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之建議,以供觀光相關單位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一、實務面建議

依本研究建構之「地方意象、解說內涵與責任觀光行為模式」得知,地方意象 及解說內涵正向影響遊客責任觀光行為。

(一 ) 強 化 社 區 地 方 意 象

本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地 方 意 象 會 影 響 解 說 內 涵 及 責 任 觀 光 行 為。表 示 遊 客 地 方 意 象 認 同 程 度 越 高 , 對 於 遊 憩 區 所 產 生 的 責 任 觀 光 行 為 也 就 會 愈 好 , 例 如 : 遵 守 旅 遊 地 之 相 關 規 範 、 保 護 遊 憩 區 資 源 等 行 為 。 因 此 , 建 議 相 關 業 者 應 注 重 提 升 多 元 遊 憩 活 動 , 並 維 護 保 存 研 究 場 域 內 豐 富 多 元 的 天 然 觀 光 資 源 (如:螢火蟲、神木…等),透 過 地 方 意 象 建 置, 將 有 助 於 遊 客 對 於 責 任 觀 光 行 為 意 向 之 感 受 與 傾 向 。

遊 客 對 於 當 地 自 然 文 化 景 觀 的 認 知,藉 由 解 說 員 的 帶 領 可 以 有 更 多 的 認 識 , 進 而 對 遊 憩 區 產 生 認 同 、 珍 惜 與 欣 賞 。 因 此 , 遊 客 對 於 遊 憩 區 地 方 意 象 認 同 程 度 提 高 , 遊 客 將 更 有 意 願 參 與 當 地 之 旅 遊 活 動 , 若 能 透 過 良 好 的 解 說 服 務 , 則 更 能 強 化 遊 客 對 於 旅 遊 過 程 中 之 遊 憩 體 驗 。 也 就 是 說 , 配 合 遊 客 對 於 遊 憩 區 之 原 始 意 象 , 強 化 對 於 遊 憩 區 意 象 之 認 同 。 因 此 , 地 方 意 象 的 強 化 , 也 須 同 時 考 慮 到 解 說 內 涵 層 面 。 故 建 議 相 關 單 位 在 提 供 的 解 說 服 務 內 , 能 提 供 有 內 容 、 能 滿 足 遊 客 需 求 的 解 說 資 料 , 並 將 解 說 服 務 列 為 經 常 性 評 估 , 並 在 解 說 過 程 中 針 對 地 方 意 象 加 強 闡 述 , 透 過 解 說 增 進 遊 客 對 地 方 意 象 之 感 受 。

(二 )提 升 解 說 員 解 說 內 涵

解說內涵會影響遊客對責任觀光行為認知,建議相關單位可以舉辦解說人員 教育訓練,以加強解說內涵之深度與廣度,讓遊客更瞭解廣興及內湖社區之地方 特色,並在解說過程中導入環境教育概念,以提高遊客之環保意識,進而誘發負 責任的環境行為。

(三 )設計不同解說方案呼應遊客群體

因遊客本身之生長環境背景不同,對於學習之態度及教育程度亦有所差異,

部分遊客在到訪從事旅遊活動前,可能已經做好該旅遊地相關資料蒐集,想獲取 更深入之導覽內涵,然而,有些遊客則可能抱持好奇的心態前來遊玩,對該旅遊 地並未深入了解。有鑑於此,建議針對不同特性之遊客,解說員應選擇適宜的解 說方案,並適時的在解說內容及表達方式上進行調整,使能與遊客間產生更強大

(四 )控 制 解 說 團 體 人 數

由 於 參 與 解說活 動 的 遊 客 人 數 不 易 掌 握,解 說 人 員 所 帶 領 的 團 體 人 數 多 寡 會 影 響 解說品 質 。 經 本 研 究 問 卷 發 放 過 程 中 發 現 , 部 分 團 體 由 於 人 數 過 多,遊 客 不 容 易 聽 清 楚 完 整 的 解 說 內 涵,使 得 解 說 品 質 有 下 降 情 形 , 如 此 , 容 易 增 加 社 區 內 生 態 受 到 破 壞 的 風 險 。 因 此 , 建 議 相 關 單 位 在 解 說 人 力 允 許 範 圍 內 , 進 行 團 體 解 說 時 , 遊 客 人 數 最 好 控 制 在 十 到 十 五 人 左 右 最 為 適 宜 , 如 此 , 將 能 使 解 說 活 動 維 持 一 定 品 質 , 更 能 減 少 遊 客 對 於 遊 憩 區 生 態 的 破 壞 。

二、後續研究建議 (一 )研 究 對 象 建 議

1.本研究僅針對南投縣鹿谷鄉廣興及內湖社區進行調查研究,並未包含其他地區之 遊客,故建議後續研究可將研究對象擴大至其他地區,以探討「地方意象、解說 內涵與責任觀光行為模式」的適用性。進一步可延伸至其他旅遊地區之遊客,如 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等,檢驗「地方意象、解說內涵與責任觀光行為模式」

的延展性。

(二 )研 究 工 具 之 建 議

1.本研究解說變項僅以解說人員解說內涵做調查,並無法深入了解研究場域內所提 供之解說媒體(人 員、非 人 員 )滿意度為何,故建議後續研究者可考慮加上解說媒 體變相進行研究,再次驗證「地方意象、解說內涵與責任觀光行為之關係模式」。

2.本研究調查時間為 4-5 月期間,並未針對每月份進行調查,建議後續研究者可將 研究調查時間延長,以提供常態性觀察研究之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育群(1996)。生態觀光—國際發展現況。戶外遊憩研究,9(4),19-30。

