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經分析顯示,兩岸員工的工作壓力對組織承諾皆具有負向影響關係,且為直接效 果。即表示員工的工作壓力愈大相對組織承諾則愈低; 此與Yates(1979)、Megllno(1977) 及Huber(1981)等學者對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的研究,相呼應。適量壓力也可增進續 效,然而過度的壓力則將導致績效下降,而此二者呈倒U 形關係。所以適度的工作 壓力會使工作者產生挑戰及滿足的反應,激發個人的潛能,但過度或不當的工作壓 力,反而會造成工作者反行為,如績效降低、缺乏創造力、曠職與離職增加。兩岸員 工的工作滿意度對組織承諾皆具有正向影響關係,意既工作滿意度愈高,對組織承諾 則愈高,員工滿意度越高,越有意願繼續為組織努力付出並對組織的認同,進而將公 司的利益、目標視同自己的利益,願投入額外的努力,凡事全力以赴,並希望繼續成 為組織中的一份子,增加績效降低離職率。

績效。

尌工作壓力因素而言,由先前的實證資料顯示兩岸員工均認為在工作上有同儕的 協助可降低工作壓力,故企業在規劃管理階層時,應趨向於扁平式管理,將主管階層 降到最低。在培養企業文化上強調團隊精神,避免個人色彩的訴求,將同儕間的惡鬥 減到最少。同時應舉辦跨部門的聯誼活動或提供員工其他意見交流的管道和場所來,

促進員工之間的感情、經驗融合,即能降低員工的工作壓力,企業才能有效的提振員 工士氣,讓組織運作更順利。

尌工作滿意度之期望與實際感受之比較整體而言,由先前的實證資料顯示兩岸員 工在工作期望滿意度之因素的構面上「薪資報酬」程度最高,但工作實際感受滿意度 的構面上卻是「同事關係」程度最高,所以實際感受滿意度皆未符合員工之期望。故 企業應改善工作滿意度實際感受與期望的落差,如此才能提高員工的滿意度,並且進 而使提升員工對組織的忠誠度,使得企業能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獲得優勢。企業 在規劃或重新調整薪酬制度時,除了經營成本的考量外,更應瞭解適宜的薪資制度可 以肯定員工對組織的貢獻及適時鼓勵員工的士氣,除了可改善企業的生產力外,也可 讓員工不用在為現實的生計問題而愁勞,如此則有助於降低員工的流動率,且員工也 願意更加努力,進而提昇企業的經營績效。

最後,除了上述以外,組織也必頇重視員工個人屬性的差異,由變異數分析或迴 歸模型建立的結果來看,不論是台灣或大陸地區的員工,員工個人屬性的差異,例如

到雙方彼此的最佳利益,造成員工的流失與企業的損失。

參考文獻

丁虹(1987)。企業文化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管理評論,7(1),173-197。

何漢龍(1993)。員工職務相關之個人因素與工作壓力及工作滿意關聯性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新竹市。

余鑑、于俊傑、廖珮妏(2008)。TPM 學習網建置模式—以混成學習、知識社群為核心。

台北科技大學學報,41(2),83-110。

李力昌、吳煜晧(2008)。情緒勞務對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影響的個人差異:內外 控與角色認同的調節效果。東海管理評論,10(1),47-87。

林月盛(2003)。國民中學教改壓力、組織衝突、權力運用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林佩芬、黃辰瑋、鄭俊宏(2007)。高 科 技 產 業 工 作 壓 力 的 形 成 與 因 應 方 式 之 探 討 研 究 。蘭陽學報,6,66-76。

林俊彥、林宜玄、郭宗賢、郭彥谷、何俐安(2006)。以禪修紓解工作壓力俾建構有效 率的人力資源管理。健康管理學刊,4(2),181-194。

林佩蓁、洪信嘉、潘致弘、陳秋蓉、石東生、吳明蒼(2008)。國道女性收費人員的輪 班工作狀態與睡眠品質以及工作壓力之相關性。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

