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研究"

Copied!
1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 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研究. 研 究 生:林佑忠 指導教授:李志文.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I.

(3)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學 位 論 文 授 權 書 本授權書所授權之論文為授權人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特殊(適應)體 97. 育研究所. 學年度第____學期取得 碩 士學位之論文。. 論文題目: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研究 指導教授:李志文 授權事項: 5同意 非專屬無償授權本校及國家圖書館將上列論文資料 □不同意 以微縮、數位化或其他方式進行重製,並可上載網路收錄於本校博碩士. 一、 授權人. 論文系統、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及臺灣師範校院聯合博碩 士論文系統,提供讀者基於個人非營利性質之線上檢索、瀏覽、下載、 傳輸、列印或複印等利用。 二、 論文全文電子檔上載網路公開時間:【第一項勾選同意者,以下須擇一勾選】 □ 即時公開 5 自_ 99. 年__9. 月__20. 日始公開。. 授權人姓名: 學. (請親筆正楷簽名). 號:591041008. 註:1. 本授權書須列印並簽署兩份,一份裝訂於紙本論文書名頁,一份繳至圖書館辦理離校手續。 2. 授權事項未勾選者,分別視同「同意」與「即時公開」 。. 中. 華. 民. 國. II. 97. 年. 9. 月. 20 日.

(4) 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 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研究 民國 97 年 8 月. 研 究 生:林佑忠 指導教授:李志文博士. 摘要 本研究旨在暸解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的現況及阻礙因 素,其次比較不同背景學生之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的差異。本研究 共發出問卷 113 份,有效回收問卷 88 份。研究工具為自編之「臺北市國 中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調查問卷」 ,以描述統計、卡方 檢定、克-瓦二氏單因子變異數等級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研究結果發 現:一、學生運動參與時間以週末或國定假日、每天課餘、寒暑假三者 較高;運動參與時段以「放學後」最多;每週參與運動次數以「2 次」者 居多;而每次參與運動時間則多為「30 分鐘以下」 ;「家人」是最常一起 運動的友伴;參與運動的地點最常為「學校」 ;運動參與項目前五項依序 為籃球、物理治療、游泳、羽球、職能治療等。二、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較高的主要項目依序為, 「學業壓力繁重」 、 「氣溫不適合(太冷、太熱)」、 「運動很累」 、「要寫作業」 、「沒有時間」、 「沒有持續運動的毅力」 。 三、 「步行能力」及「參加運動性社團或校隊」,是造成學生每週運動次 數有顯著差異的主因; 「體位」及「參加運動性社團或校隊」,是造成學 生運動阻礙因素有顯著差異的主因。. 關鍵字:肢體障礙、運動參與、阻礙因素. III.

(5) A study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 Constraint Factor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in Taipei City August, 2008. Student: Yu-Chung Lin Adviser: Dr. Chih-Wen Lee.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constraint factor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in Taipei City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students’ backgrounds. 113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in total and 88 of them were gathered. The research tool was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e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Constraint Factor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in Taipei City.”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Statistics, Chi-square, and Kruskal-Wallis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by rank.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data,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the following. First, the time in which students exercised was mainly on holidays, after school or during summer/winter vacations. “After school” was the peak period in which most students exercised a day. The frequency which students’ exercised was “twice a week”. Each exercise “lasts no more than 30 minutes”. “Family members” were their main company when they exercised. The place where they usually exercised was “in school”. The sports which they played most were basketball, physical therapy, swimming, badminton,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sequentially. Second, the factors which mostly constrained students’exercises were “the heavy stress of school work,” “uncomfortable temperature (too cold or too hot),” “the tiredness after exercise,” “being forced to do their homework,” “a shortage of time,” and “without the perseverance of exercising constantly.” Third, “walking ability” and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clubs or on the school sports teams” were the main factors of causing studen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exercising frequency in a week. “BMI” and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clubs or on the school sports teams” were the major cause of studen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constraint factors.. Key Words:physical disabilities, sports participation, constraint factors. IV.

(6) 謝. 誌. 當論文通過的那一剎那,心中真有說不出的喜悅與感動。這段研究 所的求學過程,深深地感謝師大對我的栽培,感謝良師指導及同學相伴, 更感謝一路上陪伴我、支持我的家人們,因為有你們的鼓勵與協助,才 會有今日的研究成果! 這篇論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李志文博士,自研究 開始以來對我的悉心指導與鼓勵,使我在論文寫作技巧、統計分析及邏 輯推理上獲益非淺。更要感謝闕月清老師在文獻及寫作格式上的指導, 林曼蕙老師在適應體育研究方向的實務建議與指正。此外,還要感謝蔡 虔祿主任在繁忙的行政事務中抽空指導,使論文更加充實。 在論文資料蒐集過程中,除了感謝范成芳老師、顏靖芳老師、呂芳 慈老師協助聯繫,更要感謝臺北市各國中特教組長的協助,使問卷施測 得以順利完成。更感謝學校同事們的支持與協助,尤其是趙文智組長的 鼎力相助,及其他同事的包容與體諒,使我在工作之餘能順利完成學業。 最後,還要衷心的感謝我最深愛的母親、貞宜老婆及岳父、岳母大 人,由於你們對於家庭的付出,我才得以無後顧之憂的從事研究,完成 學業。在此一併致上十二萬分的感謝。. 林佑忠 謹致 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 V.

(7) 目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証書 ···································· I 授權書 ····················································· I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謝誌······················································· V 目次······················································ VI 表次······················································ IX 圖次······················································ X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2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3 第五節 研究範圍 ·········································· 3 第六節 研究限制 ·········································· 3 第七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 4 第八節 研究的重要性 ······································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運動參與現況探討 ·································· 7 第二節 運動阻礙因素相關研究 ····························· 12 第三節 個人背景與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的關係 ··············· 15 VI.

(8) 第四節 肢體障礙學生的類別與特質 ························· 18 第五節 肢體障礙者的休閒運動相關研究 ····················· 26 第六節 本章總結 ········································· 28.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0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3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3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40.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42 第一節 研究樣本特性分析 ································· 42 第二節 運動參與現況分析 ································· 46 第三節 運動阻礙因素分析 ································· 51 第四節 運動參與現況差異比較 ····························· 53 第五節 運動阻礙因素差異比較 ····························· 62 第六節 綜合討論 ········································· 7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88 第一節 結論 ············································· 88. VII.

(9) 第二節 建議 ············································· 91. 參考文獻 ··········································· 94 一、中文部份 ··········································· 94 二、英文部分 ··········································· 97. 附錄 ·············································· 100 一、附錄一 預試問卷 ··································· 100 二、附錄二 正式問卷 ··································· 108. VIII.

