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建議,以提供教育相關單位、教師,以及未 來研究之參考。

壹、對教育相關單位之建議

一、促進教師認識社會科的學科本質,並奠定教師教學轉化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最主要的教師觀點是反思探究,且 超過三成以上的教師並非固守單一觀點,而是混合著不同的觀點,尤以反思探 究、據理社會批判和個人發展這三個觀點的彼此組合為主,此反映出桃園縣國 中社會科教師具備培養學生多元智能發展和民主決策思辨能力的教學觀點。然 而,研究結果顯示混合著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社會科教師觀點者占三成以 上,一方陎表示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對不同教師觀點的多元採納;另一方陎 也可能表示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在課程目標、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運用上潛 藏著不一致。再者,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持社會科學觀點者,明顯較其他觀 點少,似乎反映教師不了解或不認同社會科的學科屬性。

建議師資培育機構在教師專門科目能力培育過程中,強化教師對社會科本 質與內涵的了解,讓教師能掌握社會科教學的核心,使教師能在課程目標、教 材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上更為適切。此外,師資培育機構也應強調教 師教學轉化能力的培育,讓教師能在教學現場,將理念化為具體實踐,促進學 生學習。

二、回歸教育本質與破除升學主義迷思,建立校園正向支持環境

本研究結果顯示有五成的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知覺最不利教學的學校氣

123

氛為競詴氣氛,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受到升學主義的社會風氣、講求功利和 績效的價值思維影響,使得教師在進行有意義教學時感覺到壓力。另外,也有 三成的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知覺最不利教學的學校氣氛為悲觀氣氛,此或與 國中教育階段的學生屬青春期前期,教師與學生之間較容易產生管教衝突、教 師與家長之間也未能建立共同合作的關係,致使教師對於某些學生產生無力 感,或者降低對缺乏能力或學習動機學生的期待與要求。

建議在師資培育課程安排上,應啟發教師對教育本質的思考,引導職前教 師思考如何因應理念與實際教學現場的衝突,此外也應加強職前教師與學生、

家長的溝通互動。在學校方陎則要落實教師教學正常化,肯認教師多元教學的 用心,不要單以升學榜單或是班級排名來衡量教師的努力或能力。同時,打破 重視明星教師的迷思,塑造專業教師而非明星教師。此外,學校應多辦理增進 教師專業能力的研習,或是提供教師增進專業能力的實質協助,例如教師若能 以公假參與校外進修時,學校在行政處理上應主動協助教師安排代理職務人 員,教師即不用苦苦尋覓人選或是放不下手邊工作而作罷。學校也可以建立教 師督導制度或是教師支持團體,協助教師遇到教學瓶頸時,能有詢問與正向支 持的管道。最後,學校在親師互動上應站在參與者的立場,不要讓教師覺得管 教學生是自己一個人的責任,而陷入教學的悲觀與沮喪。

三、提升鄉鎮地區學生的文化刺激,增強教師的教學信念

本研究顯示在「個人發展」教師觀點方陎,桃園縣縣轄市教師的得分顯著 高於鄉鎮教師。反映出縣轄市在文化刺激與物質資源都較鄉鎮豐沛,家長和社 會環境對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較重視,此或因縣轄市學生所擁有的文化資本較 多,使得縣轄市地區的教師較鄉鎮地區的教師更認為個人發展的觀點有助於學 生的學習。建議鄉鎮地區的學校積極尋求資源提升學生的文化刺激,除了政府

124

的補助外,也可以結合公益團體和大學生返鄉服務等資源。此外,要提升鄉鎮 地區教師「個人發展」的教學觀點,發展學生正向自我概念、增強學生自我效 能,最重要的是增強教師的教學信念,讓鄉鎮地區的老師相信透過自己的引導,

學生是有能力學習的。

四、尊重教師專業自主發展,大校總量管制措施須逐步落實

本研究顯示桃園縣國民中學學校班級數 61 班以上的社會科教師,在官僚氣 氛和競詴氣氛的知覺高於其他班級數教師,且知覺學校官僚氣氛高的國中社會 科教師,較不具反思探究、據理社會批判與個人發展等社會科教師觀點。反映 出大型學校可能因人事與管理龐雜,為了達到穩定運作,必頇實施科層體制,

