應用問題認知歷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碩士論 文。

馬祖平(2001)。國小學童理解問題方式的發展:加減比較問題。國立政治大學 心學系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東陛(1994)。數學科學習障礙兒童的教學策略。台北: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甯平獻主編(2010)。數學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書局。

黃湘婷(2007)。國小一年級學童解加減文字題表現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劉祥通(2012)。小美在數線上關於分數基準化問題的解題表現。科學教育學刊,

20(1),頁 23-39。

蔣治邦、鍾思嘉(1991)。低年級兒童加減法概念的發展。教育與心理研究,14,

頁35-67。

鍾文淵(2005)。國小五年級學童數學解題能力提昇之研究—以 Polya 之解題歷程 理論為依據。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市。

二、英文部分

Carpenter. T. P., & Moser, J. M. (1983). The arquisition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concepts. In R. Lesh & M. Landau (Eds), Acquistion of Mathematics Concepts

and Processes (pp.7-44).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awley, J. E. (1984). Developmental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for the learning

disabled. Rockville:Aspen Systems.

Cummins, D.D(1991).Children’s interpretations of arithmetic word problems.

Congnition and Instruction,8, 261-289.

Fuson, K. C.(1992). Research on whole number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In D.

Grouw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243-275). New York: Macmillan.

Goldin, G. A. (2000). A scientific perspective on structured, task-based interview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In A. E. Kelly & R. A. Lesh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design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pp. 517-545).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antowski, M. G. (1977). Process Involved in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als Education, 8(3), 163-180.

Lambie,R,A.,Hutchens,P.W.(1986). Adapting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1, 185-189.

Lewis, A.B., & Mayer, R. E. (1987). Students’ miscomprehension of relational statements in arithmetic word problem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9, 363-371.

Lerner,J.(2003).Learning Disabilities-Theories,Dia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Mayer, R. E.(1992).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New York: Freeman.

Polya, G (1945). How to solve i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olloway, E. A & Patton, J. R.(1997).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Learners with

Special Needs(6thed.). OH.N.J:Merrill.

Reismen,F.(1982). A Guide to the Diagnostic Teaching of Arithmetic. Columbus, Ohio:Charles E. Merrill.

Riley, R. S.,Greeno,J. G., & Heller, J. I.(1983).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in arithmetic. In H.P. Ginberg(Eds),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thinking.(pp.153-196). San Diego, CA:Academic Press.

Schoenfeld, A. H.(1985).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Orlando, FL: Academic Press.

Verschaffel, L.,De Corte,E.,& Pauwels,A.(1992).Solving compare problems:An eye movement test of Lewis and Mayer’s consistency hypothesi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84,84-85

附 錄

附錄一、加減法文字題前測工作單

四年 班 座號: 姓名:

1. 桌上有一些餅乾,妹妹吃掉了 12 塊,還剩下 8 塊,桌上原有幾塊 餅乾?

2. 小明原有 7 元,爸爸再給他 15 元後,

就可以買一支原子筆,請問一支原 子筆要多少元?

3. 小華有 16 塊積木,小美比小華 多 6 塊,請問小美有幾塊積木?

4. 班上男生 17 人,女生 12 人,男生 多還是女生多?多幾人?

5. 妹妹有 14 元,哥哥的錢比妹妹 少 5 元,請問哥哥有多少元?

6. 教室裡共有 18 個學生在掃地、擦窗 戶,其中 10 個學生在掃地,剩下多 少學生在擦窗戶?

7. 媽媽有 22 枝筆,媽媽比阿姨多 5 枝 筆,請問阿姨有幾枝筆?

8. 盒子裡原來有 24 顆彈珠,拿走幾顆 後,盒子裡會只剩下 8 顆彈珠?

9. 大雄有 16 塊餅乾,大雄比胖虎少 了 7 塊餅乾,請問胖虎有幾塊餅 乾?

10. 教室裡有 8 個小朋友在看書,14 個小朋友在畫圖,請問教室裡共有 幾個小朋友?

附錄二、加減法文字題後測工作單

四年 班 座號: 姓名:

1. 操場有 54 人,走了 23 人,又來了 14 人,請問操場最後有幾人?

2. 小明這次國語、數學、自然三科總 分 265 分,已知國語 88 分,數學 94 分,請問自然考幾分?

3. 模型飛機 154 元,溜溜球 40 元,

故事書 75 元,小明三種都要買,

請問小明總共花了幾多少錢?

4. 池塘裡有 54 隻青蛙,跳走一些青蛙 後,池塘剩下 32 隻青蛙,請問跳走 了幾隻青蛙。

5. 哥哥有 43 塊餅乾,哥哥比弟弟 多 15 塊餅乾,請問弟弟有幾塊 餅乾?

6. 小王體重 68 公斤,小美比小王輕 14 公斤,請問小美體重幾公斤?

7. 小華身上有一些錢,買玩具花掉 45 元,身上還剩 20 元,請問小華 身上原本有多少錢?

8. 阿順有 62 根香蕉,阿順比奇奇 少 16 根香蕉,請問奇奇有幾根 香蕉?

9. 姐姐身高 163 公分,妹妹身高 154 公分,請問兩人相差幾公 分?

10. 小美有 62 元,小華比小美少 22 元,請問小華有幾元?

11. 弟弟有 85 塊積木,弟弟比妹 妹多 20 塊積木,請問妹妹有幾 塊積木?

12. 媽媽今年年齡 44 歲,媽媽的年 紀比爸爸小 5 歲,請問爸爸今 年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