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日本與臺灣讀報教育的成果調查的結果顯示:(一)在國小階段,教師最常 運用報紙進行語文教學。(二)讀報教育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 力、社會關懷,具有顯著的提升效果。

二、日本與臺灣讀報教育成果調查,對象均為在學學生;報社並未揭露推動讀報 教育對報紙發行量的影響,也並未針對現有或新進讀者進行「讀報或訂報行為,

與在學期間接受讀報教育之關係」的相關調查分析,因此,無法具體呈現「培養 學生讀報」與「成為未來讀者」、「終身讀者」的關係與影響。

三、雖然無法證明「培養學生讀報」與「成為未來讀者」具有直接關係,但是日 本與臺灣的實施效果調查都證明,讀報教育使得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提 升,經常以報紙內容作為話題,關心時事的程度提升,此即報社「培養讀者」的 正向收穫。讀報教育的實施效果,更證明報紙具有不可忽視的教育功能與教育價 值。

四、日本推動讀報教育的機制,健全而穩定;具有「持久性」(有常設機構與常 設人力)、「財務力」(有八十三億日圓的基金,以及每年三億多日圓的預算)、「合 作力」(集合全國報業力量,以及結合教育行政、教師力量)、「研發力」(定期進 行大型調查研究)。相對的,臺灣的推動機構《國語日報》,推動方式欠缺「持久 性」與「財務力」,容易受到經費不足、人力短缺等變動因素的影響。

五、日本與臺灣推動讀報教育,均非商業行為,而是公益行動,但是在協助偏遠 弱勢學童方面,臺灣發揮了更強的公益性。

第二節 建議

壹、對國語日報推動讀報教育的建議

一、現有運作機制非長期性、常態性。建議強化推動機制,使之具備「持久 性」、「財務力」、「研發力」。包括常設專責單位與人力,每年以固定預算作為基 本經費,才不至於因為變動因素而影響推動計畫。建議將讀報教育視為組織使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之一,在建置專責單位與人力之外,每年提撥讀報教育年度計畫所需經費 50%

至 70%,將募款比重降低至年度經費的 30%至 50%,可降低推動風險,提高運 作的穩定度與持久性,才能持續推動並深化臺灣讀報教育。

二、讀報教育的應用,在國小階段應用最廣,有顯著效果,值得擴大推廣於 國小教學。

三、為求未來擴大發展,必須重視調查研究的進行與累積。建議定期進行效 果研究,建立論述,深化讀報教育。

四、 對偏遠弱勢地區優先提供資源的做法,應持續進行,保持臺灣讀報教 育關懷弱勢的特色,體現讀報教育的公益精神。

五、下一階段可將「家庭」納入讀報教育推廣範圍,提倡親子讀報,增加親 子相處時間與話題,增進親子互動,提升親職品質。

六、結合媒體、學界、教育界,共組專業組織,發展讀報教育的次級推動機 制。

貳、對臺灣報業的建議

臺灣報業雖然普遍有很強的生存危機感,但是強大的危機感並沒有轉化為

「如何培養讀者」、「教育讀者」的長期策略。個別報社的危機感,也沒有轉化為 集體危機意識,促成報業集合資源,合力挽救報紙社會影響力的下滑。建議臺灣 報業:

一、應採取積極的教育手段對未來讀者進行投資。報社雖然無法從中獲得商 業利益,但是間接教育、培養未來的讀者,是必要的長線投資。

二、應更重視報紙的教育功能。報紙具有資訊新於教科書、深度優於電子媒 體、閱讀不受時地限制等優勢,與教育結合,可成為教學利器。經營具教育價值 之內容,更能強化報紙的存在價值。

三、重視經營學生讀者:根據 NAA 研究(2006),學生時期閱讀報紙,75

%成年後繼續讀報。經營青少年區塊與版面,就是對未來的投資。

四、報業資源整合,可循美、日模式,以讀報教育作為追求永續發展之手段。

個別報業力量有限,建議面臨共同危機的報業,效法美日報業整合資源(非營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平台),合作推動讀報教育。

五、報業資源不整合,则可參考國語日報模式:援引社會資源,自行創造資 源,積極培養外部夥伴引為助力,推動讀報教育。

《國語日報》推動讀報教育的案例顯示,以個別報社的力量,也能成功推廣 讀報教育,使之普及於各縣市。這樣的案例,不同於美國、日本的經驗,提供報 業一個可行的參考模式。但是除了參考國語日報的可行模式之外,有幾個因素也 不容忽略:(一)國語日報本身為非營利組織。(二)從業人員有強烈使命感與義 工精神。(三)與教育界的連結度強。

叁、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一、進行各個教學領域的行動研究:教學現場的教師,在學校以各種不同的 課程、節數,以不同的方法、條件,實施讀報課程,適宜進行各個教學領域的行 動研究,例如讀報教學實施前後,各方面的差異觀察,包括課程進行方式、教師 行為改變、教學活動設計、教學實施效果觀察、學生反應、課後親子共讀情形與 影響、報紙融入各學科教學方法、教學時數多寡與閱讀效果的比較等等,有非常 多的研究面向,可供進行教學行動的教師,觀察、紀錄、研究。

二、推動機構全面就讀報教育進行效果研究:以《國語日報》為例,若長期 推動讀報教育,並持續贊助一定數量的國小班級每天讀報,宜每學年進行讀報教 育的效果調查,針對教師、學生、家長分別設計問卷,長期進行比較。

三、進行讀報教育與報紙發行量的關係研究:讀報教育對報紙發行量的影 響,或針對現有或新進讀者進行「讀報或訂報行為,與在學期間接受讀報教育之 關係」的相關調查分析,都是亟待研究揭露的部分,相關研究將可探討「培養學 生讀報」與「成為未來讀者」、「終身讀者」的關係與影響;亦將影響報業對讀報 教育的態度。

