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桃園市自然災害新聞報導內容分析及老街溪災害識覺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桃園市自然災害新聞報導內容分析及老街溪災害識覺之研究"

Copied!
1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七屆碩士論文. 桃園市自然災害新聞報導內容分析及 老街溪災害識覺之研究. 指導教授:廖學誠 研 究 生:曾維德. 中華民國一○七年七月.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桃園市自然災害新聞報導內容分析及老街溪災害識覺之研究 A Content Analysis of Newspaper Reports about Natural Disaster and Public Hazard Perception and Adjustment Behavior in the Lao-Jie River Watershed, Taoyuan City 指導教授:廖學誠 研 究 生:曾維德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 5 萬餘字,共分四章,以六百餘字扼要說明。. 摘要 近年來環境及氣候的變遷,引發桃園地區多起自然災害事件,不僅造成民 眾的生命財產受到損失,亦屢屢登上媒體版面,而新聞媒體報導的次數,與民 眾受災的程度有關。因此,本研究從桃園市新聞媒體報導的內容分析以及桃園 老街溪周遭居民對洪患的認知與調適行為進行研究。 首先,本研究以 1986 年-2015 年, 「聯合報」電子資料庫中所呈現的土石流、 崩塌、水災、風災、旱災報導等議題為研究對象進行內容分析,瞭解桃園地區自 然災害事件報導的時空分布特性和其報導的取向。從研究結果發現,水災為桃園 發生頻繁的災害之一,故以老街溪整治段的周遭居民為樣本,採用滾雪球方式進 行抽樣,以半結構式訪談的方式,訪談了 14 位居民及 2 位政府官員,以瞭解居 民的洪患識覺與調適行為的時空差異,進而提出防災管理的因應建議。 研究結果如下:1.在空間分布上,土石流、崩塌、風災等報導議題,以復興 區的報導次數為最多;水災報導則以中壢區次數為最多;旱災則因其影響範圍多 遍及全桃園,故在地點上較無明顯顯著差異。2.時間特性上,土石流、崩塌、水 災、風災的相關報導則多集中於 6-10 月,其誘發因素主要與西南氣流、鋒面、 颱風有關;旱災議題主要集中於 12-5 月,和冬季降雨量不足及梅雨季降雨不足 或延遲來臨有所相關。3.居民災害識覺的差異上,受到角色、居住時間、居住地.

(3) 點影響,其中成因性識覺、嚴重性識覺、存在性識覺有明顯的空間差異。4.居民 的調適行為上,以預警發布時期即洪患發生時期較為明顯,而災後行為隨著近年 來整治工程的完工及防救災的宣導,民眾的警戒心也隨之降低。. 關鍵詞:自然災害、內容分析、災害識覺、調適行為、桃園.

(4) Abstract. Recently, climate and surrounding changes have arouse multiple natural disasters in Taoyuan city, which not only threatened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but also bumped into medium forum for several times. There is a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y of news report and influence on people about the disaster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is the analysis of news reports in Taoyuan area and the residents' hazard perception of flood and adjust behavior in Lao-jie River. This research analyzes news report about mudslide, collapse, flood, wind damage, drought based on the electronic database of united daily news since 1986 to 2015 to realiz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se disaster news report in Taoyuan area. Furthermore, I take the residents living in the improvement works in Lao-jie River as sample in snowball sampling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interviewing 14 residents and 2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discuss the time and space difference in the residents' hazard perception of flood and adjust behavior . The result shows as follows: Firstly, spatial distribution can be reflected from the report frequency of Fuxing district about mudslide, collapse, wind damage higher than any other district in Taoyuan. Also, Zhongli District often shows up in the flood report. As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report of mudslide, collapse, flood, wind damage seems to take place in June to October. In the other side, the report of drought is mainly happened in December to May. Moreover, residents' flood perceptions is influenced by character, living period, location and so on. Finally, residents' adjust behavior only appears during the early warning and the period of flood.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improvement work, residents have also reduced alertness toward the disaster. Keywords:natural disaster, content analysis, hazard perception, adjustment, Taoyuan.

(5)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17 第二章 桃園地區自然災害的時空分布 ................................................................. 29 第一節 自然災害報導的資料概述 ...................................................................... 29 第二節 土石流報導議題的內容分析.................................................................... 32 第三節 崩塌報導議題的內容分析 ...................................................................... 36 第四節 水災報導議題的內容分析 ...................................................................... 40 第五節 風災報導議題的內容分析 ...................................................................... 48 第六節 旱災報導議題的內容分析 ...................................................................... 52 第七節 小結 .......................................................................................................... 56 第三章 老街溪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 ..................................................................... 58 第一節 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防災策略 .................................................................. 58 第二節 老街溪流域的洪患特性與整治工程 ...................................................... 65 第三節 地方居民對洪患識覺的空間差異 .......................................................... 75 第四節 居民的調適行為與變遷 .......................................................................... 82 第五節 小結 .......................................................................................................... 86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 89 第一節 結論 .......................................................................................................... 89 第二節 建議 .......................................................................................................... 91 參考文獻 .................................................................................................................... 93 附錄一 ...................................................................................................................... 100.

(6) 圖目次 圖 1-2-1 自然與人類的自然資源和災害 ....................................................................6 圖 1-2-2 人類對災害的反應及調適模式 ....................................................................7 圖 1-2-3 環境災害與調適行為概念圖 ........................................................................8 圖 1-2-4 致災因子強度與經濟發展程度之關係 ........................................................9 圖 1-2-5 災難事件與新聞報導相關因素流程 ........................................................ ..16 圖 1-3-1 內容分析法流程 ........................................................................................ 19 圖 1-3-2 研究流程 ...................................................................................................... 23 圖 1-3-3 桃園市數值高程地形圖 .............................................................................. 27 圖 1-3-4 老街溪流域 ................................................................................................ 28 圖 1-3-5 老街溪整治段 ............................................................................................ 28 圖 2-1-1 桃園市 1986 年-2015 年間五大災害報導次數統計 ............................. 30 圖 2-1-2 桃園市 1986 年-2015 年間各區域災害次數統計 ................................. 31 圖 2-2-1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土石流報導次數統計 ............................. 33 圖 2-2-2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土石流報導月份統計 ............................. 33 圖 2-2-3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土石流報導區域統計 ............................. 33 圖 2-3-1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崩塌報導次數統計 ................................. 38 圖 2-3-2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崩塌報導月份統計 ................................. 38 圖 2-3-3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崩塌報導區域統計 ................................. 38 圖 2-3-4 桃園市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 39 圖 2-4-1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水災報導次數統計 ................................. 42 圖 2-4-2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水災報導月份統計 ................................. 42 圖 2-4-3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水災報導區域統計 ................................. 43 圖 2-5-1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風災報導次數統計 ................................. 49 圖 2-5-2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風災月份次數統計 ................................. 50.

(7) 圖 2-5-3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風災報導區域統計 ................................. 50 圖 2-6-1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旱災報導次數統計 ................................. 54 圖 2-6-2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旱災報導月份統計 ................................. 54 圖 2-6-3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旱災報導區域統計 ................................. 54 圖 3-1-1 中央至地方防救體系架構 ........................................................................ 59 圖 3-1-2 中央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 .................................................................... 60 圖 3-1-3 淹水災害通報流程圖 ................................................................................ 62 圖 3-1-4 桃園市災害防救辦公室架構圖 ................................................................ 64 圖 3-2-1 納莉颱風路徑圖 ........................................................................................ 66 圖 3-2-2 納莉颱風淹水範圍 .................................................................................... 67 圖 3-2-3 老街溪計畫洪水斷面圖 .............................................................................. 69 圖 3-2-4 老街溪上方之加蓋商場 ............................................................................ 70 圖 3-2-5 河道限縮阻礙通水斷面 ............................................................................ 70 圖 3-2-6 加蓋段下方河道土石淤積 ........................................................................ 71 圖 3-2-7 老街溪拆蓋過程 ........................................................................................ 72.

