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四、 對依變項「行政效率」的預測力以「高薪資所得效益」最高,顯示考試院 暨所屬機關員工對「高薪資所得效益」較強烈時,則其對行政效率認知也 愈高。

五、 對依變項「服務品質」的預測力以「高薪資所得效益」最高,顯示考試院 暨所屬機關員工對「高薪資所得效益」較強烈時,則其對服務品質認知也 愈高。

六、 對依變項「貪腐控制」的預測力以「高薪資所得效益」最高,顯示考試院 暨所屬機關員工對「高薪資所得效益」較強烈時,則其對貪腐控制認知也 愈高。

七、 對依變項「廉潔」的預測力以「高薪資所得效益」最高,顯示考試院暨所 屬機關員工對「高薪資所得效益」較強烈時,則其對廉潔認知也愈高。

第二節 建議

壹 、 增 進 年 輕 員 工 對 於 廉 潔 認 知

本研究結果發現年齡在 40 歲以下、年資在 25 年以下、職等在 9 職等以下、

個人年所得在 1 百萬以下的非主管人員,對於廉潔的行政倫理規範、廉潔價值 觀、資訊透明、行政效率、服務品質、貪腐控制等 6 構面均有努力成長的空間,

尤其在行政倫理規範及廉潔價值觀的理念,如何深值在員工內心更是刻不容緩的 工作。學者江明修(1996)表示:重建廉能政府的治標與治本處方甚多,除持續 地改善社會文化風氣外,最為具體也最易見效者,仍在健全文官制度及強化公務 人員的使命感。

貳 、 資 深 或 主 管 人 員 可 作 為 新 進 人 員 廉 潔 的 表 率

本研究結果發現年齡在 41 歲以上、年資在 26 年以上、職等在 10 職等以上、

個人年所得在 1 百萬以上的主管人員,對於廉潔的行政倫理規範、廉潔價值觀等 認知,均高於其他組別,顯示年齡愈大、年資愈久、職等、年收入愈高的優秀主 管人員足以堪任其他員工之表率。研究者推論可能是因為年齡在 41 歲以上、年 資在 26 年以上、職等在 10 職等以上、個人年所得在 1 百萬以上的主管人員,在 公務界已有一定的聲望及地位,文官能被選拔擔任主管職務者,其在專業領域上 的表現想必是非凡卓越,多為愛惜名譽、樹德兼備的國家棟樑,因此,希冀資深 或主管人員能將廉潔的行政倫理規範、廉潔價值觀等美德繼續傳承給公務體系內 的所有同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參 、 高 薪 不 是 養 廉 的 唯 一 法 門

本研究結果發現高薪資所得效益有提升員工對於廉潔及其資訊透明、行政效 率、服務品質、貪腐控制的作用,雖然高薪資所得與廉潔及其資訊透明、行政效 率、服務品質、貪腐控制都有正面的相關,但是其變異量均低於 20%,亦即預測 力均低於 20%;另外,員工因著對於經濟壓力的體認,較願意遵守行政倫理規範 及廉潔價值觀,經濟壓力對於行政倫理規範及廉潔價值觀亦有正面的相關,惟其 變異量均低於 7%,亦即預測力均低於 7%。據上,本研究推論高薪的 2 面構面:

高薪資所得效益與經濟壓力,對於廉潔的 6 個構面:行政倫理規範、廉潔價值觀、

資訊透明、行政效率、服務品質、貪腐控制,雖有助於員工廉潔的表現,惟高薪 對於廉潔的預測力不高,是以,廉潔的表現尚可藉由高薪以外的其他方式達成,

而高薪只是為了達成員工廉潔的手段之一,但並不是獨一無二的法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參考書目

壹、 中文部分

一、 書籍

何增科(1995)。政治之癌:發展中國家腐化問題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 社。頁 88-90。

吳明隆(2000)。SPSS 統計應用實務 初版。臺北:松崗電腦圖書有限公司。

吳明隆(2007)。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加樺國 際有限公司。

吳明隆(2010)。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宋文、陳真、程明(2005)。行政學(上)。臺北:正志出版社。

李光耀(2000)。李光耀回憶錄(1965~2000)。臺北:世界書局。

李城忠(2008)。應用統計學SPSS完全攻略。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

林曉芳(2010)。統計學 SPSS 之應用。鼎茂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鍾沂(2005)。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凃金堂(2010)。SPSS 與量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修訂版)。臺北:雙 葉書廊。

孫本初(2010)。新公共管理。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英忠(1997)。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臺北:華泰書局。

榮泰生(2010)。SPSS 與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蔡憲六(1980)。企業薪資管理。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謝廣全、謝佳懿(2010)。SPSS 與應用統計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二、 學位論文

王昌鴻(2011)。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管理運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余松和(2011)。我國政府對「貪腐防治」與治理績效之研究(2000~2010)(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宜蘭縣。

李勝輝(2007)。廉能政府施政滿意度評估模型建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縣。

周忠平(2000)。新加坡威權政治之形成與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 江大學,臺北縣。

徐連城(2005)。我國反貪腐策略改進之研究-以香港與新加坡為標竿學習對 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張騏麟(2003)。我國貪污犯罪及防治對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中正大學,嘉義縣。

莊英敏(2005)。澎湖縣公務員廉政倫理行為決策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怡蓉(2012)。新加坡反貪制度之研究-新制度論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康生(2006)。我國廉政機制整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 學,臺北縣。

陳順煌(2002)。我國貪污問題與廉政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成琪(2001)。我國公務人員貪污問題與防制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溫喜富(1998)。新加坡文官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臺北市。

