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為了得知桃園市水災災害發生的頻率、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災策略、老 街溪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的內容及過程,因此本文根據其研究脈絡將研究目的分 為四項說明:

(一)分析桃園地區自然災害的時空分佈特性。

(二)分析中央及桃園市政府的防救災政策對於桃園市老街溪居民的影響。

(三)分析桃園市老街溪居民的洪患識覺與調適行為的空間差異。

(四)分析桃園市老街溪居民的洪患識覺與調適行為的歷時變遷過程。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為了對研究論點、架構及研究方法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本節將透過相關理論 及概念的瞭解與釐清以作為研究上的基礎。將從三部分進行文獻回顧:一、災害 識覺緣起與發展;二、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三、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

四、自然災害報導之研究

一、 災害識覺的緣起與發展

地理學者對於人類經過水災、旱災、火山爆發、地震等自然災害後,仍然週 而復始,執迷返回原有災害居處而感到驚訝與好奇,為何自然災害歷史的重演對 於災民來說,似乎只是短暫的痛苦與回憶,是因為人們對於土地的情感?亦或是 人類無法記取教訓(張長義,1977)?因此,地理學者與心理學者進行合作,探討 人類個體和人類社群之間受到災害威脅的決策過程 (Cutter et al, 2003)。於是,地 理學者首先從環境識覺中,將識覺的概念運用在自然災害的研究。而 Barrow (1923) 對人類此一行為,則認為應從地理學的生態分析出發,並以人與環境之間

5

的調適來進行研究。國內學者張長義 (1977) 將災害識覺定義為「當災害資訊從 各種管道讓個體得以直接或間接透過感官接收後,個體接受到的災害資訊會經過 個體價值系統的過濾判斷後成為一個意象,而此意象會是日後個體採取災害調適 行為時的參考依據」。

後續則有White (1942) 探討美國洪水災害的防治時,發現美國防洪預算、建 設不斷地增加,但是洪患的損失卻有增無減,因此,提出了「預防自然災害的發 生,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傷,不應外在硬體防災措施的增加,更應從人的災害識覺 著手。」也就是應該了解民眾對於災害的認知與行為表現。而在研究上則必須涵 蓋五個要點 (White, 1974),包括:(1)評定潛在災害區人類土地利用的範圍;(2) 檢視災區內人類可能採取調適的各種方法;(3)探討人類對於災害的感受及態度;

(4)查核人類選擇降低災害損失的各種調適方式的決策過程;(5)評估相關公共政 策對災民的影響及災民對於相關公共政策的因應。後續 Saarinen (1966) 研究美 國大平原上居民對於乾旱的災害識覺,提出了研究有其三個變數:(1)災害與資源 間的使用頻率;(2)災害發生的頻率;(3)個人經驗上的變數。Saarinen (1966) 認為 上述三變數是影響災害識覺建構的要素,災害識覺會隨著災害發生頻率的高低以 及人的經驗的不同而有差異性。Saarinen (1966) 的研究亦走出洪患、地震為主的 研究方向,增加了以土壤侵蝕、海岸災害等研究主題,為往後的災害識覺研究走 向了更寬廣的道路。此外,災害識覺也從自然災害向外擴大到人為災害的探討,

可說是災害識覺已漸漸成為時代的趨勢議題。

二、災害識覺與調適 (adjustment) 行為

自然事件系統與人類社會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下,既可對人類帶來利益,亦 可對人類帶來損害,如一場大洪水可能為當地居民帶來生命財產上的損失及威脅,

也同時為當地的農田帶來肥沃的營養。當面臨自然災害的挑戰時,人類為了減少 災害的損失及其行動與否通常可由以下三個要素進行選擇:(1)認識、描述並解釋

6

該災害;(2)思考自身該如何處理災害;(3)可獲得的解決方案下進行選擇 (Burton et al, 1978)。因此,為了對災害做出回應,社會可以對於風、水、大地的自然系 統設法改變,以及對於生活型態、社會、區位等人類系統進行改變,如圖 1-2-1 (Burton et al, 1978):

圖1-2-1 自然和人類的資源和災害

資料來源:Burton, I & Kate, R. W. & White, G. F. (1978). The environment as hazard, New York:

Guilford.

人類對災害造成的利益及損害的回應則和災害事件的識覺以及自身對於災 害所進行的調適機會的警覺有關 (楊雲龍,1995)。Kates (1970) 將人類面對自然 災害的回應行為提出了災害調適決策模式,以自然環境及人類系統為輸入端,視 識覺為介於災害與調適之間的濾鏡,災害調適決策模式經過災害識覺閾值、調整 研究、調整評價三種特性產生了調適行為,當調適行為不被人接受時,將會再次 進行調適行為的適當性、研究調適的方案、改變災害識覺的閾值。而每一次災害 發生,緊急應變的調適行為將會影響調適的後果,災害後果則會影響個人的受災 經驗,是故,人類對於自然災害的反應模式是不斷循環且修正的,如圖1-2-2。

資 源

自然事件系統

人類利用系統

災 害 回 應

7

圖1-2-2 人類對災害的反應及調適模式

資料來源:Kates, R.W. (1970). Natural hazard in hum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hypotheses and models.

Natural Hazard Research, Economic Geography, 47(3): 438-451.

