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藝術心理課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藝術心理課程」主要範疇以藝術教育與藝術教育治療為課程理論基礎,

透過文獻建構出課程概念與內涵。本章節蒐集國內外相關期刊、書籍進行文獻探討,

第一節探討藝術心理課程,第二節探討幼兒多元智能內涵與應用,第三節探討藝術心 理課程與幼兒多元智能之關係。

第一節 藝術心理課程

本節先從國內外之藝術教育談起,再探討藝術教育治療理論與特性,最後將具體 說明本研究藝術心理課程建構之內涵。

壹、國內外藝術教育

一、全球化藝術教育思潮的演變

目前全球現況的藝術教育,已屏除過去以啟發學習者的創造力為主,現今更強調 學習的內涵能結合生活與社會發展,反映對自我文化的認知、了解多元文化的內涵、

科技的運用,發展尊重他人與關懷社會的情操,提高對周遭事物的敏感度,以達成終 身學習的目標。所以以此可以看出,後現代藝術與美感教育之典範已從學科本位之著 重逐漸轉型,取而代之的是創意表達、多元智能、多元文化、為生活而藝術、社區本 位、生態保育、性別主流化、視覺文化以至於跨領域等各種典範的互動、折衝與並置,

形成各地域開放繽紛的多樣局面(教育部,2014)。

二、國際藝術教育

國際上各國的藝術教育雖因國情與體制,在制度的訂定有所差異,但在義務教育 階段均有所規範,而生活環境、美術或博物館及展覽廳等社會資源,除輔助學校的正 規學習之外,並扮演藝術與美感教育的重要場域。有關各類藝術的學習,基本上,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涵蓋著文化認知、表現與鑑賞能力的培養;在內涵的層面,則與後現代教育的精神相 契合,強調文化脈絡的意義與價值,多元性、折衷性,並尋求藝術與生活的結合(Gablik, 1991)。然而,為瞭解學生學習的成效,評量的思維與策略,藝術教育逐漸成為教學 實踐的新興議題,以下為各國藝術教育之介紹(引自教育部,2014)。

1. 美國藝術教育

在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結合了音樂、視覺藝術、舞蹈與戲劇四科的課程目 標。學生在中學階段時,必須在音樂、視覺藝術、舞蹈及戲劇具有基本的溝通能力,

其中也包含對每一種藝術學科的知識、素材、工具等有基本的認知與技能;對於藝術 作品也能有基本的分析能力,能從各個觀點如歷史、文化背景、作品結構等來理解和 評鑑;對於不同文化、歷史時代的代表作品及各藝術學科歷史脈絡,能將其視為藝術 與文化的一體;在不同學科中也能連結特定的藝術學科之知識與技能,以上訂有兩階 段的學生學習成就評量,並會納入全國性的藝術學習評量,以作為政策修訂或擬訂之 客觀資料。目前相關教育重點機構為美國紐約林肯中心學苑(Lincoln Center Institute, 簡稱 LCI),主要以實踐美學之藝術教育在師資培育與相關課程教材之發展。

2. 英國藝術教育

英國藝術教育是配合義務教育之進行課程規劃,主要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學校 特色及社會資源的運用,在藝術領域學科的規劃中,以美術、音樂為獨立的學科,其 他學科如舞蹈則是與體育課程連結,戲劇與英語課程結合,在英國的整體課程是學校 配合國家課程發展,國家課程包含基礎與核心課程,藝術範疇則列入在基礎通識課程 中,目標是讓學生在藝術學習能保有多元與彈性。除了學校自身對藝術教育的實踐外,

校外也有相關藝術發展委員或藝術組織會對學校進行協助與指導,也包含地方教育局 提供經費或實施相關藝術教育計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3. 法國藝術教育

法國的藝術教育重視人文、審美、情意的培養與藝術鑑賞之能力,在藝術課程方 面,會將學習範圍與校外連結、延伸,與國民生活、社會文化結合,善用社會相關資 源落實在課程的學習實踐上。在藝術教育的教學面相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強調適性 化的教學,在法國的藝術教育中,重視藝術生活化,因此參與各種藝文活動,也是人 民的生活習慣與社會的核心文化價值。

4. 澳洲藝術教育

澳洲的藝術教育具有多元文化的觀點,重視社會文化整合、學校內外的學習與跨 領域的範疇,藝術教育的學習採階段漸進式,包含每個階段都會與前一個階段有銜接,

讓學習經驗具有基礎的層次,共有八項成就的等級。在澳洲的各州與行政區會具有各 地編訂藝術教育課程的自主權,因此在澳洲的藝術教育課程可以看到各地皆具有地方 特性亦或是學校特色。

