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主要探討臺灣地區高中職體育班學生的生涯阻礙與因應策略的情形,

透過本研究的結果有所瞭解,但過程中仍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未來相關研究繼 續探討。本節依據本研究的結論提出建議。

一、一般性建議 (一) 對學校的建議

研究發現體育班學生有資訊探索與方向選擇不足的困擾,尤其是畢業發展 方向未定的學生,對未來感到猶豫與茫然。建議學校輔導有關人員可協助學生 了解自己的興趣和人格特質,透過專業人員輔導課程,使學生了解自己的能力、

興趣及就業環境的趨勢,及早幫助學生做好自我探索,為自己的生涯做些準備 和定向,以便去學習在未來下一步的生涯階段所需要的能力。

(二) 對教師的建議

體育班學生在學業問題感到困擾,任課老師應該照著課程規畫來教學,不 能讓學生為了爭取競賽成績而忽略其他學科,失去學習機會。一般學科不能少,

但內容難度可設定為普通班的七、八成左右,且老師不可採用放任式教學,勢 必讓學生們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 對教練的建議

體育班學生在每天訓練時間 5 小時以上者,較傾向消極因應,學生和教練 背負著爭取名次的任務,而有過度訓練的現象。建議當學生在訓練或學科學習 不能兼顧或遇到問題,教練應做適度調整訓練方式及時間。

(四) 對學生的建議

研究發現體育班學生在「特質表現」上的生涯阻礙,應發揮運動員的特質 有韌性能吃苦,兼顧運動、課業與多學習運動情境外其他知識,以便能豐富未 來繼續升學或就業的基本技能,所有能力需兼顧而不有所偏廢。對於未來生涯 方向也要清楚並做好規劃。

二、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雖已考量許多面向,但受限於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的限制,仍有許多 不足之處,在此針對未來可再進行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一) 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發現高中職體育班的運動參與年數、運動表現等,均是影響學生生 涯阻礙與因應策略的重要因素。而對於學校類別、不同專項運動、父母教養、

等並無進一步的探討。因此,可以提供給未來研究者作為選擇變項時的參考。

(二) 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主要以量化為主,學生在填答上可能會受到個人情緒、認知態度等 主觀因素而影響,建議可採質性深入訪談或觀察方式更進一步探討。未來的後 續研究也可更深入的去觀察、訪談,採行動研究的質性方式,來進一步探討學 生在因應策略的情形,其次,生涯發展的部份也可增加研究的時間,來長期觀 察學生的是否面臨阻礙。

(三) 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以公立高中職體育班三年級學生來進行探討,在因應策略影響學生 的生涯阻礙要素獲得驗證。郤無法推論至其他年級或私立學校體育班及就讀於 普通班的學生運動員。再者,同儕亦是影響因素之一。因此,建議未來在研究 對象上,可擴及其他年級的學生及針對隊友、教練及授課老師等,做一縱向的 探討與分析,將可使研究的更具完整性。

整體層面而言,本研究透過研究的發現,據以提出對學校、教練、教師及學 生的良性建議,並針對後續的相關研究給予建議,期望讓相關單位投入更多關注 於實施生涯發展上,讓學生透過自我探索瞭解個人特質並即早訂出未來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玉珍、吳麗琴 (2009)。大一生回顧升學生涯抉擇與生涯適應之脈絡相互影響模 式探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39-79。

王春展、潘婉瑜 (2006)。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其因應策略。嘉南學報,32,484-507。

王琳雅、林綽娟 (2006)。四技新生生活壓力、自我效能與因應策略之探討。健康 促進曁衛生教育,26,1-15。

王麗菱、許惠評 (2005)。大學校院餐旅管理系學生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阻礙關係 之研究。餐旅暨家政學刊,2 (1),33-50。

王麗菱、傅淑玲 (2005)。臺灣地區美容相關系科大四學生生涯自我效能、生涯成 熟與生涯阻礙之相關研究。餐旅暨家政學刊,2 (4),573-592。

王麗菱、鐘國川、黃宜純 (2006)。北部地區美髮從業人員生涯阻礙與因應策略之 研究。美容科技學刊,3 (1),53-76。

田秀蘭 (1998)。男女大學生生涯阻礙因素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 (1),

133-148。

田秀蘭 (1999)。女性對生涯阻礙知覺之質的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1 (1),89-107。

田秀蘭 (2000)。大學生生涯阻礙因素與職業選擇適配性之相關研究。屏東師院學 報,13,1-18。

田秀蘭 (2012)。十二年國民教育與青少年之生涯發展。教師天地,177,10-16。

朱建榮 (2011)。大專乙組桌球選手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之相關性研究。屏東教大 運動科學學刊,7,87-101。

吳怡君 (2000)。高中新生的生涯困擾與實施團體輔導之改變效果 (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吳芝儀 (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嘉義:濤石。

吳麗娟 (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 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 (1),91-132。