(10) 表次. 表 3-1. 國中生體位表 ········································· 31. 表 3-2. 96 學年度第 2 學期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數統計表······ 34. 表 3-3. 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問卷回收統計表 ················ 35. 表 3-4. 「運動阻礙因素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38. 表 4-1. 研究樣本描述性統計表 ································ 45. 表 4-2-1. 運動參與現況描述性統計表 ···························· 49. 表 4-2-2. 主要從事運動項目描述性統計表 ························ 50. 表 4-3-1. 「運動阻礙因素量表」各題項描述性統計表 ·············· 52. 表 4-4-1.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之運動參與現況卡方檢定 p 值摘要表 ···· 54. 表 4-4-2. 不同 BMI(體位)學生對是否參加過殘障運動競賽卡方考驗摘要表 ··· 54. 表 4-4-3 不同肢障程度學生對是否參加過殘障運動競賽卡方考驗摘要表 ·· 55 表 4-4-4. 不同步行能力學生對每週參與運動次數卡方考驗摘要表 ···· 57. 表 4-4-5 不同外出輔具學生對是否參加過殘障運動競賽卡方考驗摘要表 ·· 58 表 4-4-6 不同上學方式學生對是否參加過殘障運動競賽卡方考驗摘要表 ·· 59 表 4-4-7. 不同上學方式學生對是否參加假日暑期體育營隊或活動卡方考驗摘要表. 表 4-4-8. 是否參加運動性社團或校隊學生對每週參與運動次數卡方考驗摘要表 ····· 60. 表 4-4-9.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學生對是否參加過殘障運動競賽卡方考驗摘要表 ·· 61. IX. ··· 59.

(11) 表 4-5-1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之「運動阻礙因素量表」H 檢定 p 值摘要表 ·· 62 表 4-5-2. 不同體位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H 檢定分析摘要表 ············ 63. 表 4-5-3. 是否參加運動性社團或校隊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H 檢定分析摘要表 ···· 63. 表 4-5-4.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之「運動阻礙因素量表」各題 H 檢定 p 值摘要表 ·· 64. 表 4-5-5. 不同年級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H 檢定分析摘要表 ············ 65. 表 4-5-6. 不同性別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H 檢定分析摘要表 ············ 66. 表 4-5-7. 不同 BMI(體位)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H 檢定分析摘要表····· 67. 表 4-5-8. 不同肢體障礙程度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H 檢定分析摘要表 ···· 68. 表 4-5-9. 不同肢體障礙部位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H 檢定分析摘要表 ···· 68. 表 4-5-10 不同肢體障礙類別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H 檢定分析摘要表 ···· 69 表 4-5-11 不同步行能力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H 檢定分析摘要表 ········ 70 表 4-5-12 不同外出使用輔具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H 檢定分析摘要表 ···· 71 表 4-5-13 不同上學方式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H 檢定分析摘要表 ········ 72 表 4-5-14 是否參加運動性社團或校隊之運動阻礙因素 H 檢定分析摘要表 ·· 72 表 4-5-15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H 檢定分析摘要表 ···· 73 表 4-5-16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學生運動阻礙因素 H 檢定分析摘要表 ···· 75. X.

(12) 圖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2. 圖 3-2. 研究流程圖 ············································ 33. XI.

(13) 1. 第壹章. 緒論. 本章旨在敘述研究問題的形成,共分為七節:第一節、問題背景; 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 研究範圍;第六節、研究限制;第七節、名詞操作性定義;第八節、研 究的重要性。. 第一節 問題背景 規律性的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能降低死亡率以及罹患高血 壓、冠狀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肥胖、結腸癌、乳癌、骨質疏鬆症及 憂鬱症等疾病的機率,而身體活動量不足則會增加罹患這些慢性疾病的 風險。隨著經濟的成長,現代的生活由於科技進步及工作型態上的改變, 人們日常身體活動量大幅的減少,傾向於於坐式的生活方式(sedentary lifestyle) 。行政院衛生署(1994)在國民保健六年計劃中提及每年增加 10%國民對健康體能的認知,提高 40%的成人規律運動比率。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01)的調查顯示,台灣地區 30 歲以上成年民 眾有超過六成的人沒有規律性的運動習慣,其中又有 20%的人有體重過 重的情形。儘管運動有許多的好處,但國內運動人口仍然沒有辦法有效 提升。因此在強調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的今日,鼓勵及教導民眾從事規.

(14) 2. 律運動實在刻不容緩,而建立終生及規律運動習慣最有效率且最根本的 途徑則是從教育著手。 然而國內肢體障礙學生真正參與運動的狀況如何?阻礙他們參與運 動的因素有哪些?這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全 民運動,而學校運動發展及學生運動興趣之培養,則為日後建立肢體障 礙學生終生運動習慣的重要基礎。基於瞭解上述問題的重要性,擬以臺 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為研究對象,瞭解其運動參與情形,期望針對此 一主題探討的結果,能對日後適應體育教學及推廣找出更具體的資料與 建議,以達成全民運動及培養終生運動習慣之目標。.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敘述如下: 一、瞭解肢體障礙學生的運動參與現況及可能阻礙的因素,作為未來推 展適應體育教育之參考。 二、分析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 的差異。.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15) 3. 一、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為何? 二、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運動阻礙因素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是否有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之肢體障礙學生,運動阻礙因素是否有差異?.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設如下: 一、不同個人背景因素之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個人背景因素之肢體障礙學生,運動阻礙因素有顯著差異。. 第五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是以 96 學年度第 2 學期就讀於臺北市國中階段之肢體障礙學 生為研究對象。對各校進行問卷調查,共計 57 校,122 名學生。.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由於研究者本身時間、能力、金錢等限制,僅對臺北市國中 肢體障礙學生做初步研究,因此研究仍有許多不足之處,本研究的主要 限制如下: 一、本研究只能探討 96 學年度第 2 學期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無法.

(16) 4. 推論至其他族群。 二、研究對象的運動參與現況可能會受到季節或升學測驗的影響,因此 研究結果只能代表當時的運動參與情形。 三、本研究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填答的問卷屬於自陳量表,研究 者無法完全控制,僅能假設受試者均誠實回答。 四、對於肢體障礙程度較重者,受試學生本人可能無法提筆作答,因此 僅能委託家人、師長或照顧者代答。 五、肢體障礙學生,由於生理缺陷及心理的因素,在問卷的回收比率上 無法與一般正常學生相比,有較低的傾向。. 第七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針對本研究之專有名詞如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運動阻礙因素, 做一明確定義與說明: 一、 肢體障礙學生 我國「特殊教育法」明定,因生理或心理之顯著障礙,致需特殊教 育和相關特殊教育服務措施協助之肢體障礙學生。依「特殊教育法施行 細則」中第十九條:肢體障礙,依障礙程度,分為下列三類: (一)、輕度肢體障礙:肢體的行動能力及操作能力均接近正常,對 學習過程甚少不利影響者。.

(17) 5. (二)、中度肢體障礙:肢體行動能力不良而操作能力接近正常,或 肢體行動能力接近正常而操作能力不良,經 協助仍可從事正常學習者。 (三)、重度肢體障礙:行動能力及操作能力均有嚴重障礙,非經特 殊人為及機具協助,即無法從事學習活動者。 本研究之肢體障礙學生包含上述三類。 二、 運動參與 本研究所提及之運動參與有廣義及狹義二種定義:廣義之運動參與 包含運動參與現況、運動參與動機及運動參與阻礙等因素;而狹義之運 動參與係指國中肢體障礙學生在課餘時間,非受迫性或強制性地參與運 動的行為,故每週固定之體育課程不能視為本研究之運動參與行為。本 研究之運動參與以研究工具「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及 阻礙因素調查問卷」之第二部份「運動參與現況」內容代表。 三、 運動阻礙因素 「阻礙」係指影響或減少個人參與次數和愉悅程度的種種主客觀條 件因素。故本研究將運動參與阻礙定義為:「國中肢體障礙學生在滿足 運動需求之目的性意圖或行為過程中,主觀知覺到任何阻止或限制個人 參與及停止參與運動之原因,或影響繼續參與運動因素之總稱」 。本研.

