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之發現,分別對未來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 提供相關建議,分述如下:

一、 對未來研究者之建議

(一) 探討介入撤除後之維持效果

儘管本研究發現身體活動介入對執行功能的影響具有低度正 向效果,然而,我們對於此效果的持續性仍然瞭解有限。於 本研究統整之 94 篇實徵研究文獻中,僅有 8 篇文獻介入結束 後繼續探討維持效果,其中六篇為急性介入研究,兩篇為長 期介入結果,且結果並不一致。然而因篇數過少,目前尚不 適宜進行後設分析,因此,介入撤除後的維持效果,為後續 研究可繼續探討之議題。

(二) 增加需要社會互動性介入之研究

本研究發現「需要、不需要社會互動性」之身體活動介入,

均能有效提升執行功能。此外,兩者效果大小雖無統計上之 顯著性,但「需要社會互動性」之介入效果有大於「不需社 會互動性」之趨勢。有鑑於兩者統整之篇數差距過大(需要與 不需要社會互動性之研究篇數分別為 7 篇與 87 篇),且「需 要社會互動」具有更佳效果之發展潛力,未來研究者可就「需 要社會互動性」之介入效果作持續探討。

(三) 延長長期介入總期程

本研究發現長期介入與急性介入均能有效提升執行功能表現,

但效果值所代表之意義似有不同。急性介入透過大腦立即性

的化學物質改變而增進執行功能。雖然效果值較長期介入大,

但似乎僅能代表介入後之暫時性結果。長期介入則透過改變 大腦結構而增進執行功能表現。因此介入效果雖然較急性介 入小,但效果則可能維持較長時間。然而,大腦結構的改變 為一緩慢的歷程,過往大腦生理研究發現,參與者至少需每 週運動三次,並持續運動半年、甚至一年方可改變大腦結構 (Colcombe et al., 2006; Voss et al., 2010)。而本研究所納入之 94 篇文獻僅有五篇介入總時間超過一年。因此,現有研究所 採取之介入總期程或許仍不夠長,而限制了我們對於長期介 入成效之瞭解。建議未來研究者至少採取每週三次,為期一 年以上之介入時間;甚至可酌量增加介入頻率、介入總期程,

並變換介入類型與強度,以深入探討長期介入對執行功能的 影響。

(四) 投入神經動作運動、阻力運動之研究

過去研究多採用有氧運動作為主要之運動類型,近年則逐漸 擴展運動類型至神經動作運動、阻力運動。本研究係第一篇 將此兩種運動類型,彙整入執行功能影響成效後設分析之研 究。發現神經動作運動與阻力運動均能有效增進執行功能,

且神經動作運動之介入效果更有大於有氧運動之趨勢。然而,

此兩種運動類型目前僅累積 11 篇與 14 篇文獻,未來研究者 可以本研究之發現為基礎,持續探討阻力運動或神經動作運 動對執行功能之影響,以取得更穩定之結果,供實務運用者 選用與參考。

(五) 擴展各種介入強度之研究

本研究發現介入強度對執行功能之成效,未如預期呈現明顯

的「倒 U」劑量反應趨勢。推究原因,可能與大多數研究均 集中於中等、強度兩種介入強度,使得資料整體變異不足有 關。事實上,輕度、激烈等強度對執行功能之影響亦值得探 討。例如體適能較差之參與者、老年人、行動不便者,均有 需要瞭解輕度甚至非常輕度介入是否仍有成效;另一方面,

長期從事高強度訓練之競技運動選手,亦有需求瞭解高強度 介入是否無法增進執行功能,或是否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 建議未來研究者可擴展有氧與阻力運動之介入強度,多方探 討不同強度(非常輕度、輕度、中度、強度、與激烈)對執行 功能之影響,一方面可幫助瞭解強度與效果之劑量反應趨勢,

一方面可提供運動參與者更多參考。

(六) 將神經心理缺損族群作為系統性研究的主題

本研究發現身體活動介入對神經心理缺損族群之執行功能表 現具有正向效果,且效果大小有大於健康族群之趨勢。然而,

目前以神經心理缺損族群為研究對象的文獻尚不普遍,使得 此結果還處於初始階段,也不易擬定適當之運動處方。後續 研究者可以多方嘗試不同介入類型、介入期程、與介入強度 對不同障礙類別、障礙程度、年齡階段之神經心理缺損族群 的影響,遂將其發展為系統性研究之主題,不僅可擴展與證 實本研究的研究結果,亦可個別化的發展出適合各神經心理 缺損參與者之運動處方。

(七) 增加成人階段研究

本研究發現,身體活動介入對各年齡階段之參與者,均能有 效提升執行功能。然而,從各研究所報導之參與者平均年齡 可發現,目前尚未有研究針對 26~39 歲參與者為研究對象,

且 39~60 歲之研究數亦不多。由於執行功能對於成人階段仍 具重要影響力,且觀察成人階段至老年人階段之介入效果變 化,可作為瞭解身體活動介入是否能預防老化之重要資訊,

