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在台灣,災害的嚴重程度決定著媒體、政府、居民的重視程度。然而,當災 害越嚴重也顯示了人民及社會遭受了生命及財產的損失。因此為了降低自然災害 的範圍及程度,建議政府可從平日的媒體新聞報導及民眾的陳情進行實地考察,

以瞭解該地是否具有潛在災害發生因子。在水患部分,直到今日桃園市都會地區,

中壢、桃園等還是亦在豪大雨過後,街道積水,居家淹水,甚至連台灣的門面,

桃園國際機場大廳亦成了「水上機場」。

近年來桃園市水務局在桃園各區積極的進行防洪整治,從老街溪流域整治也

92

可得知政府的用心及決心,但從一次次的災害發生,可以知道結構性工程只是防 災的一部份,政府亦應著手於防災教育,而防災教育不應只是在網路上發布消息 或是透過里長廣播或電視宣傳,而應深入校園培植防災種子,深入里鄰之間建立 人民防災知識。如此一來,能提高民眾對災害的認知,能判斷災害的威脅程度,

以及能在自然災害來臨前做適當且適宜的防範與決定處理方式。進而使台灣的自 然災害中,自然及人為的因子降到最低,以減少社會經濟的損失及建立起安全的 居家環境。

93

參考文獻

一、中文期刊與專書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書局。

王石番(1911)。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市:幼獅文化。

王洪鈞(1992)。新聞採訪學。台北市:正中書局。

王秋原、姜蘭虹、張長義(1984)。基隆市山坡地居民對災害調適行為及因應措施 之研究。工程環境會刊,5:1-11。

王秋原、徐美玲(1990)。影響基隆河流域居民對其住家環境之識覺及其因應行為 因子之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8:23-39。

王時鼎(1992)。侵臺颱風路徑、強度、結構及風雨整合研究。國科會防災科技研 究報告,80-73。

王琳、白璐(1993)。居民的災害識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

75-79。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中華水土保持學會(2005)。水土保持手冊。

內政部(2009)。石門水庫集水區土地使用計畫檢討。臺北市。

內政部(2014a)。災害防救深耕計畫。

內政部(2014b)。民國 103 年災害防救白皮書。

內政部營建署(2015)。105 年度雨水下水道系統維護管理年度訪評執行總結報告。

石再添(1996)。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巫孟珊(2003)。集集地震後埔里居民的災害識覺及生活調適,高雄師範大學地理 學系碩士論文。

何俊彥(1999)。雲林縣沿海地區環境災害識覺及調適行為之研究,台灣大學地理 所碩士論文。

李威霖(2015),水旱災防救科技之應用與發展。中華防災學刊,7(2):215-230。

林照真(2013)。台灣電視新聞之災難報導:以「莫拉克」風災為例。新聞學研究,

94

115:141-185。

林雪美(2004)。台灣地區近三十年自然災害的時空特性。師大地理研究報告。41:

99-128。

林韋秀(2005)。汐止地區店家的洪患災害識覺。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 文。

周文玲(1992),宜蘭沿海養殖區環境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台灣大學地理 學系碩士論文。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5-35。

施邦築(2005)。防救災體系之強化。國研科技,5:31-39

吳杰穎、李玉生(2010)。非結構式減災措施運用於空間規劃與管理之研究。建築 學報,72:169-186

洪敏麟(1983)。 台灣舊地名之沿革(二)。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洪政耀、林雪美(2010)。新竹縣五峰、尖石鄉坡地災害對居民的災害識覺與調適 行為之研究。工程環境會刊,25:22-32。

施美玲(1997)。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原書:Singletary, M. [1993].

