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與結論,茲提出以下幾項建議,以供學校、教師等作為 改進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一、教學應用之建議

(一)鼓勵學校推動 iBooks 應用於教學,讓教學活動更符合學生能力,使學習內 容更加豐富。

本研究結果顯示 iBooks 教學設計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問題解決能力 和創造力,故建議學校鼓勵教師採用 iBooks 自編教材進行教學活動,以別 於傳統的書本講述、示範之教學模式,相信利用 iBooks 實施教學,必能提 供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感官刺激,使學生的學習更豐富、有趣,進而達到教學 目標,提升教學成效。

(二)學校應提供教師更充足的教學資源與支援,讓教師精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創新班級的教學活動。

iBooks 教學設計有賴於教師課前充分準備、課堂進行教學和學習情況得 觀察與掌握等教學工作的推動。教師在面對實施新穎的教學方法時,頇面臨 較多的挑戰與壓力,而本研究即因研究工具的不足,而使研究結果受到若干 影響,若學校行政能提供充足的支援,則教師將能無後顧之憂的積極推動教 學,讓學生的學習表現與學習態度皆有所改變,提高學習興趣,熱愛學習,

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

(三)教師應參與相關研習,增進自我資訊素養,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

資訊科技推層出新,教師若未充實自我能力,原地踏步,則教學技巧將 數年不變。操作 iPad 是一件簡單且容易上手的事情,但若要將 iBooks 發揮 真正的功能,符合課程的目標與內涵,則教師的專業能力是相當重要的。而 教學過程中,可能也會遇到許多不可抗力的問題,如 MacBook 發生問題、

單槍投影機故障、iPad 當機等,皆仰賴教師有足夠的資訊能力才可克服困 難,使教學不因此中斷,減少不必要的干擾,因此教師可利用參考書籍、網

路資源、專家諮詢等管道,並參與相關研習,來充實自我資訊能力,做好教 學準備,以利未來教學活動之順利推動與達成預定之目標成效。

(四)學校應提供學生多元的學習管道,結合 iPad 與網際網路,讓學生在有趣豐 富的學習環境下,進行更有意義的學習,主動建構知識。

行動裝置的普及化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模式,人人幾乎一手一機,因 此,未來的學習模式將有可能淘汰紙本教材,而以電子書形式提供學習教 材,進行學習,本研究即利用 iBooks 來設計教學,結合適當的教學資源,

融入相關的生活經驗來呈現單元教材,這樣的學習模式,改善了紙本教材的 單調,也改變講授示範的僵化,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形也隨之產生變化。

而本研究僅以 iBooks 進行教學,未來若能提供學生更多元的學習管道,將 iBooks 應用於適切的單元主題,搭配 iPad 上網搜尋資料、即時更新資訊,

融入翻轉教室概念,讓學生課前進行預習,並討論教師預先設計的提問,將 能使教學更有成效,學習更有效率。

二、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只限於臺東縣泰源國民小學五年級 19 名學生,因 此研究結果的推論尚有其限制。因臺東縣地處偏遠地區,又泰源國小更位於 偏僻山區,學童較少接觸與吸收新資訊,所以 iBooks 應用於教學對於不同 地區的學童是否具有相同的效果,實有待進一步研究加以探討。

(二)就研究時間而言

本研究為配合原訂課程計畫與教學進度,因此教學實施的時間總計 5 節,每節 40 分鐘,共 200 分鐘,教學時間較短,又因為學生以分組活動為 主,課程的進行需較多的時間於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及人機互動,研究結果 可能因而受到影響,因此,iBooks 應用於教學之時間長短對學生的學習成效 是否具有相同的效果,有待後續研究進一步探討。

(三)就教學內容而言

本研究為配合原班級之課程進度,課程之學習內容為學校已規劃之教學 單元,以「解構‧重組‧新造型」為主要範疇,並編製 iBooks 進行完整之

教學。但受限於時間、人力及物力,研究結果可能因教材的廣度與深度而受 到影響。因此,iBooks 應用於教學時,教材內容的豐富性對學生學習情形之 改變是否具有相同的效果,有待進一步研究加以探討。

(四)就研究工具而言

本研究所使用的教學工具為第四代 Apple iPad,受限於 iPad 價格不斐,

因此採分組實施教學,本研究以 4~5 人為一組,但最適宜的分組人數為 3~4 人,雖分組操作情形良好,但乃因研究對象能遵守研究者之規定,由組長操 作,其他人觀看或適時輪流使用。因此,iBooks 應用於教學時,研究工具的 分配與操作情形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影響是否具有相同之效果,則有待未來研 究做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Apple 官方網站(2013)。Apple-iBooks Author。2013.07.14 取自 http://www.apple.com/tw/ibooks-author/

Apple 官方網站(2013)。Apple-iBooks。2013.07.14 取自 http://www.apple.com/tw/apps/ibooks/

Apple 官方網站(2013)。Apple-iPad。2013.07.14 取自 http://www.apple.com/tw/ipad/specs/

方德隆(譯)(2004)。課程基礎理論(原作者:Allen,C.O., & Francis, P .H.)。臺北 市:高等教育。

王東澤(2006)。電子書市場認知與消費傾向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成功大學,臺南。

