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所歸納之結論,提出下列建議,藉以提供特教組 長、學校行政人員與普通班教師、師資培育機構與教育行政機關、家長 與社區民眾以及未來研究,作為參考。

壹、 對特教組長之建議

一、 加強資訊應用能力,提高工作效能

研究結果發現,國民中學特教組長在公共關係策略應用上,「資訊中 介策略」雖屬中高程度,但在程度上卻低於其他公共關係策略之應用,

顯示特教組長對於題項中之利用學校公佈欄、特教組網頁、校刊、輔導 通訊、簡訊、出版品等方式,在傳達特殊教育訊息、尋求資源上較其他 方式應用上來得較少,由此可知特教組長對於資訊媒介上的使用尚有努 力的空間。

資訊傳播的方式多元,特教組長可以透過資訊能力的養成以善用大 眾傳播工具,藉此作為特教組長自身與目標對象間的成長、發展等動態 變化的手段。其作法有:因應時代所需,不因個人因素之限制,把握學 習機會,勇於接受新的資訊;多參加教育局或學校有關資訊能力之研習 課程;增加使用資訊科技之機會,感變傳統對於工作或業務處理的方式,

選擇更貼近目標群體特性的方式,除了加速業務之推動與執行,亦可提 升自我的資訊應用能力。

二、 重視合作互助,促進教學相長

研究結果發現,國民中學特教組長在溝通行為上,無論整體或是各 不同層面之策略,皆屬中高程度以上,顯示國民中學特教組長之溝通行 為具有積極正向的作為,但在溝通行為現況中,「促進發展」在程度上低 於其他向度。

學校行政組織雖存在科層架構,但在學校生態中,無論教師或是其 他人員其專業權威受到重視,皆可共同參與學校事務,故特教組長應將 重點放在「合作」,將相關事務依照專業或法令交付其他行政人員、教師、

家長等,並尊重其職權;主動邀請家長及社區等人力資源參與,以包容 態度求集思廣益之效。而尌權責來看,特教組長無庸置疑的必頇為推動 特殊教育的各項事務負起責任;以教育現場來看,特教組長可運用行政 力量規劃相關活動讓各方參與,如辦理研習、教學觀摩等活動,促進教 師、其他行政人員、家長、學生、社區民眾對特殊教育的瞭解或是其他 知能上的精進。

貳、 對學校行政人員與普通班教師之建議 一、 參與特殊教育研習,健全特教概念

研究結果發現,國民中學特教組長在公共關係策略應用上,以「對 等互動策略」的程度最高,顯示特教組長與相關人員之間的關係應是對 等且雙向的,尌當前教育現場來看,特殊教育推展下公眾普遍缺乏特殊 教育理念,且特教組長因職權與執行上的考量,乃是對外與家長、社區、

對上與教育主管機關接觸的窗口,此時校內特殊教育推展的阻礙便突顯 了特教組長在經營公共關係的困境。學校內特殊教育推展的對象主要為 學校行政人員與普通班教師,又因特殊教育並非只是特教組長或特教教 師一人之責,若學校行政人員與普通班教師能主動參與特殊教育研習以 汲取新知,瞭解特教組長立場與職責所在,彼此達成共識,便能更有效 協助特殊教育需求之學生,共同承擔特殊教育的責任。

二、 瞭解特殊教育需求,提供適當協助

研究結果發現,國民中學特教組長在公共關係策略應用上,「資訊中 介策略」在程度上低於其他公共關係策略之應用,顯示特教組長在應用 學校傳遞訊息的媒介上略顯不足,若學校行政人員能夠共同建構健全的 行政支持系統,包括充實及更新硬體設備、教材教具的提供、辦理提升

資訊能力的研習活動、協助借用辦理特殊教育活動的場地與設備、鼓勵 自我學習,塑造終身學習氣氛,或是邀請家長或社區人士參與特教工作,

紓解特教工作人力吃重的現象,讓特教組長在特殊教育推動上更無後顧 之憂。

參、 對師資培育機構與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 重視職前教育,培養實務經驗

研究結果發現,應用公共關係策略與溝通行為呈現顯著正相關,顯 示國民中學特教組長在公共關係策略的應用程度上愈高,其溝通行為所 表現的程度也愈高。而研究中亦顯示,特教組長累計年資以未滿一年為 大宗,對照現今教師的養成教育中,教學在師資培育中佔了極大的比例,