(18) 6. 究以研究工具「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調查 問卷」之第三部分「運動參與阻礙量表」分數高低表示之;分數越高表 示阻礙越高,分數越低表示阻礙越低。. 第八節 研究的重要性 一、調查肢體障礙學生個人背景因素、運動參與現況、阻礙因素,有助 於暸解近年來適應體育推展後,肢體障礙學生是否建立規律的運動 習慣?阻礙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的因素為何?研究所得結果可 作為未來適應體育發展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的參考。 二、調查所得結果可作為體育行政主管機關推展體育運動政策、學校體 育推動、特殊教育教師編制個別化教育計畫(IEP) 、家長陪同學生 參與休閒運動之參考。.

(19)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六節作探討,分別為第一節、運動參與現況探討;第二節、 運動阻礙因素相關研究;第三節、個人背景與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的關 係;第四節、肢體障礙學生的類別與特質;第五節、肢體障礙者的休閒 運動相關研究;第六節、本章總結。. 第一節 運動參與現況探討 一、運動與健康的關係 運動是非常好的健康行為,不但可以促進身心健康紓解壓力,增進 工作和讀書效率,提昇生活品質,而且在競爭激烈偏向物質化的社會, 運動也是良好人際互動,排遣閒暇時間及促進和諧社會的休閒活動,運 動更是控制體重預防疾病很重要的方法(方進隆,1997)。 Wilson(1991)指出人類身體本為活動而設計,愈活動其功能愈好, 不像機器會因為使用而迅速磨損,且若不從事相當程度的活動,個人將 無法維持健康;而在其研究中也顯示,規律運動對健康有正向且一致的 益處,他認為不動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危機,人們可能因此而罹患高血 壓、慢性疲勞、提早老化及生理性無能。 運動對個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有正面影響。.

(20) 8. (一) 在生理方面: 適量的運動可改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增加最大攝氧量減緩老化現象(Blair, Kohl, Paffenbarger, Clark, and Cooper, 1989)。 運動的生理好處大約有下列五點: 1. 改變肌肉結構 (alter body compostion) 2. 減少冠心病 (reduc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3. 骨骼質量 (alter bone mass) 4. 延遲衰老 (delay aging) 5. 減輕糖尿病(relieve diabetes) (二) 在心理方面: Fillingim and Blumenthal(1993)認為,適度的運動可增進工 作表現、降低焦慮和沮喪。美國保健及成人服務部門(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96)整理運動與健康 相關文獻指出在心理方面,能降低憂鬱,減少焦慮,增進安適感 及生活品質的提昇。 (三) 在社會交互影響方面: 社會交互影響方面,運動可增加自我形象、自我滿意度及社 會適應能力,減少情緒焦慮、沮喪及自我中心(Heapes, 1978)。.

(21) 9. Taylor, Sallis, and Needle(1985)回顧文獻指出運動可減少部份輕 度、中度沮喪的症狀及焦慮的症狀,且對自我形象、社會技巧及 認知功能有促進的效果。. 由以上運動與健康相關文獻可知,運動對個人身心健康及社 會適應均有相當大的幫助,而什麼樣的運動量才夠?美國運動醫 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0)建議,健康成 人的運動處方為每週 3~5 次,每次持續 20 ~ 60 分鐘,且達最大 心跳數的 60% ~ 90%,或最大攝氧量的 50% ~ 80%的有氧運動。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與美國運動醫學會(1995)提 出新的身體活動量建議方案為,成人盡可能每天累積 30 分鐘以 上中強度的身體活動量。而我國行政院衛生署(1994)則建議每 週從事至少 3 次,每次至少 20 分鐘以上的運動。 二、運動參與相關研究 依據 Kenyon and McPherson(1973)之論述,運動參與分為直接參 與(primary involvememt)和間接參與(secondary involement)兩種。 直接參與就是指運動員,間接參與就是指觀眾。 國人從事規律運動人口比率很低約只有 25%,如將規律運動定義 為每週至少 3 天(次) ,每天(次)至少 20 分鐘以上,依國內之研究顯.

(22) 10. 示台北市 15 歲以上人口中男性有 71.8﹪,女性有 75.1%,另台灣北部 地區居民有 76.0%的人口皆是屬於缺乏運動者或無規律運動者(方進 隆,1992)。行政院主計處(1995)曾調查國人休閒生活,發現國人戶 外休閒活動以拜會親友鄰居為主,佔 35%;戶內以看電視、錄影帶為 主,佔 77%;而每日運動的時間僅 14 分鐘,顯示國人休閒活動以靜態 活動為主。 國小學童,有規律運動行為者佔 44.4%,沒有規律運動習慣者佔 55.6%,龍炳峰(2000) 。 李彩華、方進隆(1998)曾調查台北市八所國中學生,結果發現學 生在假日所從事的中重度身體活動頻率較平時多,且以(壘)球、排球、 桌球、保齡球、騎腳踏車等的休閒活動居多。劉坤宏(2002)研究彰化 縣國中學生:在運動頻率方面,以每週運動 5 次以上最多 34.7%;每次 運動持續時間方面,以 11~20 分鐘居多 26.1%;在運動強度方面:以低、 中強度為主,運動後感覺有點累居多 48.5%,而有規律運動的國中生占 29.3%;運動同伴則與同學 45.8%最多;運動參與地點:以學校 56.5% 最常: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依次為:騎腳踏車 18.4%、籃球 16.2%、跑 步 12.7%及羽球 6.7%。 高中職學生部分,曾瑞怡(2004)研究台北市高中職學生運動參與 情形,參與時間以假日及非假日兩者皆有的人數最多 54.3%、其他依序.

(23) 11. 是假日 33.2%、非假日 10.6%、其他時間 1.9%;運動時段以放學後最多 65.6%、其他依序是其他時間 14.2%、下課時間 12.7%、中午 4.3%、早 上 3.3%;每週參與運動次數以二次最多 32.7%、每週三次者 23.9%、其 他依序是每週一次 17.4%、每週六次 11.5%、每週四次 9.2%,每週五次 5.3%。若交叉比較符合每週運動 3 次以上,每次持續 30 分鐘以上的學 生則有 34%;運動參與項目前三項分別為籃球 24.1%、羽球 12.0%、慢 跑 10.8%。 大專學生部分,陳建森(2001)調查馬偕護專學生一年級學生,每 週運動 3 次以上者佔 7%,無規律運動習慣者佔 93%,平均一星期課餘 運動參與時間為 23 分鐘。一學期參與課餘運動的總時間,超過 24 小時 的學生比率為 10%,而一學期參與課餘運動不足 8 小時的學生比率達 73%。運動參與項目以羽球 38%、拔河 20%、呼拉圈 15%、籃球 12% 等項目之比率較高。黃淑貞、劉翠薇、洪文綺(2002)調查一國立大學 學生,每週運動 3-5 次,每次均達 20-30 分鐘以上之規律運動者佔 40%。沈連魁(2004)調查嘉義地區大學新生,有規律運動者佔 20%。 徐永億、許弘毅、李政道(2006)調查技術學院學生,規律運動者男生 佔 25.1%,女生佔 9.8%。陳金海、侯淑玲、郭明珍(2006)調查長榮 大學新生休閒運動狀況發現,學生經常從事休閒運動的場所前三項為學 校 36.0%、公共場所設施 25.3%、郊外 16.4%;經常從事休閒運動的對.

