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將根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對家長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以 提供參考。

壹、對家長的建議

一、父母應多身體力行以提供子女模仿的典範

本研究結果發現,學生知覺到父母教養方式以「言教」多於「身教」, 顯示父母除了以言語上去告誡、教導子女外,更應主動示範給子女看,以 提供社會學習的典範,且受到典範型環境教育下的子女,其利社會行為表 現也最佳。

大多數父母都疼愛自己的孩子,但社經地位不同的父母,對於孩子的 教導及付出也會有所不同,以低社經地位家庭而言,父母可能皆忙於工作,

雖然疼愛子女,但忙於工作同時,同時也減少陪伴子女與子女溝通的時間,

處理事情時難免陷落於急迫、斥責的處理方式,故家長必須重視下班後與 孩子的相處,舉凡:一起共進晚餐、閒話家常或假日一起出遊…等,皆能 促進親子間觀念與行為的分享。培養子女的價值觀與道德感並不是靠教導 或要求子女順從,而是自身的示範,生活就是最重要的教育,因此如果希 望子女具備美德,父母必須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而不是常常嘴巴說一套,

但自己卻不遵守。如此一來,應可使負面的觀念與行為在不適當的家庭教 育下影響學生過鉅。

二、採取典範型的教養類型

研究結果發現,父母若能知行合一,不只言語上告誡、教導孩子,還 能身體力行,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表現出高身教、高言教的教養方式,則

105

當孩子面對是否表現利社會行為時,將會學習家長正向的行為與觀念,表 現出同理心與積極表現的模式,對待所有關於利社會的行為。

高中職學生處於心理社會發展論中自我統合的階段,因此對於利社會 行為的表現會有些許的衝突發生,若父母能成為孩子利社會行為表現的引 導者及觀察學習的對象,則將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觀念與行為。

三、培養學生對於幫助弱勢團體之人文關懷

本研究結果發現,利社會行為表現中以幫助的得分最低,仍應持續加 強。目前社會問題紛亂,對於社會上之問題大眾大都採取冷漠、忽視的態 度去因應,家長的觀念是自掃門前雪,對於孩子的要求就是念好自己的書 即可。父母應教導孩子從實際的角度去思考生活和人生,將個人目標與社 會福祉互相結合,以自身的優勢關懷弱勢群體的生活實踐及價值取向,也 就是要引導學生以社會大眾利益為使命的價值觀及理想,即「爭名當爭萬 世名,爭利當爭天下利」的思維。

四、瞭解性別上的先天差異,並給予男、女生合理而適切的教導與期 望

本研究中發現男、女生在利社會行為表現上有顯著差異,但在覺知父 母教養類型上卻無差異。因此家長及老師應了解先天因素的影響將造成往 後男女生利社會行為發展不同,進而針對不同性別孩子,給予後天環境和 社會期許上合理而適切的教導。

貳、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探討不同變項之間的差異

106

本研究主要探討「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表現」間的差異,

其中不同背景變項只探討到學制、性別及社經地位,然而其它的背景變項,

如:出生序、年級、城鄉差異及家庭信仰…等,都是影響學生表現利社會 行為的因素。因此,未來研究者可再加入其它背景變項加以探討,期許能 獲得更多面向的結果與發現。

二、擴大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針對臺中市的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然而不同區域、不 同年級(如國中、高中職、大學)的觀念、想法及所受到的教養方式皆會有 所相同,而且國、高中的研究篇數尚少。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者,可以擴 大研究對象,以跨縣市或跨年級方式作相互比較,期許「父母教養方式」

與「利社會行為表現」間的關係能得到更完整的面貌。

三、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取問卷調查的研究方式,雖然能獲取廣大的研究資料,

但填答者受到個人反應心向及社會期許的影響,所得回收資料仍有廢卷存 在情形。因此,未來研究者可採用質、量兼備的研究方式,針對部分受試 者填答心理歷程與考量因素進行更深層的瞭解。

10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方志華(2004)。關懷論理學與教育。臺北市:洪葉文化。

王珮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嘉男、王敬文、郭佳銘(2010)。指紋類別與人格特質關聯性分析。工程科技 與教育學刊,7(3),476-483。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丘亦岱(2003)。諾丁關懷倫理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嘉義市。

任以容(2004)。國中生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態度、親子衝突因應模式與其人際困

擾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玉梅(2006)。幼兒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妮真、李雅惠、何委娥、林彩媚、郭筱雯、陳雅婷、曾清芸、蔡恆翠、鄧月梅、

戴湘陵等編撰(1997)。與孩子青春同行國中小學生家長親職教育方案教材 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

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萬春(2005)。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奉儒(1998)。「臺灣地區家庭倫理的變遷——從傳統到後現代的省思」。理論 與政策,12(4),177-190。

108

李昌叡(1991)。幼兒分享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臺北市。

李盈慧(2004)。臺北地區國民中學學生知覺之學校道德氣氛及其價值觀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茂興譯(1996)。合作。臺北市:巨流。

李雯智(1996)。國小五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之俗民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市。

李駱遜(1996)。利社會行為發展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研習資訊,13(2),

41-48。

李雪禎(1996)。青少年的情緒經驗與父母教養方式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教育學取向。臺北市:五南。

周慧菁(2003)。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課。天下雜誌,287,34-40。

周震歐、趙碧華(1995)。少年逃學、逃家行為社會心理因素推力拉力之實徵研 究。臺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林杰輝(2008)。國小教師品格教學領導與學童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1991)。人格心理學(原作者:Phares, E. T)。

臺北市:心理。

林惠娟(1997)。父母教養方式對幼兒利社會發展之影響。臺灣人文生態研究,1

(1),73- 93。

林翠湄(譯)(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原作者:D. R. Shaffer)。臺北市: 心理。

林生傳(199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109

林清湫(1999)。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市。

林維芬(1991)。年級與學習策略對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及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

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金惠梅(1997)。國小學童父母情緒智力、管教態度對其子女人格適應的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

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柯佳美(2004)。高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洪堯群(2000)。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助人意願與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智倫(1994)。國小學生的行為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洪雲濤(2011)。不同父母道德教養方式下的國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態度與行

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徐茂瑋(2006 年 9 月 23 日)。理性、自律與關懷──給 203 家長的信【個人 網頁】。取自 http://www2.lssh.tw/~life/02_14.htm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高賓(1997)。單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環境與情緒穩定之關係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張滿玲(譯)(1999),社會心理學(原作者:S. E. Taylor, L. A. Peplau & D. O.

Sears)。臺北市:雙葉。

教育部(2009 年 12 月 4 日)。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取自

http://ce.naer.edu.tw/index3-1.html

110

教育部(2011)。高中職學校規模【原始數據】。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取自

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許文惠(2010)。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利社會行為概念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許郡芳(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郭豫珍(2004)。Hirschi 控制理論的原始觀點與發展:家庭與父母管教方式在子 女非行行為控制上的角色。犯罪學期刊,7(1),49-80。

郭靜晃(1994)。心理學。臺北市:楊智。

陳若幸(1993)。青少年利社會道德推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淑敏譯(2006)。社會人格發展。臺北:華騰文化。

陳琦茂(2000)。少年父母教養知覺與親子衝突之研究-未犯罪與犯罪少年之比 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黃安邦(譯)(1990)。社會心理學(原作者:D. O. Sears., J. L. Freedman & L.

A. Peplau)。臺北市:五南。

黃鈺婷(2000)。青少年自私行為及其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臺北市。

黃德祥、洪福源(2004)。美國品格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臺灣教育,5,17-29。

黃德祥(1998)。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