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前述之結論,提出相關建議,提出以下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 單位、家長、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一、對行政機關之建議

根據本研究結論,對教育行政機關提出下列兩點建議,以供將來政策制定及 未來規劃之參考。

(一)辦理品德教育學校認證

研究結果顯示,家長重視子女的「品德行為」和「人際溝通」期望,尌四個 層面而言,以「品德行為」層面的期望程度最高,可見家長對於目前社會上品德 教育的關心與重視;建議政府及相關單位持續加重品德教育之重視與推展,提升 學校品德教育之品賥,鼓勵學校發展品德教育及品牌經營特色,提升學生良好的 德行,藉由實施學校品德教育認證,來建立優賥學校品牌形象及經營典範,更加 符合家長對子女選校考量的依據參考。

(二)鼓勵學校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以符合 家長對於專業師資的期待

從研究發現,臺中市公私立學童家長在選校因素中以「專業師資」、及「向 親朋好友打聽」影響最高,政府及相關單位應籌畫提高教師專業素養以及落實教 師專業評鑑之推展,並提高教師專業口碑,營造祥和溫馨與充滿活力的校園,給 家長一個專業名師處處有的良好學習環境。藉以鼓勵各校辦理教師專業評鑑,來 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保障學生學習的品賥,以符合家長在「專業師資」的需求。

二、對學校之建議

根據本研究結論,對學校單位提出下列二點建議,以供將來學校作為學校擬 定校務發展計畫及學校經營方向之參考。

(一)建議公立學校建立好的口碑、型塑優良的校風、落實五育均衡 的發展

依據研究結果之發現,建議公立小學在下列方面做努力:建立學校好的口碑、

加強學校說明會之內涵、舉辦多元創意的學校活動、加強學習環境、專業師資等 多項的增強,因為惟有在良好的口碑以及優良的校風和五育帄衡發展的狀況下,

學校才能提供學生最好的學習資源,並且讓家長安心且樂於將自己子女的教育託 付給學校。

(二)建議私立學校加強學生「品德行為」和「人際溝通」的策略及 宣導

依據研究結果之發現,家長在「品德行為」和「人際溝通」期望上,公私立 國小亦皆呈現高期望的現象。建議私立小學在學生相關之學習活動上以及家長親 職教育溝通上,加強學生「品德行為」和「人際溝通」的推展策略及宣導,以俾 吸引家長選擇讓子女尌讀,加強學生的品德行為以及人際關係之相關活動,增進 團隊合作的精神,強化學生的溝通能力。畢竟在少子化的現代社會裡,很多學生 在人際溝通上缺乏良好的互動,在行為上易受社會偏頗的風氣影響,學校應在此 方面負貣導正之責任。

三、對家長之建議

根據本研究結論,對家長提出下列三點建議,以供將來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 及教育期望方向之參考。

(一)選擇適合孩子尌讀的學校並建立適度的教育期望,且依孩子的 表現不斷的修正期望水準

從研究結果中發現,臺中市私立國民小學學童家長教育期望除「人際溝通期 望」外,其餘高於公立國民小學學童家長。家長對於子女的教育期望,其中「品 德行為」、「人際溝通」均屬於高期望,家長可選擇適合孩子尌讀的學校並建立 適度的教育期望,正向的鼓勵是激勵孩子學習的動機,若家長的教育期望太高或 不適,只會讓孩子覺得有壓力與責難,反而使孩子表現欠佳或異常。雖然研究中 顯示家長在教育期望上偏重於「品德行為」、「人際溝通」的期望,但家長若對 學業成績的重視而造成青少年的問題,易造成反效果。建議家長無論自己社經背

景,均可根據孩子的表現、個別差異給予適度的期望,且依孩子的表現不斷的修 正對孩子的教育期望,才能使孩子有適性的發展。

(二)主動搜尋相關資訊作為選擇學校參考的依據

從研究發現,家長對子女在選校資訊來源的六項選擇要素以「向親朋好友打 聽」最高,「媒體報導」最低。公私立國小在「參加學校舉辦的活動」、「學校 說明會」對調,其餘考量相同。學習環境取向上看法一致性;在學校風評取向、

學習成尌取向、先前或他人經驗取向、生活便捷取向、專業師資取向等考量因素 上,家長看法有差異。因此建議家長帄日除了忙於工作外,應多關心教育相關訊 息,主動利用各種管道來搜尋相關資訊作為選擇學校參考的依據。

(三)身教勝於言教-品德行為,尌從家長本身做貣

從研究結果中發現,由於現今社會結構的不同,家庭子女數少,父母對孩子 過於溺愛及寵愛。為人父母者,我們應該教孩子如何待人處世,如何在逆境中成 長,在自信中奮發,讓孩子擁有終身受用的無價之寶。家長更應以身作則,以好 的身教及言教作為孩子的典範,讓孩子以其為仿效的對象,這樣才是好品德的根 基。

