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以下針對本研究之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教學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壹、教學與特殊教育鑑定方面

一、將測驗表現情形融入學習障礙學生補救教學中

本測驗可初步區分出單純學習障礙學生的亞型,可藉由測驗結果,瞭解學習 障礙學生之強弱項,運用其內在優勢能力進行補救教學,以達補教教學之目的之 外,對於疑似學習障礙學生,可達到轉介前有效介入之目的。

二、將測驗表現結果,納入綜合研判的多元參考資料之一

本測驗除可區分出一般生及學習障礙學生之外,亦可初步區分出單純學習障 礙學生的亞型,且在施測工具上,採用電腦化測驗,可降低施測的難度,所得之 資料,可提供特教心評教師做綜合研判的時的多元參考資料之一。

貳、後續研究部份

一、延伸研究對象之年齡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國小中年級學童,建議後續之研究可以探究高年級的推 理能力,對於高年級的一般生,是否會因學業難度的增加,而具有內部能力的差 異性之外,亦可探討高年級的學習障礙學生,是否因學習動機及學習挫折的影響,

導致在推理能力表現上有不同的差別。

二、加廣學習障礙學生之類型

本研究中的學習障礙學生,僅挑選出屬於學業性的學習障礙學生,往後研究 可加入發展性學習障礙學生進行探討。

131

三、加入不同的推理方式

本研究之測驗工具,僅以歸納推理能力做為主要推理方式,建議後續研究者 在開發測驗工具時,可加入不同的推理方法。

四、加入不同模式進行估計

本研究採單向度的 UIRT 模式進行估計,未來可使用 MIRT 或 HIRT 模式來 進行整體推理能力的估計。

13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秀惠(2003)。題庫難度與先前能力分配對適性測驗效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暄博(2013)。CEFR基礎級之華語文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測驗研發與電腦化適 性評量系統建置(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江淑卿(2001)。兒童類比推理能力的學習潛能評估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3(1),

47-64。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余民寧(2009)。試題反應理論 IRT 及其應用。臺北市,心理。

余民寧(2011)。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臺北市:心理。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新北市:易習圖書。

吳明隆(2013)。結構方程模式模式Amos之的操作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李丹(1989)。兒童發展。臺北市:五南。

李東雬(2001)。國小三年級學生工作記憶與數學學習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亞惠(2002)。國小三年級學生工作記憶與數學學習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後昆(2006)。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童工作記憶、數學概念、後設認知與問題表 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巫欣華(2009)。國小高年級數學學習障礙學生整數計算錯誤類型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周台傑(2003)。智能障礙者之教育。載於徐享良、許天威、張勝成(主編),新特 殊教育通論(71-105頁)。臺北市:五南。

133

孟瑛如、蘇肖好、簡吟文(2008)。特教論壇, 4,56-68。

洪蘭(譯)(1999)。活用智慧:超越IQ的心智訓練。(原作者:Sternberg, R. J.)。

臺北市,遠流。

洪儷瑜(2006)。學習障礙者教育(第2版)。臺北市:心理。

洪儷瑜(2009)。發展性計算障礙診斷與亞型研究─教育和腦科學的整合研究,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 編 號 : NSC96-2511-S-003-010-MY2)。

胡永崇(2000)。學習障礙者之教育。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347-390 頁)。臺北市:心理。

胡永崇、黃秋霞、吳兆惠、胡斯淳、顏玉華(譯)(2006)。學習障礙。(原作者:

William N. Bender)。臺北市,心理。

柯華葳(1999a)。基礎數學概念評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特殊工作小組。

柯華葳(1999b)。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特殊工作小組。

涂金堂(1999)。簡介「國民中小學學生推理能力測驗」及其應用。學生輔導,

63,24-33)

涂金堂(2001)。類比推理之探究。初等教育學報,14,293-316。

涂金堂(2009)。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三民。

涂馨尹(2008)。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學習態度及學習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高書薇(2012)。以HO-DINA模式為基礎的數學推理能力測驗編製之研究-以研 年級及八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許琇薇(2003)。類比推理教學對國小學童類比推理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秀蓁(1996)。國民中小學學生推理能力測驗編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134

