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城鄉高齡者認知環境、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城鄉高齡者認知環境、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之研究"

Copied!
1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城鄉高齡者認知環境、身體活動 與久坐行為之研究. 研 究 生:黃弘欽 指導教授:張少熙. 中華民國一○四年六月 中華民國臺北 i.

(2) 城鄉高齡者認知環境、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之研究 2015 年 6 月 研 究 生:黃弘欽 指導教授:張少熙 摘要. 目的:身體活動量不足與久坐行為是影響高齡著健康的危險因子,而城鄉差距被視 為是影響個體行為發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城市與鄉村地區高齡者社會人 口因素、認知環境因素與休閒時間身體活動、久坐行為之關係。方法:針對臺北市及嘉 縣 65 歲以上高齡者進行分層隨機抽樣,抽取 1068 人進行電話訪問調查 (有效樣本為 983 人) ,資料蒐集包括社會人口因素、認知環境因素、休閒時間身體活動及久坐行為 等,並以描述性統計、無母數檢定及二元邏輯斯迴歸進行統計分析。結果:一、臺北市 高齡者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較高;二、臺北市年紀較大及女性高齡族群較容易身體活動 量不足;三、嘉義縣有全職工作及肥胖高齡族群較容易身體活動量不足;四、年紀較輕、 低教育程度、獨居及肥胖高齡族群較容易從事久坐行為;五、嘉義縣低教育程度高齡族 群較容易從事久坐行為;六、臺北市住家附近適合騎腳踏車的場所、良好社會環境、環 境美觀及夜晚治安不安全等認知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量不足達顯著相關;七、嘉義縣住 家附近設有人行道、良好社會環境、環境美觀及免費休閒場所等認知環境因素與身體活 動量不足達顯著相關;八、臺北市所有認知環境因素與久坐行為未達顯著相關;九、嘉 義縣住家附近有免費休閒場所及家中擁有機動車等認知環境因素與久坐行為達顯著相 關。結論:未來針對全臺灣縣市提升高齡者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的方案,應先針對鄉村 地區的高齡者,進一步改善城市及鄉村地區之高齡者久坐問題,且建議各縣市政府及相 關單位設計改變行為策略及方案時,應先針對目標族群進行篩選,並加強環境因素對於 行為改變的相關研究。. 關鍵詞:休閒時間身體活動、久坐時間、老年人、認知環境 i.

(3) The association of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and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r in urban and rural older adults June, 2015 Author: Huang, Hung-Chin Advisor: Chang, Shao-Hsi. Abstract. Physical in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 are the risk factor affecting the health of older adults. To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gh-risk groups that engage in physical in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time in older Taiwanese men and women who living in Taipei City or Chia-Yi County. The present study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e recruited 1,068 older adults aged 65 years and above to answer a questionnaire (valid sample: 983). The collected data comprise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verage daily sedentary time, and amount of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The data were subsequently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ann-Whitney-Wilcoxon test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we found the: a) A higher propor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were observed in Taipei City older adults; b) The factors older and female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hysical inactivity among Taipei City older adults; c) The factors full-job status and obesity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hysical inactivity among Chia-Yi County older adults; d) The factors younger, low education level, live alone and obesity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edentary time among Taipei City older adults; e) The older adults who had low education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edentary time among Chia-Yi County older adults; f)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bicycle path, seeing people being active, aesthetics and night safety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hysical inactivity among Taipei City older adults; g)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sidewalk, seeing people being active, aesthetics and free leisure facil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hysical inactivity ii.

(4) among Chia-Yi County older adults; h) All of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edentary time; i)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free leisure facilities and owned motorized vehicl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edentary time among Chia-Yi County older adults. Future interventions and policies for reducing physical inactivity and sedentary time of older adults should initially focus on socio-dem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Key word: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time, older adult, environmental factor. iii.