故未來研究者亦可充實成人階段族群的研究。

(八) 採用腦造影或腦電波之儀器,就身體活動介入對不同執行功 能測量向度的影響進行深入探討

本研究發現身體活動介入會對不同執行功能測量向度產生不 同的影響。究其原因,可能與不同執行功能使用到不同的腦 區,而身體活動介入所產生之生理變化獨利於特定的腦區有 關。由於近年來認知神經科學領域以發展出許多高時間解析 度(如腦電波)與高空間解析度(如功能性核磁造影)之儀器,

建議未來研究者可將認知神經科學領域與運動心理學領域結 合,以深入探討身體活動介入對執行功能影響的內在機制。

二、 對實務運用者之建議 (一)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本研究發現長期介入與急性介入,均能有效增進執行功能表 現。然而,目前研究對於介入撤除後之持續效果尚不清楚。

因此,建議實務運用者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不僅可於單次運 動後獲得暫時之急性介入效果,長期維持運動亦可逐步改變 大腦結構,使執行功能獲得穩定成長。

(二) 多元嘗試各種運動類型

本研究發現有氧運動、阻力運動、神經動作運動均能有效增 進執行功能。甚至,結合兩種以上運動具有更高效果的趨勢。

由於各種類型運動對於身體健康均有不同的效益,例如有氧

運動可增進心肺功能、阻力運動可強健體魄與維持骨骼健康、

神經動作運動可增進平衡感與協調性。因此,參與者多元嘗 試各種運動類型,甚至結合兩種以上運動,不僅可增進執行 功能表現,亦可獲得多元的身體適能助益!

(三) 把握學齡階段黃金介入期

本研究發現,身體活動介入對 6~26 歲參與者之介入效果,會 隨年齡增加而下降。且綜合執行功能發展研究,可以發現學 齡階段(尤其是國小階段)為介入之黃金期,因此,若能於兒 童早期即鼓勵參與身體活動,不僅能強身健體,更能幫助執 行功能發展,提升學習準備度,以利未來學習。由於本研究 亦發現 6~26 歲階段均具有正向介入效果,因此若實務運用者 錯失國小階段也不必太過擔心介入時間點太晚而無成效的問 題。盡早介入,即可獲得更佳成效。此外,本研究回顧其他 可增進執行功能之介入研究,亦發現認知課程也可有效增進 執行功能。因此,教師於課堂教學時融入相關後設認知策略,

並於體育課及課餘時間鼓勵學生從事身體活動,將運動與認 知訓練彼此結合,或許更可加倍提升執行功能表現。

(四) 將身體活動介入作為治療神經心理缺損族群之輔助療法 目前對於神經心理缺損族群之治療,多以藥物治療為主。然 而藥物治療並非萬靈丹,部分患者無法從藥物治療中獲益,

甚至出現明顯副作用。身體活動介入不僅可增進患者執行功 能等認知表現,亦具備提升身體適能、心理情緒、及日常生 活品質等多方效益,實可作為神經心理缺損族群之輔助療 法。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駿濠、蔡佳良(2010)。運動或身體活動介入對認知控制功能的影響。

中華體育季刊,24(4),70-81。

王駿濠、蔡佳良(2011)。運動對改善大腦認知功能之效益評析。應用 心理研究,50,191-216。

石恒星、洪聰敏(2006)。身體活動與大腦神經認知功能老化。臺灣運 動心理學報,8,35-63。

李水碧(譯)(2012)。體適能與全人健康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W.

W.K. Hoeger & S. A. Hoeger)。新北市:藝軒。(原著出版年:2010) 余慧香(2010)。急性健身運動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童在執行功能之

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唐惠君(2008)。學齡前兒童身體活動課程與工作記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張育愷、吳聰義(2011)。急性健身運動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事件相關電 位的文獻回顧。體育學報,44(1),1-28。

張育愷、洪巧菱(2010)。身體活動與認知功能:當代統合分析之回顧。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8(4), 491-511。

曾鈺婷、蔡佳良(2010)。阻力運動訓練對老年人認知功能之輔助效益。

大專體育,111,75-82。

曾鈺婷、蔡佳良、陳振裕(2012)。不同身體活動量男性老年人執行視 覺空間注意力之認知電生理表現。大專體育學刊,14(2),208-218。

盧俊宏、卓國雄、陳龍弘(2005)。健身運動心理學:理論與實務。新 北市:易利。

豐東洋(2011)。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認知功能之執行控制影響之探討(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英文部分 (*為納入本研究進行後設分析之研究)

Aarsland, D., Sardahaee, F. S., Anderssen, S., Ballard, C., & Alzheimer's, S.

(2010). Is physical activity a potential preventive factor for vascular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Aging & Mental Health, 14(4), 386-395.

*Albinet, C. T., Boucard, G., Bouquet, C. A., & Audiffren, M. (2010).

Increas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executive performance after aerobic training in the elderly.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09(4), 617-624.

Allen, C. K., & Allen, R. E. (1987). Cognitive disabilities: Measuring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mental disorder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48(5), 185-190.

Alvarez, J. A., & Emory, E. (2006). 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 frontal lob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Neuropsychology Review, 16(1), 17-42.

A meta-analytic review. Neuropsychology Review, 16(1), 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