四、進行國內外報業「教育讀者、培養讀者」的策略研究:國內外推動讀報 教育的報社,因社會文化、教育環境之差別,以及不同發展階段,應會產生不同 的策略與做法。報業在備受網路衝擊、影響生機的情形下,極需有效的策略做為 借鏡。哪些是有效的做法,值得未來研究者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文參考文獻

1. 呂嘉紋(2005)。兒童閱讀方案之規畫與實施~一位國小教務主任的省思與實 踐。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九所碩士論文。

2.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巨流。

3. 吳昭蓉(2006)。臺灣地區國民教育機會之縣市差異。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

4. 陳昭玲(2005a)。報紙心靈糧食 豐富弱勢學童。國語日報,第二版。

5. 陳昭玲(2005b)。送報到山巔 加恵馬祖師生。國語日報,第十五版。

6. 張彩鳳(2003)。中縣水美國小 掀起讀報熱潮。國語日報,第十五版。

7. 張學喜(2005)。讀報教育指南。台北:國語日報。

8. 馮季眉(2005a)。讀報教育特刊。國語日報,第八版。

9. 馮季眉(2006b)讀報教育指南。台北:國語日報。

10. 馮季眉(2007c)讀報教育說帖。未出版。

11. 曾書璇(2008)。動腦,6。

12. 辜曉進(2002)。走進美國大報。廣州:南方日報。

13. 楊惠芳(2004a)。推動兒童讀報教育 國語日報首開風氣。國語日報,第一版。

14. 楊惠芳(2004b)。兒童讀報教育起跑 扎根閱讀。國語日報,第一版。

15. 楊惠芳(2004c)。送報到山巔感恩贈報 嘉縣三江國小製感謝卡。國語日報,

第 十五版。

16. 劉偉瑩(2005a)。送報到山巔 十育幼院受惠。國語日報,第一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劉偉瑩(2007b)。推動兒童讀報教育 國語日報首開風氣。國語日報,第一版。

18. 劉偉瑩(2007c)。報紙作教材 讀報一小步 教育一大步。國語日報,第二版。

19. 顏湘婷(2006)。應用媒體事讀教育於國小學童之教師行動研究-以報紙新聞 實施讀報教育為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英文參考文獻

1. Creech, S. (2008). Beddingfield students use the `Time for our Times'.

Washington:MaClatchy-Tribune Business News

2. Ferrer, F. (2003). Newspaper in education .The Medium.

3. Leach, K. (2003). Practing Journalism in Elementary Classrooms. Cambrige.Nieman Reports.

4. PR Newswire(2006). NNA Foundation.Study Finds Newspaper Counter for Teens Serves as Bridge to Building Adult Rearership; Study Examines Readership Habits of 18-To24-Year-Old. NY

5. Sargent, S. E. (2005) . Newspaper in education. Detroit News.

6. Sullivan. B. L.(1992). A Study of Credit-Granting Courses on the Use of Newspaper For Education. MI. Universuty Microlims Interbational.

7. Sullivan. D. (2003). NIE Programs Are Working. New york: Editor & Publisher

8. Twenge, J. M.(2006). Generation Me. NY: Free Press.

9. Vockell, E. L. & Cusick, Kathleen. (1995). Theachers' Attitudes Rorward Using Newspaper in the Classroom. Washington. The Clearing House.

10. 妹尾 彰(2004)。NIE の 20 年. 東京:晚成書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代表進步程度;學生問卷部分,將各題選擇「很同意」、「同意」、「有點同意」「不 同意」者分別給予 4 分、3 分、2 分、1 分,輸入電腦,代表同意程度;再以 SPSS 12.0 中文版統計軟體進行各題各選項次數分配、百分比統計。統計的過程中,並 將「明顯進步」和「進步」,合併為「相當程度的進步」;「很同意」和「同意」

的選項,合併為「相當同意」一項,了解填答者在各題的「相當程度的進步」、「相 當同意」的百分比。接著,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不同選擇區域、每週教 學節數、讀報後的使用情形在整體的贊同度的差異;當差異達顯著時,再運用 Scheffe 法進行事後比較。同時,採 Cronbach α係數了解問卷內部的一致性信度。

經統計後發現,本問卷之 Cronbach α係數為 .947。

肆、調查結果——教師(讀報教育實驗班教學實施調查問卷)

一、教師的基本資料

(一)加入實驗班前將報紙運用在教學上的經驗 1. 曾經運用,76.3%

2. 未曾運用,23.7%

圖 1:教師參與實驗班前運用報紙情形

(二)本年度加入讀報實驗班的動機,本題採複選題設計。

1. 原本就喜歡將報紙運用在教學上,53.6 % 2. 去年推動成效良好,19.5%

3. 想嘗試進行讀報教育實驗課程,68.0%

4. 校長或學校行政人員的鼓勵,52.5%

5. 受到其他實驗班老師的鼓勵及影響,17.5%

6. 其他(請說明),13.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教師本年度加入實驗班的動機 二、調查發現

(一)教師實施讀報教學的時間,本題採複選題設計。

1. 晨光時間,82.2%

2. 領域授課時間,65.2%

3. 彈性學習節數 ,68.7%

4. 其他,18.7%

圖 3:教師實施讀報教學時間

(二)教師將報紙運用在學習領域的情形,本題採複選題設計。

1. 國語文,98.9 % 2. 數學,16.4%

3. 社會,35.0%

4. 自然與生活科技,4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藝術與人文,40.2%

6. 健康與體育,18.5%

7. 綜合活動 49.4%

7. 綜合活動 49.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