(8) 表目次 表 1-2-1 居民的災害反應 .......................................................................................... 9 表 1-2-2 時間模型(颱風發生期間)與颱風災害新聞報導 ..................................... 15 表 1-3-1 受訪者基本資料 ........................................................................................ 20 表 1-3-2 桃園各鄉鎮市地形分析 ............................................................................ 25 表 2-1-1 桃園市各區 1986 年-2015 年間災害報導次數統計 ............................. 30 表 2-4-1 桃園水災議題報導次數統計 .................................................................... 44 表 2-4-2 農作物報導次數統計 ................................................................................ 47 表 2-4-3 農作物歷年產量次數統計 ........................................................................ 47 表 2-4-4 桃園市沿海各區農產品一覽表 ................................................................ 48 表 2-5-1 風災議題之社會類報導次數統計 ............................................................ 51 表 2-5-2 風災議題之農作類報導次數統計 (1986-2015) ..................................... 52 表 2-6-1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限水等級次數統計 ................................. 55 表 3-1-1 中央政府各災害業務主關機關 .................................................................. 58 表 3-1-2 台灣防救災體系發展歷程 ........................................................................ 61 表 3-1-2 桃園市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表 ............................................................ 65 表 3-2-1 老街溪整治歷程表 .................................................................................... 73.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一、研究動機 邁入 21 世紀的今日,科技的進步造就了生活的便利,然而,人類對於自然 災害發生時所帶來的威脅始終無法完全避免;更遑論現今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與 威力更勝於以往。從 2004 年南亞海嘯,2005 年美國卡崔娜颶風,2009 年台灣莫 拉克風災,2011 年日本 311 海嘯等,災害都造成了人們生命財產的損失及對於 當地地貌的改變。畢竟,人類始終無法脫離跟土地之間的互動與連結,災害卻在 人類無法預期及防範的情形下發生。為了提升全球人類對於災害的認知及降低災 害的損失,聯合國於 1999 年成立了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組織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UNISDR),該組織統計了近十年來自 然災害已經造成了 140 萬人輕重傷、70 多萬人喪生,其造成全球的經濟的損失 高達 1.4 萬億美元;在此同時,台灣也因氣候及自然環境的變遷,而造成了重大 災難,如 2001 年七一一水災、九一七水災,2004 年七二水災,2008 年七一八風 災,2009 年八八水災。 為何這些年,自然災害的發生對於環境和生存於這塊土地上的人類,所帶來 的影響如此巨大呢?從地理學的角度出發,自然災害始終與人文和自然兩大領域 息息相關。黃朝恩 (2000) 認為,人類受到自然災害影響有三個基本的觀點:第 一、人類生存環境提供了自然災害發展因素,也被動的接受自然災害的影響;第 二、環境惡化所導致的災害對人類的經濟和身體安危,並不輸給純自然災害所帶 來的影響;第三、環境惡化包含了人為因素。以上說明了人類活動所導致的自然 災害的發生頻繁與程度上比純自然災害更具有劇烈的危害與嚴重性。. 1.

(10) 在台灣,政府及民眾對於防災措施也愈來愈重視,政府不僅從災害的調查、 監測、治理、宣導等策略,來降低災害的擴大與減少災害的發生,民眾也透過媒 體、網絡等管道來掌握防災訊息。台灣近年來不僅確立了災害防救法的實施,也 透過各類相關政策,進行計畫的擬定與施行,並在 103 年成立了行政法人國家災 害防救科技中心,以研發災害防救的相關技術與協助災害防救工作,近期完成桃 竹苗、雙北、基宜、花東等地區淹水地方及坡地災害環境調查,並調查出 561 個 具淹水特性的村里、350 處山坡地聚落危險程度,且建構自然災害預警技術與模 式,如:坡地災害預警、乾旱預警,以及公布土石流潛勢範圍之 103 種土地利用 (內政部,2014b)。根據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014) 的報告,在台灣的自然災害中, 水患尤為常見的災害之一。中央政府對於水災所造成大範圍區域生命財產的損失, 亦規劃了相關的治理政策,如:8 年 800 億水患防治計畫、6 年 660 億流域綜合 治理計畫,試圖讓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及生活品質受到保障;即使如此,台灣災 害的嚴重程度與生命財產的損失卻仍然持續增加。依據經濟部水利署的統計,洪 水治理經費更遠遠大於其他災害治理,發生的形式總是依照著「災害發生—災後 重建—災害再發生」的循環方式重演著 (謝子良,2016)。 桃園近年來因境內發生多起的自然災害,使其頻頻登上媒體版面。就歷史角 度而言,桃園素有「千塘之鄉」的美名,埤塘之所以高密度的分佈,是因為地形、 氣候、水系的限制,使得早期的居民必須儲存水源作為農田灌溉之所需 (張翰壁, 2004)。這說明了,桃園先天上是一個容易缺水的區域,而隨著桃園大圳、石門大 圳至石門水庫的興建,使得桃園地區有了穩定的灌溉水源。然而,在氣候的變遷 之下,當降雨量及降雨強度大時,不但造成低窪地區道路淹水,亦造成山區土石 流及土石崩塌;當降雨量稀少時,卻又造成為期數月的旱災。如 2012 年 611 水 災、2014 年龜山工業區廠房大淹水、2015 年的旱災,這些災情隨著新聞媒體的 報導而受到了關注。黃朝恩 (1998) 指出,社會中發生的各項事件,都有被媒體 報導的可能,這些事件透過媒體收集、處理,並報導為新聞,以滿足民眾對事件. 2.

(11) 了解的權利。Bengston et al. (1999) 透過內容分析指出媒體將影響大眾對於各種 環境議題的看法,並影響各類議題的設定。也就是說,當災害發生的規模愈大, 且愈突然,媒體的密集報導的數量將引起讀者的關注與討論 (趙庭輝,1991)。總 的來說,媒體所關心的議題,也將是民眾所關心的議題 (Ader, 1995)。 媒體報導及民眾的關心,也促使了桃園市政府著手進行了南崁溪、東門溪、 茄苳溪以及老街溪的河川整治,其中又以桃園老街溪的整治計畫受到矚目。桃園 市政府結合跨局處部門及中央政府的協助,拆除了加蓋的老街溪商場、老舊攔沙 壩,進行河道拓寬、排洪等相關防洪工程,並透過河川教育中心的建立,進行志 工的培訓與河川教育、防災教育的宣導。老街溪整治工程不僅結合了結構式方法 (防洪工程),更納入了非結構式方法 (宣導、教育),使得老街溪整治工程與以往 有了不一樣的變化。 而環顧國內研究,對於桃園市自然災害在媒體報導的研究與分析甚少,且隨 著水災發生頻率的增加,對於在地居民的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的研究也寥寥可數。 基於此,有了以下的問題意識:1.在自然災害報導中,媒體所關注的內容及災害 發生的頻率為何?2.地方政府對於自然災害所實施的政策是否有滿足災民以及 生活於此地人民的感受?3.人民對於災害發生的認知,以及面對災害時,在行為 又有哪些調整?因此,為了回答以上問題,將透過研究,進行媒體報導的內容分 析來瞭解桃園自然災害的特性,並藉由桃園老街溪流域居民的洪患識覺與調適行 為給予桃園市政府及民眾對於未來防災的建議。. 3.

(12)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為了得知桃園市水災災害發生的頻率、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災策略、老 街溪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的內容及過程,因此本文根據其研究脈絡將研究目的分 為四項說明: (一)分析桃園地區自然災害的時空分佈特性。 (二)分析中央及桃園市政府的防救災政策對於桃園市老街溪居民的影響。 (三)分析桃園市老街溪居民的洪患識覺與調適行為的空間差異。 (四)分析桃園市老街溪居民的洪患識覺與調適行為的歷時變遷過程。.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為了對研究論點、架構及研究方法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本節將透過相關理論 及概念的瞭解與釐清以作為研究上的基礎。將從三部分進行文獻回顧:一、災害 識覺緣起與發展;二、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三、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 四、自然災害報導之研究 一、 災害識覺的緣起與發展 地理學者對於人類經過水災、旱災、火山爆發、地震等自然災害後,仍然週 而復始,執迷返回原有災害居處而感到驚訝與好奇,為何自然災害歷史的重演對 於災民來說,似乎只是短暫的痛苦與回憶,是因為人們對於土地的情感?亦或是 人類無法記取教訓(張長義,1977)?因此,地理學者與心理學者進行合作,探討 人類個體和人類社群之間受到災害威脅的決策過程 (Cutter et al, 2003)。於是,地 理學者首先從環境識覺中,將識覺的概念運用在自然災害的研究。而 Barrow (1923) 對人類此一行為,則認為應從地理學的生態分析出發,並以人與環境之間 4.

(13) 的調適來進行研究。國內學者張長義 (1977) 將災害識覺定義為「當災害資訊從 各種管道讓個體得以直接或間接透過感官接收後,個體接受到的災害資訊會經過 個體價值系統的過濾判斷後成為一個意象,而此意象會是日後個體採取災害調適 行為時的參考依據」。 後續則有 White (1942) 探討美國洪水災害的防治時,發現美國防洪預算、建 設不斷地增加,但是洪患的損失卻有增無減,因此,提出了「預防自然災害的發 生,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傷,不應外在硬體防災措施的增加,更應從人的災害識覺 著手。」也就是應該了解民眾對於災害的認知與行為表現。而在研究上則必須涵 蓋五個要點 (White, 1974),包括:(1)評定潛在災害區人類土地利用的範圍;(2) 檢視災區內人類可能採取調適的各種方法;(3)探討人類對於災害的感受及態度; (4)查核人類選擇降低災害損失的各種調適方式的決策過程;(5)評估相關公共政 策對災民的影響及災民對於相關公共政策的因應。後續 Saarinen (1966) 研究美 國大平原上居民對於乾旱的災害識覺,提出了研究有其三個變數:(1)災害與資源 間的使用頻率;(2)災害發生的頻率;(3)個人經驗上的變數。Saarinen (1966) 認為 上述三變數是影響災害識覺建構的要素,災害識覺會隨著災害發生頻率的高低以 及人的經驗的不同而有差異性。Saarinen (1966) 的研究亦走出洪患、地震為主的 研究方向,增加了以土壤侵蝕、海岸災害等研究主題,為往後的災害識覺研究走 向了更寬廣的道路。此外,災害識覺也從自然災害向外擴大到人為災害的探討, 可說是災害識覺已漸漸成為時代的趨勢議題。. 二、災害識覺與調適 (adjustment) 行為 自然事件系統與人類社會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下,既可對人類帶來利益,亦 可對人類帶來損害,如一場大洪水可能為當地居民帶來生命財產上的損失及威脅, 也同時為當地的農田帶來肥沃的營養。當面臨自然災害的挑戰時,人類為了減少 災害的損失及其行動與否通常可由以下三個要素進行選擇:(1)認識、描述並解釋 5.

