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 議

依據本研究的過程及結論,提出一般性建議及後續研究建議如下:

一、一般性建議

(一)教練是選手的重要意見領袖,可再多給予選手相關支持。

研究結果顯示,聽障選手主要的社會支持是以「教練支持」

的得分情形最高,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朝夕相處,生活、學習、

訓練均屬最親近的教練給予選手鼓勵、幫忙及在特殊需求上能獲 得滿足,是「社會支持」中對團隊選手影響最大的。目前國內聽 障學生的教育屬特殊教育範圍,而運動專業訓練是體育的領域。

然而,體育教師(教練)無特教的知識,特教教師也無體育的專 業。研究者認為,聽障運動協會應多舉辦聽障運動的相關研習,

讓已在從事聽障運動訓練的教師、教練或對聽障運動有興趣的教 師、教練,能有在職進修的機會取得相關證照及資格,並充實專 業知能和建立對聽障運動訓練發展有正向積極的態度。大部分的 研究都從了解體適能發展現況著手,較少研究從心理的層面去進 行研究,本研究能了解聽障者參與運動的動機,提供運動教練在 訓練課程設計能從技能培養逐漸走向培養運動行為參與的動機,

培養學生對運動的正確觀念、養成良好習慣,增進運動技巧,不

但對聽障者身心發展有益,並且對聽障者整體的生活及社會健全 的發展,均有重要的影響。

(二)相關單位可多舉辦類似賽會,以提升參賽者意願及社會支 持。

研究結果顯示,參加運動比賽頻率越高及有運動成績的聽障 者其參與動機及社會支持越高。因此,建議相關行政團體或各縣 市有關單位,能多舉辦聽障運動競賽(每年多能舉辦全國身心障 礙國民運動會),給予聽障者運動表現機會,從切磋中分享經驗,

獲得運動成就感,進而帶動各地聽障者運動參與的氣氛及維持參 與運動的行為。

(三)善用社會支持,提高女性聽障者的運動參與意願。

多鼓勵女性朋友參與運動,無論是家人、同儕、教練的正向 回饋與認同,皆對女性聽障者參與運動的動機產生良好的動力,

並且能持續參與運動。因此,學校或社會上能給予女性聽障者安 全的訓練場地與足夠運動器材設備;學校老師能鼓勵女性聽障者 投入運動訓練;同學和隊友則是分享心情與打氣的主要來源;運 動教練則提供專業技術的教導與支持,適時給予鼓勵,建立信心。

具體而言,人際支持皆是女性聽障者運動參與的強而有力的後 盾,亦影響女性聽障者運動參與動機的強弱。

(四)建議社會單位可以提供聽障者建立人際社交的機會。

建請學校及企業體能主動開辦社交、人際關係等相關課程、

研習、團康、演講等活動,以協助聽障朋友在社交上的需求。聽 障參賽選手在 20 歲至 39 歲之間的選手,大約是專科、大學、研 究所、社會人士等階段,在身體、心理上皆達到成熟的地步,對 團體生活、人際關係有正面以及全面上的認知。在投入一般社會

運作中對社群交往上有比較強烈的需求,這種情形反應在運動參 與上也有相同的情形。在投入運動時能夠拓展其社交層面及範 圍、增進生活領域、開發人際關係,藉由競技的過程,養成榮辱 精神、勝敗不驕不餒的運動家風度、在共同遵循的規範下,合理 的競爭與努力。

(五)建議教育單位可多針對選手個別差異提供適合的課程。

建請教育相關單位能依聽障者不同年齡、不同學習階段,而 給予適當的學習課程。研究結果顯示專科以上的聽障參賽者比較 著重健康適能、心理利益以及整體等參與動機,聽障參賽選手因 不同的學程之間有不同的課程綱要、課程實施、升學目標等而有 不一樣的課業壓力,在健康適能、心理利益以及整體參與動機上 產生差異進而影響運動參與的動機;其次是聽障生在學時,學校 體育課程實施的方向,在高中(職)以下時或許比較偏向樂趣化 或技能方面,而到了專科以上有加上認知的層面,對於運動參與 上會有增加健康適能、心理利益等的課程內容及方向,以至在整 體參與動機上產生不一樣的觀念,這些觀念在離開學校、投入社 會後仍會造成聽障生在運動參與的差異性。

二、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主要對象是2008年全國聽障國民運動會參賽選手實施 普測,就參賽選手性別方面男女比例相差十分懸殊,若非以普測 實施,恐違反變異數同質性的基本假定,請未來研究者要特別注 意之處。

研究如以量化為主,在問卷填寫時最好有手語老師隨行方便 溝通,且較容易進入聽障者的無聲世界,相對阻力會降低許多。

(二)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是以問卷調查法來進行,僅以量化資料來瞭解聽障參 賽選手社會支持及參與動機之間的關係。易受題目本身設計限 制,建議往後的研究可加採質性方式如訪談、觀察或實驗法,質、

量並重,以對於聽障參賽選手社會支持及參與動機的關係做更深 入的探討、研究。

(三)研究時程方面

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是每兩年舉辦一次,就 2008 年 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的舉辦時間 5 月 23-26 日,研究者如 想在 6 月底前提出研究論文,時程上可能會過於緊迫是未來研 究者要特別注意之處。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89)。