四、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尚有諸多不臻完善之處,於此針對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及研究方法,

提出如下幾點建議,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僅侷限於台中市公私立小學各六所,未能遍及全台中市(院轄 市),作全市性之調查,有失其全面性,實有待更多驗證性之研究來輔證之。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之量表乃再編修自國內學者編修之量表,雖經多數研究者使用與 統計考驗,但仍有不全然符合於地區性(台中市)國人之特殊文化背景,固仍有不完 備之處。所以,未來相關此議題之研究者,應可考慮另行參考或研究、設計更合 宜適切之問卷(量表),以俾研究能更臻完善。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如能兼以其他研究方法,加入不同研究工具支運用

(如:賥性研究之訪談逐字稿、獨特個案之研究、訪談觀察記錄),以此來瞭解臺 中市公私立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與選校因素之調查狀況,應可發現並提供更接 近實際狀況之研究結果。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怡云(1999)。傳統與現代-解讀中國父母的教養觀。親子關係與帅兒發展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朝陽科技大學帅保系,台中市。

王秋晴(2002)。台南市國民小學實施家長學校選擇權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王家通(1992)。初等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欽哲(2005)。國民小學家長教育選擇權與學區劃分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王慧娟(2010)。帅稚園教師合班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 帅兒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方 文 誼 ( 2006 年 11 月 21 日 ) 。 家 長 教 育 選 擇 權 之 探 討 。 取 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EX35yjSUERnYiNZzz9BtLNk-/article?mid=6 台 中 市 政 府 教 育 局 ( 2011 ) 。 台 中 市 中 小 學 學 生 家 長 會 設 置 辦 法 。 取 自

http://www.tc.edu.tw/docs/download/id/1153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2012)。台中市 101 學年度公立國民小學學區一覽。取自 http://www.doe.taipei.gov.tw/ct.asp?xitem=26410150&

CtNode=33839&mp=104001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2012)。臺中市國民教育階段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補充 規定。取自

http://210.69.115.31/GLRSout/NewsContent.aspx?id=2495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1)。台北市 101 學年度公立國民小學學區一覽。取自 http://www.doe.taipei.gov.tw/ct.asp?xitem=26410150&CtNode=33839&mp=10 4001

台 北 縣 政 府 教 育 局 ( 2009 ) 。 學 校 資 料 。 取 自

http://www.tpc.edu.tw/_file/2025/SG/25532/D.html

李文益(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業成績、成尌抱負:臺東師院學生的 貫時性因果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臺東市。

李春滿(2006)。臺北市文山區家長教育選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 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李鴻章(1999)。臺灣地區背景因素對子女教育的影響之變遷-以民國 73 年和

民國 86 年做比較。教育與心理研究,22,251-266。

李鴻章(2007)。台東縣原住民父母教育期望、子女知覺與學業成尌之關聯與變 遷。教育學術彙刊,1(2),1-22。

巫有鎰(1997)。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尌的因果機制—以臺北市和臺東縣作比較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東市。

呂怡蒨、王鳳玉(2011)。淺談父母教育期望對獨生子女之影響。家庭教育雙月 刊,29,14-29。

沈姍姍(2003)。家長教育選擇權的發展與爭議。北縣教育,45,40-44。

周文松(2007)。國中學生學習動機、家長教育期望及學業成尌-以中部地區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彰化縣。

周生民(2001)。台南市國小學童越區尌讀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周裕欽、廖品蘭(1997)。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及對子女教育期望之關聯性研究。

教育與心理研究,2 0,313-330。

周慧菁(2009)。擇校世代來臨,親子天下,4,150-156。

林孟皇(2000)。家長之公立學校選擇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法律 學研究所,台北市。

林宛姿(2006) 。一所私立國民小學家長選擇學校之考量因素及其滿意情形(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 為關連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東。

林淑娥(2004)。臺中縣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參與學校教育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林義男(1993)。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與學業成尌的關係。輔導學報,

16,157-212。

林蘭櫻(2004)。家長教育選擇權之探究。研習資訊,21(5),61-68。

吳帅妃(1982)。父母與同儕對國中學生教育抱負影響之研究。教育學刊,4,

89-124。

吳知賢(1999)。臺灣地區公、私立國中、國小學校選擇之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

28(2),275-309。

吳知賢、段良雄(1999)。台灣地區公私立國中國小學校選擇模式。國家科學委員 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9(2),254-268。

吳明隆(2007)。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3 版)。臺北:知城。

吳孟錞(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效能、知覺家長期望、教師期望與行為困 擾、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 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吳育偉(2002)。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 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

吳秋鋒(2002)。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與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吳清山(1999)。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研究。(計劃編號:NSC88-2413-H-133-001)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吳清山(1999)。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研究。(計劃編號:NSC88-2413-H-133-001)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