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弱勢家庭之特性及其家庭中幼兒發展概況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弱勢家庭之特性及其家庭中幼兒發展概況

壹、 弱勢家庭及其家庭幼兒

我國近十年來雖然整體出生率逐年下降,但弱勢家庭幼兒的比例卻有偏高的現 象,再加上幼兒學前教育經費之支出因社會變遷、家庭結構的轉變,形成家庭經濟 重要負擔之一,而此教育經費支出和一般家庭相比對於弱勢弱勢家庭之經濟壓力更 顯得沈重(教育部,2007)。依內政部兒童局於「外籍配偶及弱勢家庭兒童學前啟蒙 計畫」中所列,其弱勢家庭範疇為低收入戶、單親、原住民及中低收入戶等。在本 研究中弱勢家庭的定義是依貧窮線所產生的弱勢家庭,包括原住民、低收入戶、中 低收入戶以及單親、偏遠地區等,族群文化弱勢及經濟弱勢之家庭,其家庭中的父 母雖具工作能力卻無工作收入也無法納入社會福利補助者。根據上述說明,我們瞭 解到此類型家庭子女因為弱勢貧窮其接受學前幼兒教育的比率偏低,而這樣的處境 對學前幼兒有著很大的影響。根據內政部兒童局所委託進行的「扶持經濟弱勢兒童 及少年政策規劃之研究」之結果顯示,台灣目前有多達 36 萬名的兒童生活經濟匱 乏、屬於中低收入戶,其中僅 7 萬 5 千人取得低收入戶資格,享有常態性且多種類 的補助;台灣的兒童貧窮率從 1991 年的 8.1%逐漸降到 1999 年的 5.3%,但在 2000

年又回到 6.7%(鄭麗珍,2006)。針對 2006 年家扶基金會所作的兒少貧窮問題調查 發現,相較於台灣未成年人口逐年減少,低收入戶兒童和青少年人數卻有不斷上升 的趨勢,而且呈兩位數的幅度成長,以民國 91 年至 93 年的兒少貧窮人數估算,

平均年增率達 11% ,截至 96 年 6 月底,台灣兒少貧窮人數已高達 85,128 人,

顯示貧童問題日趨嚴重。而「貧窮」是一普遍存在於各個社會文化中的現象,近年 來由於經濟環境急遽變遷,家庭型態及功能改變,使得弱勢家庭的問題更顯複雜(引 自扶幼 e 季刊,2006)。

台灣世界展望會(2004)指出,家庭經濟困窘的學生,以及偏遠地區資源匱乏的 原住民學童,常在面臨家庭經濟壓力、缺乏家庭功能的支持及公平教育的教育品質 與機會,導致學習成效低、高輟學率,弱勢學子求學充滿崎嶇(引自周仁尹、曾春 榮,2006)。偏遠地區兒童以及少數族群與貧窮兒童等弱勢家庭兒童,相較於一般 家庭中的兒童來說較容易生病,且親子關係普遍欠佳,甚而引發社會問題,政府及 相關單位應參照國外幫助弱勢家庭幼兒教育學習、脫離貧困與缺乏文化刺激的窘 境,提出有效的因應對策。兒童缺乏教育學習及文化環境刺激,並非源於其本身家 庭的經濟匱乏,而是受到家長能力高低與家庭資源的多寡所影響。如果一個家庭因 為貧困且經濟資源不足、家長的因應能力又受到限制,導致生活於期間的兒童經歷 較高貧窮及失學的風險,且長期生活於經濟匱乏的情況下,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或多 或少會有不利的影響,甚至限制其未來的生活機會(鄭麗珍,2006)。

弱勢家庭所面對的問題不在於種族或血統,而是其在經濟與文化資源的不足

(梁美榮、宋汶玲,2006),因此瞭解並提供適切的服務需求,將有助於協助脫離 弱勢情勢。另從研究者這些年實務工作上的瞭解,許多弱勢家庭家長因疲於奔命在 經濟上,對於子女的教育能力及時間有限,因此同樣面臨兒童教養問題。為使家長 能瞭解兒童發展的需求、建立親子關係及透過家庭父母的能力提升,使其在家便能 積極的協助子女,並使子女能在學前的關鍵階段以具備進入未來多元社會的競爭能