質的教育研究法(四版)

。台北:師大書苑。

王克先(1987)。

學習心理學

。臺北:桂冠。

王武昌(1980)。台北市青年、學生、運動員參與運動動機調查。

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集刊,

7,342-421。

王保進(1993)。

高等教育表現指標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 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台北。

朱夏萍(2003)。

中部四縣市環保義工參與動機、工作滿意度與持續服 務意願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 究,台中。

余枝源(1987)。私立新埔工專學生「運動參與動機」的因素分析。

亞 洲體育,

36,18-19。

吳文榮(2002)。

高職實用技能班教師班級經營、家長教育態度與學生 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 教育研究所,彰化。

吳佳鴻(2003)。

台灣韻律體操發展概況與中小學韻律體操選手參與動 機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台北。

吳宗立(1993)。

國民中學組織結構、教師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關係之 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吳政謀(2004)。

運動健身俱樂部參與行為、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忠誠

度之研究

-

以奔放主題運動館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 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台北。

吳萬福(1974)。北師專體育設施及學生運動興趣調查報告。

體育論著 選集(第五輯,

6~20

。台北:台灣省國民體育委員會編印。

呂奎延(2005)。

台北市公立高中生運動價值觀影響因素之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

呂銀益(1997)。

青年橄欖球員參與動機及學習阻礙因素分析與研究

。 台北:華泰書局。

李明憲(1997)。

國小、國中學生體能活動、健康體能相關影響因素之 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

台北。

李思招(2000)。

護理學生規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

李英蘭(2005)。

托兒所保育人員工作價值觀、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 之研究

以高高屏地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青 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台北。

李彩華(1998)。

台北市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

李啟明(2008)。

台中縣國小躲避球隊選手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 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研究所,彰化。

周紹忠、岑漢康主編(2000)。

體育心理學

。台北:亞太。

林仁義(2001)。

原住民甲組成棒選手參與棒球運動動機之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台北。

林佳蓉(2001)。

幼兒教師任教職志、工作壓力及社會支持之質性研究

。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林清山(1995)。

耐力跑最佳步幅判定之二度空間多項式迴歸模式研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

林清山(2005)。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台北:東華書局。

林曉怡(2005)。

台南市國小游泳團隊學童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 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台 北。

林寶山(1975)。

台北市高級中等學校新生入學前後升學意願及學業成 就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 北。

邱皓政(1989)。

認知需求、刺激尋求動機、社會焦慮與個人創造性之 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台北。

洪秀珍(2000)。

高雄縣單親婦女社會支持、社會參與與生活適應之關 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

洪玲茹(2002)。

社教機構員工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專業承諾關係之 研究

--

以高雄市公立社教機構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洪輝宗(2004)。

國小學童國術運動參與動機因素之差異性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體育教育研究所,台南。

范智明(1998)。

台北市運動健身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

孫扶志(1996)。認知解題策略對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童文字解題能力之 實驗研究。

測驗統計年刊,

4,71-123。

徐蒲玲(1987)。

台北市國小兒童性別、年級、學業成績及家庭社經地 位對其休閒活動類型影響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文化大 學家政研究所,台北。

徐靜芳(2002)。

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

。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

翁碧慧(2001)。

學習動機與社會支持對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在職進修研 究生學習困擾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教育研究所,台東。

馬啟偉、張力為(1996)。

體育運動心理學

。台北:東華書局。

張小芬(2000)。

後設溝通訓練課程對增進聽障學生人際知覺與後設溝 通能力之教學效果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 殊教育研究所,台北。

張伯謙(2003)。

台北市國小學校運動代表隊學童參與動機之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張志銘(1992)。

國內優秀背向式跳高選手運動生物力學分析

。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

張良漢(2001)。

休閒覺知自由、休閒無聊感及休閒利益之相關研究

。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中。

張怡潔(2008)。

國小排球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台北。

張春興(1986)。

心理學

。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9)。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東華書局。

張郁芬(2001)。

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張博智(2004)。

國內優秀男子百公尺起跑出發運動學分析

。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桃園。

張雅棻(2001)。

體育重點發展學校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訓練意願影響 因素之研究

以桃園縣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研究 所,台北。

張榮勳(1997)。

高雄市國民小學學童課餘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林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

張蓓莉(1978)。

各種教育安置下國中聽覺障礙學自我觀念與適應之關 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張豐盛(2004)。

台南市國小民俗體育團隊學童參與動機之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體育教育研究所,台南。

許泰彰(2000)。

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

許惠英(2004)。

高中羽球運動代表隊選手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台北。

許碧章(2006)。

台北縣國民小學手球團隊學童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 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台北。

許銘華(2002)。

大學體育課興趣選項桌球學生運動社會化與選項動機 對運動參與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 育研究所,台北。

許樹淵(1999)。如何提昇大專學生競技運動能力水準。

大專體育雙月

許樹淵(1999)。如何提昇大專學生競技運動能力水準。

大專體育雙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