而有關特殊教育知能僅特殊教育三學分為共同必修之學分,其中對於特 殊教育行政的部分更僅側重在法規與理論的瞭解,對於特殊教育行政實 務工作甚少著墨,建議師資培育機構在進行未來教師進入教育現場之前,

可加強行政實習之明確的學習目標,或請現職特教組長分享實務經驗,

藉由分享與問題討論所獲得之經驗,或者更能深植於未來優秀的特教組 長心中。

二、 鼓勵在職進修,提升專業成長

特教組長有效應用公共關係策略與具備良好的溝通行為,對於特殊 教育工作推展有益無害,而當前由於特教組長在師資養成的過程當中甚 少接觸到有關公共關係策略或溝通方面的課程,建議教育行政機關在辦 理新進教師研習時,加入相關課程內容,也應重視現職特教組長在此方 面能力的養成,主動辦理相關研習或培訓,並鼓勵進修,以提升在行政 溝通協調上之能力。

肆、 對家長與社區民眾之建議

一、 參與家長團體或研習,增強職能成長

家長關心孩子乃是天經地義之事,但若與學校溝通不良、缺乏共識,

將會阻礙特殊教育推展。部分家長因時間、本身能力不同,加以新住民 與日俱增,文化殊異、語言隔閡的情形,使得每位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 視程度亦有所差異,建議家長得利用空閒時間,參與學校所辦理之親職 講座或研習,甚至參與各協會所辦理的專業或家長團體,瞭解孩子所需,

與學校行政人員、老師們針對孩子困境進行討論與溝通,抑或在同儕團 體中,與其他家長取得心理上的支持,彼此互動交流教養方式或心路歷 程,透過強化自己本身的能力,使孩子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二、 參與學校活動,為特殊教育發聲

特教組長在辦理特殊教育活動時,需要家長與社區民眾的參與、與 社區資源的支援,以利活動的順利進行。舉凡特教推行委員會、校務會 議、特殊教育宣導活動、校慶活動、運動會、園遊會、成果發表會等,

社區民眾與家長的參與,除了可增加特殊教育的能見度之外,亦可深入 了解學校在特殊教育上的努力與困境,主動給予特殊教育工作者鼓勵,

或是協助爭取資源,建立共榮共存的生命共同體。

伍、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國民中學特教組長應用公共關係策略與溝通行為 之現況,設定母群體是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國民中學特教組長,對 於未來的研究,建議研究區域可擴及其他縣市或是全臺灣,研究階段可 擴及國民小學、高級中學、大專院校,以增加不同教育階段的比較,在 推論上將更廣。且公共關係策略與溝通行為皆為雙向互動之歷程,建議 可再納入普通班教師、學校行政人員、家長、學生等人以進行雙向的調 查,彼此交叉比對,將使研究結果更客觀屬實、更具完整性。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問卷取得的資料進行量化分析,受限問 卷內容與篇幅,難以讓受詴者表達較深入之看法與觀點,因而研究所得 之概括性結論,易受研究者主觀意識所影響,建議在未來的研究上,可 在問卷中加入自陳的半開放式意見描述,或是採用開放式填答選項、訪 談、個案研究等方式,以補量化研究之不足,亦可將量化資料與質性資 料進行比對印證,提高研究的價值與效益。

三、 研究變項

本研究在顯示特教組長不因不同背景變項在應用公共關係策略或溝 通行為上有所差異,顯示特教組長在應用公共關係策略與溝通行為上,

不因學校所屬區域、學校規模、特殊教育班級類型、性別、特殊教育專 業背景、特教組長累計年資而有明顯之影響,推論可能原因尚包含特教 組長之人格特質、個性內外向、團隊合作的態度或能力等,建議未來研 究可納入更多變項來加以探討,以瞭解特教組長應用公共關係策略與溝 通行為的差異情形。

四、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問卷乃針對本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而設計,而相關 文獻指出公共關係與溝通行為的範疇廣泛且豐富,研究向度亦多元,如 公共關係尌可依實施步驟、實施活動、實施對象來區分;溝通行為亦可 依溝通的模式來歸類,故對於未來的研究,建議應適當的依據研究所需 與研究背景來編製合宜的研究工具。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毛連塭(2004):特殊教育行政。臺北市:五南。

王月汝(2002):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王如哲、林明地、張志明、黃乃熒、楊振昇(1999):教育行政。高雄市:

麗文。

王怡雯(2006):台灣公關學者對公關策略及其考慮因素看法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王材源(2004):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未

王材源(2004):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