蔡昌德(2005)。高雄市行政透明與廉能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中山大學,高雄市。

諸承明(1995)。薪資設計要素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以組織特性與任務特性 為情境變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黃家齊(1997)。技術特性與薪資給付基礎之關係研究-績效控制觀點(未出版 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三、 雜誌期刊

朱楠賢(2001)。行政機關推動績效獎金制度應有的觀念及作法【專論】。人事 月刊,33(5),24-26。

江岷欽、侯漢君(2003)。民主國家廉政制度的比較研究-以 OECD 會員國為例

【專論】。立法院院聞,31(8),29-39。

江明修(1996)。重建廉能政府之道【專論】。政策月刊,18。

余致力,陳敦源,黃東益(2003)。非政府組織與反貪腐運動:國際透明組織 與台灣透明組織簡介【專論】。國家政策論壇,夏季號,39-62。

林文淵(2001)。經濟部所屬事業經營績效考核與獎金制度之探討【專論】。研 考雙月刊,25(4),46-53。

林文燦(2001a)。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研訂始末【專論】。人事月刊,33(6),

33-46。

───(2001b)。績效待遇制度的在地化—公部門實施績效待遇制度的出路【專 論】。人事月刊,33(4),23-43。

───(2008)。新加坡何以能延攬「才德兼備」的一流政務人員-「高薪養 賢,厚祿養廉」待遇制度的啟示【專論】。公共行政學報, 27,187-198。

林素安(2001)。績效獎金 Q & A【專論】。人事月刊,33(6),47-54。

洪瑞聰、余坤東、梁金樹(1998)。薪資決定因素與薪資滿意關係之研究【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論】。管理與資訊學報,3,33-54。

馬群傑、陳建寧(2010)。公務人員核心價值認知與廉能政府之研究分析"廉 能政府建構對於促進兩岸良性互動發展重要性分析"。「第七屆地方治理 與城鄉發展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新竹縣私立玄奘大學。

馬躍(2002)。概論新加坡的廉政建設【專論】。棗莊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3), 44-47。

張火燦(1996)。薪酬的相關理論及其模式【專論】。人事管理,33(2)。

張哲琛(2009)。從公務倫理觀點重建廉能政府【專論】。文官制度季刊,1,

頁 97-113。

陳泳翰(2011)。為何總理年薪是歐巴馬 5 位?CEO 薪酬跟著 GDP 跳動【專論】。 商業周刊,1229,128-129。

陳金貴(2000)。行政機關績效考核與公務人員績效獎金之相關研究【專論】。 人事行政,132,39-53。

陳姿蓉(1995)。現行公務人員獎金制度概述【專論】。人事月刊,21(1),74-79。

陳姿蓉(2000)。概述人事局研訂實施行政機關員工績效獎金制度之經過【專 論】。人事月刊,31(6),60-62。

陳維鸚(1992)。老闆,你的愛還在不在?---員工酬勞對績效之影響【專論】。 會計研究月刊,88,41-44。

錢士中(2001)。公務人員績效獎金制度之規劃建構與落實【專論】。人事月刊,

33(3),42-45。

黃家齊(1999)。技術特性、績效資訊與薪資給付基礎之關聯性研究-整合組織 控制觀點。管理學報,16(2),285-314。

四、 政府出版品

林文燦(2000)。建構我國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活化待遇制度的策略。行 政院人事行政局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29,575-618。

江岷欽(1996)。行政官僚貪污防治之理論與實務:亞洲各國肅貪措施之比較。

文官體制之比較研究,263-316。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臺北市。

考試院(2010)。文官興革規劃方案,臺北市。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9a)。新加坡政府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考察報告,臺北市。

---(2009b)。各國人事法令彙編新加坡公務員人事法令彙編:

新加坡公務員行為與紀律規範,臺北市。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發展委員會(2005)。國家廉政體系及指標之建構報告書,

臺北市。

黃榮護(2012)。國際間行政透明的趨勢與成效。法務部廉政署行政透明論壇(南 區)會議資料,50。

葉一璋,2012,優質公共治理與廉政治理的共通架構:廉潔、透明與課責。法 務部廉政署行政透明論壇(北區)會議資料,5-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貳、 英文部分

Balkin, D. B. & Gomez – Mejia, L. R. ( 1990 ) .Matching Compensation and Organization Strategy Management Journal, 11, (pp153-169)

Gomez-Mejia, L. R., & Welbourne, T. M. (1988). Compensation strategy: An overview and future steps.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11(3), (pp.173-189)

Henderson, R.I(1979).Compensation Management:Rewarding Performance. Reston, Viginia: Reston Publishing Co.

Kenneth Kernaghan, (1996).The Ethics Era In Canadi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Canadian center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Lawler, III, E. E. (1995). The new pay: A Strategic Approach. Compensation & Benefits Review, 27(4), (pp.14-22)

Milkovich, G. T. (1988).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on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6, (pp.263-288)

Milkovich, George. T. & Jerry M. Newman (1990).Compensation. 3rd, Richar D.

IRWIN, Inc.

Quah S.T.Jon., ( 1978 ) , Administrative and Legal Measures for Combating Bureaucratic Corruption in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89).“Singapore’s Experience in Curbing Corruption.” In Arnold J. Heidenheimer, Michael Johnston and Victor LeVine (eds.), Political Corruption:

A Handbook.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Books, 1989, Chapter 48, (pp.

841-853.)

---(2001). “Combating Corruption in Singapore: What Can Be Learned?” 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 9(1) (pp. 29-35.)

---(2001). “Combating Corruption in Singapore: What Can Be Learned?” 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 9(1) (pp. 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