朱敬先(1986)。學習心理學。臺北市:千華。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市:五南。

何淑津(2004)。圖書館西文電子書的使用動機與行為研究—以國立中興大學研 究生使用 netLibrary 電子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 中。

吳明昌(1994)。淺談電子書。出版界,39,13-17。

吳珍萍(2004)。台北市公立幼稚園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

吳瑞源(2006)。多媒體教學設計的原則。佛光大學教育資訊學系教育與科技電 子報,7。2013.08.14 取自

http://www.fgu.edu.tw/newpage/fguwebs/webs/eisepaper/?pd_id=471&typenu m=60&pageNum_pageset=0

吳瑞源(2006)。多媒體學習的認知理論簡介。佛光大學教育資訊學系教育與科 技電子報,6。2013.08.14 取自

http://www.fgu.edu.tw/newpage/fguwebs/webs/eisepaper/?pd_id=345&typenu

m=60&pageNum_pageset=0

吳維慈(2010)。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之教學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那福忠(2001)。電子書前言篇。電子書的千頭萬緒,8-12。臺北市:天充。

阮枝賢(1994)。現在正是將多媒體應用在教育上的時機。中學工藝教育,

27(11),8-13。

林佳蓉(2009)。教學設計理論基礎與重要模式。載於臺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 (主編),教育科技理論與實務(下冊),93。臺北:學富文化。

林怡箴(2007)。運用平板電腦支援教師於課堂合作學習活動之融入與應用(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林旻柔(2007)。閱讀的新革命-談電子書時代的興起。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7。2013.08.02 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7/67-05.htm

林茂誠(2012)。電子書對數學學習之探討─以大吉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南華大學,嘉義。

林惠愛(2012)。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對國小學童閱讀能力與態度影響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林穎(2010)。合作學習之概念探討。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 期刊》,89。2013.08.11 取自http://society.nhu.edu.tw/e-j/89/A21.htm

邱炯友(2000)。電子出版的歷史與未來。佛教圖書館館訊,23。2013.07.23 取 自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bitstream/987654321/4357/2/100371P0 20.pdf

施能木(1997)。探討多媒體電子書之淺在學習問題。視聽教育月刊,38(6),

28-34。

施能木(2009)。自然與生活科技教育之應用。載於臺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主 編),教育科技理論與實務(上冊)(223-246 頁)。臺北:學富。

施能木(2008)。應用樂高教學方案在國小生活科技課程對學童創造力影響之研 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

洪文瓊(1997)。電子童書小論叢。臺東: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

洪文瓊(2005)。電子童書的指涉範疇及其對傳統童書的挑戰和教育價值。

Hung's Blog 洪文瓊兒童文學網誌。2013.07.28 取自 http://hungwc01.blogspot.tw/2005/10/blog-post.html

洪美珍(2000)。電子童書閱聽型態及其對兒童閱讀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洪雲(2005)。鷹架理論對國小學童色彩運用能力之影響─以台中市大鵬國小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徐靜儀(2006)。童話電子書創作教學研究-以某國小五年某班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張立明(2008)。利用認知負荷理論分析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學習成效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澳門。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淑姬(2010)。淺談-雲端運算時代下的教育環境。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5。

教育 Wiki(2013)。合作學習。2013.08.01 取自

http://content.edu.tw/wiki/index.php/%E5%90%88%E4%BD%9C%E5%AD

%B8%E7%BF%92

許明芳(2011)。資訊教育融入幼稚園教學之研究─以電子書創作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郭馥菁(2012)。多媒體輔助華語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立教育大學,臺北。

陳景堯(2000)。電子書—給閱讀一個新定義,天下雜誌,224,32。

黃彥傑(2009)。淺談智慧型手機。國立臺灣大學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電子 報,8。2013.08.08 取自

http://www.cc.ntu.edu.tw/chinese/epaper/0008/20090320_8004.htm 黃政傑(2001)。教學原理。臺北市:師大。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家勳(2008)。科學數位遊戲改編之繪本電子書閱讀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問 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黃紹維(2005)。Flash 互動式多媒體教材創作之研究─以《黃興斌千變萬化捏 麵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黃詩芳(2013)。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

黃寶心(2001)。挑戰閱讀史--電子書破繭而出。網際先鋒,83,82-87。

楊銀濤(2009)。智慧型手機發展的趨勢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 學,臺南。

葉純嬰(2007)。幼稚園教施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葉錦清(2010)。電子書營運模式(Business Model)分析。工研院電子報,9912。

2013.08.08 取自http://edm.itri.org.tw/enews/epaper/9912/d01.htm

董興國(2003)。從學習理論探討影響網路學習績效因素之研究-以銘傳大學學生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

廖偉強(2011)。逐格動畫應用於國小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以台東縣

廖偉強(2011)。逐格動畫應用於國小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以台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