(24) 12. 象前三項為同學 39.6%、朋友 35.0%、家人 18.5%;經常休閒運動項目 前三項為籃球 17.8%、羽球 14.9%、保齡球 11.2%;休閒運動時段為下 午 49.5%、晚間 16.9%、早上 14.1%;休閒運動時間平時(週一至週五) 以一小時以下最多 49.7%、週末假日(週六至週日)也是以一小時以下 最多 43.7%。. 第二節 運動阻礙因素相關研究 一、運動阻礙的意義 何謂阻礙?凡偏好一項活動,但受到干擾以致無法參與此項活動的 任何因子,皆視為阻礙 Jackson(1988)。Crawford and Godbey (1987) 將休閒阻礙定義為:個體主觀知覺不喜歡或無法繼績參與休閒活動之影 響因素。將任何阻止或限制個人休閒活動參與頻率、持續性、品質的因 子,皆統稱為休閒阻礙,Ellis and Witt(1989) 。休閒阻礙係指任何可能 抑制個體參與休閒活動、降低參與時間以及妨礙個體獲得休閒滿足感的 所有成因,Henderson(1991)。 國內部份,林佳蓉(2000)認為休閒阻礙是指強迫或非強迫的中斷 或限制個體參與某項喜好休閒活動的因素。抑制或中斷參與休閒活動的 種種因素,使得人們不論原本無意、有意或中斷參與一項休閒活動,這 些因素統稱為休閒阻礙,陳藝文(2000) 。.

(25) 13. 綜合以上可知,任何會影響到人們運動的參與情形,不論是參與運 動的種類、頻率、喜好種類、愉悅程度或不參與等等,都可視為運動阻 礙。因此,運動阻礙可以定義為:任何影響一個人運動喜好、運動體驗 及運動參與決策過程,而造成無法或是不願意而去縮減參與運動的因素 通稱為運動阻礙因素。 二、運動阻礙因素相關研究 Crawford and Godbey(1987)將休閒阻礙因素分為三種類型: 1.個人內在阻礙(intrapersonal constraint) :指個人心理狀態及喜 好,作用於阻礙與喜好、喜好與遊憩參與間的交互影響,包括沮喪、慾 望、壓力等。 2.人際間的阻礙(interpersonal constraint) :指人與人間相互影響的 結果,使得阻礙與休閒喜好及休閒參與均有交互的影響。 3.結構性的阻礙(structural constraint):指一般提出介於休憩喜好 及參與之間的影響因素,包括家庭生命週期、氣候、工作時間。結構上 的阻礙極易因高度喜好而克服之。 亦有學者曾歸納 56 篇有關的研究整理,將影響運動行為的因素歸 納為三類,Dishman(1991) : 1.個人屬性:如人口學因素、身體健康狀態、過去的運動習慣、人 格特質、過胖、情緒狀態、態度、信念、自我能力的.

(26) 14. 評估、對運動結果的期待。 2.環境條件:如運動設施之有無、運動場所之方便性、時間安排的 合適性。 3.運動特質:如種類、強度、頻率、期間及運動後的感覺等。 Mull, Bayless, Ross, and Jamieson(1997)分析影響個體參與休閒運 動的外在因素有:地理位置與氣候、社會化、經驗、參與機會,並指出 影響個體休閒運動選擇的因素可分為物理環境、社會性環境、個人因素 三方面。多數研究指出受試樣本不運動的障礙因素很多,最常見的即是 「沒有時間」 (Dishman, Sallis, and Orenstein,1985) 。 國內部分,影響青少年休閒活動選擇的因素,林建地(1996) ,有: 1.個人因素:性別、個人特質、休閒技能、休閒時間、教育程度、體 能情形、年齡;個人遺傳因素。 2.家庭因素:父母管教態度、父母親教育水準、家庭生活經驗等。 3.社會因素:職業、收入、學校教育水準、同儕關係、社經地位高低、 大眾傳播之影響程度、政府政策、市場供應與需求等。 4.生態因素:便利程度、人口結構與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等。 5.文化因素:傳統文化與升學主義。 在高中職學生部分,黃壬要(2003)研究苗栗 2 所高中學生,認為 「課業太過繁忙」 、「沒有閒暇時間」,是阻礙運動的因素。台北市高中.

(27) 15. 職學生的運動阻礙則依序為: 「沒有適合的場地」 、 「學業壓力繁重」 、 「沒 有同伴的陪同」 、 「運動器材取得不易」 、 「運動環境不佳」 、 「沒有持續運 動的毅力」、「運動技巧無法突破造成挫折」、 「缺乏指導人員」,曾瑞怡 (2004) 。 國內針對大專學生所做的運動阻礙研究最多,許天路(1993)認為, 興趣、時間、場地設備、升學等是影響南亞工專學生參與休閒運動的因 素。陳建森(2001)則發現,影響學生參與課餘運動的原因有: 「課業 繁重」 、 「場地不足」 、 「學生自由活動時間有限」等。黃淑貞等(2002), 發現影響學生實行運動之重要因素係性別與自我效能,男性運動量較 高。阻礙運動之最重要原因為「太懶了」 ,其次為「沒有同伴」 ,其次依 序為「沒有場地」 、「沒有時間」、 「天氣不好」。徐永億等(2006)研究 認為「場地器材不足」 、 「組織性活動參與機會不足」 、 「相關知識技能不 足」 、 「不喜歡運動」 、 「缺乏重要他人支援」是阻礙運動參與的重要因素。 亦有調查發現,影響學生休閒運動最主要的阻礙因素前四項依序為, 「場 地設施太差」 、 「沒有興趣」 、 「缺乏指導」 , 「缺少同伴」 ,陳金海等(2006) 。. 第三節 個人背景與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的關係 Stephen and Ferris(1986)分析美國及加拿大全國性之調查研究,指 出做運動的情形隨年齡的增加有減少的現象,最明顯的下降時期發生在.

