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建議 建議 建議 建議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歸納出的結論,對教育主管單位、教師教學以及未來的 研究提出具體的建議。

壹 壹壹

壹、、、、對教育主管單位的建議對教育主管單位的建議對教育主管單位的建議 對教育主管單位的建議

以下為對教育主管單位及學校在此教學課程的建議,茲說明如下:

一、學校主管機關宜推動環境文字主題教學以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童識字量

國外研究證實環境文字對學童識字和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Hamner, 2002;

Prior & Gerard, 2004; Y. Goodman, 1986),而香港謝錫金教授認為低年級階段應以 大量識字、掌握字詞的基本意義、培養閱讀習慣為目標(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

2008),因此研究者認為在現有的課程架構外,運用環境文字增進學童的識字能 力、字詞覺知能力和培養閱讀習慣是十分重要的;不僅如此,加強學童在語法、

語用的後設語言覺知,更是在基礎的識字能力外,增進學童在使用語言時有更為 深度的思考能力。因此,教育主管機關若是能投注經費,推動環境文字主題教學,

相信能增進低年級學童的識字量和後設語言覺知,突破低年級學童識字量太低的 教學困境。

二、學校鼓勵教師發展專業社群進行協同教學和環境佈置

運用環境文字實施後設語言覺知教學有許多多元化的教學活動需要教師發 展專業社群進行協同教學。無論是資料的蒐集、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進行均需要教 師們的通力合作才會有更好的教學品質,一個教師的力量略顯單薄。建議此類課 程可以發展為學校的本位課程,學校可以鼓勵教師發展教學專業自主,提供教師 必要的協助;校園的標語不只侷限在英文單字,更可大量刻意的提供許多中文的 環境文字,包括校園每個角落的環境標語、生活情境佈置等,使得校園內充滿許 多包括警告、指示、提醒和提供訊息的文字,配合教師的教學可以達到良好的教 學效果。

三、教育主管機關應開辦後設語言覺知課程的研習

國外研究發現後設語言覺知對兒童讀寫能力、閱讀能力、語文能力的發展具 高度相關,也非常重要(Chaney, 1998; Homer, 2000; Lazo, Pumfrey & Peers, 1997;

Lightsey & Frye, 2004; Warren-Leubecker & Carter, 1988; Y. Goodman, 1986),但國 內卻鮮少人注意此領域,因此研究者建議教育主管機關在各小學開辦後設語言覺 知課程的研習,讓教師們能夠瞭解後設語言覺知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後設語言覺教 學的技巧,增進學童的後設語言覺知,以幫助學童在讀寫能力、閱讀能力和國語 文能力的發展。

貳貳貳

貳、、、、對教師教學的建議對教師教學的建議對教師教學的建議 對教師教學的建議

為了讓此教學課程進行得更盡善盡美,研究者提供教師在進行此教學課程的 具體建議,茲說明如下:

一、在上此教學課程前應先指導學童合作學習、分組討論的能力

研究者在學童一年級下學期進行本實驗課程的試教課程「有趣的環境符號」

時,發現學童對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不熟悉,於是在試教課程後,研 究者在課堂中常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來教學,以便學童正式上實驗課程時,

對分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有基本的能力,能夠分組討論、與同儕互動。因此建議在 上此教學課程前,教師在平時課堂中應先指導學童合作學習、分組討論的能力,

讓學童在上此課程時能夠順利進行學習活動,並盡可能使每位同學都能練習帶領 討論。

二、教師應培養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

教師有一雙敏銳、善於觀察的眼睛能開啟學童不同的視野。教師應培養自己 能從生活環境中尋找教材,蒐集資料的能力,而不侷限在課本中的教材,這樣才 能創新教學,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凡舉有創意的廣告、商店招牌、商品設計、

環境標語、產品包裝等都可成為教學的素材,給予學童更廣、更生活化的學習,

以達到增廣見聞、刺激思考及培養創造力的教學目標。

三、教師應培養語言的專業知識及後設語言的教學能力

教師應加強語言的專業知識及後設語言的教學能力,在字詞覺知方面,教師 應加強文字學知識,瞭解部首表義、聲旁表音、組字規則的知識,以及中文字的 演變由來,以增進學童對中文字的知識及興趣;在語法覺知方面,教師對詞彙結 構的理解及解說也必須能充分掌握,使學童理解詞類的使用;在語用覺知方面,

