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個體行為的環境因素

影響個體從事行為的因素除了個人動機之外,環境因素在近年來的研究中被指出與 個體行為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因此便有學者意會到此現象的存在,而發展出生態學相關 理論,社會生態學 (Social ecological) 的觀點認為,身體活動行為受個人、社會環境和物 理環境交互作用所影響,而在社會生態學理論基礎之下可得知。因此本節將影響個體行 為環境因素的相關理論、環境因素影響行為的相關研究進行探討。

一、影響個體行為環境因素的相關理論

生態學 (Ecology) 源自於生物科學,指生物與其所處的環境之間存在相互關聯的關 係。生態學在行為科學 (Behavior Science) 與公共衛生學科 (Public Health) 中不斷的發 展與演變,生態學模式 (Ecological Model) 便油然而生,此模式主要在探討人類與其所 處的身體、社會文化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Stokols,1996) 。生態學模式涵蓋不同層次的 影響因素,並整合多元理論,例如:心理、社會及組織等層次,面對環境因素、政策及 不同社區的條件下,提供較為全面的健康行為模式架構。生態學模式架構強調多層次因 素對行為的改變,這些因素包括:個人、人際、組織、社區及政策 (Sallis, Owen, & Fisher, 2008) 。然而生態學模式中主要強調,健康行為會受到多層次因素影響,進而影響個體 從事行為,其中環境因素更是生態學模式中強調會影響個體從事特定行為的關鍵因素 (Sallis, Owen, & Fisher, 2008) 。以下就生態學相關理論發展進行說明,進一步探究環境 因素與行為發展影響之關係。

Lewin (1951) 所提出的生態心理學理論,其主要概念係指個人行為發展會到外在環 境所影響。Barker (1968) 提出環境心理學理論,認為個體所從事的行為是受到社會及物 理環境影響下所產生的;而行為能夠更準確地預測人們的個人特質。Bronfenbrenner (1979) 提出生態系統理論,將環境影響分為微系統、中階系統及外在系統三個層次,微 系統指的是家庭成員與工作部門之間的交互作用;中階系統則指家庭、學校、工作環境;

外在系統是經濟、文化及政策制度下所產生的社會系統。而學者 Moos 於 1980 年提出 社會生態理論,該理論提出四種影響行為發展的環境因素: (1) 實質環境─自然 (氣候) 及環境 (建築) 建置的結合; (2) 組織環境—職場及學校的規模與其功能; (3) 文化特質

18

—人們在社會文化環境下的特徵; (4) 社會氣候─社會環境支持下所產生的特定行為。環 境因素對於行為改變的影響持續受到許多相關研究者重視,也因此生態學理論得以不斷 發展演進,近代學者 Glass 與 McAtee 於 2006 年所提出的社會生態學理論中,指出個體 在社會與物理環境的範圍內,行為受到個人及社會環境層次結構化的影響,進而形成機 會與制約,使個體產生規律行為。同年 Sallis 等 (2006) 提出的生態學模式,將影響身體 活動的產生區分為家庭活動、休閒、通勤及工作活動四種型態,且認為個體從事身體活 動受到多層次影響包括:個人、人際、組織、社區及政策。

現代生態學模式的發展基礎結合傳統行為與社會科學的概念,經過許多學者不斷的

詮釋 (Sallis & Owen, 2002) ,使該模式不斷的演進、發展至今天的現況。而在生態學發 展的早期,已有學者意識到環境因素的重要性,進而強調環境因素對行為的影響力 (Skinner,1953 ; Barker,1968) 。在環境與健康行為科學的相關領域中,針對身體活動等行 為議題,已有許多研究探討身體活動與環境因素之間的關係。

Giles-Corti 等在 2005 年的相關研究中,則建議應依據個體行為的類別差異而發展 不同的環境評估與生態模式。以走路為例,於休閒時間所進行的走路與以交通為目的的 步行,兩者的行為可能會因不同的環境產生出不同的影響,因此應用生態模式將有助於 進一步釐清環境與身體活動之間的關聯性。生態學模式指出許多環境因素會影響人們的 身體活動,其理論更建議提高環境的品質比提高個人動機更全面且更有效率,提升環境 的品質能夠使更多人受到影響 (Sallis & Owen, 2002;Spence & Lee, 2002) 。

二、環境因素影響行為之相關研究

根據上述生態學模式理論可以得知,人類從事特定行為會受到外在因素所影響,而 在許多外在因素影響因子中,眾多環境因素的差異對於行為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WHO 所推動的「健康城市 (Health City) 」,其中包含了 32 項的評估指標,其中「環境 指標」就包含了綠覆率、綠地之可及性、閒置之工業用地、運動休閒設施、人行街道 (徒 步區) 、腳踏車專用道、大眾運輸工具、大眾運輸服務範圍及生活空間等 (劉錦謀、趙 坤郁、周峻忠、林正常,2010) 。過去許多研究較集中於探討個人因素與心理因素對於 健康行為之影響,但近年來環境因素影響健康行為的相關議題逐漸受到重視,而在眾多

19

影響健康行為的環境因素中,居住地區密度、目的地的易達性、方便步行的設施、環境 美觀、地區治安狀況及犯罪率被認為是影響身體活動量的因素 (Saelens & Handy, 2008;