(28) 16. 青春期及成年期早期。Stephen and Ferris 同時認為個人的教育程度、職 業、收入及社經狀況與運動行為有正相關,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多、 職位為專業人員或管理階級者,會投入較多的運動時間及從事固定的運 動。亦有針對社區民眾之研究指出,家庭收入、教育程度及社會經濟地 位越高者,且工作性質為商業、服務業、軍、公、教或學生者,會有較 多機會及時間去從事固定的體能活動,季瑋珠與符春美(1992) 。 國小學童的規律運動行為,不會因性別年齡、身體質量指數、父母 教育程度等個人背景因素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但會因有參加運動校 隊、有參與運動社團,而有較好的規律運動行為,龍炳峰(2000)。 對國中生之研究發現:在年級方面,各年級的身體活動狀況,一年 級的身體活動量高於三年級;二年級高於三年級,由此可知,隨著年級 及年齡的增長,身體活動量並未隨之增加,反而有日漸減少的趨勢。分 析造成此結果之原因,可能是因為國中生之高年級學生需面對升學考試 及課業壓力之故,花費較多的時間在準備功課以及參與放學後的課業輔 導之故,減少活動的時間及機會,李彩華(1998) 。劉坤宏(2002)調查 國中學生則發現,男性之運動行為顯著大於女性。在年級方面,一、二 年級高於三年級,且二年級最高,三年級卻最低。不同父母親職業類別 及自覺健康狀況國中生在休閒時的運動行為並沒有差異。 高中職學生部分,黃壬要(2003)研究苗栗市 2 所高中學生課後運.

(29) 17. 動行為,從事規律性運動行為的比率男生 74%較女生 58%高;在每週運 動次數方面,不分性別,大多數的學生皆以每週運動 2 次居多;且男生 每次運動時間較女生長。曾瑞怡(2004)研究台北市高中職學生運動參 與情形,男生在運動時間、每週運動次數、每次運動時間皆高於女生; 不同年級在運動時間及每週運動次數上無顯著差異;不同類別之高中職 學生在運動時間及運動時段上無顯著差異;有參與運動性社團之學生在 運動時間、每週運動次數及每次運動時間上皆顯著高於未參加者。 大專學生部分,影響學生實行運動之重要因素係性別與自我效能, 男性運動量較高。阻礙運動之最重要原因為「太懶了」 ,其次為「沒有同 伴」 ,其次依序為「沒有場地」 、「沒有時間」 、「天氣不好」,黃淑貞等 (2002) 。而徐永億等(2006)調查技術學院學生,則發現規律運動者男 生 25.1% 大於女生 9.8%。不同年齡層學生,低年級 27.2% 高於高年級 13.2%;在學生參與規律運動阻礙因素排序部份,無論男女生有高度的一 致性,依序為「場地器材不足」 、「組織性活動參與機會不足」、 「相關知 識技能不足」 、 「不喜歡運動」 、 「缺乏重要他人支援」 。不同年齡層亦有高 度一致性,依序為「場地器材不足」 、「組織性活動參與機會不足」 、「相 關知識技能不足」 、 「不喜歡運動」 、 「缺乏重要他人支援」 。;不同上學方 式學生規律運動比例,徒步學生與自備交通工具學生高於搭乘大眾交通 工具學生。.

(30) 18. Sit, Lindner, and Sherrill(2002)調查 237 名 10 所香港特殊學校的學 齡失能學童(9-19 歲)運動參與情形。研究發現女性運動參與的頻率及 範圍顯著低於男性;肢障、視障、智障學童的活動低於聽障學童。研究 推論:影響學童運動及身體活動參與的變項,障礙類別較性別、學校階 段更為相關。. 第四節 肢體障礙學生的類別與特質 一、肢體障礙的定義 肢體障礙(orthopedically handicapped)或肢體傷殘(orthopedically impaired)與身體病弱(health impaired)常被統稱之為身體障礙 (physically handicapped)或身體傷殘(physically disabled)。但因身 體傷殘的種類繁多,後來又分為二:其一為肢體障礙(physical disability);另一稱為身體病弱(health impairment) 。下面僅就肢體障 礙的部分加以討論。 四肢以及軀幹,因為神經肌肉系統之疾病,或因骨骼關節系統的 異常或殘缺,而喪失其部份或全部的功能,導致在日常生活上,無論 衣、食、住、行各方面有所困難,就稱為「肢體殘障」 (cripple or orthopedic handicaps),朱敏進(1981)。「肢體障礙者,俗稱跛子(the crippled),指一個人的四肢或其中一肢、雙肢(雙上肢或雙下肢),有.

(31) 19. 時包括軀幹,失去正常運動機能而言。」 ,郭為藩(1998) 。「肢體障 礙係指一個人在使用肢體的能力上產生了困難。大部分是外形上的缺 陷,通常與肌肉、骨骼或神經系統的功能損傷有關。」 ,Kirk, Gallagher and Anastasiow(2000) 。 以「特殊兒童鑑定及就學輔導標準」 ,對肢體障礙的定義:肢體 殘障兒童係指由於發達遲緩,中樞或周圍神經系統發生病變,外傷或 其他先天性骨骼肌肉系統疾病而造成肢體殘障,在接受教育上及從事 職業上發生困難之兒童而言,教育部社會教育司(1981)。 簡言之,因發育遲緩或中樞、周圍神經系統發生病變,或先天、 後天骨骼肌肉病變所造成肢體傷殘,在此種傷殘的程度使兒童在接受 教育、日常生活或從事職業會發生困難的情況下,才能被認定為肢體 殘障。所以肢體障礙者有兩個共同的特性: (1)肢體上的障礙會影響 他與環境的互動(2)因肢體上的殘障兒需要特殊教育的服務(王亦 榮,2000)。 二、肢體障礙學生的分類 肢體障礙類別眾多,障礙程度也不等,因觀點不同而有不同分類: 郭為藩(1998)將肢體障礙依疾病成因分為六類: 1.腦性麻痺 2.小兒麻痺.

(32) 20. 3.先天性畸形:如脊柱側彎 4.新陳代謝性的失調:如肌肉萎縮 5.外傷性症狀:如骨折、肢體切除、肢體變形 6.其他傳染性病狀:如骨髓炎、非結核性關節炎 若依障礙發生的時間,則可將肢體障礙分為二類,Kirk, Gallagher and Anastasiow(2000) : 1.先天缺損:出生時即已有障礙現象或出生後不久即發生障 礙。 2.後天缺損:曾經有過正常的發展,因意外傷害或疾病而導 致肢體障礙。 教育部(1987)年公佈之「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中第十九條則 明定:肢體障礙,依障礙程度,分為下列三類: (一)輕度肢體障礙:肢體的行動能力及操作能力均接近正常,對學 習過程甚少不利影響者。 (二)中度肢體障礙:肢體行動能力不良而操作能力接近正常,或肢 體行動能力接近正常而操作能力不良,經協助 仍可從事正常學習者。 (三)重度肢體障礙:行動能力及操作能力均有嚴重障礙,非經特殊 人為及機具協助,即無法從事學習活動者。.

(33) 21. 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1999)將肢體障礙狀況分為三大類: 神經系統異常、肌肉骨骼畸形、先天性畸形等。 (一)神經系統異常 1.腦性麻痺: 腦性麻痺係指兒童的大腦在發展過程當中受到侵入或傷 害、而造成在神經生理、動作功能及姿勢上的缺陷。 2.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經常是以下肢麻痺者為多。 3.痙攣異態:通常稱癲癇者。 4.多發性神經硬化症: 免疫系統異常對抗中樞神經系統,病人出現症狀嚴重性不 一,嚴重者會導致癱瘓。 (二)肌肉骨骼畸形 1.畸形足:先天性的足部肌肉骨骼畸形,腳蹠無法正常著地。 2.脊柱側彎: 脊椎骨向側面彎曲,通常是先天性的原因,但是後天的不 良姿勢、外傷,或疾病使肌肉軟弱無力等原因也可能引起這種 畸形。 3.幼年變形性染骨炎: 或稱為「萊格式-伯耳德氏病」 。這種疾病係幼年骨骼發育.

