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究父母教養方式與高中職學生利社會行為,本章 首先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其次,說明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最後,針對 研究方法、步驟、研究範圍與限制進行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根據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2009)內容可知,我國自政治解嚴後,

整體社會受到自由民主風潮的激盪開創出多元嶄新的風貌,卻也同時衍生 傳統與現代、精神與物質、科技與人文,以及本土與國際等若干議題的矛 盾、衝突或失調,並導致原有價值系統解體與社會規範失序等若干現象。

上述情形進一步顯現在教育體系中,則是出現升學主義的瀰漫,導致學生 以考試成績至上;校園威權體制的解構,使得師生之間的倫理關係受到衝 擊而被忽略。而反映在家庭之中,為達到社會競爭優勢,父母則較專心致 力於工作,卻忽略家庭教育的實施以及重要性。

我國家庭結構從以往的大家庭發展轉變為目前的小家庭和核心家庭型 態,在過去大家庭結構下,年幼者在眾多家庭成員的指導之下對於長輩的 招呼禮節較為週到。每位長輩都是教導孩童各種適當行為的教導者,然而 在現今家庭型態轉變成核心家庭之後,由於孩童與長輩的接觸機會減少,

因而失去許多能夠學習與人相處和體驗應對進退的機會,以致目前社會雖 在經濟、科技方面快速進步發展,但人心良善層面並無隨之進化,社會大 眾彼此冷漠對待的一面仍總是層出不窮。

在研究者的個人生長經驗中,雖然處於核心家庭之環境型態當中,但 父母親對研究者行為的教導向來都是遵循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之原則而進 行嚴格要求。例如像是在情緒爆怒的當下,告誡凡事要忍耐,並以藉由格

2

言之教導以作為人生處世依據。此外,年幼曾與母親一同搭乘火車,在火 車上原本與母親都有座位,但在列車停靠於某站時,母親突然起身將座位 讓予他人,當下研究者感到困惑,不明白為何有讓座的行為,經詢問之後 母親便以口頭教導應讓位給老弱婦孺,因火車行進的搖晃可能會使行動不 便者受傷,因此要將座位讓予需要的人,對此,母親的諄諄教誨且以身作 則,仍深刻地影響研究者的觀念與行為至今。

家庭生活經驗對子女行為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關於親子的互動、

父母教養子女的態度與方式等乃是人類學家、心理學家以及社會學家所重 視而深入研究的主題之一。家庭成員中,父母是孩子生命中之「重要他人」, 不但是子女模行為仿的對象,也是子女主要的認同對象,同時父母親的言 行內容,皆為子女學習的主要內容材料。對青少年而言,儘管在此時期同 儕的影響力逐漸增強,然而,父母的角色與功能仍頗為重要(黃德祥,1998),

此外李盈慧(2004)研究也指出,青少年在追求自我獨立的過程中,看似 父母的影響力逐漸降低,但在情感上,大多數的青少年仍然認為父母是最 值得信賴且會無怨無悔的對他們付出。由此可知,高中職學生處於國小國 中的未成熟階段與成人階段之間,與父母之間的衝突雖增加,但情感上的 依賴將使父母成為青少年認同的對象。尤有進者,Annis (2008)指出父母與 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以及養育方式正在變化當中,父母的行為會導致兒童 行為明顯的變化。因此,親子間在自然且長期的接觸中,最能發揮潛移默 化的功能。父母的言行和舉動,以及為孩子所準備的教育環境,都時時刻 刻影響著孩子的發展,由上述說明可知父母親的教養方式乃是青少年個人 行為的關鍵因素,是故瞭解目前父母的教養方式現況,此為本研究動機之 一。

隨著文明的不斷開展與進步,人類之間的關係卻沒有因而更加和諧、

融洽,反而漸趨冷漠而疏離。以往人與人之間相處,那股濃厚的人情味也

3

益見消融,取而代之的是自私、現實、唯利是圖的心態,每個人只顧追逐 自身的利益,以自身為優先考量,將個人的成就與目標擺在第一位,對社 會環境中的其他事物甚少理會,對他人或社會團體也甚少關懷與了解,失 去對他人的同理心,造成「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社會現 象,只要是與自身無直接利害關係的人事物,皆以冷漠的方式對待,如此 一來,個人對自身的行為終將欠缺明確的準則與規範,而處處以消極態度 面對,形成現今社會道德風氣淪喪,價值觀偏差。再以積極層面的利社會 行為表現來看,就當今的社會現象予以觀之,類似大學生因為老翁要求讓 座,乃對老翁揮拳,又或者各種擋住救護車行車的脫序行為,種種例子令 人感慨人類的利社會行為並沒有因社會環境的變遷、科技的日新月異、生 活水準的提升而有所增加。

