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因此,老師除了可將複式評量當作教學評量的工具,也可透過複式評量中 學生的作答情形,以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效。

第二節 建議

本節研究者透過複式評量實驗教學後,提出以下幾點想法,以作為未來在教 學與相關研究之參考與建議。

一、對複式評量實驗教學的建議

(一) 一般課程可採用「複式評量實驗教學」。配合課程內容來設計題型,使學生 在該單元的迷思概念於教學活動中呈現,經過「複式評量實驗教學」後,

讓學生加深印象並獲得正確且具體的概念。

(二) 教學活動中進行複式評量,可先蒐集學生迷思概念與錯誤解題類型為命題 的參考,且配合課程內容來設計題型。

(三) 複式評量於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學生在答題卷所反映的迷思概念,可做為 老師課程安排的參考。

(四) 實施複式評量教學活動,可充分利用「學習日誌」,有助於老師了解學生的 學習情況,及早發現問題,並提供協助,幫助學生學習。

二、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 本研究樣本僅限於台中市一所國中一年級班級,採取小樣本實驗教學,由 研究者分派實驗組與控制組,並非隨機取樣,故於量的分析造成代表性不 足的情況。另外,因區域性或年級不同是否會使研究結果有所差異,值得 加以探討。若往後相關研究可解決實驗樣本較小的因素,則可得到更一般 化的推論。

(二) 本實驗研究時間共進行五週,時間並不算長,時間因素是否會使研究結果 有所差異,值得加以探討。本研究只能針對短期影響作出建議的結論,未 來從事相關研究者,可考慮拉長研究時間,對複式評量教學長期影響做更 深入的研究。

(三) 「複式評量實驗教學」的研究時間較短,實驗教學是否具有學習保留及學 習遷移效果,可進行追蹤的研究。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美芬(1991)。Research on Science Misconceptions。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 報,22,頁 367-400。

王九逵(1994)。數學與數學家的故事 3。凡異出版社,頁 82。

王麗芬(2001)。國小學童對「物質變化」迷思概念的分析研究。國立屏東師範 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王麗娟(2004)。數學領域評量問題之探討-簡介複式評量與二階段評量。取自 於:http://163.26.20.2/math/93year/數學領域評量問題之探討.doc。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編(1996)。教育理念與地方教育實務研討會會議記 錄。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頁 46-47。

杜正治(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刊於李口永吟(2003)。學習輔導:學習心理 學的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璧如(2006)。改善國中生電流消耗模式迷思概念之教學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啟迪(2009)。臺灣國中學生在 TIMSS 及 PISA 的科學學習成果表現及其啟示。

研習資訊雙月刊,第 26 卷第 6 期,頁 73-88。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市:商鼎。

林義雄、陳澤民譯(1986)。數學學習心理學。台北市:九章出版社,頁 219。

林秀鳳(1996)。國小學童「地球運動」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教育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星秀(2001)。高雄市國二函數課程 GSP 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曉芳、余民寧(2001)。國中生在數學代數概念學習之評量研究。教育與心理 研究,24 期(下冊),頁 303-326。(TSSCI 期刊,國科會計畫編號:

NSC-88-2413-S-001-004)

林福隆、陳銘章(2003)。複式評量─以式子的運算為例。數學課程領域教學與 輔導網。取自於 http://mathseed.ntue.edu.tw/401.htm。

林怡如、何信助、廖年淼(2004)。提升數學學習動機的教學策略。師友月刊,

vol.440,頁 43-47。

周明樂(2004)。數學學習態度與學習效果之相關性研究。台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

陳長春(1992)。加強補救教學的意義。中縣文教,13,頁 17-18。

陳英娥(1992)。電腦輔助教學在國中數學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竹村 (2003)。TIMSS 1999 臺灣名列前茅及可能因素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8 期,頁 133-146。

陳蕙茹(2003)。複式評量實作範例─以三角形性質為例。數學課程領域教學與 輔導網。取自於 http://mathseed.ntue.edu.tw/main.htm。

陳二利(2004)。配方法解題的複式評量。數學課程領域教學與輔導網。取自於 http://mathseed.ntue.edu.tw/main.htm

陳昭蓉譯(2006)。圖解數學辭典。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2011)。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調查 2011。取自於 http://www.sec.ntnu.edu.tw/timss2011/introduce.asp。

教育部(2008)。97 年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取自於 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login_type=1

曹博盛(2001)。國中數學在九年一貫架構下的教學與評量。載於開創課程新世 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NSC 88-2614-H-017-001)

張新仁 (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

教育學刊,17,頁 85-106。 究計畫報告,NSC76-0111-S003-08、NSC77-0111-S003-05A。

葉信耀 (2008)。國一學生函數單元融入複式評量的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 學與輔導網。取自於:http://mathseed.ntue.edu.tw/main.htm。

謝孟珊(2000)。以不同符號表徵未知數對國二學生解方程式表現之探討。國立 台北師範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長霖、姚谷樺(2003)。複式評量-以三角形與多邊形的邊角關係為例。數學 課程領域教學與輔導網。取自於 http://mathseed.ntue.edu.tw/main.htm。

鄧敦平(2000)。補救教學的迷思--談回歸起點的教學。師說,138,頁 36-43。

鄭麗玉(1998)。如何改變學生的迷思概念。教師之友,39(5),頁 28-36。

鄭朝亨(2004)。幾何複式評量。數學課程領域教學與輔導網。取自於 http://mathseed.ntue.edu.tw/main.htm

蕭龍生 (2008)。國中因式分解之複式評量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未出版,高雄市。

蕭宇欽(2006)。高雄地區七年級生解一元一次方程式迷思概念之分析研究。高雄 師範大學數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貳、西文部分

Abimbola,I.O.(1998). The problem of terminology in the study of student conceptions in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72(2),175-184.