(14) 該災害;(2)思考自身該如何處理災害;(3)可獲得的解決方案下進行選擇 (Burton et al, 1978)。因此,為了對災害做出回應,社會可以對於風、水、大地的自然系 統設法改變,以及對於生活型態、社會、區位等人類系統進行改變,如圖 1-2-1 (Burton et al, 1978):. 自然事件系統. 資 源. 災 害. 回 應. 人類利用系統. 圖 1-2-1 自然和人類的資源和災害 資料來源:Burton, I & Kate, R. W. & White, G. F. (1978). The environment as hazard, New York: Guilford.. 人類對災害造成的利益及損害的回應則和災害事件的識覺以及自身對於災 害所進行的調適機會的警覺有關 (楊雲龍,1995)。Kates (1970) 將人類面對自然 災害的回應行為提出了災害調適決策模式,以自然環境及人類系統為輸入端,視 識覺為介於災害與調適之間的濾鏡,災害調適決策模式經過災害識覺閾值、調整 研究、調整評價三種特性產生了調適行為,當調適行為不被人接受時,將會再次 進行調適行為的適當性、研究調適的方案、改變災害識覺的閾值。而每一次災害 發生,緊急應變的調適行為將會影響調適的後果,災害後果則會影響個人的受災 經驗,是故,人類對於自然災害的反應模式是不斷循環且修正的,如圖 1-2-2。. 6.

(15) 調整作用控制. 經營特質. 人利用修正所達成的調整  改變損傷閾值、分布. 災害識覺閾值. 調整研究. 調整評價. 推動調整. 列出方案. 達成優選. 經營者.  修復、恢復. 的識覺. 人類利用系統的特徵 個人的.  人類居住  活動. 災害經驗. 自然災害. 自然事件系統的特徵. f. 利用.  強度. 事件 後果.  頻率. 調整. 聚合調整決策策略. 自然事件修正達成的調整. 緊急調整模式.  超自然的 災害後果  過程、結構改變. 調整採用分配.  減低災害後果.  成本損失 儲存.  獲益. 圖 1-2-2 人類對災害的反應及調適模式 資料來源:Kates, R.W. (1970). Natural hazard in hum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hypotheses and models. Natural Hazard Research, Economic Geography, 47(3): 438-451.. Lindell and Perry (2000) 對於大眾及地震受災戶面對災害發生時的調適行為 提出了,環境災害、社會背景、家戶特性、災害調適四項主要因素的環境災害與 調整型為概念圖,如圖 1-2-3。Lindell and Perry (2000) 統計與調查其人口的屬性 包括: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社經高低、受災次數、受災的形式、受災經驗, 說明災民及民眾對於災害發生時,資源的調整使用與分配的行為,並指出從事災 7.

(16) 害識覺研究時應考量調適行為,如減災,面對災害所擬定的計劃;災害屬性,如 災害成因特性、災害的衝擊、災害所帶來的損傷;個人與團體的調適行為;房屋 所有者的個人屬性,如人口屬性(年齡、教育、收入等) 和房屋建築材料及性質 (木造、水泥、其他材料);受災經驗,如受災形式、次數;訊息來源,如大眾傳 播媒體、左鄰右舍的告知等。. 環境災害. 環境災害 效率.  成因特性  衝擊特性.  個人  團體. 脆弱度. 資源分配. 脆弱度. 社會背景  官方  新聞媒體. 影響. 資源分配. 環境災害  人口特性  心理特性  工具資源.  朋友、親戚、鄰居. 圖 1-2-3 環境災害與調適行為概念圖 資料來源:Lindell, M. K. & Perry R. W. (2000). Household adjustment to earthquake hazard: A review of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2(4): 461-501.. 表 1-2-1 居民的災害反應 排除災害之可能性. 排除災害之不確定性. 否定災害存在的事實. 災害不會在此地發生. 否定災害重現的可能. 災害不會再同一地點發生兩次. 使災害的發生可以確定. 此地的洪水每五年將氾濫一次. 將不確定性訴諸於更上層的力量. 這是老天爺的旨意. 資料來源:黃朝恩(1991)。人類與自然災害。台北市:幼獅文化。 8.

(17) 個人對於災害的認知,包括個人是否察覺到災害發生的可能性,這些都將會 影響到個人是否採取相關的調適行為 (王琳、白璐,1993)。居民面對災害事件的 發生反應取決於災害的不確定性,可分為兩種模式 (表 1-2-1):(1)災害排除的可 能性;(2)災害排除的不確定性 (黃朝恩,1991)。對於居民在災害的反應程度則可 以區分為四種特性:(1)忽視,潛在災害所隱藏的威脅,但也可能是因為上一次的 自然災害發生年代過於久遠,居民對於災害的威脅記憶模糊或是不了解災害發生 的始末;(2)忍受,忍受災害所造成的損失而不採取任何反應;(3)積極回應,採取 各種可行的減災措施,並積極回應災害;(4)極端回應:以強烈的方式來回應災害 事件,例如改變土地利用的方式或是遷移他處 (Burton et al, 1993)。人們對於災 害事件的態度會影響其調適行為外,其在調適行為中做選擇時,至少有四種類別 的要素,與當地居民對於選擇調適方法的決定有關:(1)先前的災害經驗與抉擇息 息相關,危險的劇烈程度和暴露於危險的影響時間長短,常常與選擇的調適型態 和方法數目有關;(2)個人的財富和個人冒險的程度有關,如較富有的農夫較有足 夠的金錢,可嘗試多樣的策略來面對洪水或乾旱帶來的威脅 (圖 1-2-4);(3)人格 特質在特定的抉擇中具有意義,尤其是當面對劇烈、密集的事件時;(4)個人於社 會群體中所扮演的角色可能具有影響力,受到慣性羈絆的居民似乎無法離開現有 的調適方式,而當環境許可時卻能夠迅速採取新的調適方法 (Burton et al, 1978)。. 致. 大. 抗災能力弱,災害威脅程度高. 低. 經. 災. 濟. 因. 發 抗災能力強,損失數量大、相對數量小. 子. 展. 強. 程. 度 小. 抗災能力強,災害威脅程度低. 度 高. 圖 1-2-4 致災因子強度與經濟發展程度之關係 資料來源:黃朝恩(1991)。人類與自然災害。台北市:幼獅文化。. 9.

(18) 三、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 張長義 (1977) 為國內第一位以環境識覺來探討自然災害在人地互動下所 產生的調適行為之學者。80 年代災害識覺相關研究於王秋原等 (1984) 探究基隆 市山坡地居民因應環境災害而產生的對應措施與行為,其內容為居民對於災害的 認知、經驗、態度,及居民對於災害所採取的因應措施,政府對於災害的因應與 政策,以及居民對於政府防災政策的回應。許心寶 (1985) 研究濁水溪下游南岸 區的農民在風災的型態、風災的程度及風災警覺與預期的特性上,探討農民對於 當地所採取的調適方法與改變,得知在空間上的距海遠近的差異性,影響了水稻 區、蔬菜區的農民採以防風林作為防範方式,而水稻旱作區、旱作區、養殖區等 較嚴重區域則以耕作時間上的調整、休耕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進行反應。 90 年代因水患頻繁、超抽地下水導致的地盤下陷、山坡地開發對居民造成 的衝擊等,都是此時期研究的方向及探討的議題。徐美玲、王秋原 (1991) 認為 新社區對於山坡地不斷的擴建與開發,在社區開發的過程中,不但破壞了原有坡 地居民所具備的寬敞舒適的空間和生活品質,造成居民的身心壓力與緊繃,更使 得居民對於新社區產生反感與排斥,其研究指出,位在不同區位的居民對於坡地 開發後所產生的影響有不同的看法,如其中以緊鄰工地的住民最能感受到施工噪 音、環境整潔、空氣品質惡化等災害;完工後,則以住在靠近新社區的原居民感 受到汽機車噪音干擾的比例為高。周文玲 (1992) 研究宜蘭沿海養殖業者之災害 識覺與調適,以養殖業者與非養殖業者對水災、地下水鹹化、海水汙染與土壤鹽 化、地盤下陷的存在性、嚴重程度、成因的識覺及其調適行為進行探討。楊雲龍、 張長義 (1994) 探討政府官員對於洪患的災害識覺,及宜蘭縣政府的政策調適。 謝育茱 (1996) 藉由 White 提出的災害識覺四項因子:(1)災害的頻率、大小;(2) 災害經驗;(3)災害對地方利益的影響;(4)個人因子,探討居民對於地層下陷現 況、成因、嚴重程度的認知及未來風險的災害識覺。何俊彥 (1999) 以雲林沿海 地區居民和政府對於環境災害識覺及調適行為、政府與居民對於環境災害識覺差 10.