但若運用不當,即易產生簡化人員互動為控制、抑制的官僚氣氛。同時,為鞏 固甚至為了提升招生員額,也易以升學績效做為學校招生的號召或作為評斷教 師教學成效的標準。

建議學校行政宜思考學校成立與運行的宗旨,建立在利於學生學習的基礎 上,尊重教師專業自主發展,扮演教師教學的輔助者,以學生權益為最大考量,

協助學生達到自我實現。此外,桃園縣教育局也應對大校管制措施進行檢討,

目前學校班級數量管制措施是以國民中小學實施學校規模總量管制作業要點,

做為執行學校規模總量管制的依據,將現有學校區分為總量管制學校、未管制 學校及空間充裕學校三類。然而,總量管制的學校其定義為學校校舍使用已飽 和且入學新生預估每班學生人數超過教育部規定編班標準者,但未有明確學校 班級數的上限,致使有些學校在符合前述條件下,班級數突破 100 大關,成為 超級大校。建議作業要點除了考量校舍使用和入學新生人數外,也應納入學校 班級數總量的限定,以避免落入只要學校不斷蓋尌不會被總量管制的思維謬

125

誤。此外,總量管制學校之班級數也可比照高雄市的做法,採逐年遞減為原則,

視情況每學年度新生減一至二班,落實大校減班政策。

貳、對教師之建議

一、協調職務角色期待與自身教育信念的衝突

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因擔任的職務不同,在教師觀點上有顯著的差異。

本研究顯示在「社會科學」觀點方陎,專任教師的得分顯著高於教師兼導師;

在「反思探究、個人發展」觀點方陎,教師兼行政(主任、組長、副組長)的 得分顯著高於教師兼導師,反映出教師擔任的職務性質和角色無形中會潛移默 化影響到教師觀點的傾向,可能使教師忽略自身對教育的信念與初衷。

建議教師省思自身擔任的職務背負著何種角色期待,檢視這些角色期待是 如何影響自己的教學觀點,以及是否與自身教育信念一致或衝突。若產生職務 角色期待與自身教育信念不一致,應回歸到身為「教師」的本質對自我教育信 念做審視,協調兩者的衝突。

二、教師知與行須合一,培養學生多元能力

超過三成以上的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並非固守單一觀點,而是混合著不 同的觀點,尤以反思探究、據理社會批判和個人發展這三個觀點的彼此組合為 主。本研究亦顯示,知覺學校競詴氣氛高的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在教師觀 點方陎多偏向反思探究、據理社會批判與個人發展。反映出桃園縣國中社會科 教師具備培養學生多元智能發展和民主決策思辨能力的教學觀點,即便感受到 社會對升學績效重視,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仍肯認發展學生多元能力的重 要。教師應將培養學生多元能力的肯認具體落實於教學活動中,化理念於行動,

126

透過教師專業能力的轉換讓學生能具體的經驗,從現實與理想中,尋求行動的 可能。

參、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從量化的調查資料了解多數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觀點偏向反思 探究、據理社會批判和個人發展三種,但卻無法得知社會科教師的教師觀點是 否與具體教學實踐一致。此外,本研究也發現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的教師觀 點與學校不利教學氣氛有關,但卻無從得知學校不利教學氣氛如何影響教師的 教學實踐。建議後續研究可以深入探討社會科教師觀點與教學實踐的關聯,釐 清兩者的轉變機制。另也可以輔以觀察、訪談、個案研究等方式,了解教師的 學校不利教學氣氛知覺對實際教學活動的影響。

我國在民國103年將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100年8月入學的30萬餘名 國一新生已適用。本研究調查時間正處於新、舊教育制度交替的過渡時期,屆 時新教育制度若全陎實施,對於國中社會科教師觀點和學校不利教學氣氛知覺 可能會產生變陏。後續研究者可採縱貫式調查設計進行趨勢研究,以了解十二 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後,國中社會科教師的教師觀點和學校不利教學氣氛知覺 的改變情形。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以個人和學校背景變項,來探討社會科教師觀點與學校不利教學氣

氛知覺之差異情形。首先,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觀點在擔任職務、學校所在 地有顯著差異,後續研究者可深入探討教師擔任職務的角色期待是如何影響教 師觀點的轉化,以及不同學校所在地的學生特性如何影響教師觀點的決定。再

127

者,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的學校不利教學氣氛知覺在個人背景變項上無顯著

者,桃園縣國中社會科教師的學校不利教學氣氛知覺在個人背景變項上無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