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結論

本節茲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分作結論如下:

一、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

(一)本研究發現,參加殘障運動競賽、假日或暑期體育營隊或活動的 學生比例皆低於二成。因此,舉辦相關體育競賽或活動,創造學 生參與運動的機會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二)主要從事的運動項目以球類運動最高,此與一般學生相同。可能 因為球類運動場地在校園環境相當普及,有利於學生從事運動。

不同的是肢體障礙學生從事復健運動的比例僅次於球類運動,這 是因為肢體障礙學生須藉由復健運動來改善或維持期身體機 能。另外,從事游泳運動的比例為第三高,推論可能與水的物理 特性有利於肢體障礙學生進行運動有關。

(三)運動的時間以週末或國定假日、每天課餘、寒暑假三者皆有最高,

推論可能因為較長的可利用時間對於學生運動的安排較具彈性。

(四)運動的時段以放學後比例最高,推論可能因運動時間較為完整,

運動不致被中斷。

(五)每週運動次數有偏低的趨勢,以2 次接近三成最高、其次為 1 次;如加總每週 3 次以上部份接近四成,此部分可能與部分學生 須從事復健運動有關。

(六)每次運動時間以 30 分鐘以下最多,與一般學生相同,需鼓勵學 生運動持續時間最好達30 分鐘以上。

(七)符合每週運動3 次以上、每次持續 30 分鐘以上的學生接近三成,

顯見大部份學生的運動習慣仍有加強的必要。

(八)肢障學生可能行動不便不喜歡麻煩別人,因此運動友伴和一般學 生不同,主要與家人一起。

(九)學生運動地點與一般學生相同以學校最高,可能因為學校運動環 境最為熟悉、方便、也容易找到運動友伴。

二、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學生運動阻礙因素較高的主要項目依序為,「學業壓力繁重」、「氣 溫不適合(太冷、太熱)」、「運動很累」、「要寫作業」、「沒有時間」、「沒 有持續運動的毅力」。因此,肢體障礙學生與普通學生一樣,面臨強大 的課業壓力,缺乏運動時間。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的差異

(一)肢障程度重度之學生,因行動不便,外出需使用輪椅。在運動 機會減少的情形下,體位可能過重。也可能因此產生參加殘障 運動競賽的學生,以體位過重者、肢體障礙程度重度者、外出 輔具使用手推式輪椅者居多的結果。

(二)參加運動性社團或校隊的學生因為運動機會較多,因此每週運 動 6 次以上的學生百分比顯著大於未參加者。

(三)肢障學生由於障礙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行動能力,具獨立步 行能力者在行動的便利性上大於無法獨立步行者。因此,每週 運動 0 次的學生中,無法獨立步行者的百分比顯著大於不用輔 具就能行走者的百分比。

四、不同背景變項之肢體障礙學生,運動阻礙因素的差異

(一)體位是造成學生運動阻礙因素有顯著差異的主要原因之ㄧ,尤 其在個人內在阻礙構面最為明顯。其中「運動技巧不好怕被取 笑」、「缺乏指導人員」是最主要的原因。體位過瘦、過重者阻 礙因素大於正常者。

(二)參加運動性社團或校隊是造成學生運動阻礙有顯著差異的主因 之ㄧ,尤其在個人內在阻礙構面最為明顯。其中「本身健康狀 況不好」、「朋友沒有時間」是最主要的因素。未參加者阻礙因 素大於參加者。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乃根據本研究之發現,提出下列幾點建議:

一、一般建議

(一)本研究結果發現,肢體障礙學生參加殘障運動競賽、假日或暑期 體育營隊或活動的學生比例皆低於二成,再加上學生的運動阻礙 因素首要為課業壓力。因此,考量肢體障礙學生的特殊需求,於 假日或暑期多舉辦適合學生參加的體育營隊或活動,有其必要 性,也可以增加其運動的機會。辦理校內學生體育活動時,如能 考慮適當修改器材或規則讓肢體障礙學生能融入參與,亦可增加 運動機會。

(二)游泳是肢體障礙學生主要從事運動項目的第三位,這與一般學生 相比較是較為凸顯的運動項目,也是值得繼續推展的項目。因為 水中活動與陸上活動相較之下,水的物理特性對肢體障礙學生的 運動限制不僅大幅降低,反而具有很好的運動治療效果,現階段 運用的對象以腦性麻痺患者最多。

(三)符合每週運動3 次以上,每次持續 30 分鐘以上的學生接近 3 成,

顯示大部分肢體障礙學生尚未達成運動333 的目標,學校體育仍 需持續推動學生朝此目標邁進,以全面提升肢體障礙學生體適 能,養成有效規律運動習慣。

(四)本研究顯示,BMI 體位過重學生在「怕受到運動傷害」、「運動 技巧不好怕被取笑」、「缺乏運動專業知識」、「缺乏指導人員」

等題項的阻礙因素,顯著大於正常學生。因此,適應體育教師 在授課時,應多加強學生的運動專業知識,建立學生正確的運 動傷害預防觀念與作法。學生在動作技巧學習上遭遇困難時,