(19) 異性之分析等進行探討。 邁入 21 世紀之際,造成台灣重大傷亡的九二一地震及其災害之研究則成為 研究者關注的議題。張長義 (2003) 共同研究南投埔里、台中東勢與台南白河的 地震災後潛在危險地區環境識覺與調適為開端,以了解當地居民在遭受土石流及 地震後對於災害之認知及其採取之調適行為。後續則有巫孟珊 (2005) 以空間與 社會辯證的角度瞭解居民的生活調適以及在地震災害之下其災害識覺的構成與 影響因子。隨著近幾年來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環境改變,降雨強度大及降雨量多往 往造成當地的水災、土石流、山崩,此時,人類如何因應氣候的變遷及所帶來的 災害威脅和調適成為了熱門議題。林韋秀 (2005) 以深度訪談及問卷方式瞭解汐 止地區店家對洪患的認知、調適行為及災害識覺,及店家現有的防災措施及行為, 認為災害經驗的高低對於災害的調適行為有其關聯性。魯開元 (2005) 以水患發 生對於居民的災害識覺及調適行為,並發現居民的受災經驗、水災認知、災害調 適行為之間是互有影響性,且會隨著政府的政策、時空而有所改變。陳婉菁 (2006) 以秀林鄉原住民的安土重遷及生態平衡的傳統價值觀為出發點,探討山崩土石流 對於當地居民對環境的調適行為與因應策略,居民對於政府防災工程的認知與看 法,亦可瞭解到原住民的文化與價值觀對環境調適上和漢人之間的差異性。劉雅 貞 (2006) 探討民眾對於疏散避難規劃的推行的看法與感受,採分層抽樣方式實 施標準化訪談分析出當居民所處環境之土石流災害愈頻繁時且居住時間愈長時, 則愈難避免受到土石流之災害。值得注意的是,當個人行動能力不便或社經因素 差異時則會降低居民對於災害的調適行為與資訊的接收。 鄭雅璟 (2007) 以台中大甲溪流域周遭居民對於土石流的認知、擔心程度以 及防災行為及態度方式研究出高危險聚落在防災認知、風險認知、遷居意願與中 低風險聚落有其差異性,而在防災訊息之正確性、救難人員的信賴感上則無顯著 差異。洪政耀、林雪美 (2010) 進行新竹縣五峰、尖石鄉災害對居民的災害識覺 與調適行為之研究認為,當危險程度愈高地區的居民,嚴重性識覺愈深,此外當 11.

(20) 發生災害時,調適行為才會更加的積極,經而了解居民需要加強何種識覺才能避 免災害的發生。 莫拉克風災的巨大威力,不僅是發生小林村受到土石流摧毀,更讓台灣人見 識到災害的無情,以及對於山坡地的過度開發增加人類暴露於自然災害上的風險。 陳宜彣 (2014) 從好茶村居民的角度探討莫拉克風災所造成的危害,透過家園的 重建了解居民對於風災的認知與警覺性隨著不同年齡而有所差異性,而隨著距離 莫拉克風災時間點的遠近,對於災害的認知也隨著降低,更發現好茶村的生活習 慣之改變,不單是颱風因素所造成的。陳碧霞 (2014) 延續了莫拉克風災的議題, 在南台灣的屏東羌園地區居民遭受風災及水災後,政府防災工程和治水工程的看 法,在風災後也改變了種植蓮霧的方式、自身生活以及防災的方式,亦有一部份 居民從蓮霧轉作太陽能產業。從上述文獻可知,對於災害識覺的研究的方向與議 題往往呼應出當時期遭受的災害威脅及生命財產之損失,面對自然環境的改變, 人類始終需要在環境中找出平衡點以維持生活。然而,亦可從歷史中發現,人類 始終重蹈覆轍於一次又一次的災害事件與議題上,付出慘痛代價與歷史教訓後, 過了一段時間,人類又再次的遭受災害摧毀家園,這大概就是人類與環境之間的 相處模式。. 12.

(21) 四、自然災害報導之研究 (一)自然災害的定義 自然災害 (nature hazard) 其定義為,「自然環境中對人類有害而由外力所引 起的一切要素」(Burton and Kates, 1964)。也就是指在異常的自然現象或者人為活 動的影響下,經由自然環境因子本身特性所造成之災害,使得人類與自然環境之 應變能力失常所構成威脅進而其結果導致人類、環境、自然資源或生命財產遭受 損失 (王秋原、徐美玲,1990)。而我國災害防救法第二條則將天然災害定義為, 「風災、水災、震災、旱災、寒害、土石流災害等天然災害」。由此可知自然災 害的產生,實為人類資源系統和地球物理事件之間的交互作用。總的來說,自然 災害之所以成為災害,乃因為人口、人類活動、財富和人類所需的環境之間出現 了衝突和有害的交互作用所致 (黃朝恩,1991)。林雪美 (2004) 以 1971–2000 年 間台灣地區實際發生的地形災害中災害性崩塌、地滑、土石流、地震、颱風、洪 水、乾旱、地盤下陷等八項災害案例為自然災害中的研究對象。本研究則將以風 災、水災、旱災、土石流、崩塌等五項自然災害案例為研究對象,藉由聯合報系 統之報導相關議題進行統計,並分析歸納災害發生時的時空分布。. (二)自然災害在新聞中的定義 臧國仁、鍾蔚文 (2000) 將災害定義為,發生於特定時空的社會事件,對社 會的某一區域造成嚴重破壞,導致人類及物質損失,最終致使社會結構瓦解,無 法完成重要功能及工作。王洪鈞 (1992) 將災害發生的因素分為天生和人為兩種, 其中災害發生的原因是無法事前預測,科學能減輕災害但也無法完全制止時,稱 為天災。臧國仁、鍾蔚文 (2000) 進一步指出,災害事件可分為自然事件,如地 震、水災、旱災、土石流等及人為危機,如墜機、爆炸、核能議題等。因此根據 上述分類,本研究中所指的風災、旱災、水災、土石流、崩塌在新聞媒體報導中 都是屬於自然災害的範疇。. 13.

(22) (三)災害新聞報導的數量與方式 當災害發生之際,其災害的規模愈大,發生的愈突然,媒體的密集報導的數 量將引起讀者的關注與討論,有時更會導致社會大眾極大的情緒反應 (趙庭輝, 1991)。臧國仁、鍾蔚文 (2000) 認為,「災害發生期間新聞數量愈多,出現的頻 率愈高,將讓民眾的資訊需求得到滿足,因而較能舒緩因逢災難所感受的壓力。」 所以新聞報導的數量不但可以反映當地的災情狀況,亦可以讓當地居民的內心壓 力受到調適,然而,新聞數量的變化也將隨著時間而有所改變。陳鳳如 (2001) 認 為,報導數量的變化可能與災害時間的延續、災害的嚴重性、死傷人數與財物損 失有關。聶國維 (2002) 研究災難新聞報導中政府處理納莉風災的溝通策略時指 出,災難新聞的報導具有持續性,且災害所導致的財務損失多寡與新聞報導量呈 現正相關。林照真 (2013)指出,在災害來臨後媒體因選擇性的報導,往往報導集 中於災害最嚴重期間;而對於後續的災區重建、災民救助等議題卻極少關注。由 此可知,媒體對於災害發生後人們所遭受損害的關注程度比災害事件本身更來得 重視。 災害新聞報導的方式可從趙庭輝 (1991) 對颱風災難新聞的報導研究得知, 大眾媒體對颱風災害的新聞報導與一般新聞報導並不相同,媒體在處理颱風議題 時,主要是以環境生態相關的議題,如經濟活動、預警、環境保護、結構性災害、 災害修復、賑災為主,另外,媒體處理災害報導時較採取中立的方式進行。以下 為颱風災害新聞報導的情形(表 1-2-2):. 14.

(23) 表 1-2-2 時間模型 (颱風發生期間) 與颱風災害新聞報導 新聞報. 新聞報導主題. 災害新聞主題. 一般新聞主題. 導方式. 新聞. 聞報導. 官方機構(78.8%). 颱風預 結構性災害(42.9%). (100.0%). 政府官員(17.3%). 新聞. 官方機構(78.8%). 警告(87.8%) 警階段. 賑災(36.3%). 颱風威 警告(62.3%). 結構性災害(31.7%) (93.3%). 颱風災害新. 政府官員(17.3%). 脅階段 公共事務(14.9%). 災害修復(12.2%). 人情趣味(26.0%). 颱風侵. 環境保護(18.3%). 襲階段. 結構性災害(43.2%) 新聞. 官方機構(78.8%). 時. 賑災(18.6%) (92.6%). 政府官員(17.3%). 經濟活動(17.8%). 間. 警告(17.2%). 模. 災害修復(17.2%). 官方機構(78.8%). 環境保護(30.1%). 颱風反. 經濟活動(24.3%). 應階段. 型. 結構性災害(30.8%). 新聞 政府官員(17.3%). 災害修復(27.1%). 民間企業(12.2%). 賑災(18.2%). 人情趣味(16.5%). (92.2%). 警告(14.6%). 官方機構(78.8%). 災害修復(29.0%). 經濟活動(32.5%). 颱風復. 政府官員(17.3%). 結構性災害(27.7%). 人情趣味(22.6%). 原階段. 民間企業(14.2%). 賑災(27.7%). 環境保護(21.8%). 新聞 (90.8%). 資料來源:趙庭輝(1991)。災難報導之新聞價值分析研究:以颱風消息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 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災害新聞的功能與價值 王洪鈞 (1992) 認為,新聞的價值是依照讀者興趣大小及範圍而衡量的,其 判斷的標準可分為:(1)時宜性,指新聞報導中的最新消息愈能引起讀者的興趣; 15.