Anderson, W., & Krathwohl, D. R. (Eds.)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 NY:

Longman.13,17-18。

Clement, J.,Lochhead, J., & Monk, G.(198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mathematics.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88,286-290.

Champagne, A.B. & Klopfer, L.E.(1982) A Causal Model of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a College Physics Cours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19, 299-309.

Cobern,W.W.(1989).World view theory and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Fundamental epistemological structure as a critical factor in science learning and attitude development.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1-55.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1994). Entering the fiel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10-63). Thousand Oaks, CA: Sage.1-20.

Head, J.(1986).Research into “Alternative Frameworks”:Promise and Problems.

Research in Technological Education,4(2),203-211.

Jiang-Broaddstock, M.(1992). Elementary student’s alternative Concepts about earth

systems phenomena in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Ph D.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unpublished)

Mariana, G., & Hewson, A. B.(1985).The role of intelligence environment in the origin of conceptions:An explanatory study. In L.H. T. West, & A. L. Pines,

(Eds.),Cognitive structure and conceptual change. Orlando, FL:Academic Press.

McLaughlin T. F.,& Vacha, E. F. (1992).The at-risk student: A proposal for actio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19,66-68.

Pines, A. L.(1980).A model for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The formative role of summ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Individualized Industruction

(12th,Windsor,Canada).

Peter W. Hewson(1996). Teaching for Conceptual Change. Improving Curriculum and

Teaching,Ch11,131-140.

Vergnaud, G.(1984).Understanding mathematics at secondary school level. In A. Bell, B. Low,& J. Kilpatrick(Eds)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in mathematical education,27-35. UK:Shell Center for Mathematical Education.

Wandersee, J., Mintzes, J., & Novak, J. (1994). Research on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 D. Gabel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177-210. New York: Macmillan.

附 錄

附錄一:數學學習態度量表

附錄二:一元一次方程式3-1「式子的運算」複式評量之前測試題卷

一元一次方程式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式」複式評量之前測試題卷

一元一次方程式 3-3「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應用問題」複式評量之前測試題卷

附錄三:一元一次方程式 3-1「式子的運算」補救教學加強卷(學生 S32 作答情形)

一元一次方程式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式」補救教學加強卷(學生 S13 作答情形)

一元一次方程式 3-3「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應用問題」補救教學加強卷(學生 S10 作 答情形)

附錄四:一元一次方程式 3-1「式子的運算」複式評量之後測試題卷(學生 S29 作 答情形)

一元一次方程式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式」複式評量之後測試題卷(學生 S03 作 答情形)

一元一次方程式 3-3「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應用問題」複式評量之後測試題卷(學生 S07 作答情形)

附錄五:一元一次方程式學習成就之後測試題卷

附錄六:一元一次方程式 3-1「式子的運算」之學習日誌(學生 S32 紀錄情形)

一元一次方程式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式」之學習日誌(學生 S13 紀錄情形)

一元一次方程式 3-3「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應用問題」(學生 S10 紀錄情形)

附錄七:學習日誌彙整

一、我在 3-2 所學的內容是:

S13: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S19:等量公理與移項變號。

S26:把一元一次式的x解出來。

二、上完 3-2 後,我還沒學會的有:

S04:移項法則不太熟。

S13:移項變號的計算要小心。

S19:濃度問題有時候不太會。

三、3-2 讓我覺得困擾的地方有:

S13:式子太長,容易計算錯誤。

S18:計算容易錯亂。

S26:由外往內解題的題目。

四、學完 3-2 我的收穫和新發現有:

S04:學會等量公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S13:怎麼解x。計算好粗心。

S26:由內往外剖開法也很好用。

五、關於 3-2,我對自己學習的意見與建議:

S18:作答時不煩亂。

S19:回家把不會的,或錯的再多算幾遍。

S32:希望自己能細心點,並有點耐心。

一元一次方程式 3-3「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應用問題」

一、我在 3-3 所學的內容是:

S04:未知數的應用問題。

S09:如何化簡方程式和解方程式的應用問題。

S25:先從問題的敘述中找出條件,選擇一個適當的未知數。

二、上完 3-3 後,我還沒學會的有:

S10:已學會,但有時後明明算式解出來了,但因計算錯誤所以答案錯誤。

S13:式子的運算、濃度、速率。

S15:有些問題不知道如何設未知數。

三、3-3 讓我覺得困擾的地方有:

S01:化簡時很容易出錯。

S04:濃度、速率、除法類的應用問題。

S22:我覺得看到問題然後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比較難,而常常因為寫太快而把 計算過程算錯。

四、學完 3-3 我的收穫和新發現有:

S02:學會生活中的x應用問題。

S10:有時發現只要多算一點別種題目或多花點心思在想題目上就可以發現解出 答案的重要關鍵了。

S11:更了解x怎麼算。x其實不難,只是我太常粗心。

五、關於 3-3,我對自己學習的意見與建議:

S01:題目要認真看,還要多算題目。

S09:對於方程式的計算要更小心。

S22:我覺得我應該要細心一點,不要太粗心,而且我的速度也要快一點。

附錄八:複式評量實驗教學回饋單(學生 S07 紀錄情形)

複式評量實驗教學回饋單(學生 S10 紀錄情形)

複式評量實驗教學回饋單(學生 S29 紀錄情形)

複式評量實驗教學回饋單(學生 S33 紀錄情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