16(3),233-245。

林隆儀、鐘明燿(2009)。內部行銷作為、成尌動機、組織承諾與離職債向的關係-以 國軍志願役軍士官為例。文大商管學報,14(1),75-110。

邱玫芳(1996)。勞工工作壓力之探討 專題一:勞工工作壓力量表之建立 專題二:勞工 工作壓力心理生理反應測定與工作壓力量表臨界值之建立。未出版之碩士論

吳麗芬(1986)。國民小學組織結構正式化、集中化與教師工作動機之關係。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周子敬(2005)。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工作滿足感模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6(3),201-219。

周新富(199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教師效能信念與學生學業成尌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房美玉(2002)。台灣半導體產業之組織文化對於內外工作動機與工作績效及工作滿意 度間關連性的影響。管理評論,21(3),69-96。

柯惠玲(1989)。工作滿足、工作績效與離職債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高淑芳、陸 洛(1999)。主管工作壓力的族群差異:個人背景、工作與職業因素。中 華心理衛生學刊,12(2),23-66。

范熾文(2004)。國小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2(1),

29-48。

胡國強、鍾昆原(2005)。動機與激勵。台北:前程企管公司出版。

徐瑋伶(2003)。工作動機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19,89-113。

徐承毅、李文雄、許志賢(2007)。人事人員個人背景對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 T 公司為 例。開南大學通識研究集刊,11,217-250。

唐永泰(2006)。轉 換 型 領 導、工 作 動 機 與 員 工 創 新 行 為 的 關 係 。人力資源管理 學報,6(4),47-66。

張春興(1989)。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台灣東華股份有限公 司。

張樵益(2004)。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許士軍(1977)。工作滿意度、個人特徵與組織氣候-文獻探討及實證研究。政治大學學

報,35,13-56。

許士軍(1995)。管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許朝欽(1999)。組織文化、領導行為與員工工作態度間關係之實證研究-台灣某一商業 銀行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台中 縣。

陳怡君(2001)。職業學校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彰化市。

陳泓鍵(2002)。派遣員工的工作動機、工作特性對工作滿足的影響—決策捕捉方法的 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陳重光、林素鉁、王淑慧、侯東旭(2009)。中型醫院手術室護理人員之工作壓力、壓 力因應策略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研究。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17(3)。

199-211。

陳芳偉(2005)。員工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與顧客導向間關係 之研究─以東部某基層金融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企業 管理學系,花蓮縣。

陳富祥(1984)。個人屬性、需求層次、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陳裕棋(1997)。薪酬公平與工作態度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陳勝彪、羅文旗(2005)。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之研究。中華 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學校行政雙月刊,38,11-30。

郭盈卿(1999)。空服員之工作壓力、工作滿意、休閒滿意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

湯捷伃(2007)。半導體廠直接人員工作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黃同圳(1995)。大陸台商人力資源管理。台北:風和出版有限公司。

黃李祥(2001)。工作特性、工作動機對工作滿足之關係研究─以半導體製造業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黃素瓊(2005)。員工滿意度與其員工績效之調查研究-以四家會員型證券投資顧問公司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台北縣。

黃國隆(1982),領導方式、工作特性、成尌動機、內外控、專斷性與教師工作滿意感 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所,台北市。

溫雪蓉(2008)。半導體業員工之作動機、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詹萬廷(2001)。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方式對教師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葉桂珍、汪美香(2003)。資訊管理專業人員之專案團隊認同與其工作壓力及工作滿足 之關係。臺大管理論叢,14(1),79-118。

廖榮利、藍采風(1994)。組織行為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鄭得臣(1985)。領導型態、角色壓力、核心生活興趣與組織承諾的關係。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台北市。

劉兆明(1992)。工作動機理論的發展。應用心理學報,1,35-91。

劉莉玲(2009)。金融機構組織變革員工認知、工作滿意與離職債向之關係研究。會計 與財金研究,2(1),57-81。

劉春榮(1992)。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鄧竹舫(2004)。工作特性、組織社會化對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主管領導風格與員工 工作動機為干擾變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台 北縣。

