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為詳實紀錄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之成效,採用多元化的方式蒐集資 料。本節將針對「資料蒐集」與「資料整理與分析」做一說明與解釋。

一、資料蒐集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蒐集資料的方式有觀察、問卷調查、訪談、照相、

錄音、錄影、教學札記、研究省思及其他資料等。茲將各資料蒐集的方法說明 如下:

(一)觀察

研究者為教學活動中的主要參與者,能經由觀察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檢 視學生的學習狀況。研究之初,觀察的內容可能較為廣泛,但隨著研究的進 展,若能事先考量觀察的內容,越能限制觀察的焦點,則越能深入且精確的 觀察。(如附錄四)

(二)問卷調查

透過問卷調查,可以在短時間內蒐集到大量的資料,若填答問卷者於問 卷上給予回饋,此回饋具有值得探討的價值,則能鎖定寫答問卷者,執行追 蹤訪談。問卷中所提的問題類型分成「封閉性問題」(closed question)和「開 放性問題」(open question)。封閉性問題的優點在於此問卷能廣泛使用,且 不會花太多時間填答,答案易於用圖表顯示,是有效蒐集資料的一種方法,

但缺點是答案太過狹隘,難以讓填答問卷者提出自己其他的想法,也使得研 究者無法獲得較完整的資料;反之,開放性問題能允許填答問卷者表達較為 廣泛的想法,呈現的答案也較為清楚、完整,但此類問題需要花較多的時間 作答,填答問卷的意願也會較為減低,對象受限,且研究者進行資料分析時 也會耗費較多的時間。

研究者於教學活動結束一週後,讓學生填寫學習意見調查表(如附錄 三),瞭解學生利用 iBooks 進行學習,是否對於「解構‧重組‧新造型」的 概念有清楚的認識。

(三)訪談

訪談的目的在於得知受訪者的想法、觀點、態度或情緒。依訪談的過程 可分為「結構式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和「非結構式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結構式訪談有一定的問題順序、時間、地點與對象,能利於研究 者蒐集相同系列的問題,並加以分析;而非結構性訪談則不強調問題的前後 順序、訪談時間與地點,著重於研究者和受訪者互動的情形。

本研究兼採「結構式訪談」與「非結構式訪談」。於教學過程中,針對 教學過程中所注意到的特定事件或對象進行訪談(如附錄七),以瞭解教師的 教學品質與學生的學習情形;另於課程結束後,利用訪談大綱,與學生進行 訪談(如附錄五、附錄六),以瞭解學生對於本次教學活動的想法與意見,並 於過程中將訪談內容記錄下來,作為參考書面資料。

(四)照相、錄音、錄影

在教學過程中,隨時以相機記錄,呈現學生的學習情形。錄音可輔助晤 談時手寫記錄之不足,並能幫助研究者回憶訪談的過程和重點。錄影則能真 實記錄教學現場的情形,藉由影片內容,能發現課室觀察所疏忽的部分。而 此部分應加以注意的是,利用錄音或錄影蒐集資料時,頇尊重參與研究者的 隱私,必頇取得同意後方能進行。

(五)教學札記

在課程實施時,以有系統的方法,運用觀察、照片或影片來記錄學生課 堂中的反應或所發生的事件變化,並於課後編寫成教學日誌或札記(如附錄 八),以此來對本研究所設計的課程進行評估、修正與反省。

(六)研究省思

研究省思主要記錄研究者執行研究計畫之過程、想法、觀念的分析與省 思。透過研究省思,能比較實際執行情況與原定計畫是否有落差,並藉由省 思與修正,補充教學之不足,以解決教學現場所面臨的問題,落實教學計畫,

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成效。

本研究依照教學時間先後順序,有系統的記錄與本研究相關的事件,並 與專家進行討論,將專家意見與個人省思記下,以供之後教學的調整及結果 的分析。(如附錄九)

(七)其他資料

其他資料如學生的上課紀錄、學習心得、教師的隨手筆記、與學生的對 話紀錄等,皆能補充資料蒐集之不足,幫助研究者對教學歷程有更深入的省 思。

二、資料整理與分析

研究者於教學研究過程中,依循計畫、行動、省思、修正、再行動的過程 循環進行。研究者取得各種可供研究的材料後,經由整理與編碼,讓研究者有 效管理資料。為完整而真實的記錄教學過程,本研究尋求多方資料來源,並以 質性分析為主的方式詮釋所得資料,並採用三角檢核法互相確認其可靠性。資 料整理根據來源和時間進行初步編碼,各項資料編碼及說明如表 6。

表 6 資料編號

資料種類 資料編號 編號說明 研究參與人員 S01 1 號學生

P 專家張老師

T 中立觀察者黃老師

R 研究者

課堂觀察記錄 觀察-1030120 103 年 01 月 20 日的課堂觀察記錄 學習意見調查表 S13 問卷-1021106 102 年 11 月 06 日學生 S13 的問卷內容 訪談 T 訪談-1030202 103 年 02 月 02 日研究者與中立觀察者的

訪談記錄

教學札記 札記-1030121 103 年 01 月 21 日的教學札記 省思 省思-1030214 103 年 02 月 14 日的省思記錄

在研究資料的分析上,以質性分析的方法為主。本研究為求研究發現的可 靠性與穩定性,在資料蒐集與分析的過程中,透過訪談,與專家、中立觀察者

核對資料的正確性,以確認研究者所理解的內容是否有所差別,排除自身的臆 測,力求客觀的解釋,歸納有信度的結論。研究者於教學過程中,為確保資料 符合真實情形,以攝影、錄音與拍照等方式記錄,並與參與研究人員討論,以 確認資料的有效性。

在量化分析部分,研究者採用卡方檢定,針對學生學習意見調查表之回饋 進行分析,以瞭解學生對於各單元課程之教學,其態度與想法是否達到顯著差 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