(24) (2)接近性,愈是生活環境中所發生的事件以及熟悉的事物時,愈能引起讀者的興 趣;(3)顯著性,愈是眾所皆知的人名、地名、事件時,愈能引起讀者的興趣;(4) 影響性,當新聞報導內容是影響到人們的生活狀況和思考方式,如:氣候變遷、 時尚變遷、政府政策、傳染疾病等,則該新聞內容愈具有影響性;(5)人情趣味, 報導內容可以使閱聽者對於他人生命財產及社會進步繁榮感到關切與同情時,則 具備新聞價值。臧國仁、鍾蔚文 (2000) 指出新聞建構出大眾對於災害事件的認 知,及風險溝通的功能,在災害發生前發揮預警作用,災難發生之後發揮救援作 用及聯繫作用。從陳鳳如 (2001) 訪談中亦證實,以人作為出發點來處理災害新 聞是大眾傳播人員的基本考量,可說是能引起人性共鳴的新聞將被優先處理。臧 國仁、鍾蔚文 (2000) 則認為災害發生時的新聞報導,不但可以滿足民眾對於災 害資訊的需求與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來源,亦可以建構災情的社區文化意識並成為 民眾之間的共同記憶。以下為災害事件與新聞報導的相關因素(圖 1-2-5): 謠言或人際管道. 現場報導/直播. 前置因素. 事件發生. 消息來源. 新聞媒體. 公眾. 衝擊與影響. 社會發展. 自然災難. 公關人員. 守門人員. 一般大眾. 結構變化. 媒介地位. 人為危機. 科學家. 監測環境. 受難民眾. 法案通過. 社運團體. 社會變遷. 主管機關. 長期爭議. 政府機構. 共同框架. 民意團體. 共同回憶. 災害預防. 圖 1-2-5 災難事件與新聞報導相關因素流程 資料來源:臧國仁、鍾蔚文(2000)。災難事件與媒體報導:相關研究簡述。新聞學研究,62:143151。 16.

(25) 第三節、研究方法 本文以新聞報導為媒介,探討桃園市災害發生的時空背景與議題事件,而報 導次數的多寡顯示了居民及媒體關注的程度,因此經分析得出後,將以報導次數 最多的災害類型進行選定實地考察的地點進行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基於 此,本節以內容分析法為自然災害報導的研究方法,並初步得知水災為桃園市熱 門議題,故選定桃園老街溪流域中,環北橋至延平橋之間的 1,800 公尺整治區域 為實地考察範圍,並採取質性研究中的深度訪談進一步瞭解老街溪周遭居民之洪 患識覺及調適行為的時空差異與變遷。 一、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又稱作為資訊分析或文獻分析,是一種具有量化色彩的研究方法 (王文科,1990)。Berelson (1952) 定義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對傳播的明顯內容,做 出系統化、定量化及客觀描述的研究方法。其中客觀性是指在研究過程中,每一 個步驟都必須訂定明確的規則和秩序,系統性是指內容或類目的採納與否,必須 符合一致的作法;定量性則是在分析內容時,按照規則對擬訂的項目和分析單位 進行計量,並用數字比較出符號及文字出現的次數,已達準確的目的 (游美惠, 2000)。Weber (1990) 亦指出內容分析是一種對文件內容做出有效推論的一組程 序的研究方法論,推論的消息則是關於消息的接收者和傳遞者或消息本身,而推 論的方法則隨著研究者本身對理論或實質研究喜好而有所不同。總體而言,內容 分析法是將質化的研究素材轉成量化數值以對訊息作出準確描述的一種方式。 內容分析法起源於十八世紀的瑞典,從 1930 年始,隨著宣傳分析和傳播研 究的發展興起,已成為傳播學術與其他社會科學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王石番, 1991)。在研究資料的蒐集途徑上則屬於間接途徑的一種,由美國學者從大眾傳 播的報紙研究中發展出來,接下來擴充至電影、電視、演講、廣播、書籍、日記 等語言的傳播後再擴及非語言的傳播 (閻沁恆,1972)。 17.

(26) 據其特性而言,Weber (1990) 認為內容分析法具有:1.可直接對於人們溝通 的文件進行運作;2.最佳的內容分析研究係對文件同時進行定量與定性的運用; 3.由一系列保存久遠的文件,構成了可跨越時間的可靠資料;4.與訪問技術相比, 測量時不會受到行動本身的干擾影響。除此之外,黃國彥 (2000) 則歸納出內容 分析法的以下優點:1.研究對象如已無法接觸時,除了內容分析法外,無其他替 代方式;2.內容分析經常使用較大的樣本;3.內容分析相較於大規模的調查,具 有成本低、省時的特性;4.有些文獻,如報紙專欄為專業人士所撰寫,故其品質 較郵寄問卷來得佳。5.內容分析的文獻大部分早已完成,故不對既有的內容或主 題有所影響。趙庭輝 (1991)歸納國外文獻發現,自然災害新聞的研究多採用內容 分析法,研究者將自然災害報導區分為不同時間點,用以分析每個階段災害新聞 報導之議題。 綜合上述文獻,本研究將以 Bos and Tarnai (1999)所建立的經驗式內容分析 為基礎,其內容分析流程分為五個步驟:(1)理論層級;(2)建立類別;(3)預試; (4)資料收集即評估;(5)結果詮釋(圖 1-3-1)。. (一) 理論層級 理論層級中需要先確定研究綱要及問題意識,並透過文獻回顧提出研究假設, 並選出適當的研究素材,而本研究方法的理論架構則以 Bos and Tarnai (1999)的 研究為架構。. (二)建立類別 內容分析最重要的步驟即為建構類別系統,而需要多少類別並無特定法則, 少數亦可,因為類別太多或太小皆難以分析,其分析結果可能是零散的(施美玲, 1997)。在類別上依照報導的時間、地點、議題歸納出時間特性及空間特性、自然 災害報導議題。在時間特性上,則劃分 1986 年至 2015 年共 30 年份及 1 至 12 月. 18.

(27) 份進行探討。空間特性上,根據桃園市政府公布之行政區域進行劃分,分為復興 區、龍潭區、大溪區、龜山區、桃園區、八德區、中壢區、平鎮區、楊梅區、蘆 竹區、大園區、觀音區、新屋區等 13 區。 自然災害報導議題則依照其災害事件分為誘發因素及災害影響兩大分類,由 於範圍仍較廣泛,因此依照議題內容進一步細分子分類,其中誘發因素分為颱風、 熱帶性低氣壓、西南氣流、鋒面 3 類;災害影響則分為社會類、農作類 2 個子分 類。. 理論層級 研究網要、研究問題 提出假設、調查題材. 建立類別 可執行類別、決定樣本 確定分析單元. 預試 判定類別之信度與效度. 資料收集及評估 適宜的統計分析 結果詮釋 結果的固有詮釋、 研究問題的結果討論 圖 1-3-1 內容分析法流程 資料來源:修改自 Bos, W. and Tarnai C. (1999). Content analysis in empirical socia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1: 659-671. 19.

(28) (三)預試 信度即為可靠性,是指測量結果的一致性或穩定性,信度檢定係指研究者內 容分析的類別與分析單位是否能歸納入相同的分析類別之中,故當一致性愈高時, 內容分析的信度亦愈高;反之則愈低 (楊孝濚,1996)。內容分析法的信度方式, 隨著情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採用類型。Krippendorff (2004)所提及的信度評估標 準中可分為穩定性 (stability)、可複製性 (reproducibility)、正確性 (accurccy),其 中穩定性是指同一個編碼員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重新閱讀、重新分類、重新分析 相同的內容進行編碼時,其結果應該相一致。王石番 (1911) 指出經由編碼員在 兩個不同時段編碼兩次中,在類目訂定、界定單位、測量、給予數值等相關性高 低,得以反映出研究者自身分析的穩定性,故穩定性是指分析過程中是否始終不 曾改變。故本研究以穩定性信度類型作為判定類別信度,並由同一個編碼員對相 同內容再不同時段進行編碼三次,以確保分類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四)資料蒐集及評估 本研究在樣本選取則以聯合報電子資料庫 1986-2015 年 30 年間,搜尋新聞 報導中提及風災及風災相關事件、水災及水災相關事件、土石流及土石流相關事 件、崩塌及崩塌相關事件、旱災及旱災相關事件等報導內容為選取的樣本,為了 呈現文獻上的客觀性,因而排除社論、讀者投稿等較主觀意識的文章。根據上述 選取方式,共篩選出 776 篇報導。每篇報導內容中可能提及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災 害發生地點、及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自然災害發生事件,以此統計出災害所在地點 之報導次數總計為 1100 次,自然災害為議題之報導次數總計為 987 次。 (五)結果與詮釋 在研究結果上的詮釋說明必須對於研究開始時所提出的問題意識進行回 應,比逐一解釋討論,本研究的結果詮釋將在第二章予以討論與分析。 20.

