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一、研究動機

邁入 21 世紀的今日,科技的進步造就了生活的便利,然而,人類對於自然 災害發生時所帶來的威脅始終無法完全避免;更遑論現今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與 威力更勝於以往。從2004 年南亞海嘯,2005 年美國卡崔娜颶風,2009 年台灣莫 拉克風災,2011 年日本 311 海嘯等,災害都造成了人們生命財產的損失及對於 當地地貌的改變。畢竟,人類始終無法脫離跟土地之間的互動與連結,災害卻在 人類無法預期及防範的情形下發生。為了提升全球人類對於災害的認知及降低災 害的損失,聯合國於 1999 年成立了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組織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UNISDR),該組織統計了近十年來自 然災害已經造成了 140 萬人輕重傷、70 多萬人喪生,其造成全球的經濟的損失 高達1.4 萬億美元;在此同時,台灣也因氣候及自然環境的變遷,而造成了重大 災難,如2001 年七一一水災、九一七水災,2004 年七二水災,2008 年七一八風 災,2009 年八八水災。

為何這些年,自然災害的發生對於環境和生存於這塊土地上的人類,所帶來 的影響如此巨大呢?從地理學的角度出發,自然災害始終與人文和自然兩大領域 息息相關。黃朝恩 (2000) 認為,人類受到自然災害影響有三個基本的觀點:第 一、人類生存環境提供了自然災害發展因素,也被動的接受自然災害的影響;第 二、環境惡化所導致的災害對人類的經濟和身體安危,並不輸給純自然災害所帶 來的影響;第三、環境惡化包含了人為因素。以上說明了人類活動所導致的自然 災害的發生頻繁與程度上比純自然災害更具有劇烈的危害與嚴重性。

2

在台灣,政府及民眾對於防災措施也愈來愈重視,政府不僅從災害的調查、

監測、治理、宣導等策略,來降低災害的擴大與減少災害的發生,民眾也透過媒 體、網絡等管道來掌握防災訊息。台灣近年來不僅確立了災害防救法的實施,也 透過各類相關政策,進行計畫的擬定與施行,並在103 年成立了行政法人國家災 害防救科技中心,以研發災害防救的相關技術與協助災害防救工作,近期完成桃 竹苗、雙北、基宜、花東等地區淹水地方及坡地災害環境調查,並調查出561 個 具淹水特性的村里、350 處山坡地聚落危險程度,且建構自然災害預警技術與模 式,如:坡地災害預警、乾旱預警,以及公布土石流潛勢範圍之103 種土地利用 (內政部,2014b)。根據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014) 的報告,在台灣的自然災害中,

水患尤為常見的災害之一。中央政府對於水災所造成大範圍區域生命財產的損失,

亦規劃了相關的治理政策,如:8 年 800 億水患防治計畫、6 年 660 億流域綜合 治理計畫,試圖讓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及生活品質受到保障;即使如此,台灣災 害的嚴重程度與生命財產的損失卻仍然持續增加。依據經濟部水利署的統計,洪 水治理經費更遠遠大於其他災害治理,發生的形式總是依照著「災害發生—災後 重建—災害再發生」的循環方式重演著 (謝子良,2016)。

桃園近年來因境內發生多起的自然災害,使其頻頻登上媒體版面。就歷史角 度而言,桃園素有「千塘之鄉」的美名,埤塘之所以高密度的分佈,是因為地形、

氣候、水系的限制,使得早期的居民必須儲存水源作為農田灌溉之所需 (張翰壁,

2004)。這說明了,桃園先天上是一個容易缺水的區域,而隨著桃園大圳、石門大 圳至石門水庫的興建,使得桃園地區有了穩定的灌溉水源。然而,在氣候的變遷 之下,當降雨量及降雨強度大時,不但造成低窪地區道路淹水,亦造成山區土石 流及土石崩塌;當降雨量稀少時,卻又造成為期數月的旱災。如2012 年 611 水 災、2014 年龜山工業區廠房大淹水、2015 年的旱災,這些災情隨著新聞媒體的 報導而受到了關注。黃朝恩 (1998) 指出,社會中發生的各項事件,都有被媒體 報導的可能,這些事件透過媒體收集、處理,並報導為新聞,以滿足民眾對事件

3

了解的權利。Bengston et al. (1999) 透過內容分析指出媒體將影響大眾對於各種 環境議題的看法,並影響各類議題的設定。也就是說,當災害發生的規模愈大,

且愈突然,媒體的密集報導的數量將引起讀者的關注與討論 (趙庭輝,1991)。總 的來說,媒體所關心的議題,也將是民眾所關心的議題 (Ader, 1995)。

媒體報導及民眾的關心,也促使了桃園市政府著手進行了南崁溪、東門溪、

茄苳溪以及老街溪的河川整治,其中又以桃園老街溪的整治計畫受到矚目。桃園 市政府結合跨局處部門及中央政府的協助,拆除了加蓋的老街溪商場、老舊攔沙 壩,進行河道拓寬、排洪等相關防洪工程,並透過河川教育中心的建立,進行志 工的培訓與河川教育、防災教育的宣導。老街溪整治工程不僅結合了結構式方法 (防洪工程),更納入了非結構式方法 (宣導、教育),使得老街溪整治工程與以往 有了不一樣的變化。

而環顧國內研究,對於桃園市自然災害在媒體報導的研究與分析甚少,且隨 著水災發生頻率的增加,對於在地居民的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的研究也寥寥可數。

基於此,有了以下的問題意識:1.在自然災害報導中,媒體所關注的內容及災害 發生的頻率為何?2.地方政府對於自然災害所實施的政策是否有滿足災民以及 生活於此地人民的感受?3.人民對於災害發生的認知,以及面對災害時,在行為 又有哪些調整?因此,為了回答以上問題,將透過研究,進行媒體報導的內容分 析來瞭解桃園自然災害的特性,並藉由桃園老街溪流域居民的洪患識覺與調適行 為給予桃園市政府及民眾對於未來防災的建議。

4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為了得知桃園市水災災害發生的頻率、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災策略、老 街溪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的內容及過程,因此本文根據其研究脈絡將研究目的分 為四項說明:

(一)分析桃園地區自然災害的時空分佈特性。

(二)分析中央及桃園市政府的防救災政策對於桃園市老街溪居民的影響。

(三)分析桃園市老街溪居民的洪患識覺與調適行為的空間差異。

(四)分析桃園市老街溪居民的洪患識覺與調適行為的歷時變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