利社會行為的表現之所以重要,乃是由於人類是群居性的動物,不可 能離群索居,唯有與他人相互依賴才得以生存,因此在人際交往互動的過 程中,必然會因生存的考量而展現出利社會的行為,如合作、關懷、幫助 等,這些行為的產生不僅是因利他而存在,也隱含利己的需求,在相互支 持的社會系統中,個人的所作所為與他人的行為表現是相互影響的,唯有 個人展現利他行為,才有可能利己。換言之,若想要讓自己的生活過得順 遂,就要自己表現良好的利社會行為,進而方能使得社會安定祥和、充滿 溫馨。青少年乃是即將步入社會的一群新鮮人,其行為展現對於個人與社 會環境將有莫大的影響 因此,為積極教育學生利社會行為之表現,有必 要瞭解目前高中職學生利社會行為現況,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過去我國傳統時代背景下因重男輕女觀念影響,認為男孩子應養家活 口是家庭的生活支柱,應致力於在學歷上的提升,或者盡早學習職業技能,

相反地,女孩子則偏向應學會照顧家庭,可見性別因素乃是造成父母教養 方式不同的因素之一。

4

其次,在高中職教育階段之前,學生所處的學校環境在體制上並無太 大分別,所有的學生皆是依幼稚園、國小、國中就讀,然而在後期中等教 育階段之後,不同學制的學校教育目標、課程以及學習環境都有所差異,

進而學生自己、父母親的期許以及社會期待也不一。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 轉型,學術取向的高中以及技能學習取向的技職體系二者的發展乃是互為 消長,從教育部(2011)統計資料來看,1998 年高中職校數比為高中 226 校、高職 201 校,2011 年高中職校數比為高中 335 校、高職 156 校較以往 相差兩倍以上,顯示青少年的升學進路選擇已和以往大為不同。如此之下,

目前社會環境之下的高中職學生是否因就讀不同學制,其父母教養方式是 否有所差異應有所釐清。

古代孟母三遷,為的是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背景;曾子殺 豬,為的是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品德,二者雖展現不同的教養方式,但相 同的是皆依照環境與孩子個別差異而進行。張春興(1996)認為問題青少 年,肇因於家庭,顯現於學校,惡化於社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並且其為最原初、最長遠影響個人行為的關鍵。而溫毓麒(1992)指出,

犯罪青少年多半缺乏家庭溫暖,並且原生其家庭通常會有問題,如父母親 忙於工作而疏於管教孩子。因此父母社經地位的不同,恐將造成父母陪伴 時間有所差異而影響家庭教育的實施。

由上述可知,影響父母教養方式的原因多元而複雜,為分析其中的關 聯情形,因而有必要比較不同背景因素(學制、性別、父母社經地位)之下,

父母的教養方式的差異情形,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徐茂瑋(2006)有一封給 203 家長的信中寫道:

「我們將孩子的人生拉長來看,當下的成績、升學不會是最重要的,正向的人格特質

才會是最深遠的影響。身為老師的我,當然會在學業上全心全力教導孩子,幫助孩子考上

理想學校,但是,我會更在乎孩子能否在我的誘導下,培養理性、自律與關懷。」

5

從這封信我們可以看出,家長以及社會可能過於重視學生的成績、升 學,從而忽略人性中較為重要的理性、自律與關懷。家長、社會與老師所 引領的教育方向,間接影響學生所選擇的方向,當學生只汲汲營營於成績 的好壞時,不免偏頗了面對社會事物時該有的態度與行為。利社會行為的 發展受到先天遺傳因素以及後天環境因素影響,前述討論乃是針對後天環 境因素,像是父母社經地位與學校教育;而先天因素則著重於年齡、性別 和智力的探討。對此,涉及利社會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對象多半著重於幼 兒及國小國中學生,對於仍常處於家庭的高中職學生之探討則較少,同時,

也並無針對就讀不同後期中等教育學制是否造成利社會行為表現差異的 研究。因此,本研究欲比較在不同的背景因素(學制、性別、父母社經地位) 之下,高中職學生利社會行為的差異情形,此為研究動機之四。

青少年所處的青春期是個人一生中重要時期,為兒童期和成人期的過 渡階段,歷經身體上的成長改變和心理上的衝擊,有賴周圍環境提供協助 與關心以引導青少年往正向發展。學校和家庭是青少年社會化的兩個最重

青少年所處的青春期是個人一生中重要時期,為兒童期和成人期的過 渡階段,歷經身體上的成長改變和心理上的衝擊,有賴周圍環境提供協助 與關心以引導青少年往正向發展。學校和家庭是青少年社會化的兩個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