(5) 謝. 誌. 在師大體育系碩士班的學習過程,隨著論文的付梓,即將畫上句點。回首兩年來漫 長的研究歷程,過程幾經挫折與困難,今日我能順利拿取學位,無非是獲得身邊太多的 關懷與幫助,而我也要將這份喜悅分享給幫助過我的所有人。 在我多年的求學階段,父母及所有家庭成員一直是我堅強的後盾,每當在學業或是 生活上遭逢困難,他們總是在第一時間給予我滿滿的關心與鼓勵,讓我在求學的道路上, 能無任何罣礙的勇往直前。謝謝您們在我失敗的時候沒有放棄我,在我成功的時候提醒 我必須謙虛,您們絕對是我這生最愛的人也是我最溫暖的港灣。 在我大三決定接下大四總幹事時,那時認識了我的指導教授─張少熙,從大四時期 承蒙老師的疼愛,讓我有幸提前進入老師的學門學習,日常生活常受老師照顧與關愛, 從老師身上學習學術研究與為人處事的道理,能遇此亦父亦友的良師,除深感幸運,更 懷無限的感恩,這段師生情緣絕對會是我求學階段最美的回憶。 本論文的撰寫及誕生,特別感謝口試委員廖邕教授及鄭慧萍教授的悉心指導與耐心 包容,讓我能順利完成碩士學位論文。感謝廖邕教授教導我許多論文撰寫及統計分析的 方法,亦感謝鄭慧萍教授的專業指導,您們的專業建議使本論文更加完善。 感謝全師大最有情感的學門─「熙門」的所有夥伴。特別感謝名淳學長在我撰寫論 文的過程中,與我一同努力在圖書館及研究室奮鬥到天亮,我會懷念那段與您一同看日 出的日子,也祝福您在往後的求學階段能夠一帆風順。感謝莊惠金秘書無時無刻的關心, 感謝佩欣學姊、怡堯學長、信弘學長協助論文校對,感謝孟霖學姊協助論文格式校對, 感謝培明學姊及小潘對我的關心與照顧,感謝同窗好友晧宇、家豪、萃瑜、王寧、立亭、 鴻昱協助論文口試,您們的這份情誼,我將永遠銘記在心。 謝謝賴靖雯,因為有妳的陪伴,讓我勇敢面對困難與挫敗,這本論文亦屬於你。 取得碩士學位,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也是我博士學習旅程的開端,期許自己未來 能不辜負父母及老師的栽培,繼續在博士班累積自身能力,努力補強自己的不足,成為 更專業、更有能力的人。 iv.

(6)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謝. 誌 .................................................................................................................... iv. 目. 次 ..................................................................................................................... v. 表. 次 ................................................................................................................... vii. 圖. 次 .................................................................................................................. vii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背景與動機 ........................................................................................................ 1 研究目的 ............................................................................................................ 5 研究問題 ............................................................................................................ 5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研究重要性 ........................................................................................................ 7 名詞操作性定義 ................................................................................................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城市與鄉村 ........................................................................................................ 9 影響個體行為的環境因素 .............................................................................. 17 身體活動量之相關研究 .................................................................................. 22 久坐行為之相關研究 ...................................................................................... 28 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之社會人口關聯因素 .................................................. 33 本章總結 .......................................................................................................... 3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4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42 v.

(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42 第五節 實施步驟與程序 .............................................................................................. 46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47.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48 第一節 城鄉高齡者社會人口因素現況 ...................................................................... 48 第二節 城鄉高齡者認知環境因素現況 ...................................................................... 54 第三節、城鄉高齡者休閒時間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之無母數檢定 .......................... 60 第四節、城鄉高齡者社會人口因素與身體活動之關係 .............................................. 62 第五節、城鄉高齡者社會人口因素與久坐行為之關係 .............................................. 64 第六節、城鄉高齡者認知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之關係 .............................................. 66 第七節、城鄉高齡者認知環境因素與久坐行為之關係 .............................................. 69 第八節、本章總結 .......................................................................................................... 7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80 第一節 結論 .................................................................................................................. 80 第二節 建議 .................................................................................................................. 82. 引用文獻 ............................................................................................................. 85. 附錄 ..................................................................................................................... 99 附錄一 正式電訪問卷 .................................................................................................. 99. vi.