5. 芬蘭的藝術教育

芬蘭 ARKKI 基金會於 1993 年在赫爾新基為幼兒與青少年設立第一所建築學校,

學校提供三歲至十八歲學生各種不同課業學習活動,基金會並設有展示學生作品的畫 廊,長期進行相關研究;在學校藝術教育中,最小的三歲幼兒在藝術學習過程中,學 校都會邀請父母或親人擔任幼兒學習上的助手,讓幼兒在藝術的創作中,透過模型的 拿捏、各種活動的想像,增加其學習與感知,整體而言,ARKKI 基金會的教育目標 是期望透過藝術經驗的歷程,讓學生有機會探索與認識所處的環境建築特色,並能學 習相關建築的知能,了解環境與社會文化互動的意義,並同時能具有批判性美感的能 力分析周遭環境,進而發展出自身與環境間的參與與責任感。

6. 日本藝術教育

日本藝術教育課程重視綜合化與地方化兩大目標,綜合化指的就是打破學年界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與結合各學科的目標,地方化則是指納入地方各種資源及重視地方傳統為發展目標,

藝術教育重視學習領域的綜合學習,並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中心,以建構學校教育之內 容,更重視日本傳統文化的傳承,強調鑑賞教育,除了針對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參與與 學習外,也重視學生對地方文化的賞析與認識。

7. 香港藝術教育

香港藝術教育是在正規體制外,由社福團體成立之香港美感教育機構為(Hong Kong Institute of Aesthetic Education,簡稱HKIAE)為發展中心,其中美感教育計劃 是延用紐約林肯中心的美感教育實踐模式,將藝術教育引入中小學校,其中以四大核 心「合作伙伴」、「越界策略」、「藝術作品」及「專業培訓」作為長遠發展之目標。

綜合前述,各國在藝術教育的推動上,皆強調藝術教育的積極價值,並且需從小 紮根,改造人民的藝術美感素養,提升社會的整體適性美與文化價值。

三、國內藝術教育

近半個世紀以來,台灣的藝術教育理論,受歐洲影響甚鉅,就藝術教育制度而言,

受日本影響深遠,近二十年來,由於留學歸國者眾,因此也紛紛融入了美國、澳洲、

加拿大等國家的藝術教育觀點,讓台灣的藝術教育在多元的面貌下發展,其中後現代 的藝術教育思潮,更是讓台灣藝術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蛻變。

1. 政策現況

教育部於民國 94 年 12 月編撰國家首部之「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規劃為期 四年(民國 95 年至 98 年)之國家藝術教育發展藍圖,以達成「創藝臺灣、美力國民」

的願景。其包括:健全藝術教育行政及產學支援體系、堅實藝教師資人力素養、發展 優質藝術學習環境、促進藝術教育資源合理分配、以及加強專業藝術教育及藝術領航 人才培育,一方面培養開發文化創意產業、具備美感競爭力的各類藝術專業人才,同 時,藉由一般藝術教育之深化,培養新一代國民的美感素養與宏觀視野,促進在地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國際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為全球化的發展謀求最大的福祉。政府於民國 98 年成立藝 術教育會,例行性徵詢專家學者相關的議題與推動的策略;於 100 學年度在全國公私 立大學院校教務主管聯席會議,宣導各校規劃開設藝術教育相關通識課程;101 年所 頒布的「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也讓藝術教育的美感成為新學習的重點;

目前在 103 年推動了「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突破過去「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中 未針對現今藝術教育思潮的需求予以著力,以致藝術教育的成效而言,並未能具體落 實與生活密切結合,一般民眾的美感素養、對於藝文相關活動的主動參與,人與人之 間的良善互動與溝通,臺灣整體大環境的品質都還有提升的空間,因此透過此計畫,

希望可延續「創意臺灣、美力國民」的願景。

2. 理論導向

綜觀國內藝術教育理論導向之脈絡,可從 1960 年代開始,國內以羅恩菲爾的思 想主導了創造導向的藝術教育模式(樊湘濱,1991)於 1970 年代後期,國內藝術教 育走向教育家艾斯納(E. W. Eisner)所提出的品質美感導向之教育模式,於 1980 年 代由 Getty(1985)、Ambach(1993)、Greene(1993)和 Wilson(1997)提出 DBAE

「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台灣進入了以學科導向的藝術教育。目前國內的藝術教 育發展便是從過去創造導向模式、品質美感導向、學科導向直至現在後現代藝術思潮 的興起,融入了多元的面貌與發展。二十一世紀台灣藝術教育的動向,是藉由美術的 行為與活動,以人為主體,探索人與外在環境之關係,並透過藝術教育中的探索、分 析、綜合來達到人與環境共存之理想(林曼麗,2000)。

3. 學校發展

學校教師在進行藝術教育時,通常會依照教學目標擬定教學進度,學生每週按照 教師的課程設計安排學習內容。通常教師會有目標的安排學生依照課程設計學習到藝 術的相關知識、藝術創作的相關技巧,同時達到提升氣質與美化心靈層面的目的(江

學校教師在進行藝術教育時,通常會依照教學目標擬定教學進度,學生每週按照 教師的課程設計安排學習內容。通常教師會有目標的安排學生依照課程設計學習到藝 術的相關知識、藝術創作的相關技巧,同時達到提升氣質與美化心靈層面的目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