Lindell and Perry (2000) 對於大眾及地震受災戶面對災害發生時的調適行為 提出了,環境災害、社會背景、家戶特性、災害調適四項主要因素的環境災害與 調整型為概念圖,如圖1-2-3。Lindell and Perry (2000) 統計與調查其人口的屬性 包括: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社經高低、受災次數、受災的形式、受災經驗,

8

資料來源:Lindell, M. K. & Perry R. W. (2000). Household adjustment to earthquake hazard: A review of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2(4): 461-501.

表1-2-1 居民的災害反應

9

10

三、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

張長義 (1977) 為國內第一位以環境識覺來探討自然災害在人地互動下所 產生的調適行為之學者。80 年代災害識覺相關研究於王秋原等 (1984) 探究基隆 市山坡地居民因應環境災害而產生的對應措施與行為,其內容為居民對於災害的 認知、經驗、態度,及居民對於災害所採取的因應措施,政府對於災害的因應與 政策,以及居民對於政府防災政策的回應。許心寶 (1985) 研究濁水溪下游南岸 區的農民在風災的型態、風災的程度及風災警覺與預期的特性上,探討農民對於 當地所採取的調適方法與改變,得知在空間上的距海遠近的差異性,影響了水稻 區、蔬菜區的農民採以防風林作為防範方式,而水稻旱作區、旱作區、養殖區等 較嚴重區域則以耕作時間上的調整、休耕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進行反應。

90 年代因水患頻繁、超抽地下水導致的地盤下陷、山坡地開發對居民造成 的衝擊等,都是此時期研究的方向及探討的議題。徐美玲、王秋原 (1991) 認為 新社區對於山坡地不斷的擴建與開發,在社區開發的過程中,不但破壞了原有坡 地居民所具備的寬敞舒適的空間和生活品質,造成居民的身心壓力與緊繃,更使 得居民對於新社區產生反感與排斥,其研究指出,位在不同區位的居民對於坡地 開發後所產生的影響有不同的看法,如其中以緊鄰工地的住民最能感受到施工噪 音、環境整潔、空氣品質惡化等災害;完工後,則以住在靠近新社區的原居民感 受到汽機車噪音干擾的比例為高。周文玲 (1992) 研究宜蘭沿海養殖業者之災害 識覺與調適,以養殖業者與非養殖業者對水災、地下水鹹化、海水汙染與土壤鹽 化、地盤下陷的存在性、嚴重程度、成因的識覺及其調適行為進行探討。楊雲龍、

張長義 (1994) 探討政府官員對於洪患的災害識覺,及宜蘭縣政府的政策調適。

謝育茱 (1996) 藉由 White 提出的災害識覺四項因子:(1)災害的頻率、大小;(2) 災害經驗;(3)災害對地方利益的影響;(4)個人因子,探討居民對於地層下陷現 況、成因、嚴重程度的認知及未來風險的災害識覺。何俊彥 (1999) 以雲林沿海 地區居民和政府對於環境災害識覺及調適行為、政府與居民對於環境災害識覺差

11

異性之分析等進行探討。

邁入21 世紀之際,造成台灣重大傷亡的九二一地震及其災害之研究則成為 研究者關注的議題。張長義 (2003) 共同研究南投埔里、台中東勢與台南白河的 地震災後潛在危險地區環境識覺與調適為開端,以了解當地居民在遭受土石流及 地震後對於災害之認知及其採取之調適行為。後續則有巫孟珊 (2005) 以空間與 社會辯證的角度瞭解居民的生活調適以及在地震災害之下其災害識覺的構成與 影響因子。隨著近幾年來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環境改變,降雨強度大及降雨量多往 往造成當地的水災、土石流、山崩,此時,人類如何因應氣候的變遷及所帶來的 災害威脅和調適成為了熱門議題。林韋秀 (2005) 以深度訪談及問卷方式瞭解汐 止地區店家對洪患的認知、調適行為及災害識覺,及店家現有的防災措施及行為,

認為災害經驗的高低對於災害的調適行為有其關聯性。魯開元 (2005) 以水患發 生對於居民的災害識覺及調適行為,並發現居民的受災經驗、水災認知、災害調 適行為之間是互有影響性,且會隨著政府的政策、時空而有所改變。陳婉菁 (2006) 以秀林鄉原住民的安土重遷及生態平衡的傳統價值觀為出發點,探討山崩土石流 對於當地居民對環境的調適行為與因應策略,居民對於政府防災工程的認知與看 法,亦可瞭解到原住民的文化與價值觀對環境調適上和漢人之間的差異性。劉雅 貞 (2006) 探討民眾對於疏散避難規劃的推行的看法與感受,採分層抽樣方式實 施標準化訪談分析出當居民所處環境之土石流災害愈頻繁時且居住時間愈長時,

則愈難避免受到土石流之災害。值得注意的是,當個人行動能力不便或社經因素 差異時則會降低居民對於災害的調適行為與資訊的接收。

鄭雅璟 (2007) 以台中大甲溪流域周遭居民對於土石流的認知、擔心程度以 及防災行為及態度方式研究出高危險聚落在防災認知、風險認知、遷居意願與中

鄭雅璟 (2007) 以台中大甲溪流域周遭居民對於土石流的認知、擔心程度以 及防災行為及態度方式研究出高危險聚落在防災認知、風險認知、遷居意願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