呂惠富 (2007)。影響體育績優生生涯發展關鍵因素之探討--真理大學之實證分析。

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5,162-172。

李介至、邱紹一、林益全 (2012)。技職校院學生樂觀認知、生涯阻礙及生涯不確 定之關係:四種生涯選擇類型之比較。技職及職業教育學報,40 (3),1-23。

李金治、陳政友 (200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 會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學校衛生,44,1-31。

李坤培 (1999)。高中體育班學生生活適應及影響選讀體育班因素之調查研究。臺 大體育學報,3,79-238。

李詠秋、高淑芳 (2002)。原住民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阻礙 因素之關係研究。初等教育學報,8,41-66。

李詠秋 (2002)。原住民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生涯自我效能與其生涯阻礙因素之 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李敏英 (2003)。高職學生行為困擾問題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周巧芳、曾柔鳴、黃財尉 (2007)。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校壓力與因應策略之 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3,97-120

周宏室 (2006)。體育班訪視之我見。學校體育,16 (1),96-102。

林英明 (2008)。技專校院學生的課業壓力、壓力反應與壓力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林淑惠、黃韞臻 (2008)。研究生之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現況分析。臺中教育大學 學報,22 (2),61-84。

林香吟 (2010)。研究生生涯阻礙、生涯動機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 論文)。私立淡江大學,臺北。

林靜萍、楊珮琳 (2009)。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體育學報,

42 (2),67-80。

邱芳玲 (2002)。運動員對生涯規劃應有的認知。學校體育,12(4),54-59。

柳玉清 (2007)。臺灣原住民生涯信念與生涯阻礙之研究。玄奘社會科學學報,5,

67-92。

胡業成、黃木泉 (2005)。花東地區高中職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

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165-179。

洪立 (2003)。大學體育科系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生涯阻隔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

洪煌佳 (2010)。影響高中體育班學生的生涯發展之因素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2 (1),15-26。

洪嘉文、詹俊成 (2005)。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中華體育,

19 (1),63-71。

袁志晃 (2002)。生涯未定大學生生涯發展阻力因素之探討。彰化師大輔導學報,

23,109-130。

詹文宏 (2005)。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因應策略.學校適應及其因果模式之 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張志宏 (2010)。高中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礙相關之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張佳晏 (2013)。大學女生之生涯自我效能與其生涯成熟、生涯阻隔及因應策略之 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張春興 (1988)。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添洲 (1994)。生涯發展與規劃。臺北:五南。

教育部 (2006)。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13)。高級中等學校科別資料 (100~101 學年度)。時間:2013 年 3 月 3 日。 取自教育部統計處: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752&Page=17284&Index=8&WID=3 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許惠評 (2006)。高中職餐飲管理科女性教師生涯自我效能、生涯阻礙及因應策略 相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許雅惠 (2006)。身心障礙大專院校學生生涯阻礙因素之探討。輔導季刊,42 (1),

54-65。

彭滋萍、張高賓 (2010)。高中職生家庭環境、生涯自我概念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研 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9,33-60。

陳羿戎、王宗進 (2010)。運動員知覺學業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臺灣體育學術研 究,48,39-54。

陳聖芳 (1997)。走在挑戰極限的路上-我國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和出路問題 (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陳維志 (2012)。學生運動員的生涯阻隔、因應策略與心理堅韌度之相關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臺北。

陳麗如 (1994)。大學生生涯發展阻隔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臺北。

陳麗如 (1995)。大學生生涯發展阻隔因素之研究:一個診斷與介入處理的工具。

測驗年刊,42,217-226。

陳儷今 (2011)。全中運羽球選手運動心理堅韌性與競賽壓力因應策略之研究。嘉 大體育健康休閒,10 (3),132-140。

傅琇悅 (2001)。年輕女性工作者生涯阻隔、生涯動機與因應策略之關係 (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湯慧娟、宋一夫 (2010)。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之相關研究-臺東大學體育系 學生為例。臺灣運動教育學報,4 (1),43-58。

程瑞福 (2011)。改變體育班本質的關鍵問題。學校體育,21 (1),56-58。

馮麗花、李淑玲 (2004)。運動員壓力來源及因應策略之探討。大專體育,74,

171-178。

黃美華、郭倩琳 (2009)。女性護理人員生涯阻礙與因應策略之相關性研究。護理 暨健康照護研究,5 (2),91-99。

黃意玉、楊宗文 (2012)。雲林縣高中體育班發展現況與困境之初探。大專體育學 術專刊,346-353。

楊雅惠 (2004)。依附、負向情緒調適預期和壓力因應對情緒經驗的影響歷程之探 討:以大四學生的生涯抉擇壓力為例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詹俊成 (2003)。臺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臺北。

趙志雄 (2008)。中部地區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阻礙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蔣秀清、吳淑琬、黃財尉 (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調適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蔣秀清、吳淑琬、黃財尉 (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調適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