王鑫(1996)。生態旅遊的經驗與本土的做法。台北:厚生基金會。

王鑫、朱芝緯(2000)。生態旅遊遊客守則之研究-以墾丁國家公園爲例。戶外遊 憩研究,13(3),1-22。

交通部觀光局(1997)。台灣潛在生態觀光及冒險旅遊產品研究與調查。

交通部觀光局(2001)。觀光政策白皮書。

交通部觀光局(2013)。中華民國 102 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

朱永蕙、鍾政偉(2005)。策略聯盟所營造的觀光意象對遊客態度影響之研究。餐 旅暨家政學刊,2(3),353-368。

江昱仁、李瑋、吳亮儀(2013)。遊客觀光意象、旅遊體驗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 --以新化老街為例。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3(2),151-173。

江昱仁、蔡明成、蔡進士(2009)。鹽水鎮遊客觀光意象與滿意度之研究。管理實 務與理論研究,1(1),145-167。

江華章(2009)。生態解說教育對環境責任行為之關係-以杉林溪森林遊樂區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何健鎔、吳加雄、陳郁蕙、楊平世(2009)。生態產業新趨勢--以阿里山賞螢產值 及發展爲例。台灣昆蟲,29(4),279-292。

吳佩芬(1997)。主題園遊客對主題意象認知之研究-以六福村主題遊樂園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

吳佳華(2011)。夜市觀光意象、體驗滿意度與體驗後行為關聯性研究-以高雄六合 觀光夜市遊客為例。商業現代化學刊,6(2),59-74。

吳忠宏(1999a)。解說專業之建立。台灣林業,25(6),41-47。

吳忠宏、江宜珍(2004)。遊客對解說媒體滿意度之研究:以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

臺中師院學報,18(1),159-183。

吳忠宏、黃宗成、洪常明(2005)。澎湖居民對生態旅遊知覺與發展生態旅遊態度 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8(3),1-30。

吳忠宏、謝旻熹(2006)遊客之旅遊動機與其對解說服務需求之實證研究:以鹿 港古蹟景點為例。環境教育研究,3(2),77-121。

吳忠宏譯(1999b)。21 世紀的解說趨勢:解說自然與文化的 15 項指導原則。台 北:品度圖書。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模式:SIMPLIS 的應用。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101CNUP0515036)

吳智淵(2011)。有機稻場遊客解說服務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宋秉明(2000):賞鯨活動的規畫架構--一種永續觀光規劃的模式。觀光研究學報,

6(1),37-48。

李卉婷(2007)。地方意象:尤特里羅繪畫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 大學,桃園市。

李秀玉(2002)。台灣地區資源型遊樂區解說服務系統之研究-解說業務經辦人員認 知與態度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李育維(2014)。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目的地意象與遊客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台中市。

李宗鴻(2006)。台灣西海岸生態旅遊遊客行為模式之研究-以七股溼地、四草保 護區為例。(國科會技術報告,編號:NSC 94-2415-H-366-002-SSS)。

李欣姿(2001)。數位科技產品意象語彙與造形之對應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思屏、林晏州(2001)。遊客對生態旅遊之環境態度與行為關係之研究-以關渡自 然公園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4(3),15-36。

李朝盛(1986)。國家公園遊客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臺北市。

沈進成、廖若岑、周君妍(2005)。遊客體驗、旅遊意象、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關 係之研究-以華山咖啡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8(3),60-79。

沈仕翎(2010)。遊客對休閒解說需求之研究─以高雄旗津地區為例(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098NPC05744001)

周鈺和(2013)。探討深度休閒特質對旅遊行為意圖之影響—旅遊部落格認知功能 與目的意象之中介效果。戶外遊憩研究,26(4),57-82。

林佳璇(2012)。探討參與生態旅遊的遊客之行為決策結構:發展計畫行為理論之 延伸模式-以墾丁社頂生態旅遊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系統編號 100KUAS8720014)

林昂儀(2002)。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解說效果之探討(碩士論文)。取自 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090NHU00720001)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瑞宙(2013)。金門戰地觀光旅遊目的地意象、顧客滿意度對顧客忠誠度影響之 研究:以解說成效與知覺價值為調節變數(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 統。(系統編號 101MCU05571044)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基礎 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邱怡欣(2014)。文化古蹟解說服務品質對遊客忠誠度的影響:以台南府城文化古 蹟為例(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102NTNT0576015)

侯錦雄、林宗賢(1996)。日月潭風景區目標市場定位策略中之旅遊意象度量探討。

戶外遊憩研究,9(1),57-77。

姚佳嘉(2012)。國內遊客對台南目的地意象、解說服務滿意度與遊客體驗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洪東濤(2004)。澎湖國家風景區潛在遊客意象區隔及行銷策略之研究(碩士論 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092NKIT5691054)

洪慎憶(1995)。影響遊客對生態旅遊態度因子之探討──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馬承源(2015)。住宿者期望及滿意度對再宿意願之影響-以溪頭民宿顧客為例(碩 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103DYU00675004)

張文娟、黃宗成、陳怡靜(2008)。苗栗縣南庄鄉商圈遊客旅遊目的地意象與場所 依戀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3(2),225–251。

張明洵、林玥秀(2002)。解說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張家銘(2003)。解說理論與解說員的角色定位。宜蘭:財團法人慈林教基金會。

張家銘(2003)。解說理論與解說員的角色定位。宜蘭:財團法人慈林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