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本節依據本研究主要發現與所歸納的結論,提出建議,以供高中生活 科技教師教學時,據以修正與加強教學計畫,使生活科技課程的實施能更 順利成功,並且供後續研究者參考。分述如下:

壹、對教學的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主要發現與結論,對高中生活科技科任課教師提出教學 建議如下:

一、善用科技史與 STS 教材進行教學

根據本研究指出,科技史與 STS 教材皆能顯著提升高中三年級學生的 科技素養,其中科技史教材更能顯著提升高中三年級學生的科技態度,因 此,高中生活科技若能配合教學內容,適當融入相關科技史教材或是搭配 STS 相關議題討論,將能使生活科技課程更能達成提升學生科技素養與科 技態度的教學目標。

二、參考自然科成績進行分組教學

研究結果顯示,自然科成績的高低與科技素養的表現有顯著相關。因 此,生活科技教師進行教學時,若需要分組討論,可以參考學生的自然科 成績進行異質性分組,使每組皆能有不同科技素養的學生,可使分組教學 更能達成教學目標。

三、增進學生科技態度以提升科技素養

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科技態度的表現與科技素養的成績有顯著的相 關。因此,生活科技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透過課程與教學情境,想辦法提 升學生對於科技的態度,使學生對科技的使用與科技的價值能有更正向的 想法。

貳、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受限於研究者的時間與人力,因此在研究方法及所選擇的研究 變項上,均未能完善,以下提供建議以作為後續研究者的參考。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實驗研究法為主,僅以量化的方式對實驗結果進行研究,缺 乏質性方面的研究,無法深入瞭解個別學生的狀況。未來研究者可以針對 個案研究進行觀察與記錄,可以更客觀地發現高中學生在科技素養與科技 態度的表現與關係。

此外,後續研究者亦可研究科技素養與學業成就之外尚有何因素會影 響科技素養,修正結構方程模式之後,是否能預測學生的科技素養。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僅選擇五項個人背景變項作為自變項,研究與高中三年級學生 的科技素養與科技態度的影響,未能將其他可能因素納入,未來研究者可 依文獻探討情形,再增加其他可能的研究變項。

此外,本研究限於研究架構之規劃,未能將問題解決能力納入研究變 項中,以便瞭解問題解決能力的高低對學生科技素養是否會有影響,後續 研究者亦可考慮納入。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澄霞(1995)。STS 活動中之「學」與「教」。科學教育學刊,3(1), 115-137。

王素慧(2007)。科學史融入國小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對批判思 考與自然科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 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琇葉(2007)。STS 教學模式配合問題解決教學歷程融入國小一年級生活 課程對學童問題解決能力及科學態度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人資處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朱則剛(1994)。建構主義知識論與情境認知的迷思──兼論其對認知心理 學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13(2),3-14。

巫俊明(1997)。歷史導向物理課程對學生科學本質的了解、科學態度、

及物理學科成績之影響。物理教育,1(2),64-84。

李美倩(2006)。STS 教學對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批判思考能力之研究。臺 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芬靜(2009)。科學史教學對高中生科學認識觀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阮俊榮(2007)。STS 理念的環境議題融入課程對國小學童環境知識、態度 與行為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屏東。

林人龍、黃進和、宗靜萍(2004)。九年一貫科技素養教育課程教學設計 與實施—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科技發展史」為例。生活科技教育,

37(5),14-38。

林弘昌(2010)。情境式科技史教材對科技概念的學習及問題解決能力的 影響之研究-以布袋戲的科技導入歷程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8-2511-S-003-051)。臺北: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林振成(2010)。大學設計科系學生的科技素養與其造形創造力關係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民群(2010)。科學史融入理化教學對不同學習風格的國二學生之成效探 討。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林民棟(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科技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 科技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建華(2011)。國中學生科技素養與科技態度之相關研究。中原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清煙(2007)。臺中縣國中生科技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 育與技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周煜昕(2010)。高雄巿公立高中學生生活科技素養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邱明富、高慧蓮(2006)。科學史融入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本質觀影響之 探究。科學教育學刊,14(2),163-187。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吳正桓(1992)。態度形成方式對其結構的影響:情感、認知及其測量,

中華心理學刊,34,41-55。

吳盈妮(2005)。科學史融入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概念學習及科學的態度 之影響。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

徐志豪(2009)。STS 教學對培養八年級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以「有 機化合物」、「節能省電」模組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在職進 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夏宗義(2004)。高雄縣大寮地區國中三年級學生科技態度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昭志(2007)。以沙塵暴為主題之STS 教學對六年級學生環境認知及態度 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

黃德祥(1992)。國中與國小班級中影響學生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之相關 因素研究。高雄:復文。

許峻豪(2008)。科學史融入九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之探討—以『動能、

位能與能量』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 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許德發(2000)。專科學生對科學的態度、生物學科自我效能與其營養健康 信念表徵、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文典(1997)。STS 教學教師所需之專業準備。科學教育學刊,5(2),

167-189。

陳淑媛、洪振方(1998)。融入科學史之教學對學生了解科學本質之影響。

科學與教育學報,2,121-150。

陳景堂(1998)。統計分析:SPSS for Windows 入門與應用。臺北:儒林。

陳怡君(2005)。科學史融入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批判思考之研究。國立 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銘鐘(2007)。南部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生九年一貫科技素養之研究。國立 臺南大學材料科學系自然科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陳中厚(2004)。臺中縣海線地區國中學生科技素養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蘊斌(2002)。國民中學科技素養量表常模建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葉明正(2002)。國中學生學業成就、創造力與科技素養之相關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游光昭、韓豐年、徐毅穎、林坤誼(2005)。國中學生科技態度量表之發 展。高雄師大學報,19,69-83。

游光昭、林坤誼、洪國峰(2008)。科技教學的另類選擇:科技史的融入。

生活科技教育,41(8),42-65。

曾建勳(2009)。電腦化 MST 科際整合課程對國小學生科技素養與科技創 造力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

未出版,高雄。

曾琪淑(2009)。科技史教學的新場域-以科技博物館實施印刷科技史活 動為例。生活科技教育,42(5),71-84。

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

張弘昇(2011)。基於 STS 教學策略的網路探究式學習模式對學生學習成 就、態度、批判思考能力與批判思考意向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數位 學習科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張俊民(2010)。不同的科學史情境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學習自然與生活科技 的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未出版,新竹。

張銘芳(2009)。以STS 教學提升學生垃圾減量知識、態度和行為之成效。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慧君(2005)。STS 教學對於八年級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淑女(2009)。高雄縣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科技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相 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高雄。

張春興(1991)。心理學概要。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程國選(2002)。高中資賦優異學生自我傷害行為篩檢與防治之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楊惠如(2009)。融入科學史與實驗教學對國二學生理化學習成效影響之研 究--以「空氣的成分與性質」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在

楊惠如(2009)。融入科學史與實驗教學對國二學生理化學習成效影響之研 究--以「空氣的成分與性質」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