(34) 22. 旺盛時期,因血液循環障礙致令成長中的骨端組織敗壞,阻止 骨骼生長,骨後變成扁平畸形,於是在關節處不能正常接合。 造成體格畸形。最顯著的發病部位是髖關節,股骨的生長中心, 亦即股骨後的生長受阻,不能與骨盆處的的髖臼密切接合,失 去適當的承重功能,體態畸形於焉產生。 4.成骨不全: 指的是一種因先天遺傳性缺陷,而引起第一型膠原纖維病 變,造成骨骼強度耐受力變差而容易脆弱骨折的疾病。 5.幼年性風濕性關節炎: 三歲左右至青少年期的關節炎患者。原因不明,但具有家 族性的傾向。風濕性關節炎是關節骨膜發炎關節骨液滲入關節 囊,使之腫脹,嚴重病情會使關節敗壞,不良於行。 6.骨髓炎 骨髓炎是一種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骨骼及骨髓組織的感染 和發炎。慢性骨髓炎在不發作時也許並無任何症狀,只是局部 皮膚較黝黑和薄弱及附近的肌肉,因為瘢痕而造成鄰近關節攣 縮,有時在身體抵抗力低時,會突然復發急性骨髓炎的症狀, 發高燒、畏寒、局部紅腫熱痛,形成膿腫等。 7.進行性肌肉萎縮:.

(35) 23. 本症起因欠詳,疑係新陳代謝功能失常,內分泌腺功能障 礙,或末梢神經缺陷。一般認為與遺傳有關。患者肌肉退化、 萎縮。發病初期不易察覺,只是上下樓梯無力,由坐姿或臥姿 要起身時感到困難,逐漸地步行不穩健。常跌倒,終至肌肉無 力,雙腿難以支持全身而必須柱柺杖或是坐上輪椅,最後只能 坐臥床上,體力竭盡而死亡。此症尚缺乏有效藥物,可以物理 治療維持患者的行動能力。 8.截肢:先天性或後天性的肢體不全。 (三)先天性畸形 1.先天性心臟畸形: 這一類的畸形係指連接心臟的肺血管缺損,心瓣或心壁缺 損,造成心臟功能失常,使心力、活力,與耐力降低。其成因 大底是母體內感染,放射線與藥物傷害。這種畸形可能有家族 性。 2.先天性髖關節脫臼: 是指嬰兒在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股骨頭(femoral head) 不在正常的位置-髖臼(acetabular socket)裏面引起軀體與下肢 的銜接不良而有行動上的異態。 3.脊柱裂:.

(36) 24. 原來密閉的脊椎骨有了裂縫,神經纖維和其他在脊柱內的 髓質溢出而成胞囊狀。脊柱裂開處通常是在腰部,所以神經系 統之傷害會導致下肢癱瘓。 上述造成肢體障礙的成因與分類雖有差異,但均會造成殘障者產 生心理殘缺及不便,這些分類有助於研究者釐清肢體障礙學生,在運 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是否有明顯差異。 三、肢體障礙學生的特質 肢障者由於生理及環境因素,常使自我概念低於常人(王振德, 1978),歸納其原因,乃是在現實的生活經驗裡,他們常處於挫折情 境中,自我肯定不易,因而很難以客觀的角度來看待自己(張秋珍, 1992)。 吳武典(1994)指出,傷殘發生後,有些人會無法接受這既定的 事實,甚至否認它的存在,採取各種心理防衛機轉,因而影響到他們 與外在環境的接觸與瞭解。 一般由於生理上的限制,身心障礙人士從事動態的休閒活動比率 較低,所以身心障礙人士因為運動不足而導致身體機能退化的情形相 對較高。也由於無法行動自如,活動範圍受限,某些肢體障礙者顯得 較孤立,甚或缺乏學習及擴展生活領域的機會。因為肢體障礙較容易 影響外貌和姿態,可能因而增加肢體障礙者人際互動上的不安,引發.

(37) 25. 自憐自卑、導致社會適應上的困擾。尤其是中途致殘的肢體障礙者, 有時會因外表和行動能力上的改變,而產生沮喪、退縮、憤怒、消極 認命等等的負面情緒。 肢體障礙者通常因身體社會能力問題而無法培養正面的自我感 受,負面的自我感受是由許多原因造成,包括社會經驗、被限制的機 會及被貼上障礙者的標籤等這樣的經驗與信念通常導致疏離感、貶 低、污衊及歧視。要加強肢體障礙者的自我接受最好的方法就是運動 或是適應體育活動,其中包括休閒活動。根據許多特殊教育的學者指 出,提供身心障礙者符合年齡的適當休閒活動,有助於對社會的適應 (Wehman and Schleien, 1981; Reynolds, 1981) 。透過參與休閒活動才 能顯示對自己身體功能的感受,與他人互動及增加社會經驗便會加強 社會自我的感受。肢體障礙者通常因為心理的障礙及場地器材的限 制,很少參與團體活動,通常較有人際關係不佳的情形。性格上也會 比較內向,對於新事物比較不敢嘗試。 肢體障礙的心理特性與常人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因為行動上的不 方便以及他人的好奇、注視和不合宜的同情,會使他在心理上處於緊 張的狀態,常專注於偽裝、防衛,有較大的不安全感,也較不能接納 自己。也因為行動上的不便,活動範圍受限,因而產生孤立的傾向。 部份肢障者常有不喜歡麻煩別人、獨來獨往的情形。.

(38) 26. 第五節 肢體障礙者的休閒運動相關研究 一、休閒運動參與相關研究 身心障礙朋友因行動不便普遍缺乏運動,從家庭、學校到社會, 受到軟體、硬體和環境的障礙,甚至於殘障者自己內心的「自我限 制」 。所以,享受運動對殘障朋友而言是奢侈的(武而謨,1998)。 身體障礙學生希望參與的休閒偏好會因性別的不同而有顯著的 差異,孫孟君(1998) 。學生希望參與的休閒類別,並未因不同的生 理障礙而有顯著差異,而「性別」對希望參與的休閒類別卻有很大的 影響。男生較女生希望參與「體能競技性」活動。在其他方面則無顯 著差異。就不同性別而言,男生實際參與「體能競技性」活動的程度 較大,女生參與「體能競技性」活動的程度則較小。洪文欽(2002) 調查南投縣國民中小學,1744 名身心障礙學生參與休閒活動的類型 及其影響因素。就學生參加的休閒活動而言,其中性別、求學階段、 障礙等級、家長教育程度、家長職業是重要的影響因素;至於參加各 類型休閒活動的頻率女生皆比男生高。參加活動頻率,中度身障生高 於重度,而輕度參與頻率最低:家長教育程度高的學生,休閒活動參 與頻率高於家長教育程度低的學生;家長職業類別之不同對學生參加 休閒活動的頻率雖有所不同,但不顯著。陳佩菁(2003)調查高雄市.

