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本研究前後測工具為自編之後設語言覺知測驗及學生學習反應回饋單,研究

流程首先以該測驗進行前測,再進行實驗教學,最後在教學結束時進行後測,並 用統計考驗分析前後測結果是否達顯著差異。本研究另蒐集學童學習單及課堂作 業、訪談單、教師教學紀錄、觀察者紀錄、教學檢核表等質性資料,以期研究結 果更為周延。研究工具分述如下:

壹 壹壹

壹、、、、後設語言覺知測驗後設語言覺知測驗後設語言覺知測驗 後設語言覺知測驗

後設語言覺知即有意識的思考語言架構和規則的覺知,也包括分析、比較、

判斷及修正語言等能力,是更高層次的語言技能。本研究工具「後設語言覺知測 驗」為研究者自編,目的在瞭解學童對語言的概念、規則、結構、使用是否有所 覺知。測驗內容包括字詞覺知、語法覺知和語用覺知測驗,由於現有文獻的測驗 不盡然適用於本研究,因此內容部份參考學者研究,部份與指導教授討論後編寫。

本測驗分三部份,第一部份為「字詞覺知」測驗、第二部份為「語法覺知」

測驗、第三部份為「語用覺知」測驗,測驗題目共 30 題。考量二年級學童識字 能力、寫作能力尚未能發展完全,因此不使用填充題及問答題,題型皆採三選一 之選擇題型式(詳附錄一),以下分別說明。

一、 字詞覺知測驗

字詞覺知測驗內容參考方金雅(1997)「部首表義知識測驗」;傅淳鈴(1997)

「詞素覺知測驗」、「部首意義覺知測驗」、「形旁聲旁混合覺知測驗」;邱紫容

(2000)「文字覺知測驗」。

本測驗內容著重在中文的組字規則、部首表義、聲旁表音的概念測驗。組字 規則測驗學生是否能分辨部件位置正確及錯誤的中文字,學生能正確答題即具備 組字覺知。部首表義測驗學童對部首意義的覺知,如明白「口」部與說話或嘴巴 的動作有關、「虫」部與昆蟲類動物有關,學童能正確答題即具有部首表義的覺

知,以題 2 說明:「你知道『菟』是指什麼嗎?」學童能瞭解字的類別和部首有 關,選擇「草類植物的一種」,而不被「兔」所誤導即代表有部首表義覺知。而 聲旁表音測驗會與部首表義測驗結合出題,如題 7:「下面哪個字念ㄌㄨˋ,而且 是鳥的一種?○1 鷥○2 路○3 鷺」,學童能正確答題即具有部首表義和聲旁表音覺知。

二、語法覺知測驗

語法覺知測驗分為詞序測驗、詞類測驗,詞序測驗為檢測詞語在句子中的正 確位置和順序(邱紫容,2000;錡寶香,2006;Lazo, Pumfrey & Peers, 1997; Lightsey

& Frye, 2004),詞類測驗為檢測詞語之詞性,如名詞、動詞等。但由於本研究對 象為國小二年級學生,考量學生年紀較小,對較抽象的詞序測驗難以作答,也難 以解釋作答的理由,因此本研究的語法覺知測驗限定在詞類測驗,內容參考李憶 嵐(2005)的「詞彙獲得測驗」。

研究者選擇較具體的名詞、動詞和形容詞三種詞類為測驗題目的編製,題目 主要在測試學童是否能分辨這三種詞類,學生能正確答題即表示具有語法覺知。

三、語用覺知測驗

語用覺知測驗在瞭解學童是否能依使用情境、使用目的來理解文字的意義與 目的。Halliday (引自黃瑞琴,1997:11-12)出語言的七種功能,有工具的語言、

規定的語言、互動的語言、個人的語言、想像的語言、探究的語言及資訊的語言。

經研究者蒐集環境文字的標語後,依據此七種功能找出最常見的四種類型:警 告、禁止、提醒和提供訊息的標語出題,並包括生活常見的有弦外之音的標語來 測驗學童的語意理解,以及環境文字字型設計的背後意義。學童能正確答題即代 表具備語用覺知能力。以下將後設語言覺知測驗的三個分測驗的題目內容、題數 與題號整理如下表 3-2。

表 3-2 後設語言覺知測驗內容分類表

分測驗 內容 題號

組字規則 3、5、6 部首表義 1、2、4 字詞覺知

部首表義+聲旁表音 7、8、9、10

名詞 4、8、10

動詞 1、3、6、7

語法覺知

形容詞 2、5、9

警告、命令、禁止 3、6、9

提醒 1

提供訊息 8

語意理解 2、4、10 語用覺知

字型設計 5、7

四、計分方式

答對一題即得一分,答錯或未填答的題目則不予計分,總分為 30 分。

五、試題篩選

試題編製 45 題完成後,請指導教授 2 人、測驗統計所教授 1 人以及 5 位語 文教育研究所同學針對試題進行審查,修改部份語意不清及難易度不恰當的題目 後,請台中市一所國小兩班 44 名二年級學童做預試,並刪除信效度不高的題目,

剩下 30 題。

六、試題的信效度分析

本試題的信度採 Cronbach Alpha 內部一致性係數來探討整體試題信度和三個 分測驗的試題信度。試題效度採用專家效度和效標關聯效度來進行檢測,茲分別

說明如下:

(一)信度

本研究信度是採用 Cronbach Alpha 內部一致性係數,整體信度為.821,在個 別信度方面,字詞覺知測驗信度為.621,語法覺知測驗信度為.653,語用覺知測 驗信度為.692。

(二)效度 1.專家效度

由 2 位指導教授、1 位測驗統計所教授及 5 位語文教育所同儕給予試題編製 的意見加以修訂,期使內容具有專家效度。

2.效標關聯效度

以後設語言覺知測驗前測和該班國語科月考成績做 Pearson 相關係數的統計 考驗,得出其係數 r=.558,p<.01,為高度相關,表示內容具有效標關聯效度。

貳貳貳

貳、、、、學生學生學生學習學生學習學習學習反應反應反應反應回饋單回饋單回饋單回饋單

學生學習反應回饋單旨在瞭解實驗組學生對本教學的學習情況、學習反應、

對課程的感受以及學習態度為何?學童是否從環境文字中得到學習的樂趣?是 否對文字的學習有幫助?是否會更留意環境文字等?本回饋單有 21 題,每題為 4 個選項之勾選題,題後另有開放式問答可讓學童簡答原由,考量小學二年級學童 的文字敘述能力不足,因此採鼓勵方式讓學童自由作答。題目共分為三類,分別 為:一、學童對實驗課程的感受態度,共 7 題;二、學童在後設語言覺知能力的 改變,共 6 題;三、學童對此八週課程的反應,共 8 題,本回饋單於課程結束一 週內實施,由實驗組學童填答(詳附錄二)。

參參參

參、、、、學生課堂作業及學習單學生課堂作業及學習單學生課堂作業及學習單 學生課堂作業及學習單

在本研究八週的實驗教學中,課堂上的分組操作作業,如海報、廣告招牌、

分組學習單、部首小書,或個人作業,如個人學習單、個人的錯別字小書等也是

作品及活動照片詳附錄十六)。

肆 肆肆

肆、、、、教師教學教師教學教師教學紀錄教師教學紀錄紀錄紀錄

研究者於每週教學實驗課程時進行攝影,課程結束後觀察實驗教學過程,並 記錄當天的教學情形、學童的學習情況及課堂反應,以作為課程改進的依據和參 考(教師教學紀錄表格、教師教學紀錄擇一週放入,詳附錄五)。

伍 伍伍

伍、、、、教學檢核表及教學檢核表及教學檢核表及觀察者紀錄教學檢核表及觀察者紀錄觀察者紀錄觀察者紀錄

研究者設計每個向度 5 級分的教學檢核表,請一名畢業於特殊教育系的代理 教師為觀察者,於每週觀察實驗教學後填寫教學檢核表,檢核教學者是否做到教 學檢核表的內容,給予評分(詳見附錄六)。並於實驗組班級進行實驗教學時,

針對教師教學情形、學生的學習反應做觀察者紀錄,以期從第三人的客觀角度觀 察課室教學。

陸 陸陸

陸、、、、訪談單訪談單訪談單 訪談單

為了更深入瞭解學童的學習情況、學習困難和學習感受,研究者除了在實驗 教學結束時,請實驗組學童填寫「學生學習反應回饋單」之外,另在每一週教學 結束時,請實驗組班級裡高、中、低程度的學童各 3 名進行訪談並錄音,以瞭解 不同程度學童的學習反應,使質性資料更為完整、周詳。因考量二年級學童的表 達能力有限,故訪談單使用勾選方式,由研究者唸讀訪談單題目及選項,學童口 述答案及原由,再由研究者記錄學童口述內容,並進行錄音。訪談單訪問學童對 課程的感受、困難度、分組討論的情況以及對學習的幫助等,然而因各單元內容 不同,故訪談單會因主題內容有所調整(詳附錄七)。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 研究 研究步驟 研究 步驟 步驟 步驟

本節說明研究步驟,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完成階段,並以甘梯圖呈現 研究進程。

壹 壹壹

壹、、、、準備階段準備階段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

一、確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研究者擬以環境文字進行教學研究,和指導教授討論後決定運用環境文字來 實施後設語言覺知的實驗教學,目的在於瞭解運用環境文字實施國小二年級學童 後設語言覺知教學的成效為何?學生的學習反應為何?以及對教學設計與活動 安排有何困難、建議與改進方法。

二、蒐集文獻

研究者在確定研究主題後,蒐集和研讀有關環境文字和後設語言覺知的相關 文獻資料,並定期和指導教授討論研究方向及方法。

三、擬定及撰寫研究計畫

本階段訂定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教學活動、蒐集及改編國內外 後設語言覺知相關測驗,以及進行正式實驗教學前的預試教學教案編寫及預試教 學。

依實驗教學設計概念編寫預試教學教案「有趣的環境符號」,並進行預試教 學,其教學設計原則與設計依據皆依循自動原則、興趣原則以及責任逐漸轉移模 式,進行一單元 40 分鐘的試教,並據以修改實驗教學設計。

四、論文計畫發表

本階段進行論文計畫發表,並於論文計畫發表後依據口考委員意見修正論文

本階段進行論文計畫發表,並於論文計畫發表後依據口考委員意見修正論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