適應體育教師應有更多的耐心與毅力,給予學生正向支持及肯 定,鼓勵學生不斷嘗試,以增加其學習機會,建立成功學習經 驗。

二、後續研究建議

(一)本研究發現,肢體障礙學生規律運動的比例雖然接近1/3,但在 學生從事的運動項目上,復健運動類高居第二位。就狹義的運動 參與而言,復健運動與體育課類似,皆在某種程度上強制性的要 求學生運動,而非主動參與運動。因此在後續研究上,統計每週 運動次數時,是否排除復健運動次數,有待後續研究者依研究目 的加以斟酌。

(二)本研究的對象只有臺北市國中階段的肢體障礙學生,如能將研究 對象擴大至國小乃至高中階段的肢體障礙學生,將有助於全面瞭 解肢體障礙學生的運動參與情形及阻礙因素,作為推動肢體障礙 學生體育教學的參考。

(三)本研究對象為國中肢體障礙學生,在無障礙環境及設施較為完善 的校園,現階段學生運動阻礙的最大因素為課業壓力。當學生隨 著年齡增加長大成人後,其運動阻礙因素是否因不同成長階段而 有所不同,亦值得深入研究探討。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方進隆(1992)。規律運動與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中華體育季刊,5(4),

55-66。

方進隆(1997)。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第二版)。臺北市:漢文書局。

王亦榮(2000)。肢體障礙者之教育。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市:心理出版 社。

王建堯(1999)。影響國中生休閒活動的因素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國 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縣。

王振德(1978)。國中階段肢體障礙學生之自我觀念與人格適應。師大教 育研究所集刊,20,623-633。

朱敏進(1981)。肢殘體育的理論與教學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 育中心。

行政院主計處(1995)。國民時間運用相關調查。中華民國、臺灣地區調 查統計資料季報,25,40-45。

行政院衛生署(1994)。國民保健計畫執行報告-健康體能促進。臺北市:

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1997)。身心障礙等級。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1)。國人運動習慣調查。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署企劃 室。

吳武典(1994)。殘障朋友潛在人力資源開發與配合措施。特殊教育季刊,

51,1-8。

李彩華(1998)。台北市國中生身體活動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李彩華、方進隆(1998)。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相關因素研究。

體育學報,25,139-148。

沈易利(1995)。台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學 系碩士論文,臺北縣。

沈連魁(2004)。嘉義地區大學新生運動參與程度與心理適應能力關係之 探討。體育學報,36,131-144。

季瑋珠、符春美(1992)。社區民眾從事體能活動之研究。中華衛誌,11

(4),328-339。

官德財(2003)。肢體障礙者參與休閒運動取向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 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縣。

林佳蓉(2000)。老人的休閒參與對休閒滿意和生活滿意之影響。大專體 育,51期,156-162。

林建地(1996)。我國青少年休閒活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 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武而謨(1998)。殘障類別特性與運動項目的關係。身心障礙者運動與安 全防護研討會專題,4∼6。

洪文欽(2002)。身心障礙學生參與休閒活動之研究─以南投縣國民中小 學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臺中縣。

孫孟君(1998)。身體障礙青少年休閒自由、休閒偏好及休閒阻礙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徐永億、許弘毅、李政道(2006)。學生參與規律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研 究-以南開技術學院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2(1),31-39。

耿仕榮(2007)。肢體障礙者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生活品質之研究。美 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教育部(1987)。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

。民97.1.28,取自:

黃曉琪(2008)。國小肢體障礙學童休閒活動型態、動機及阻礙之研究。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0). The Recommended quantity and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 and muscular fitness in health adul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2, 265-274.

Blair, S. N., Kohl, H. W., Paffenbarger, R. S., Clark, D., & Cooper, K. H. J.

(1989). Physical fitness and all cause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study of health mem and women.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62, 2395-240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5).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 -- A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73, 402-407.

Crawford, D. W. & Godbey, G.,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 9, 119-320.

Dishman, R. K. (1991). Increasing & Maintaining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Therapy, 22, 345-378.

Dishman, R. K., Sallis, J. F., & Orenstein, D. R. (1985). The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 158-171.

Ellis, G. D., & Witt, P. A. (1989). The Leisure Diagnostic Battery Users Manual.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Inc.

Fillingim, R. B. & Blumenthal, J. A. (1993).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exercise among the elderly. In P. Seraganian(Ed.), Exercise psychology: The

Fillingim, R. B. & Blumenthal, J. A. (1993).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exercise among the elderly. In P. Seraganian(Ed.), Exercise psychology: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