(39) 27. 國、高中職肢體障礙學生共 108 位,結果發現:學生實際參與休閒活 動項目,前五項依序為:看電視、聽音樂、聊天、玩電腦、聽廣播。 在實際參與休閒活動程度有顯著差異之背景變項為:不同性別、不同 休閒訊息來源、不同障礙部位。 技術學院身心障礙學生一星期大約從事運動 1∼2 次,少於 1 次 運動者佔 34.1%,陳湘(2002) 。且每次運動時間持續 10-20 分鐘中 的有 36.6%,少於 10 分鐘的為 29.3%,運動時間 20-40 分鐘者佔 14.6%,40-60 分鐘者所佔比例最少為 9.8%。官德財(2003)調查肢 體障礙成年人參與休閒運動之趨勢則發現,有 27%肢體障礙者有參與 休閒運動,在男、女性別參與的比例約為 2.5:1;在每週的休閒運動 參與的次數以 2~3 次為最多。亦有研究者以訪談法研究國小肢障學 童發現,學童主要休閒活動為娛樂類、社交類,多處於室內休閒活動 型態;次要休閒活動為遊憩類、體育類活動,其場所偏向戶外活動黃 曉琪(2008) 。 二、阻礙因素相關研究 國中身體障礙學生的休閒阻礙會因性別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孫 孟君(1998) 。對身體障礙男、女學生而言, 「場地設備」因素對男生 的阻礙程度高於女生。其他阻礙因素則無顯著差異。陳佩菁(2003) 國、高中職肢體障礙學生,參與休閒活動之阻礙因素,前五項依序為:.

(40) 28. 障礙程度、體力、技術、安全因素、課業壓力。在參與休閒活動之阻 礙因素有顯著差異之背景變項為:不同障礙程度、不同休閒訊息來 源、不同休閒伙伴、不同障礙部位。耿仕榮(2007)抽樣調查 301 位 南部某縣 15~59 歲輕、中度肢體障礙者,參與休閒活動時以殘障程度 的阻礙因素最高。在小學生部分,休閒活動阻礙大多以場地設備、家 長態度、功課壓力、時間及輔具器材為主要之影響要素,黃曉琪 (2008) 。. 第六節 本章總結 本節乃綜合本章文獻探討之內容,提出以下幾點總結: 一、運動參與情形:學生運動參與狀況因研究抽樣對象的不同,而 在參與比例、時間、頻率、陪同對象、地點等皆有不同的差異。共同點 是規律運動的比例大多不高。 二、運動阻礙方面:相關文獻以探討休閒運動者居多。而且「休閒 運動」是指在休閒時間內,以動態性身體活動為方式,所選擇具有健身 性、遊戲性、娛樂性、消遣性、創造性、放鬆性,以達身心健康,紓解 壓力為目的的運動(沈易利,1995) 。雖然各文獻研究對象及方法不儘相 同,但歸納結果, 「時間」 、 「場地設備」 、 「同伴」 、 「個人運動喜好」是最 大主要的阻礙因素。.

(41) 29. 三、個人背景與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的關係方面:1.多數文獻發現男 性參與運動的比例高於女性,但也有少數文獻沒有差異。2.不同年齡層的 比較方面,多數文獻顯示年齡層越高的學生規律運動比例有下降的情 形,部分文獻提及升學壓力重要的影響因素。3.學生是否參與校隊或運動 性社團是影響運動參與的因素,而學生的上學方式也可能是引響因素。 4.父母親的教育程度或職業背景,與學生參與運動的情形部分文獻有差 異,部分無顯著差異。5.不同背景的個人運動阻礙因素,最主要為結構性 阻礙或環境限制條件。 四、肢體障礙學生的分類及特質:相關文獻對於造成肢體障礙的成 因與分類雖有差異,相同的是,均會造成肢障者產生心理殘缺、生活及 行動上的不便。 五、肢體障礙者的休閒運動相關研究:以探討肢體障礙者休閒參與 居多,缺乏運動參與相關文獻。休閒參與情形與普通學生相似,女性有 低於男性的情形。休閒阻礙的情形,部份文獻發現有性別的差異,影響 休閒參與及阻礙的重要因素為障礙程度。.

(42) 30.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章旨在敘述整個研究過程以及資料處理方式,共分五節,分別為 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研究流程、第三節、研究對象、第四節、 研究工具、第五節、資料處理。.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依據 研究目的並綜合文獻探討結果,發展出圖 3-1 研究架構圖。以「個人背景 因素」為自變項, 「運動參與現況」及「運動阻礙因素」為依變項。茲將 本研究涉及的自變項界定如下: 一、就讀年級:分七、八、九年級三種。 二、性別:分男、女兩種。 三、身高體重(BMI) :依教育部(2008) ,分為過瘦、正常、過重三級, 如表 3-1。 四、肢體障礙程度:依教育部(1987),「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 ,分輕 度、中度、重度三種。 五、肢體障礙的部位:依行政院衛生署(1997),「身心障礙等級」,分 上肢、下肢、軀幹、二個部位以上等四種。.

(43) 31. 六、肢體障礙類別:參考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1999) ,分腦性麻 痺、小兒麻痺、脊椎病變損傷、肌肉萎縮症、先 天發育成骨不全、截肢、腦傷、先天畸形、其他 等九種。 七、步行能力:分不用輔具就能步行(會) 、使用輔具就能步行(會)、 無法獨立步行(不會)等三種。 八、平常外出使用的輔具:分不用輔具、手推式輪椅、電動輪椅、拐杖、 其他等五種。 九、上學方式:分徒步、自備交通工具、搭乘運輸工具、家長接送四種。 十、是否參加運動性社團或校隊:分是、否兩種。 十一、父親的教育程度:分小學、國中、高中職、大專、研究所以上等 六種。 十二、母親的教育程度:分小學、國中、高中職、大專、研究所以上等 六種。 表 3-1 年齡. 國中生體位表 男生指數 過瘦. 正常. 女生指數 過重. 過瘦. 正常. 過重. 12. ≦16.4. 16.4~21.5 ≧21.5. ≦16.4. 16.4~21.6 ≧21.6. 13. ≦17.0. 17.0~22.2 ≧22.2. ≦17.0. 17.0~22.2 ≧22.2. 14. ≦17.6. 17.6~22.7 ≧22.7. ≦17.6. 17.6~22.7 ≧22.7.

(44) 32. 個人背景因素 1. 年級 2. 性別 3. 身高、體重(BMI) 4. 肢體障礙程度 5. 肢體障礙的部位 6. 肢體障礙類別 7. 步行能力 8. 外出輔具 9. 上學方式 10. 是否參加運動性社團或校隊 11. 父親教育程度 12. 母親教育程度. 克-瓦二氏單因子 變異數等級分析. 卡方檢定. 運動參與現況 1. 是否參加過殘障運動競賽 2. 是否參加假日或暑期辦理 的體育營隊或活動 3. 主要從事何種運動 4. 什麼時間從事運動 5. 什麼時段從事運動 6. 每週參與運動次數 7. 每次參與運動的時間 8. 通常和誰一起運動 9. 運動的地點. 圖 3-1 研究架構圖. 運動阻礙因素 1. 個人內在阻礙 2. 人際間的阻礙 3. 結構性的阻礙.

