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7

第二節 建議

依據研究結果分析與結論,本研究提出具體之建議,以課程設計、幼兒園教師、

家長與未來研究四個面向進行,提供教育相關人士或是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壹、對課程設計之建議

一、課程設計內涵能隨時連結目標主軸

在課程的設計中,應具備有最主要的課程目標,並透過課程目標設計後續的課 程活動,但所有的設計必須都要回應目標主軸,如本研究就是以提升幼兒多元智能為 主軸設計。

二、將幼兒多元智能所運用之能力彙整與課程設計連結

在課程設計面相,可直接將幼兒在整個課程設計的活動所會使用到的幼兒多元 智能之能力具體整理,這樣就可以更清晰的對準要提升之幼兒多元智能,彼此環環相 扣,讓課程的所有活動能緊扣著整個課程目標。

三、課程時間規畫的彈性

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幼兒一旦投入課程活動中,或是團體氛圍剛好到了某一 個「機緣」時,時間的中斷將會是一個很可惜的狀態,因此在課程設計中,可以留一 些緩衝的時間,讓那些重要的片刻可以有時間可以進行,這樣其實對於整個之後的團 體歷程發展團體成員的進步更具效益。

四、課程媒材的提供

課程在媒材的提供上可以與課程本身之目標結合,如本研究對於媒材的發放會 有所斟酌,並不會讓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一份,目的是刻意讓團體成員彼此間有更多 互動與交流,製造機會讓幼兒能出現與人溝通、協調的環境,以提升幼兒的多元智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8

貳、對幼兒園教師之建議

一、教學的態度與敏銳度

研究者在研究中明顯的發現,課程主角雖為幼兒,但教師卻是重要的靈魂人物,

教師的投入、融入是非常重要,若教師是全力以赴的精神更會讓整個課程有很不一樣 的火花產出,另教師也需要敏銳的觀察每位幼兒的需要與狀態,適時的給予引導與協 助,但教師並非一味的介入引導,而是可以透過其他團體成員的互動,或教師的一些 巧思的設計,以幫助幼兒的成長。

二、教師的引導語

教師在課程中,建議不給予幼兒明確的指示或是指導,而是將主權全部給予幼 兒,引導幼兒問題解決或是自我決定,若是出現超出課程一開始約定的狀態時,教師 也非指責性的處理,而是帶領幼兒運用同理心體會自己的行為,這將會營造出讓幼兒 有更多開放與發展的空間性,也更有機會促成課程目標。

三、教師的反思

教師必須要時時釐清自己每一個教學背後的初衷與用意,研究者在整個研究歷 程也常常不斷反思,不斷的做澄清,因為每個課堂的決定,連研究者都無法真的確定 是最好的判斷,但是透過這樣不斷的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會漸漸摸索出一個教師與學 生間的默契,進而找出一條可具體幫助幼兒進步之發展中道。

参、對家長之建議

一、家長的正向回饋與支持

除了學校給予幼兒們學習,家長的支持也會是幼兒成長進步的關鍵因素,家長 可適時給予學校、教師、幼兒正向的回饋,且能在具體的情況下提出相關建議,相信 這都是可以幫助幼兒整體面向的學習與成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9

二、家長的參與度

家長是幼兒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學校,幼兒最多接觸的就是教師與同儕,

倘若家長有時也參與校方相關課程活動,將會多面向的參與幼兒的學習生活,除了促 進親子關係外,也能與教師有更多深度與廣度的親師溝通,這將會對幼兒未來整體面 向的發展有相當大的正向影響。

肆、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年齡層的擴展

本研究是針對滿五足歲以上至六歲的幼兒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設計,但幼兒 多元智能其實包含的年齡層至成人,因此本研究建議可以朝國小、國中年齡層發展課 程,加上今年十二年國教的上路,五育與適性發展成為教育界關注且不斷再推廣的方 向,因此可藉由研究對象年齡層的擴展讓各年齡層都有更多適性與提升多元智能的發 展空間。

二、研究領域的融合

目前幼兒教育領域對於藝術教育治療與課程的研究相對研究甚少,在幼教領域 容易偏重知識性或是技能性的能力培養,容易忽略了人際智能、內省智能等非學藝性 或是心理面向的認識與學習,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朝向從更多領域的融入,提升多面 向的介入,如音樂、說故事、心理團體工作坊等,將其融入幼兒教育課程中。