Mass Communication Reasearch: contempora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桃園縣政府農業局(2008)。桃園縣農地資源空間規劃計畫。

桃園縣政府城鄉發展局(2014)。桃園縣綜合發展計畫。

桃園市政府主計處(2015)。農林漁牧統計報告。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2015)。跨域治理案例分享-老街溪。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2015)。水務局工作報告。

徐崇德(1962)。桃園縣志卷一土地志氣候篇。桃園縣:桃園縣文獻委員會。

徐美玲、王秋原(1991)。安坑地區居民對山坡地社區開發所造成環境衝擊之識覺。

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9:1-19。

黃朝恩(1991)。人類與自然災害。台北市:幼獅文化。

95

黃朝恩(1998)。環境新聞的報導內容及其時空特性-以台灣地區(民國 75 年至 84 年)為例。地理研究報告。29:1-31。

黃朝恩(2000)。人類活動所激化的自然災害。環境教育季刊,41:49-56。

許心寶(1985)。濁水溪下游南岸農民對風災識覺與調適的空間差異。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 究,8:5-42。

陳鳳如(2001)。我國報紙對重大災難新聞報導之研究-以九二一大地震為例。臺灣 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雄(2002)。台灣土石流災害原因的探討。工程環境特刊,10:21-29。

陳婉菁(2006)。花蓮縣秀林鄉山崩土石流災害識覺之研究。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亮全、陳海立(2007)。易致災都市空間發展之探討:以台北盆地都市水災形成 為例。都市與計畫,34(3):293-315。

陳向明(201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書局。

陳宜彣(2014)。好茶村民災害識覺與莫拉克颱風災後新生活調適之研究。高雄師 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碧霞(2014)。莫拉克風災後羌園地區居民災害識覺及其調適行為之研究。東華 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郭振泰(1994)。都市發展與水患。水患與防洪排水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經濟 部水利司

馮永富(2008)。西瓜栽培技術。桃園區農業專訊,66:1-5。

新北市政府(2015)。新北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

經濟部水利署(2008)。易淹水地區水災治理計畫:老街溪治理規劃檢討。

經濟部(2015)。桃園市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劃地計畫書。

96

經濟部(2016)。中央災害防救會報。

劉雅貞(2006)。從災害識覺觀點看花蓮縣土石流保全住戶之疏散配合意願。東華 大學自然資源管理所碩士論文。

張翰壁(2004)。埤塘、產業變遷與客家族群-以中壢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 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張長義(1977)。環境識覺與自然災害之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5:57-60。

張長義(2003)。地震災害及潛在危險地區環境識覺與調適行為比較分析研究-以 南投埔里、台中東勢與台南白河為例。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詹勳全、張嘉琪、陳樹群、魏郁軒、王昭堡、李桃生(2015)。台灣山區淺層崩塌 地特性調查與分析。中華水土保持學報,46:19-28。

經濟部水利署(2008)。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

路袖、李偉涵(2013)。溪行回春:打開老街溪的回憶之蓋。桃園縣:桃園縣政府 鄭雅璟(2007)。土石流災害識覺之研究-台中縣大甲溪流域周遭居民為例。彰化

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楊雲龍、張長義(1994)。蘭陽平原洪患災害識覺之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22:

57-75

楊雲龍(1995)。蘭陽平原環境災害識覺之研究。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 論文

楊孝濚(1995)。社會研究實務。台北:正中。

楊于嫻(2014)。都市河川復育之研究-以老街溪為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 研究所碩士論文。

魯開元(2005)。汐止水患對居民的災害識覺及其調適行為之探討。東華大學自然 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臧國仁、鍾蔚文(2000)。災難事件與媒體報導:相關研究簡述。新聞學研究,62:

143-151。

97

趙庭輝(1991)。災難報導之新聞價值分析研究:以颱風消息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 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172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潘朝陽(2010)。新修桃園縣志地理志。桃園縣: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閻沁恒(1972)。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臺北市: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謝子良(2016)。整合性防洪策略研究。中華防災學刊,8:5-16。

謝育茱(1996)。屏東縣林邊鄉地層下陷災害識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 碩士論文

聶國維(2002)。災難新聞報導中政府危機溝通策略呈現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處 理納莉颱風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外文期刊

Ader, C. R. (1995).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nda setting for the issue of environ- mental pollution.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2(2): 300-311.