(29) 二、深度訪談 民眾對於災害所表現出來的認知、態度、價值觀及過往經驗是非常複雜且多 樣,並非都是可被具體量化的,因此,居民所遭遇的災害在行為及心理上的調適 是無法從量化的結果所展現出來,因此在此以質性研究中深度訪談為研究方法。 深度訪談的目的是經由訪談者與被訪談者面對面語言的交換,訪談者引發對方表 達他對某項事物的看法或意見並提供一些資料 (范麗娟,1994)。本研究採用半結 構式訪談,其方式為研究者根據研究設計擬定訪談大綱對受訪者提出問題,在訪 談過程中鼓勵受訪者提出自身的看法,並根據訪談情況對訪談程序和內容進行調 整 (陳向明,2014)。深度訪談的優點為:(1)受訪者回答相同問題,可增加反應的 比較性;(2)有多位訪談者進行訪談時,可降低訪談者效應與偏見;(3)有助於進行 資料的組織與分析 (王文科,1990)。 本研究的訪談則以 White (1974) 提出的四大識覺:存在性識覺、成因性識覺、 嚴重性識覺、再發生性識覺為主軸 (洪政耀,2009)。進行訪談大綱的撰寫與描述。 訪談人員的選取是從老街溪流域上的延平橋至環北橋之周圍的里長、居民, 以及相關老街溪溪流整治之政府官員與參與老街溪溪流的民間團體。有些受訪者 亦是透過民眾、里長所介紹對當地較為熟悉的居民,共訪問 1 位民間團體代表、 2 位相關政府官員、4 位民選之地方公職人員、9 位居民,共 16 位受訪人員。 Lindell and Perry (2000)認為年齡、性別、個人背景、受災次數、受災的形式、 受災經驗會影響在地居民的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因此本研究將以受訪者間的性 別、年齡、居住時間、角色來瞭解老街溪流域周遭居民對於災害的認知與對應的 調適行為。以及對於政府推行老街溪防洪整治前後的看法與改變,並從居民、民 間團體、民選地方公職人員、政府官員的角度,來瞭解對於老街溪整治防洪的建 議 (表 1-3-1)。綜合上述研究方法與步驟歸納出研究流程如圖 1-3-2:. 21.

(30) 表 1-3-1 受訪者基本資料 編碼. 性別. 年齡. 居住時間. 居住地. 背景資料. 訪談時間. A. 女. 62. 38. 興國里. 民選地方公職人員. 2016/3/3. B. 女. 56. 35. 中壢里. 民選地方公職人員. 2016/3/5. C. 男. 34. 34. 信義里. 民選地方公職人員. 2016/3/9. D. 女. 68. 68. 新勢里. 民選地方公職人員. 2016/3/10. E. 女. 55. 20. 永光里. 志工/居民. 2016/3/18. F. 男. 66. 35. 新勢里. 導遊/居民. 2016/3/18. G. 女. 60. 10. 金華里. 溪流巡守員/居民. 2016/3/18. H. 女. 66. 40. 新勢里. 當地居民. 2016/3/18. I. 女. 55. 1. 舊明里. 河川教育 中心人員. 2016/3/19. J. 女. 76. 45. 新勢里. 當地居民. 2016/3/19. K. 男. 74. 40. 舊明里. 當地居民. 2016/3/20. L. 男. 45. 12. 新屋區. 區公所工務科. 2016/3/21. M. 男. 40. 8. 桃園區. 水務局養護科. 2016/3/22. N. 女. 45. 45. 新明里. 當地居民. 2016/3/24. O. 男. 45. 36. 光明里. 當地居民. 2016/3/25. P. 女. 35. 30. 義興里. 當地居民. 2016/3/25. 22.

(31) 研究動機與目的. 相關文獻與理論回顧. 確立研究架構與方法. 自然災害報導的時空特 性分析. 洪患災害案例與時空特性分析. 實地考察與深度訪談. 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 資料整理與歸納. 資分析結果與討論. 結論. 圖 1-3-2 研究流程. 23.

(32) 三、研究區域 (一)桃園市概況 桃園市位在台灣的西北方,行政區域呈現成西北-東南方向(圖 1-3-3)。地勢 由東南側向西北漸次降低,由石門水庫起,往東南側進入山地,地質以沉積岩組 成為主,並為加裡山脈之延伸,一部分則屬於雪山山脈之範圍,山勢陡峭,河谷 狹窄。桃園台地群東南側和加裡山脈西麓相隔於大漢溪,東北以 100 公尺之台地 崖與林口台地相鄰,南緣以 200 公尺台地崖與鳳山溪相鄰,地形上大致向東北緩 斜,分別為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岡台地、湖口台地 (石再添, 1996)。沿海地區則為海濱沖積平原,地勢平坦,範圍依序為蘆竹、大園、觀音、 新屋。桃園十三個行政區中,因區域內地形各地組成不同,故自然災害的發生也 有其空間上的差異。以下將桃園各行政區的地形特色進行描述 (潘朝陽,2010):. 復興區:由大漢溪貫穿全境,地勢由東北往西南傾斜,境內高山海拔在 380 至 2000 多公尺之間,形似扇面形,為本縣唯一之原住民區。 大溪區:本區山勢多,平原少,大漢溪南北貫流將地形分為表面平坦的西部 台地區,中部溪谷地區,以及東部高地區,高地區分為台地、溪州 山地和石門水庫,面積占全區之半。 龍潭區:地勢南高北低,為老街溪發源地,分為丘陵區及平原地區。丘陵區地勢 較高、地形複雜且水源不足,故以茶園為主;平原地區因有水利之便, 大部分為稻田茶園,亦為人口聚集區。 龜山區:地形以林口台地和龜山丘陵(山子腳山塊)為主,台地地形占境內面積三 分之二,屬於斷層地壘。龜山市區則位於林口台地的正南方向,約占台 地的四分之一。 桃園區:桃園台地為古石門複合沖積扇之一部分,地形組成上,大多為平地,地 勢平坦,標高在 70-100 公尺之間。 24.

(33) 八德區:境內多屬於桃園台地,此台地面南北高度相差大。 中壢區:地形高度在 120 至 140 公尺間,地勢由東南部以微斜坡度向西北延伸, 無起伏之丘陵,本區分為「市中心」 、 「內壢」 、 「龍岡」 、 「大崙」四部分。 平鎮區:位在桃園台地的中段,為平緩之斜坡台地,東、南、西三面地勢微高, 其中以山仔頂台地、高山頂台地較為明顯。除低緩之丘陵台地外,埤塘 數量亦多,計有 123 個。 楊梅區:境內以丘陵台地、河川谷地為主,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台地之間有許 多小溪流互相穿流並呈樹枝狀交會於月眉山下,匯集成社子溪,最後 於新屋區的永安漁港流入台灣海峽。 蘆竹區:本區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延伸,東北方為峰谷相間的丘陵地,約佔全 區三分之一,西南為平坦廣闊的農地,部份地區臨台灣海峽,海岸線以 沙灘為主,長約 4-5 公里。 大園區:本區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高度約海拔 35 公尺,多為稻田或是 廣闊之平地,西北部海岸以沙岸為主。 觀音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為桃園沖積扇一部份,河川自東南向西北平行入海, 沿海地帶海拔 20 公尺以下,因海岸線和東北季風平行,東北季風盛行 時期常造成一列的海岸沙丘。 新屋區:地勢從東向西漸緩傾斜,全區地形呈斜三角形狀,北端窄而南半部寬。. (二)老街溪流域概況 1.老街溪流域自然環境 老街溪為桃園台地水系之一(圖 1-3-4),其發源於於桃園市龍潭區燈潭河,流 經平鎮區、中壢區、大園區,最後由大園區的潮音地區流入台灣海峽。其主流長 約 36.7 公里,流域面積約為 81.59 平方公里。中壢老街因其位置與歷史因素,至 今仍為中壢商業活動及人口聚集處之一,老街溪正因為流經老街而得名。. 25.