Gebel et al., 2007 ; Trost et al., 2002; Sallis & Owen, 2002; Hill et al., 2003; Humpel et al., 2002; Owen et al., 2004) 。人類無法避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無論在人、事、時、地、物 等層面皆與環境有著直接或是間接的關係,以下就國內外針對環境因素影響行為之相關 研究進行文獻探悉。

黃淑貞、盧俊吉、洪文綺、邱雅莉 (2009) 於「環境因素和社會支持與都市地區國

小學童身體活動之相關研究」中提到,當住家鄰近環境之交通環境較不擁擠,街道安全 性高,且治安狀況良好,又加上有家人和老師陪伴一起活動時,國小學童較願意從事低 強度身體活動;當活動場所容易到達時,學童較從事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當活動場所較容 易接近,以及有老師一起活動時,國小學童從事較多高等強度身體活動。

劉錦謀、趙坤郁、周峻忠、林正常 (2010) 在「影響社區居民運動參與之動態社區 環境因素」相關研究中提出「動態社區環境一詞」,其意旨可供社區居民從事身體活動或 運動之自然、人造環境及設施,主要目標是為了打造提升居民健康的支持性環境、促進 居民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而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所推動一系列的政策當中,包含健 康環境與空間營造、健康城市、社區健康營造等,在這些政策當中,「動態社區環境」均 被視為重要的發展項目之一。該研究亦指出影響社區居民運動參與的動態環境因素可分 為五個類別,分別為 (1) 空間因素; (2) 便捷性因素; (3) 支持性設施因素; (4) 安 全性因素; (5) 美觀性因素,共計有 40 項影響因子,而前十項影響因子分別為:自覺 安全性、環境整潔、游泳池救生員的配置、是否備有廁所、環境空氣品質、空間規劃、

周遭治安狀況、到達運動場所需要之時間、與運動場所的距離以及停車場的有無。

Sallis 與 Kerr (2007) 綜整多年相關研究的成果後,指出六項會影響身體活動的社區 環境因素,項目包含社區的聯通性 (connectivity) 、密度 (density) 、複合式土地使用 (land-use mix) 、美學 (aesthetics)、安全性或自覺安全性 (safety or perceived safety)、公 共交通運輸 (transit) 。根據其研究所提出的六項環境因素中可推論,縮短社居居民與運 動場所之距離,使之以步行或自行車取代車輛代步,並提升環境安全性與美觀,均有助

20

於提高居民參與運動意願,進而提升社區居民日長時間的身體活動量。

Inoue 等 (2009a) 針對日本成年人所做的研究中發現,高人口密度、良好的商店易 達性、人行道的有無、自行車道的有無等四個環境變項與每周 150 分鐘以上身體活動量 呈顯著正相關,並認為環境因素確實能影響身體活動量的表現。

Sallis 等 (2009) 針對比利時、巴西、加拿大、哥倫比亞、中國香港、日本、立陶宛、

紐西蘭、挪威、瑞典及美國等 11 個世界不同地區的國家所進行的大規模調查中發現,

住家鄰近環境的建設有助於提升身體活動量,並提出環境設計以提升身體活動量可以被 視為一個國際性的公共衛生議題。

Inoue 等 (2009b) 針對日本四個城市的成年人其步行運動情形與環境因素的橫斷性 研究中,研究結果發現,高人口密度、良好的土地使用的多樣性、住家附近擁有良好的 人行道/腳踏車步道、環境的美觀性及交通安全等環境因素,有助於提升民眾外出步行運 動的意願。

Gomez 等 (2010) 針對西班牙高齡者自覺環境因素與步行運動之相關研究中指出,

居住於公園面積較多、住家附近各設施的聯通性高、住家附近交通情形安全的高齡者,

每周較容易從事超過 150 分鐘以上的步行運動。

Inoue 等 (2011) 對於日本高齡者步行情形與環境因素的相關研究中發現,運動設施 的可近性、社會環境、與環境美學會與步行運動呈現顯著相關。該研究分別探討男女高 齡者後的結果顯示,住家附近擁有自行車道、低犯罪率、交通安全、環境美觀及家中擁 有之汽車數量對於男性高齡者的步行狀況呈現顯著相關;另一方面女性高齡者的步行情 形則與商店的可近性、休閒運動設施的可近性呈現顯著相關。

Zhou 等 (2013) 針對上海成年人的身體活動量與住家鄰近環境因素的相關研究中 發現,人口密度、道路連結性、交通安全等三個環境變項顯著影響身體活動量,且建議 積極規劃城市建設,以助於改善不良的健康結果。

三、小結

提升身體活動一直是政府單位努力的目標,鑒於生態學模式理論的探討可以發現,

影響個體從事身體活動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因素眾多,包含了個人、心理、環境因素等。

21

其中環境因素被認為是影響身體活動的關鍵影響因子,且已在相關研究中被指出,環境 因素對於人類身體活動的影響應受到國際公衛議題的重視。

經本節的文獻整理後得知,住家鄰近環境因素個體從事行為的因素有:商店的可達 性、目的地的可達性、人口密度、休閒運動設施的可近性、人行道的有無、自行車道的

經本節的文獻整理後得知,住家鄰近環境因素個體從事行為的因素有:商店的可達 性、目的地的可達性、人口密度、休閒運動設施的可近性、人行道的有無、自行車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