Bos, W. and Tarnai C. (1999). Content analysis in empirical socia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1: 659-671.

Barrow, Harlan H. (1923). Geography as human ecolog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3(1): 1-14.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Free Press.

Burton, I. & Kates, R. W. (1964). The perception of natural hazards in resource management , Natural Resources Journal , 3(3): 412-441.

Burton, I & Kate, R. W. & White, G. F. (1978). The environment as hazard, New York:

Guilford.

Bengston, D. N., Fan, D. P. and Celarier, D. N.(1999). A New Approach to Monitor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for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Policy: The Case

98

of US National Forest Benefits and Valu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56: 181-193.

Cutter, S. L., Boruff, B. J., Shirly, W. L. (2004). Social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84(2): 242-260.

Kates, R.W. (1970). Natural hazard in hum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hypotheses and models. Natural Hazard Research, Economic Geography, 47(3): 438-451.

Krippendorff, Klaus. (2013).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London: Sage.

Lindell, M. K. & Perry R. W. (2000). Household adjustment to earthquake hazard: A review of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2(4): 461-501.

Saarinen, T. F. (1966), Perception of the drought hazard on the great plain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Research paper, 106: 24-40.

Tobin, G. A.(1995), The levee love affair: A stormy relationship, Water Resource Bull., 31(3):359-367

Weber, R.P. (1990), Basic Content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White, G. F. (1942), Humans adjustment to flood:a geographical approach to flood problem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 Paper No. 29,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USA.

White, G. F. (1974), Nature hazards research: Concepts, Method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White, G. F. Natural Hazards: Local , National, Globa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三、網站部分

台灣氣象局颱風資料庫:http://rdc28.cwb.gov.tw/TDB/ntdb/pageControl/

typhoon?year=2001&num=200116&name=NARI&from_warning=true(2015 年 10 月)。

99

中央災害防救會報:http://www.cdprc.ey.gov.tw/cp.aspx?n=AB16E464A4CA3 650(2016 年 4 月)。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

A1A2E1F1&k1=%E7%81%BD%E5%AE%B3%E9%98%B2%E6%95%91%E6

%B3%95(2016 年 3 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http://117.56.222.245/debrisI nfo/DebrisStatistics.aspx(2016 年 5 月)

桃園市政府農業局:http://agriculture.tycg.gov.tw/(2015 年 10 月)

桃園市政府主計處:http://dbas.tycg.gov.tw/home.jsp?id=193&parentpath=0,13,47 (2016 年 3 月)

政府資料開放平台:https://data.gov.tw/ (2016 年 4 月、2018 年 4 月)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敏感區範圍數值檔:

https://www.moeacgs.gov.tw/newlaw/newlaw_SHP.htm(2018 年 4 月)

NGIS 國土資訊圖台:http://tmap.geospatial.org.tw/index.html (2016 年 5 月)

100

附錄一、受訪者(政府官員)訪談大綱

1.基本資料詢問:

性別 。年齡 。職業______。教育程度 。 居住地區 里。居住時間________。

2.請問政府角度而言,對整治前與整治後的老街溪差異在哪?

3.您處理過或印象中的老街溪水災災情有哪些呢?

4.您認為水患發生的原因是什麼?這一次的水患也是一樣的原因嗎?

5.水患發生前政府的角色?是否有進行宣導

政府的宣導方式為何?

6.政府在災害發生的當下,處理流程與方式為何?

7.目前該水患/汙染發生後,是否有改變政府的決策方向?

8.據您了解居民或自身在災後是否有尋求公部門或民間的協助或補助?

9.您認為老街溪整治工程是對於當地是否有所改變?

9.您認為老街溪整治工程是對於當地是否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