(45) 3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係先確定研究方向,收集國內外相關文獻確認 研究的相關變項後,著手編製研究工具。問卷編製後,進行資料收集與 彙整的工作,待問卷所得資料統計分析後,獲得研究結果。本研究之研 究流程,如下圖 3-2 所示。 確定研究方向. 相關文獻的回顧與整理. 確認研究變項. 編製問卷. 專 家 審 視. 問卷預試. 量表信、效度考驗. 問卷定稿. 問卷施測與回收. 資料處理分析. 研究結果 圖 3-2 研究流程圖.

(46) 3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 2008 年 3 月 20 日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上,96 學年度 第 2 學期,就讀臺北市國中階段之肢體障礙學生為研究對象,資料如表 3-2 所示,共計 57 校,122 名學生。. 表 3-2 96 學年度第 2 學期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數統計表 學. 校. 人數. 學. 校. 人數. 學. 校. 人數. 士林國中. 6. 再興中學(國中部. 1. 師大附中(國中部). 1. 大同高中(國中部). 1. 成淵高中(國中部). 2. 格致國中. 1. 大安國中. 3. 成德國中. 1. 政大附中(國中部). 1. 大直高中(國中部). 2. 百齡高中(國中部). 2. 敦化國中. 2. 中正國中. 3. 西松高中(國中部). 2. 景美國中. 3. 中崙高中(國中部). 1. 西湖國中. 2. 景興國中. 3. 五常國中. 1. 和平高中(國中部). 2. 新民國中. 4. 仁愛國中. 3. 明湖國中. 2. 萬華國中. 2. 介壽國中. 2. 明德國中. 4. 塯公國中. 2. 內湖國中. 1. 東山中學(國中部). 1. 實踐國中. 7. 天母國中. 2. 東湖國中. 2. 福安國中. 3. 北安國中. 3. 芳和國中. 1. 興雅國中. 2. 北投國中. 5. 金華國中. 2. 興福國中. 1. 古亭國中. 1. 長安國中. 4. 螢橋國中. 2. 弘道國中. 3. 信義國中. 4. 龍山國中. 1. 民生國中. 1. 南門國中. 1. 龍門國中. 3. 民權國中. 1. 南港高中(國中部). 2. 雙園國中. 1. 永吉國中. 2. 建成國中. 1. 關渡國中. 2. 石牌國中. 1. 重慶國中. 2. 蘭雅國中. 1. 總計. 122.

(47) 35. 本研究在問卷發出前曾以電話與各校特教組長聯繫,發現各校肢體 障礙學生,實際安置情形與通報網上資料有少許差異(包含癌症、植物 人、車禍已康復、多障) ,並扣除少數在家自行教育、重病、不適合填答 學生,實際發出問卷共計 56 校,113 名學生。問卷回收共計 90 份,回收 率 79.64%,剔除無效問卷後,最後有效問卷共計 88 份。問卷發放及回收 情形,如表 3-3 所示。 表 3-3 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問卷回收統計表 學. 校. 發放 回收 人數 人數. 學. 校. 發放 回收 人數 人數. 學. 校. 發放 回收 人數 人數. 中崙高中(國中部). 1. 1. 天母國中. 2. 2. 永吉國中. 1. 1. 中正國中. 2. 2. 實踐國中. 7. 5. 石牌國中. 1. 1. 仁愛國中. 2. 2. 師大附中(國中部). 1. 1. 福安國中. 3. 3. 介壽國中. 2. 2. 建成國中. 2. 0. 興福國中. 1. 0. 信義國中. 4. 3. 弘道國中. 4. 4. 興雅國中. 2. 1. 內湖國中. 1. 1. 成德國中. 2. 1. 芳和國中. 1. 1. 再興中學(國中部). 1. 0. 成淵高中(國中部). 2. 1. 萬華國中. 2. 2. 北安國中. 3. 2. 敦化國中. 2. 2. 蘭雅國中. 1. 1. 北投國中. 5. 5. 文山特殊學校. 1. 1. 螢橋國中. 2. 1. 南港高中(國中部). 2. 2. 新民國中. 4. 2. 西松高中(國中部). 2. 2. 南門國中. 1. 1. 明德國中. 4. 2. 西湖國中. 2. 2. 古亭國中. 1. 1. 明湖國中. 2. 2. 重慶國中. 1. 1. 台北啟智學校. 2. 2. 景美國中. 3. 2. 金華國中. 1. 1. 和平高中(國中部). 2. 2. 景興國中. 2. 2. 長安國中. 4. 1. 塯公國中. 2. 2. 東山中學(國中部). 1. 1. 關渡國中. 1. 1. 士林國中. 2. 2. 東湖國中. 2. 2. 龍山國中. 1. 1. 大同高中(國中部). 1. 1. 格致國中. 1. 0. 龍門國中. 3. 2. 大安國中. 2. 1. 民權國中. 2. 2. 政大附中(國中部). 1. 1. 大直高中(國中部). 2. 2. 民生國中. 1. 1. 總計. 發出. 113. 回收. 90.

(48) 3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為自編「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 及阻礙因素調查問卷」 ,結構式問卷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份為基本資 料、第二部份為運動參與現況、第三部份為運動阻礙因素。茲將本研究 工具的編製過程說明如下: 一、問卷編製 (一)第一部份為基本資料(共 13 題) 包括就讀學校、就讀年級、性別、身高體重、肢體障礙程度、肢 體障礙的部位、肢體障礙類別、步行能力、外出使用輔具、上學方式、 是否參加運動性社團或校隊、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 (二)第二部份為運動參與現況(共 9 題) 此部份內容主要參考曾瑞怡(2004) , 「臺北市高中職學生運動參 與行為調查問卷」中第一部份的運動參與現況,並參考官德財(200 3)、陳佩菁(2003)、耿仕榮(2007)等,相關文獻加以修改。包括 是否參加過殘障運動競賽、是否參加過假日或暑期辦理的體育營隊或 活動、主要從事何種活動、運動的時間、運動的時段、每週參與次數、 每次參與時間、運動的友伴、運動的地點。 (三)第三部份為運動阻礙因素(共 34 題).

(49) 37. 此部分內容是參考官德財(2003)、陳佩菁(2003)、曾瑞怡 (2004) 、耿仕榮(2007)等,相關文獻加以修改。共有 34 道題目, 依內涵分成個人內在阻礙(14 題) 、人際間的阻礙(8 題)及結構性 的阻礙(13 題)等三個構面。此部分問卷,採 Likert 五分量表記分 方式,由「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別得分為 5、4、3、2、1 分。當分數越高時,代表受試者對於問卷所敘述內容越表認同,預試 結果得 Cronbach’s α 係數值為 0.949。. 二、問卷預試 本研究隨機抽取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 57 人作為問卷預試對象, 扣除無效問卷,實際有效問卷為 56 份。 (一)項目分析 項目分析旨在求出問卷個別題項的決斷值-CR 值,選取量表內得分 最高 25%與最低 25%作為項目鑑別之依據,將未達顯著水準的題項刪除。 經項目分析後,總共 35 題的「運動阻礙因素量表」除第 23 題決斷值考 驗未達顯著應予刪除外(t = 1.22,p =.232) ,其餘題項決斷值考驗皆達顯 著水準(p < .05)予以保留,形成 34 題的正式問卷。各題項之決斷值整 理如表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