(34) 2.老街溪流域人文環境 (1)澗仔壢時期 清雍正乾隆時期,福建漳州人郭光天等人由許厝港 (現為大園區南港、北港 二村) 登陸,拓墾範圍遍及新街溪、老街溪下游兩岸 (現為大園區)、芝葩里 (中 壢區芝芭里)、洽溪里 (中壢區洽溪里)、三座屋 (中壢區三民、五權、新明、舊明) 一帶,並在今舊明、新明、老街、豬埔仔、舊社形成街肆,往後,這些拓墾居民 將這帶村莊稱為「澗仔壢庄」(潘朝陽,2010)。 澗仔壢名稱由來,主要因老街溪與新街溪流經中壢台地上,形成兩大溪流, 且該地區又以客家人居多,形成了以客家族群為主的聚落型態,客家人將谷澗稱 之為「壢」 ,其意涵等同於閩南語的「坑」 ;而「澗」則源自於聚落多位於老街溪 與新街溪二水之間而得,因而中壢古稱澗仔壢,後因該地區交通位處竹塹與淡水 之間要道,南北往來商旅頻繁,因此取其「中」字,改稱為「中壢」至今 (洪敏 麟,1983)。 (2)老街溪名稱緣起 中壢老街位於中壢台地上,海拔約為 120 公尺至 140 公尺之間,在康熙末年 已有閩客兩籍人士拓墾,至漳人郭光天來此拓墾使墾殖事業更見大展,漸沿著老 街溪的東岸形成街區;該地區經歷了清嘉慶年間崁仔腳 (內壢) 的盜匪出沒、道 光年間竹塹地區閩客械鬥,迫使各地客籍移民避禍於新街溪西岸,至道光 12 年 (1832) 新街於是興起,稱為中壢新街,原有街區則稱為中壢舊街 (老街);咸豐五 年 (1855) 老街再度興起,其繁榮漸勝於新街,不少商業活動漸轉移至老街,中 壢老街至今則仍為中壢商業地區,範圍為現今老街溪東岸,延平路以西,中山路 以南的街區,其行政區域涵蓋了中壢、中興、中榮、中建等里,老街溪則因流經 中壢老街而稱之 (洪敏麟,1983)。 (3)老街溪整治段 老街溪自 1990 年進行中正橋上游 128 公尺至中央橋下游 200 公尺,共 725. 26.

(35) 公尺的加蓋工程。讓該河段原本就面臨到交通、公共安全等環境問題,更因加 蓋段的違規爭議,縮短了河道、阻礙通水斷面,更大大增加了洪患發生的機 率。2011 年老街溪進行 1.0 的河川整治計畫,包含了加蓋段以及平鎮區延平橋 到中壢區環中橋全長共達 1,800 公尺的區域整治,而本研究區域 (圖 1-3-5) 為 該 1,800 公尺整治計畫段及生活在流域附近之居民,並將該區域依加蓋段 (中正 橋上游 128 公尺至中央橋下游 200 公尺) 的前後及加蓋段分為上游區 (中正橋 上游 128 公尺至延平橋)、中游區 (加蓋段)、下游區 (中央橋下游 200 公尺至環 北橋)。. 圖 1-3-3 桃園市數值高程地形圖1 1. 資料來源:政府資料開放平台,內政部 20 公尺網格數值地形模型(2018 年 4 月 20 日瀏覽) 27.

(36) 圖 1-3-4 老街溪流域2. 圖 1-3-5 老街溪整治段3 2. 資料來源: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桃園市管河川基本資訊(2016 年 4 月 20 日瀏覽). 3. 資料來源:改自 NGIS 國土資訊圖台 (2016 年 5 月 15 日瀏覽) 28.

(37) 第二章 桃園地區自然災害的時空分布 本章依其報導資料及五大災害議題分為,第一節自然災害報導的資料概述、 第二節土石流報導議題的內容分析、第三節崩塌報導議題的內容分析、第四節水 災報導議題的內容分析、第五節風災報導議題的內容分析、第六節旱災報導議題 的內容分析及第七節小結等以上部分,進行分節論述與探討。. 第一節 自然災害報導的資料概述 本章以 1986 年-2015 年間聯合電子資料庫有關自然災害議題的報導內容進 行資料編碼後,共篩選出 776 篇新聞。在此報導中提及土石流及土石流相關議題, 計有 81 次,土石崩塌及土石崩塌相關議題,計有 190 次,水災及水災相關議題, 計有 353 次,風災及風災相關議題,計有 212 次,旱災及旱災相關議題,計有 151 次,總計報導次數為 987 次(如圖 2-1-1)。 就桃園行政區域劃分而言,則桃園市各區共有 1100 次報導自然災害等相關 議題(表 2-1-1),其中報導次數最多是復興區,共有 221 次報導,佔了整體報導量 的 20.1%,其次為中壢區 131 次 (11.9%),龜山區 104 次 (9.5%)。進一步分析可 發現,復興區災害報導集中於土石崩塌等相關議題,跟該地區地形多以山地組成 有關。而中壢區的報導則以水災議題居各區域之冠,該區以台地地形為主,本因 較不受到洪水影響,如今其水患報導的議題卻遠勝於沿海地區的沖積平原地帶, 分析其內容可以發現,和境內的老街溪、新街溪、埔心溪在大雨過後,所造成的 溪流排水不及,而導致潰堤為因素之一。龜山地區境內受到地形組成因素,都曾 遭遇各類災害的威脅,其中又因水災議題的報導量為各災害之冠。根據其內容進 行分析,和東門溪及南崁溪氾濫有關,其中又以龜山工業區近年受到東門溪溪水 排洪不及,而導致區內廠房淹水為主要報導焦點。. 29.

(38) 報 導 次 數.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353. 212. 190. 151 81. 土石流. 土石崩塌. 水災. 風災. 旱災. 災害類型. 圖 2-1-1 桃園市 1986 年-2015 年間五大災害報導次數統計. 表 2-1-1 桃園市各區 1986 年-2015 年間災害報導次數統計 鄉鎮區. 土石流. 復興區. 44. 大溪區. 崩塌. 水災. 旱災. 風災. 116. 23. 1. 37. 221. 21. 22. 34. 1. 20. 98. 龍潭區. 4. 4. 25. 4. 8. 45. 桃園區. 2. 5. 69. 2. 13. 91. 龜山區. 15. 16. 53. 10. 10. 104. 八德區. 1. 1. 29. 2. 16. 49. 中壢區. 0. 11. 92. 6. 22. 131. 平鎮區. 0. 1. 42. 6. 15. 64. 楊梅區. 3. 3. 26. 6. 5. 43. 蘆竹區. 0. 10. 46. 4. 17. 77. 大園區. 0. 2. 58. 6. 14. 80. 觀音區. 0. 0. 27. 7. 13. 47. 新屋區. 0. 1. 33. 4. 12. 50. 總計. 90. 192. 557. 59. 202. 1100. 30. 統計.

(39) 圖 2-1-2 桃園市 1986 年-2015 年間各區域災害次數統計. 31.

(40) 第二節 土石流報導議題的內容分析 台灣地形陡峭、地質脆弱及颱風豪雨等諸多自然因素,及過度開發山坡地、 河岸等因素交互影響下,導致山坡地土砂推積量逐漸增加,河川土石流災害已成 為對人類生命財產威脅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林雪美,2004)。根據水土保持手 冊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水土保持學會,2005) 定義土石流是,泥、砂、礫及巨 石等物質與水混合後,受到重力作用產生的流動體,因此在發生時具有流速快、 突發性、衝擊力強及破壞性大的特性,並可將土石流特性界定如下: 1. 材料組成:由土、砂、礫石、岩屑等固體材料與水之混合物。 2. 運動現象:固體材料於運動過程時因相互撞擊和運動傳遞而產生連續而永久 性之變形。 3. 水體功能:水體在固體材料間有著潤滑之作用,不只可降低流動過程時的阻 力,更能促進水土混合體進行持續性的流動。. 一、 土石流報導的時空背景 (一)時間特性 從 1986-2015 年間 81 篇有關土石流媒體報導內容的時間特性而言,1999 年之前土石流報導篇幅與次數不多 (圖 2-2-1),1999 年以後報導的內容稍有增加 的趨勢,之所以有如此的差距,可能與 1996 年賀伯颱風發生後,造成全國重大 土石流災情有關,雖然桃園地區在此次全台性災害之中,沒有發生重大災難,但 引起了後續政府、民眾及媒體關注此議題。其中,2001 年桃園有關土石流報導篇 幅增至 27 筆 (33.3%),據其內容指出主要為納莉颱風於該年度侵襲台灣,並在 桃園各地發生多起的災害有關。到了 2002 年土石流的相關報導則明顯的下降至 2 筆 (2.5%),直到了 2004 年因西南氣流、敏督利、納坦、艾利颱風等侵襲,報 導次數才有明顯的增加。分析統計結果可發現,土石流發生月份集中在五月到十 月之間,此期間亦為台灣的降雨集中季節,並和 5、6 月的梅雨季節以及 6-10 月 32.