教師對於符合社會情境的語言用法應有敏銳的覺察,並於教學中提供此方面的學 習,使學童能在生活中正確、適當的使用語言。

四、教師宜增進帶領學童討論的技巧

培養學童後設語言覺知需要教師具有帶領學童討論的技巧,以引導學童對語 言有高度思考的能力。教師的示範、說明和提問的技巧都能促使學童對於教學內 容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例如常問學童「你為什麼這樣想?」「有沒有其他可 能?」「其他同學有不一樣的想法嗎?」帶領學童說明自己的想法、提出不同意 見並給予他組回饋,培養學童深度思考能力,提昇後設語言覺知。

五、佈置一個充滿環境文字的教學空間

一個成功的教學其學習情境的佈置也非常重要,教師在上此教學課程前,環 境的佈置可以使學童在環境的薰陶中累積一些知識及經驗,以便更快的學會教學 內容。因此,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在學習環境周圍佈置環境文字,並給予學童 接觸文字、使用文字的機會,例如佈置寫作角或勞作角,提供紙、筆、信紙、信 封、佈告欄、小白板等文具,設計使用文字的機會和活動,或是佈置模擬商店,

有許多充滿環境文字的商品等,提供學童進行角色扮演的遊戲和活動,或是標 語、海報、報紙等環境文字的情境佈置,使學童耳濡目染的學習到一些背景知識。

六、增加討論時間和實作時間

對低年級學童而言,分組討論和分組實作是具有挑戰的學習方式,因為低年 級學童的組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仍嫌不足,所以需要較長的時間練習如何和別 人溝通、分享自己的觀點,提供意見等能力,另外,教師在行間巡視時適時的介 入、引導討論是非常重要的,如此可以幫助學童釐清概念和整合意見,促成有效 的學習;且低年級學童需要更多時間學習如何和同儕達成共識以完成作業,尤其 是組織能力、發表能力較為不足的孩子,更是需要教師耐心的指導,給予表達的 機會和練習,因此在完成作業的時間上需要更多彈性才能有更為紮實的學習。

七、給予學童多觀察環境文字的機會

香港謝錫金教授認為低年級階段應以大量識字、掌握字詞的基本意義、培養 閱讀習慣為目標(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2008),由此可見,識字是學習的基礎。

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童學習不應只是侷限在課本內,環境文字擁有更為豐富的學習 資源,因此要給予學童觀察環境文字的機會,鼓勵學童擴展自己的學習觸角,從 生活中大量識字,培養豐富的識字量。具體建議為鼓勵學童多留意周遭廣告單、

招牌、海報等環境文字,見多識廣自然會認得大量的字,並引導學童思考環境文 字背後的意義,為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八、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以協助蒐集教學資料和支援教學活動

研究報告中指出家長的參與對環境文字課程的學習幫助頗大(Neumann, Hood & Neumann, 2009 ; Prior & Gerard, 2004)。家長與教師是教育事業的合夥 人,學童健全、完整的學習不能缺少家長的參與和重視。建議教師可以在課程進 行之前先召開班親會,和家長口頭、書面報告本學期教學大綱和內容,使家長瞭 解教師教學計劃和理念,以尋求家長對教學課程的支持和協助;在課程開始時,

請家長協助學童蒐集資料,並徵求願意幫忙的家長參與教學活動的進行,這樣無 形中使家長也能夠學習到引導學童的方式,觀察垂手可得的環境文字,並隨機指

九、教學課程可融入國語文課程、生活課程、綜合課程和彈性課程作為聯絡教學 此課程教學包涵許多學習領域的學習,例如國語文領域、生活領域、綜合領 域和彈性課程等,內容包羅萬象,符合九年一貫的課程目標「強調課程統整」、「培 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讓學童跳脫固定科目的窠臼,運用跨領域的學習,使學 童學到「活」的知識,不但能夠學習國語文的知識,也能夠培養後設語言覺知、

溝通分享、發現探索和設計實作的能力,更能夠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落實 九年一貫的教育精神。

十、八個單元的課程可延長教學週數

本實驗教學原本的規劃為八週,但是在進行教學課程時,深深感覺到教學時 間十分緊湊,教師、學童的準備工作很多、教學活動非常豐富,尤其低年級的學 童需要更多的時間理解、實作以消化課程的學習及培養後設語言覺知。因此建議 未來使用此教學課程的教師可以延長教學週數,讓學童有充裕的時間學習如何思 考、如何分享討論和合作學習,以及提昇本教學課程所要培養的後設語言覺知。

參 參參

參、、、、對未來研究的建議對未來研究的建議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未來欲研究此議題的具體建議,茲說明如下: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未來欲研究此議題的具體建議,茲說明如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