(8) 表. 次. 表 4-1 城鄉高齡者社會人口因素現況................................................................................ 53 表 4-2 城鄉高齡者認知環境因素現況................................................................................ 59 表 4-3-1. 城鄉高齡者身體活動之無母數檢定 .................................................................... 60. 表 4-3-2. 城鄉高齡者久坐行為之無母數檢定 .................................................................... 61. 表 4-4 城鄉高齡者社會人口因素與身體活動之二元邏輯斯迴歸分析............................ 63 表 4-5 城鄉高齡者社會人口因素與久坐行為之二元邏輯斯迴歸分析............................ 65 表 4-6 城鄉高齡者認知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之二元邏輯斯迴歸分析............................ 68 表 4-7 城鄉高齡者認知環境因素與久坐行為之二元邏輯斯迴歸分析............................ 70. vii.

(9)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9. 圖 3-2. 研究流程圖 ................................................................................................ 41. viii.

(10) 第壹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城鄉差距造成之社會人口因素、認知環境因素對於高齡者身體活動 量與久坐行為之相關性,期能成為未來發展城鄉高齡者相關健康促進政策之參考依據。 老化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人口結構老化正嚴重的衝擊臺灣社會,老化更是國際間所共 同關注的議題,鑑於此,探討高齡者相關議題確實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在本章中,第 一節為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五節研究重要性;第六節名詞操作性定義。. 第一節 背景與動機 隨著醫療水準提升與科技的發達,國人平均壽命持續延長,2014 年臺灣男性平均 壽命達 75.96 歲、女性則為 82.47 歲,另有近 8 成的男性及 9 成的女性能活超過 65 歲 (內政部,2014)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定義,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達到 7%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 14%為「高齡社會」;20%為 「超高齡社會」 。臺灣近年來受到生育率降低、少子化及死亡率持續下降的影響,導致人 口結構迅速老化,而臺灣目前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為 281 萬人,占人口比例 12% (內政 部戶政司,2015) ,預估我國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將於 2017 年超過 14%,成為「高 齡社會」,並在 2025 年達到 20%,屆時每五個人就有一人是超過 65 歲的老年人,也將 宣告臺灣正式步入「超高齡社會」 (經建會,2012) 。人口老化是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 重要議題,對健康及醫療照護、教育、經濟、社會發展、社會福利等,皆會造成全面性 的衝擊 (國民健康局,2009) 。老化所造成的健康問題,儼然成為我國醫療資源的重大 負擔,在醫療資源上,高齡人口占據我國醫療成本的 34.4%,大約是成人的 3.3 倍 (李 大正、楊靜利、王德睦,2011) 。老化已是一個不可逆的現象,身處高齡化如此快速的 臺灣,國人不得不重視老化所帶來的影響,因此,探討高齡者等相關議題確實有其必要 性。 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高齡者健康相關研究及政策的制定逐漸受到重視 (郭世傑、 1.