力及準備,才有機會脫離認知不足、貧窮或不幸的循環中(洪玉來,2006)。

從以上的研究和論述看來,家庭如果長期處於弱勢狀態,對幼兒的影響確實不 容小覷,而幼兒無可選擇的在原生家庭生活,如何協助其獲得應有的教育和照顧,

補充家庭功能的不足,確實值得深思。

貳、 弱勢家庭幼兒發展概況

一個人的學習,開始於出生。幼兒時期又是一個人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也是 許多認知基本觀念建立的時間。幼兒時期的教育品質好壞,直接影響到兒童國小時 期的學習能力與習慣,尤其是在學習習慣,以及語文、表達能力,其影響更可能延 伸到成人之前的一切學習。

根據沙依仁教授(1983)說法,幼兒在一些特定的情境內,長期的身歷其境或 耳濡目染下,許多人會因此形成相似的行為與個人特質,此心理與社會的因素會成 為其未來的生活模式,所以弱勢家庭兒童所經歷的生活經驗及模式,不僅會形成其 未來的人格,更可能因家庭狀態的不穩定而喪失家庭的結構與功能,使兒童身心深 受影響(引自李依純,2006)。

而弱勢家庭的幼兒相較於一般家庭的幼兒,因長期處在不佳的生活環境及遭受 貧困的衝擊下,較容易有資源匱乏、照護人力短缺、學習刺激不足的問題產生。另 外弱勢還代表著處於一種高危險的生活型態,在高度物化的社會中,兒童容易因社 會排擠及精神威脅等,而限制了其生理、心理及社會發展,因此常產生一些問題,

如易生病、行為偏差,最後造成親子的互動不佳(周慧香,2004)。家扶基金會在 2005 年 11 月至 2006 年 5 月間以「0-6 歲發展篩檢量表」,針對 307 位(不含北高 二市)3 至 6 歲接受讓基金會扶持的弱勢家庭幼兒實施「臺灣貧窮兒童學習發展調 查報告」,就「語言與溝通發展」、「社會人格發展」、「知覺與認知發展」、「粗動作

有百分之 36.8%的幼兒,在語言與溝通發展上出現遲緩現象,而語言發展落後將會 影響幼兒認知與學習發展及人際關係。貧童發展正常的比例平均不到五成,顯示經 濟弱勢的孩子在人際關係互動的能力和知識上,與一般孩子還有很大的落差(中國 信託新聞中心,2006)。若進一步交叉分析,這些幼兒年紀愈大,發展落後的狀況 愈明顯,但從接受早期教育的成果發現,接受早期教育的孩童,在各方面的發展都 優於未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張孝筠,2007)。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提供適當的早 期教育介入,將有助於減少這些弱勢家庭孩童與同儕間的學習落差。

目前我國對於弱勢家庭學前兒童的托育、生活等提供經濟補助,或是民間團體 自發性的福利服務措施而言,雖行之有年,但都缺乏將資源做整合與妥適運用 (洪玉來,2006)。以往國內對於弱勢家庭之問題與服務需求之研究,大多集中在弱 勢家庭的經濟協助與就業方案的提供,較少瞭解弱勢家庭中文化刺激不足導致幼兒 日後學習發展造成的問題(王文瑛等,2005)。因此,弱勢家庭學前幼兒教育學習 的問題常被忽略,沒受到重視,直到94年隨著內政部兒童局擬定「外籍配偶及弱勢 家庭兒童學前啟蒙計畫」開始,在各縣市積極的推展,之後陸續才有相關的研究與 討論出現,逐步對此領域建立更多的專業知識與服務模式。

綜合上述所探討,我們可以歸納出其弱勢家庭的特性有(1)生活經濟匱乏屬 於貧窮的一群;(2)社會資源不足,家庭功能不彰,缺乏相關資源協助;(3)家庭 中之孩童因長期生活在貧困的環境缺乏適當的教育刺激;(4)其家庭父母因疲於奔 命在經濟上,對於子女的教育能力及時間有限;(5)家庭之幼兒因文化刺激不足,

日後容易出現學習發展及人格心理上的問題。所以研究者認為,對於這一群弱勢家 庭的學前幼兒,提供啟蒙教育早期介入,使其獲得適當的學習機會,以減少未來入 小學所產生的學習和適應問題,實是刻不容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