張英鵬(1997)。感覺運動訓練方案對國小語文學習障礙兒童感覺動作能力、語 文學習與人際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 市。

張筱珊(2004)。國小學童演繹邏輯推理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彧銘、張瓊穗(2012)。學習障礙鑑定工作的現況調查─以新北市為例。桃園 創新學報,32,429-454。

張世彗、洪雅惠、孔淑萱、詹士宜、梁碧明、胡永崇、吳訓生(譯)(2012)。學 習障礙與其它障礙之學習困難(原作者:Lerner, J. W.& Johns, B.)。臺北市:

華騰。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臺北市:東華。

陳李綢、林清山(1999)。多重智力理論模式的驗証與應用。教育心理學報,24,

31-66。

陳素玲(2002)。國小自然課本的數學概念與推理應用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陳亦媛(2003)。兒童歸維推理能力探究—影響兒童證據與假設協調能力的可能 原因與解決之道(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陳以青(2004)。學習障礙兒童在工作記憶表現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中正大學大學,嘉義縣。

陳紀恩(2012)。不同數學學習障礙類型國小學童在數學等號學習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梅文慧(2003)。國小三年級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加減法算式填充題錯誤類型分析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郭靜芳(1997)。國小資優生後設認知與推理思考能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135

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市。

教育部(2012)。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臺北市,教育部。臺參字 第1010173092C號令。

黃美幸(1994)。兒童的類比推理思考與發展。教育與心理研究,17,477-506。

黃秀霜(2000)。中文認字能力之評量與診斷分析。臺南師院學報,33,49-67。

黃秀青(2006)。電腦益智遊戲與國小學童推理思考過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黃子千(2006)。國小學生樣式推理與數學創造力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學生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國清、吳寶桂(2006)。七年級數學標準化成就測驗之編製與其相關之研究:

以IRT模式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4)。109-141。

黃莉雯(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童解決邏輯問題的表現之階層次序分析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瑞琪(2008)。特殊教育心理評量教師培訓需求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雅琪(2012)。屏東縣特殊教育心理評量人員專業能力知覺與專業成長需求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曾彥鈞、郭伯臣(2009)。華語文能力電腦化測驗系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 中市。

楊坤堂(2007)。數學學習障礙。臺北市:五南。

趙旼冠(2006)。數學障礙學生數學概念理解、數學推理能力與數學解題之關係 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廖盈絜(2009)。以貝氏網路為基礎之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結合電腦輔助教學對 國中輕度障礙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 育大學,臺中市。

136

趙曉燕(2010)。數形規律對國小六年級學生代數學習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彰化縣政府(2013)。彰化縣學智障鑑定流程。線上檢索日期:2014 年 5 月 8 日。

網址:http://www.boe.chc.edu.tw/sub/education_05/download_s1.php?c_id=255 蔣大偉(2001)。由工作記憶角度探討數學障礙兒童的表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劉春纓(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類比推理能力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蔡雅菁(2008)。國小學習障礙學生數學問題類比推理表現及其引導方法(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明珠(2010)。影響國小學童演繹推理能力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六年 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教育大學,臺北市。

歐惠如(2006)。數學推理規範發展下對三年級學生數學推理歷程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錡寶香(2007)。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學童的象徵性語言與口語類推能力。特教論 壇,3,26-41。

賴慧鞠(2013)。彰化縣101 學年度國中新生入學測驗數學科試題分析(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謝佳燕(2010)。學習障礙學生在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IV)表現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蘇春萍(2006)。具體-表徵-抽象教學對不同工作記憶能力的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學 習未知數計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137

英文部分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0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IV-Text revision (4thed).Washington, DC:Book Promotion &

Service LTD.

Andersson, U., & Lyxell, B. (2007). Working memory deficits in children with mathematical difficulties: A general or specific defici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ersson, U., & Lyxell, B. (2007). Working memory deficits in children with mathematical difficulties: A general or specific defici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