(11) 古博文、周碧瑟,2013;教育部,2006) 。WHO 於 2010 年提出的「全球身體活動建議」、 美國衛生與人群服務部 (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HS]) 2008 年 提出的「美國人身體活動指引」 (Carlson, Fulton, J, Schoenborn, & Loustalot, 2010) 以及 2009 年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美國運動醫學 會立場聲明:高齡者運動與身體活動」及美國心臟學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老年人運動與身體活動對公共衛生建議」 (Nelson et al.,2007) ,對 65 歲以上 的高齡者之運動原則有一致的觀點。建議高齡者每周至少從事 150 分鐘中高強度的身體 活動做為促進健康的標準,並且應避免完全不運動 (Physical inactive) ,從事運動比完 全不運動來的好,無論從事多少程度的運動或身體活動皆能提升人體健康。此外,高齡 族群相較於其他年齡層,由於身體逐漸老化、身體受到病痛的影響,導致身體活動的機 會與時間逐漸下降,而我國許多政策僅強調「後端治療」 ,包含了老人照護中心、老人療 養院等,卻忽略了最基本的「前端預防」 ,而已有許多研究指出,運動是最好預防身體退 化及強化身體功能的最好方式。對於高齡者來說,應強調高齡者以「較高強度」 、 「較高 參與次數」以及「較長持續時間」等三項原則來運動;若高齡者因為身體功能退化而產 生的疾病與疼痛,無法達到每周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量,也應該在能力及健 康狀況許可下,儘可能地從事身體活動 (ACSM, 2009) 。近年來許多研究皆針對高齡者 提升身體活動量對於健康影響等議題進行探討,亦證實從事身體活動能有助於提升高齡 者之身心理健康 (李月萍、陳清惠,2010;郭世傑等,2013) 。 另一方面,在經濟與社會環境快速變遷的影響下,致使人類生活型態急速轉變,而 高齡者受到退休後生活型態的改變影響,相較於其他年齡層,高齡族群擁有較長的休閒 時間。根據相關研究顯示,文明、科技的進步趨勢下,久坐行為 (Sedentary behavior) 已 成為人類最普遍的生活型態,亦是影響人類健康的危險因素之一 (Owen, 2012) 。研究 指出,長時間久坐會增加罹患肥胖症、心血管疾病與第二類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Hiddle et al., 2012;Grontved, & Hu, 2011) ,以及全因死亡率 (all-cause mortality) (Pavey, 2012) 。可見,久坐行為對於健康之危害甚鉅。而相較於其他年齡層,高齡者擁有更多 休閒時間,因為退休之後的休閒時間大量增加,以及身體功能的老化,成為從事久坐行 2.

(12) 為的高危險族群 (Hamilton, 2008 ; Owen, 2011) 。近年來,行為流行病學家已經開始將 重點放在久坐行為對健康的危害 (Owen, 2010) ,研究顯示,人們即使能達到的身體活 動量的建議標準,但每天仍然會花費大多數的時間從事久坐行為 (Brown, 2009 ; Matthews et al., 2012) 。因此,在減少健康風險的發展策略上,除了身體活動的促進,更 應該要考慮關注高齡者久坐的生活型態 (Hamilton, 2008 ; Owen, 2011 ; Kikuchi, 2013) 。 Bronfenbrenner (1979) 提出社會生態學理論,其理論主要探討人與環境間彼此交互 作用、相互影響的關係,認為人類所做出行為的發展是個人心理特質與環境持續互動的 結果,且強調個體會受到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影響,彼此之間會產生交互作用。研究 也指出,許多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會因居住的環境不同而有所差異 (Fan, Wen, & Kowaleski-Jones, 2014) ,另一方面,在個體行為表現與生活型態也會因為居住於城市、 郊區或鄉村而有所不同。因此,城鄉差距可能是一個影響健康行為的關鍵因素,未來如 針對城市與鄉村能提出不同健康促進方案,或許能更有效改善高齡者的健康。然而,人 口老化和城市化已經是 21 世紀主要的兩個全球趨勢 (WHO, 2007)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 (2014) 縣市指標報告中顯示,臺灣二十二個縣市中,屬於高人口密度之都市型地區中, 臺北市的老化指數是臺灣五大都市中最高,佔 99.41%,而臺北市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比 例亦是臺灣五大都市中最高,佔 14.08%;另一方面,屬於低人口密度之鄉村型地區中, 嘉義縣的人口老化指數是全臺灣最高,甚至高於臺北市,佔 137.26%,而嘉義縣 65 歲以 上老年人口比例亦是全臺灣最高,佔 17.05%。由此數據顯見,臺灣無論是鄉村地區或都 市地區皆面臨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居住在城市與鄉村地區的高齡者,其生活型態與城 市環境建設勢必有所不同,縮短高齡者生活在城市與鄉村的差距,一直是政府積極努力 的方向,例如改善交通運輸、提升醫療資源或增建公共建設 (衛生福利部,2013) 。總 而言之,Owen 等 (2000) 指出,不同的環境會對不同形式的身體活動或坐式生活型態的 行為有所影響,要增加民眾的身體活動量,不僅要提供個人或某個群體層面的宣導或教 育,也要改善個體所存在的生活空間,如家庭、學校、社區等社會環境及政策制度面, 才能提供並鼓勵個人有利的支持與選擇。 本研究擬針對臺北市與嘉義縣兩個擁有老化指標性的縣市進行差異性探討,臺北人 3.