二、研究主題

本研究只談論了幼兒視覺空間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三項幼兒多元智能,

但幼兒多元智能實際其實涵蓋了八種以上的多元智能,因此本研究建議可以再將其他 智能一併列入研究,讓課程能全方位的與多元智能做結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0

三、研究結果

本研究由於實驗組分成兩個團體,因此實際上課各組只有五週的時間,從幼兒 多元智能量表施測的結果與質化資料,發現從教師、家長與整個藝術心理課程之觀察 紀錄,可提供多面向的資訊來支持幼兒在視覺空間、人際與內省智能有提升的成效,

因此建議,藝術心理課程,應由多面向的參與與進行評析,這樣可以幫助實驗會有更 多面向的結果與發現。

三、跨文化層面的研究

藝術教育治療的概念,在國外藝術治療已發展了將近半個世紀之久,目前國內對 於藝術治療的研究有陸續的再增加,也有許多藝術界、教育界的人士投入,但即使是 同樣的藝術治療概念,在經過跨文化領域的詮釋與產出或許會有所其他新的火花,因 此建議未來的研究面向,可朝向跨文化層面的比較來進行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文伶(2002)。學前資優幼兒的特質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王怡雅(2003)多元智能理論應用於國小中年級拼貼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王為國(2000)。國民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歷程分析與評估之研究(未出版博士 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學瀅(2002)。具有藝術治療理念的資優生藝術教育。現代教育論壇,9,10-21。

吳孟穎(2012)。採用多元智能理論之雅歌學校視覺藝術教育(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吳宜蓁(2007)。台北市幼兒園藝術教育現況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 育大學,屏東縣。

吳明富(2010)。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呂素貞(2005)。超越語言的力量:藝術治療在安寧病房的故事。臺北市:張老師文 化。

李平(譯)(2004)。T. Armstorng 著。經營多元智慧-開啟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臺 北市:遠流。

李駱遜(2004)。幼兒園美術教育教學現況初探。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九十二年度 研究成果研討會,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臺北。

林秀芬(2001)。多元智能應用於國小藝術教育課程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2

林秀慧(1996)。蒙式教學法實施之探討:以二所臺北市幼兒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咏欣(2006)。多元智能之遊戲型態藝術教學對國小兒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林曼麗(2000)。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市:雄獅美術。

邱連煌(1998)。啟發兒童之智能,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上之應用。載於台灣師大中 華資優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智能與成功智能的理論與實務學術論文集(頁 7-23)。

台北市:台灣師大中華資優教育學會。

侯禎塘(1997)行為導向藝術治療法對國小多重障礙兒童行為問題及圖畫概念之輔導 效果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

侯禎塘(2005)。幼兒藝術治療的視覺心象作品與處理。取自 http://www.ntcu.edu.tw/spc/aspc/6_ebook/pdf/9401/03.pdf

胡郁珮(2009)。視覺藝術教師運用多元智能理論為課程核心與創造性教學策略之個 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范睿榛(2008)。藝術治療導論。臺北市:新學林。

范瓊方(1998)。藝術教育與藝術治療的比較。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美育月刊,96,

頁 25-34

范瓊芳(2006)。藝術治療:家庭動力繪畫概論(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徐瑜珮(2009)。應用多元智能理論於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取自

http://www.ece.moe.edu.tw/wp-content/uploads/2012/10/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 暫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大綱含發布令.pdf

教育部(2014)。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臺灣‧好美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

臺北市:教育部。

梁翠梅(2009)。藝術治療──身心靈合一之道。臺北市:華都文化。

許家綾(譯)(2006)。B. Moon 著。青少年藝術治療。臺北市:心理。

許邏灣(譯)(1999)。S. McNiff 著。藝術治療。臺北市:新路。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0)。D. Lazear 著。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臺北市:遠 流。

郭禎祥(1999)。描繪新世紀藝術教育藍圖。美育,110,1-9。

陳志賢(2003)。藝術治療團體在幼兒輔導上的運用。諮商與輔導,205,24-27。

陳雨柔(2014)。多元智慧理論運用於國民小學二年級繪畫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美芳(1998)。國小學童口語語言理解與閱讀理解能力之關係。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16,171-184。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

陸雅青(1991)。藝術在特殊兒童教育中的應用。美育,13,2-3。

陸雅青(1993)藝術教育治療。當代美術教學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師範 學院,臺北。

陸雅青(1995)。藝術治療。臺北市:心理。

陸雅青(1999)。藝術治療:繪從美術進入幼兒的心靈世界(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陸雅青(1999)。藝術治療:繪從美術進入幼兒的心靈世界(第二版)。臺北市: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