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綜合以上敘述,對於本研究之結果提出反思、建議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提出 以下之建議。

壹、 反思

因現在學生大部分已經習慣老師講、學生聽的習慣,學生像是教室的客人,

加上平時老師為了趕課而缺少了提供學生思考與實際練習的機會,造成學生無暇 接觸課外的事物及知識,就此教學方式加上長時間的累積導致學生對自我認知以 及批判思考產生陌生感。基於這點研究者反思若能進行量表施測後,加入美塔學 觀點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體驗思考創造與批判的過程,再進行後測,對於美 塔學的問卷與發展應該能夠更加精進與完善。

於此同時也更能針對各年級的認知歷程進行記錄,並設計出適合不同年級層 的量表,並分析出各年級層對於創造力、後設認知、同時相對考等三大美塔學內 涵的表現情形應該會更加準確且更值得參考,也更能將美塔學理論發揮得更加廣 泛。

貳、 教學層面之建議

從反思的角度中,研究者提出以下相關建議:

一、測驗模式的轉換

現下許多測驗仍以傳統紙筆測驗為主,這較無法啟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因可 加入更多元的評量方式,讓學生深入其境的模式來激發學生的思考敏銳度,也可 增加學生對思考歷程的反省與改進,提升後設認知的能力。

二、教學模式的啟發

教學中可試著融入多元性質的教材與許多需要擴散思考的議題以供學生進 行探討,並不設限學生的答案,同時教師也能適時引導正反相關的結果讓學生思 考討論,藉此培養學生在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時的抉擇與後設認知能力。

三、親師協同的合作

教師可將學童在校的行為與學習情況適時與家長溝通,並期望家長了解學校 不僅是只有傳授知識而已,同時也重視行為表現及道德理念的發展,讓學生走向 人群環境,培養人際關係,加深對社會環境適應的認知能力。因此教師與家長的 共同合作對學生的學習上是非常大的助力。

貳、 興趣與課外活動之培養

一、 培養學生的興趣

在現代學習環境中,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學校學習,較少有時間能夠去探索個 人的專長與興趣,因此師長要能夠有效的引導學生發現能夠培養長期興趣的事物,

學生也會因興趣進而養成思考鑽研的習慣,增加自我認知的層面。

二、課外活動的接觸

課外活動不僅是走出戶外與大自然接觸,也包含閱讀課外讀物等,加深對生 活的體驗以及對知識的認知掌握,藉由放鬆身心來提高學習成效。

參、 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

一、擴大研究對象

因本研究只針對台北、台中、高雄、台東四個縣市的部分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因此較不適合推論到其他縣市或特殊環境的學生,故研究結果的推論有其限制。

就此部分若資源許可,未來的研究對象可分為垂直的向上提高年級層或向下降低 年級層、與水平的延伸至不同族群,以便更能了解不同對象的差異情形。

二、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採用李克特式六點量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創造力、後設認知、

同時相對思考的情形與三個變項間的相關情形,但受試者在填寫回答時恐因同儕 之間的相互影響或是無法準確的了解題意,以致所得資料部分失真,且使用量化 分析資料只能針對統計結果來解釋一般情況無法深入探討,若能增加情境式的測 驗、實際操作的觀察或行動研究等評估方式補充研究之不足,其結果也可能會更 加準確以及更有研究意義。

三、 加入美塔數感教學法

因本研究限於時間及資源,僅能以問卷作為直接探究之情形,但礙於研究 限制,故較無法完整呈現出國小高年級學童真實的表現情形,若未來有進行相關 議題之研究,可嘗試加入美塔數感教學法讓學生先對美塔學三大內涵有接觸並對 其產生概念後,再進行前後的比較分析,發展出更合適的教學法或量表。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毛連塭 (1997)。創造學的孕育與發展。資優教育季刊,63,8-12。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 (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市:心理。

余民寧、韓珮華 (2009)。教學方式對數學學習興趣與學術成就之影響:以 TIMSS2003 台灣資料分析。測驗學刊,56(1),19-48。

吳秀娟 (2007)。主題統整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學業成就的 影響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7(2),71-101。

吳和堂 (2016)。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怡瑄 (2003)。主題統整教學、年級、父母社經地位與國小學童科技創造力之 關係。師大學報:教育類,48(2),239-260。

吳明隆 (2009)。結構方程式-AMOS 的操作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吳靜吉 (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應用心理研究,15,17-42。

吳靜吉 (2003)。創造力的評量--4P 觀點。創意教師行動研究成長營。取自 http://class.pyps.ntpc.edu.tw/eweb/module/download/update/apple631013/file480 9_6.pdf

吳靜吉、丁興祥、邱皓政 (2002)。創造力的發展與實踐。應用心理研究,15,

15-247。

吳瀞佩 (2003)。數感教學。國教輔導,43(1),13-15。

呂仕華、黃文忠 (2012)。後設認知策略和閱讀能力:以臺灣的五專生為實例。

建國科大社會人文期刊,31(2),1-20。

李茂能、楊德清 (2015)。工作記憶力、後設認知能力對於國小高年級一般兒童 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之數常識發展的徑路結構分析。科學教育學刊,