(41) 的颱風季節重疊 (圖 2-2-2)。由此可知,土石流發生的因子之一,與大量的水所 造成的影響是相當的大的 (林雪美,2004)。. 30. 27. 25 20 13. 報 15 導 次 10 數 5. 10 7. 1992. 2. 4 0. 4. 1. 0000. 2008. 0000000. 23. 2006. 00000. 1986. 6. 2. 0. 2014. 2012. 2010. 2004. 2002. 2000. 1998. 1996. 1994. 1990. 1988. 0 年份. 圖 2-2-1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土石流報導次數統計. 30 24. 25 18. 20. 報 導 次 數. 13. 15 8. 10 5. 1. 0. 0. 0. 9. 2. 2. 3.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11月12月 月份. 圖 2-2-2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土石流報導月份統計. 50. 44. 40. 報 導 次 數. 30. 21. 20. 15. 10. 4. 1. 2. 3. 0 復興. 大溪. 龍潭 龜山 區名. 八德. 桃園 楊梅區. 圖 2-2-3 桃園地區 1986 年-2015 年間土石流報導區域統計 33.

(42) (二)空間特性 土石流災害報導中,提及桃園市各區共有 90 次 (圖 2-2-3),其中復興區報導 次數為 44 次 (48.9%) 為最多,依序為大溪區 21 次 (23.3%),龜山區 15 次(16.7%)。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2016) 所公開的資料所示,桃園地區土石流潛勢 溪流共有 53 條,其分布為復興 (31 條)、大溪 (10 條)、龜山 (10 條)、桃園 (2 條),其數量的多寡與土石流報導空間分布之頻率大致上相符合。 一般而言,土石流的發生是溪床上具有鬆散的堆積土體和陡坡斜面上方的破 碎岩體,受到豪雨形成的地表逕流或地下水位上升之影響,失去原有的安定狀態, 並搭配著適當的溪床坡度,順沿著溪流或邊坡斜面,於一瞬間流出的一種高濃度 集體流動現象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水土保持學會,2005)。就復興區進一步探討, 依照中央氣象局復興站 (C0C460) 於納莉颱風警報期間(2001/9/10-2001/9/19)測 站資料所統計的累積雨量為 866 mm,而該年復興鄉土石流報導亦達到 9 次,已 佔統計期間 20.5%,由此可知豪雨為引發復興地區土石流因素之一 。 再著,在東南山區部分(復興、大溪境內),分別以舊第三紀及新第三紀所構 成,其中古第三紀因屬變質岩區域,故其岩石組成與新第三紀不同,該區岩石以 質堅色黑之粘板岩質之頁岩為主,並夾以砂頁岩之互層;而新第三紀以砂岩及頁 岩為主,其下部由含有煤層之砂質頁岩,石灰岩及石灰質凝灰岩之厚實砂岩所構 成,具有質地鬆軟,抵抗侵蝕力量弱之特性,且該區地形坡度陡峭,岩石崩解風 化後又極易被雨水沖失,或因重力作用坍落 (石再添,1996)。由上述可知,該地 區符合了土石流發生之要素之一,有足夠的堆積物,且該堆積物來源為地質條件 不穩的山坡地經由風化或崩解作用產生的大小岩塊、泥沙及土壤。 在地形上,桃園市的山地,多屬於低中海拔的山區,包含加裡山脈和雪山山 脈,在行政區域上,包括大溪、復興兩區,且桃園市的山地與丘陵台地的分界線 在大溪鎮的東南方,屬於加裡山脈內溪洲山脈的一部分 (潘朝陽,2010)。由文獻 與報導內容比對可發現,復興、大溪因其山地地形之組成,滿足了足夠的地表或. 34.

(43) 河谷坡度之條件,又以復興全境內大部分皆以山地地形構成最為明顯。 基於此,復興地區土石流在媒體報導上,又以高義村、羅浮村、華陵村、三 民村為關注村落。依據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105 年公告之土石流潛勢溪流,在高潛 勢溪流部分有高達 8 條,分布於復興區的三民村、高義村、羅浮村、華陵村與報 導內容所提及的地點相符,故土石流潛勢溪流的村落亦是災害發生的熱點地區。 龜山地區上,報導內容集中於 1991 年因豪大雨加上山坡地不當開發,使得 土石流侵襲坡地及坡腳下的住宅,造成多戶民宅的摧毀及財產上的損失,此次報 導量共為 6 次佔該地區統計期間的 40%。進一步探究其地理環境,龜山以林口台 地與龜山丘陵為主,其中林口台地佔本區面積三分之二。除此之外,林口台地位 於台北盆地西緣,又因台北盆地陷落,發生相對抬升,而屬於斷層地壘。以土石 流災害特性而言,紅土台地在周邊突以陡坡下降至平地部分,以礫石為主要成分, 由於地下水位高,呈現點狀存在,易遇水膨脹軟化,容易發生土石流 (陳信雄, 2002)。而 1991 年土石流發生地,舊路村一鄰,位於林口台地之東方高爾夫球場 下方,根據 1991 年 6 月 22 日報導,亦可清楚瞭解,土石流發生之經過與成因。 「桃園縣政府水土保持課發現球場正在山坡上大肆整地,土方外露達四十公 頃,球場雖在下方設攔沙壩與蛇籠堵水,但上游土方壓力過大,蛇籠不堪沖擊而 傾毀,大量山石與泥土即順流到山下。」(摘錄自:聯合電子資料庫). 二、土石流事件報導取向 根據土石流事件 81 篇報導來進行分類,可分為誘發因素、災害影響兩大類, 其中誘發因素共計有 27 次,在這 27 次中颱風佔了 26 次 (96%),其次為熱帶性 低氣壓 1 次 (4%),分析結果,可以發現颱風為主要造成土石流災害的因素之一, 這和颱風來臨時所帶來的降雨強度強及降水量多有關。而在災害影響報導次數中, 共報導了 60 次,其中摧毀房屋 38 次佔了 63%,其次為土石流流入房屋共 12 次 (20%),沖毀便道共 8 次 (13 次),其他 2 次 (4%)。土石流具突發性、衝擊力強. 35.

(44) 的特性,故土石流所造成的災害其破壞性強且範圍廣,一旦沖刷下來往往連水泥 住宅也無法阻擋,致使房屋多為半毀或全毀狀態,更造成嚴重的人命損傷及財產。. 第三節 崩塌報導議題的內容分析 台灣因板塊運動頻繁,使得台灣地形陡峻及地質破碎,再加上氣候上降雨強 度大且降雨量集中,山區之坡地容易造成崩塌之威脅。而小規模的崩塌雖不至於 造成民眾的生命財產損失,但亦可使河道淤積並堵塞水流,嚴重則會有大量的土 砂傾瀉而下,淹沒房舍、沖毀橋梁、堤防等,此等崩塌在台灣山區相當普遍 (林 雪美,2004)。根據研究指出造成崩塌因子除了降雨為其主要觸發因素,河川淘 刷、道路開發亦為相關誘發因子,顯示出人為開發有增加崩塌之可能 (詹勳全等 人,2015)。以下根據崩塌的報導議題進行時空方面即災情探討。. 一、 崩塌報導的時空背景 (一)時間特性 就崩塌災害 190 次報導量之時間分布分析 (圖 2-3-1),2001 年有關崩塌議題 的報導次數為近三十年來最多,總計 70 次 (36.8),其次為 2000 年 (19 次,10.0%)、 2004 年 (16 次,8.4%)。據其內容分析,該年度報導量之所以為近三十年來居冠, 主要以探討納莉颱風侵襲有關,這和土石流、水災事件報導一樣,報導次數最多 年份皆為 2001 年,可以發現水的因子與坡地崩塌有其密切相關。2004 年崩塌議 題報導次數與 2004 年水災議題報導次數數據進一步比較探討,可以發現與該年 度艾利颱風及西南氣流帶來豐沛的雨量有關,因此崩塌和水的因子仍有相關。 將崩塌事件按照月份進行分析探討 (圖 2-3-2),其崩塌月份共計有 188 次報 導量,且以夏秋兩季的 8 月 (41 次,21.8%)、9 月 (60 次,31.9%)、10 月 (27 次, 14.4%)為主要報導月份,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崩塌事件發生時間為台灣地區颱風 侵襲台灣的主要季節及月分。而崩塌則在 12-4 月之間其報導量明顯的較低或甚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articles in this issue of the NET Scheme News will tell you how our English teachers continue to explore different innovative ways to enrich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a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syllabus in the field of mathematics, and it integrated mathematical culture to develop game-based lesson plans to

1990 年底羅東 SMART1 陣列結束後,為了解不同地質條件下之地動反應中 研院地球研究所隨即於花蓮地區設置了第二個強震儀陣列,即 SMART2 陣列 (Strong Motion Accelerograph Array

隨著朝陽建校滿十週年,營建工程系也 10 歲大了,在歷任系主任的帶領下,營建系已經頗 有規模。目前本系仍維持結構工程、大地工程、營建管理三個領域的師資,共有 19

在混凝土科技發展方面,則邀請日本東京大學野口貴文教授與中國北京建築大 學宋少民教授等國際知名混凝土工程學者,對於「Challenge to Regene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建築資訊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簡稱

落實平時減災、災前整備及災後復原等災害防救工作。未來可視需求,尋求專業團隊支 援、協助及提供建議與諮詢。校園災害防救委員會組織架構圖如圖 2- 1 所示;災害防救 委員小組名冊如表 2-

災害發生,由指揮官發布救災指示於各分組之負責人,再由負責人指派分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