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對本研究的全部過程作檢討與反省,並依據本研究的結果與發 現,對九年一貫數學課程,國小階段中在立體幾何形體概念的課程與教學 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一、課程與教學上的建議

(一)、數學課程編製方面

在數學課程編製方面建議將立體幾何和平面幾何一起編製,而不是採 用分開的方法。同時立體幾何的課程並不多(如附錄六),建議增加立體 幾何有關的教材,並且對於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統整,辨認平面幾何與立 體幾何差異之教材應宜酌量增列。

(二)、教學方面

1. 國小教師常將立體幾何的教材視為很簡單的教材,並且由於時間的關 係,很少有時間可以讓學童慢慢的把玩每個立體形體。而立體形體的測 驗方面,都是以平面來表現立體形體,造成空間概念不夠的學童無法理 解,甚至害怕立體幾何,所以建議教師教學時能夠多給學生時間操弄幾 何形體。

2. 在本測驗中,關於視圖與透視圖之間的關係,研究者發現將透視圖經過 旋轉,會影響學生對於視圖作答的判斷。因此建議教師在進行教學時,

宜多提供此類的學習活動。

3. 在本測驗中,關於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係,多數學生認為正方體並不 是長方體的一種,因此建議教師在教學時,宜多提供機會及教學活動並 可針對此問題加以指導。

二、對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一)、研究樣本的建議

本研究僅針對中部五個縣市(A 縣市、B 縣市、C 縣市、D 縣市、E 縣市)來做研究,未能針對全國國小學童的 van Hiele 立體幾何思考層次作 更進一步的探討,在其他族群中是否和中部地區有一致的表現,這些問題 可供未來的研究者做進一步的探討。

(二)、研究試題的建議

本工具乃用吳德邦(2005)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案計畫(計劃名稱:「國 小學生 van Hiele 立體幾何思考層次之研究」,計劃編號:NSC94-2521-S -142-003)所發展出來的 van Hiele 立體幾何思考層次評量工具,其命題範 圍僅限於九年一貫課程中所提及的直柱體與直錐體,因此,建議未來在研 究試題的擬定上,可加入其他柱體、錐體(斜角柱、斜圓柱、斜角錐、斜 圓錐)來加以探究層次三中的包含關係。

(三)、增加城鄉差距語文能力的探討

學童在各個科目的學習中,語文能力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城鄉差 距的因素,也是影響語文能力差距的原因之一,由於文化不利於兒童的原 因,往往造成鄉村兒童的學習成就低落,因此,建議未來的相關研究中,

能加入語文能力差異現象的探討。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王文科(2003)。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興家等(2005)。國小數學教師手冊第一冊。臺北市: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王興家等(2006)。國小數學教師手冊第四冊。臺北市: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王興家等(2006)。國小數學教師手冊第六冊。臺北市: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王興家等(2006)。國小數學教師手冊第八冊。臺北市: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王興家等(2005)。國小數學教師手冊第九冊。臺北市: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王興家等(2006)。國小數學教師手冊第十冊。臺北市: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王興家等(2005)。國小數學教師手冊第十一冊。臺北市: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

左臺益、梁勇能(2001)。國二學生空間能力與 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相關性研 究。師大學報,46(1、2),1-20。

吳德邦(1996)。范析理(van Hiele)模式對我國師範學院學生在非歐幾何學的 學習成就與幾何思考層次之研究。臺中師院學報,9,443-474。

吳德邦(1998)。臺灣中部地區國小學童 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之研究。八十六年 度數學教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討論會摘要(頁 47-64)。臺北市:國家科學委

吳德邦、謝翠玲(1998)。根據 van Hiele 理論來探討國小數學實驗課程之幾何教 材。中師數理學報,2(1),22-62。

吳德邦(2000a)。臺灣中部地區國小學童 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之研究-筆試部 分。八十八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35-66。

吳德邦(2000b)。臺灣中部地區國小學童 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之研究-晤談 部份,進修學訊年刊,6,11-32。

吳德邦、鄭佳昇(2001)。由表徵觀點初探國小兒童立體幾何概念之研究。文章 發表於中華民國第十七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四屆科學教育學會年 會,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西元 2001 年 12 月 7-8 日(星期五、六)。

吳德邦(2001)。Van Hiele 五階段學習模式對國小學生學習幾何概念之研究。文 章發表於九十年度數學教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討論會,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主辦,西元 2001 年 11 月 9-10 日(星期五、六)。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劃編號:NSC 89-2511-S-142-011。)