謝安田、蔡美賢(2008)。部屬知覺主管領導效能與其工作動機之關係:以工作特性為 干擾變數。文大商管學報,13(2),1-23。

蔡坤宏(1999)。工作滿足與離職意圖關係之回顧:Meta 分析。輔仁管理評論,6(1),

21-36。

蔡寬信(1993)。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候、教師內外控信念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羅惠筠、陳秀珍(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市:亞美。

賴姿璇(2004)。輔導人員工作壓力、控制信念、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研究—以台北 市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載有德、陳冠仰、陳偉仁(2007)。旅行業員工組織公平、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與組 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管理學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八屆(下),F-19-F-32。

Adams, J. S. (1963). 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74, 11-19.

Alderfer, C. P. (1969).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4,142-175.

Alderfer, C. P. (1972). Existence relatedness and growth need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Amabile, T. M., Hill, K. G., Hennessey, B. A. & Tighe, E. M. (1994). 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5), 950-967.

Angle, H. L. & Perry, J. L. (1981).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6(1), 1-14.

organizationeffectiveness: A facet analysis,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 Personnel

Psychology, 31, 665-669.

Brayfield, A. H. & Rothe, H. F. (1951). An index of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35(2), 307-11.

Buchaman, B. (1974).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agers in work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Quarterly, 19, 533-546.

Burke, G. C. (1989).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 role of the hospital executive: The view is better from the top. Hospital and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34(1), 99-112.

Bussing, A., Bissels, T., Fuchs, V. & Perrar, K. (1999). A dynamic model of work satisfaction: Qualitative approaches. Human Relations, 52, 999-1028.

Campell, J. P. (1970). Managerial behavior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Campbell, J. P., Dunnette, J. D., Lawler, E. E. & Welck, K.E. (1970). Managerial Behavior,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Campell, J. P. & Pritchard, R. D. (1976). Motivation Theory i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 Rand McNally.

Caplan, R. D. & Jones, K. E. (1975). Effect of work load, role depression, and heart rat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 713-719.

Cheung, C. K. & Scherling, S. A. (1999). Job satisfaction, work values and sex differences in taiwan’s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ed,

133(5), 563-575.

Chiang, C. F. (2006). An expectancy theory model for hotel employee motiva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Texas A&M University.

Cooper, C. L. & Marshall, J. (1978). Sources of managerial and white collar stress.

New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 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Dessler, G. E. & Enzor, R. V. (1977). Initiation of structure and subordinate satisfaction: A path analysis test of path-goal theory. Academy of Marketing Journal, 20(2), 251-259.

Drucker, P. (1954).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Eskildsen, J. K. & Kristensen, K. (2004). Work motiva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Employee Relations, 26(2), 122-136.

Fishbe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7, 61-84.

Fisher, C. D. & Yuan, A. X. (1998). What motivates employees? A comparison of US and Chinese respons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9, 99-115.

Fournet, G. P., Distefano, M. K. & Pryer, W. (1966). Job satisfaction: Issues and problems.

Personnel Psychology, 19, 324-339.

Gaertner, S. (1999).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turnover model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9(4), 480-524.

Gibson, J. L., Ivancevich, J. M. & J. M. Donnelly. (1991). Organizations: behavior,

structure, process. NY: Richard. D Irwin, Inc.

Greenberg, G. & Baron, R. (1997).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 (Ed.). Englewood Cliffs, Hew Jersey: Pretice-Hall.

Hall, D. T. & Schneider, B. (1972). Correlates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s a function of career pattern and organizational typ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 340-350.

Hackman, J. R. & Oldham, G. R. (1975). Development of the job diagnostic surve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2), 159-170.

Harrell, A. M. & Stahl, M. J. (1984). McClelland’s trichotomy of needs theory and the job satisfaction and work performance of CPA firm professionals. Accounting,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12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