23(3),265-291。

李偉俊 (2008)。美塔學教育實習指導方案規畫設計與應用研究。台北:新文京。

李偉俊 (2008)。美塔學教育實習指導方案規劃設計與應用研究。台北:新文京。

李偉俊 (2011)。美塔學-一個統合後設認知與創造力的創新理論構想。教育資 料與研究雙月刊,100,75-98。

李偉俊 (2012)。台東縣美塔魔法學校應用習慣領域思維之分析研究。習慣領域 期刊,4(1),91-106。

李偉俊 (2013)。互補與激盪:當習慣領域遇到美塔學。台中市:天空數位圖書。

李偉俊 (2014)。從習慣領域與美塔學理論解析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習慣領 域期刊,5(2),43-63。

李偉俊 (2015)。從解釋水帄理論探索習慣領域與美塔學之ㄧ些理論觀點。習慣 領域期刊,6(1),81-98。

李偉俊 (2016)。從習慣領域與美塔學理論解析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習慣領 域期刊,7(2),79-105。

李偉俊 (2018)。基於習慣領域和美塔學的數感教育模式之比較研究。習慣領域 期刊,9(1),71-87。

李賢哲、李彥斌 (2002)。以科學過程技能融入動手做工藝教材培養國小學童科 學創造力。科學教育學刊,10(4),341-372。

沈如瑩、趙梅如 (2006)。國中小學生自尊量表之編制及模式之驗證研究。測驗 學刊,53(1),27-48。

林柏妤 (2011)。台灣地區國中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科學態度對學校認同程 度與科學成就的結構方程模式驗證之分析研究-以 TIMSS2007 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林清山、張景媛 (1993)。國中生後設認知、動機信念與數學解題策略之關係研 究。教育心理學報,26,53-74。

林慧姍 (2012)。心智圖教學對五年級學童創造力與語文學習態度之影響。教育 研究論壇,4(1),219-251。

凃金堂 (2015)。數學後設認知量表之發展與信效度考驗。教育心理學報,47(1),

109-131。

洪久賢、蔡長艷、楊婷棋、蕭漢良、劉志興、鍾鈺鈞 (2018)。觀光餐旅創造性 問題解決教學之成效研究。課程與教學,21(1),191-221。

高振耀 (2011)。西方創造力理論與東方哲學的合流:探索 Janusian thinking 的深 層涵義。資優教育季刊,118,1-8。

高振耀 (2014)。從類比的角度探討創造思考過程。特教論壇,16,79-89。

高振耀 (2016)。結合兩個反義形容詞的創造力教學技法。創造學刊,7(2),20-31。

張昇鵬 (2003)。資賦優異學生及普通學生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思考能力之比較 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7,95-120。

張春興 (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偉豪 (2013)。SEM 論文寫作不求人。高雄市:三星統計。

教育部 (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台北市:教育部。

梁朝棟、許峻嘉 (2013)。解構創造思考。資訊傳播研究,3(2),81-93。

莊宗嚴、林勝介 (2011)。導入數位遊戲於學童創造力之培育。數位學習科技期 刊,3(2),45-59。

陳李綢 (1992)。國小男女生後設認知能力與數學作業表現的關係研究。教育心 理學報,25,97-109。

陳李綢 (2006)。國小數學創造力診斷與認知歷程工具研發。教育心理學報,38(1),

1-17。

陳怡祁 (2012)。網路探索環境中合作學習對後設認知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明鴻、陳一帄 (2014)。產品設計領域中創造力組成成分之多元迴歸分析。設 計研究學報,7,64-80。

陳彥廷 (2008)。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考試焦慮對數學科學業成績的影響-以台 南市立後甲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陳龍安 (2007)。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陳龍安 (2010)。台灣的創造力教育發展與突破之道。創造學刊,1(1),5-73。

陳豐祥 (2009)。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 用。歷史教育,15,1-53。

閔慧慈 (2009)。再探雙語帅童對字的後設認知能力。英語教學期刊,33(3),1-49。

黃芳銘 (2007)。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葉玉珠 (2000)。「創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式」及其應用於科技與資訊領域之內 涵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1),95-122。

葉玉珠 (2008)。「情境式科學創造力測驗」之發展暨科學創造力之性別與年級差 異分析。測驗學刊,55(1),33-60。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0)。影響科技與資訊產業人員創意發展的因素之 量表編製。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5 (2),39-63 。

劉佩雲、沈羿成 (2013)。案例討論與教學實作促進教學後設認知改變之研究。

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6(2),21-44。

蔡玉瑟、曾俊峰、張舒婷 (2008)。CPS 教學對國小學生自然領域學習態度、創 造力、後設認知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2(2),35-59。

蔡惠幸 (2009)。探討優良與不良二技學生閱讀繪本的後設認知策略。環球科技 人文學刊,9,16-28。

鄭淵全、蔡雅茹 (2012)。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行為、教師教學信念、教師創新教 學行為與國小學童創造力傾向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78,183-202。

蕭佳純 (2012)。國小學童科學學習動機、父母創意教養與科技創造力關聯之研 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7(4),103-133。

賴英娟 (2007)。創造力的理論與應用。國教新知,54 (4),65-76。

鍾旋 (2017)。淺談創造力的培養。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643。

鍾濟謙、劉旨峰、林芳薪、蔡元隆 (2017)。三種教學策略下國小學童創造力表 現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8,141-186。

貳、外文部分

Amabile, T. M. (1987). The Motivation to be creative. In S. G. Isaksen (Ed.),

Amabile, T. M. (1987). The Motivation to be creative. In S. G. Isaksen (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