吳德邦(2004a)。國小學生立體幾何圖畫表徵之研究-從van Hiele理論的觀點。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劃編號:NSC 93-2521-S-142-003-)。

吳德邦 (2004b)。Van Hiele 的近況及其理論的簡介。國教輔導月刊,44(1),21-25。

吳德邦、陳東村(2004)。國小學童立體圖畫表徵之研究—以長方體為例。文章 發表於「學習教學 & 教學學習: 數學教師教育研究之系列對話」研討會,

臺北市臺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主辦,西元 2004 年 11 月 27 日(星期六)。(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劃編號:NSC

93-2521-S-142-003-。)

吳德邦(2005)。國小學生立體幾何圖畫表徵之研究-從van Hiele理論的觀點,文 章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行政院國家

吳德邦、馬秀蘭、藍同利 (2006)。小青的三角形概念-從 Duval 理論的觀點探 究一位國小五年級視覺型兒童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42,

78-116。

吳德邦、李懿芳、馬秀蘭(2006)。立體幾何思考層次測驗編製歷程之研究。載 於吳德邦主編:數學考卷編製暨評析研討會論文集暨會議實務彙編,

(pp.584-608)。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文章發表於「數 學考卷編製暨評析研討會」,臺北市臺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主辦,西元 2006 年 02 月 07、08 日(星期三、四)。

吳文如(2004)。國中生空間能力與數學成就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 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郁(2004)。國小四年級學童空間能力學習的研究-以立體幾何展開圖為例。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軍治 (1992)。兒童幾何思考之van Hiele水準分析研究-VHL、城鄉、年級、

性別、認知型式與幾何概念理解及錯誤概念之關係。臺中市:書恒出版社。

林木明(2004)。發展「立體幾何」教學模組進行補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六年 級學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皓政 (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洪萬生(2003)。青少年的數學概念學習研究-子計畫五:青少年青少年的立體幾 何概念發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 市:國家科學委員會。

馬秀蘭、吳德邦(2004)。統計學-SPSS for Windows為例,第二版。臺北縣中和 市: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英傑(2001)。兒童幾何形體概念之初步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頁 491-528。

張英傑(2003)。兒童幾何形體概念調查及診斷教學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去委

張英傑、周菊美編譯(2005)。中小學數學科教材教法(中譯五版)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developmentally)。台北:五南。

張英傑等(2005)。國民小學第三冊教師手冊。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 公司。

張英傑等(2005)。國民小學第六冊教師手冊。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 公司。

張英傑等(2006)。國民小學第八冊教師手冊。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 公司。

張英傑等(2005)。國民小學第九冊教師手冊。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 公司。

張英傑等(2006)。國民小學第十冊教師手冊。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 公司。

張英傑等(2005)。國民小學第十一冊教師手冊。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 限公司。

張保隆、謝寶煖(2005)。學術論文寫作:APA規範。台北市:華泰文化。

張建瑋、林家瑩、吳柏林(2006)。近年國中數學的基本學力測驗試卷評析與改 進。載於吳德邦主編:數學考卷編製暨評析研討會論文集暨會議實務彙編,

(pp.623-641)。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文章發表於「數 學考卷編製暨評析研討會」,臺北市臺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主辦,西元 2006 年 02 月 07、08 日(星期三、四)。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中正書局。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臺捷國際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數學學習領域。臺北市:教 育部。

發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國家科 學委員會。

陳鎮潦(2004)。高工製圖科學生學習立體圖與提昇空間能力相關之研究。彰化 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東村(2005)。國小學童立體圖畫表徵之探討。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碩 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進春、吳德邦 (2005)。醫護專科學校學生 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之研究。

測驗統計年刊,13(2),230-260。

郭生玉(1989)。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市:精華書局。

黃盈君(2001)。國小五年級學生三角形圖形概念之分析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未出版)。

劉好(1993)。國小數學科新課程中幾何教材的設計。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八十二 學年度數學教育研討會論文暨會議實錄彙編,69-79。嘉義:國立嘉義師範 學院。

劉俊祥(2000)。機械製圖科學生空間能力與立體圖成就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秉恆(2002)。國小六年級學生運用網路數位學校學習「柱體與錐體」成效之 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秉恆(2002)。國小六年級學生運用網路數位學校學習「柱體與錐體」成效之 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