(13) 口密度極高,資源豐富、交通便捷、擁有 12 座運動中心、擁有許多社區公園及學校,提 供許多高齡者參與運動機會;嘉義縣人口密度較低,但是老化指數卻居全國之冠,甚至 比臺北市還要高,顯現出臺灣正面臨嚴重的高齡化社會,比起城市型居住型態的臺北市, 嘉義縣居民以農業及漁業工作型態為主,由於人口稀少及地方資源的短缺之下,導致公 園及學校數量不足,且交通運輸便利性不高,由此可知,臺北市及嘉義縣是屬不同居住 型態的縣市。因此,瞭解臺北市與嘉義縣 65 歲以上的高齡者之生活型態與環境的關係, 是本研究主要之方向。. 4.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居住於臺北市及嘉義縣地區之高齡者身體活量與久坐時間之 現況。其次,本研究透過分析臺北市 (城市) 及嘉義縣 (鄉村) 兩地區高齡者之社會人口 因素、認知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量、久坐時間之關係,藉此瞭解不同居住地區之社會人 口因素、認知環境因素與久坐時間、身體活動量之差異。因此,本研究目的細項分述如 下: 一、瞭解臺北市及嘉義縣之高齡者在社會人口因素、認知環境因素和身體活動、久坐行 為之現況。 二、分析臺北市及嘉義縣之高齡者在社會人口因素、認知環境因素和身體活動、久坐行 為之差異情形。 三、探討臺北市高齡者在社會人口因素、認知環境因素和身體活動、久坐行為之關係。 四、探究嘉義縣高齡者在社會人口因素、認知環境因素和身體活動、久坐行為之關係。. 第三節 研究問題 針對本研究並根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問題,其分項敘述如下: 一、臺北市及嘉義縣之高齡者在社會人口因素、認知環境因素和身體活動、久坐行為之 現況為何? 二、臺北市及嘉義縣之高齡者在社會人口因素、認知環境因素和身體活動、久坐行為之 差異情形為何? 三、臺北市 (城市) 高齡者在社會人口因素、認知環境因素和身體活動、久坐行為之關 係為何? 四、嘉義縣 (鄉村) 高齡者在社會人口因素、認知環境因素和身體活動、久坐行為之關 係為何?. 5.

(1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臺北市 (老化指數 94.53%) 及嘉義縣 (老化指數 137.26%) 兩地區為研究 範圍,其老化指數分別為臺灣最高的都市型地區及鄉村型地區。調查對象以居住於調查 範圍內之普通住戶,年滿 65 歲以上之高齡者,進行電話問卷訪談施測。 二、研究限制: (一) 抽樣上的限制: 本研究採電話訪問進行調查,無法確實掌握是否由目標族群接聽電話,因而導致拒 答率增加。臺灣人民一直深受詐騙集團的影響,凡是接到相關來電皆會與此作為連結, 而此現象也普遍出現於高齡者族群,這也間接造成拒答率提升的因素之一。 (二) 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採橫斷性研究,因此無法推論出不同居住地區之社會人口因素、環境因素和 身體活動量與久坐行為之因果關係及長期性變化情形。 (三) 研究工具的限制: 本研究採電話問卷訪談方式,量表皆為自陳式量表,因此無法確實掌握高齡者實際 回想及做答情形。另一方面,受到電話訪談之限制性,抽樣上僅能針對家中設有家用電 話之高齡者,無家用電話者無法成為抽樣樣本,可能間接降低隨機抽樣機率的公平性。 (四) 城鄉定義限制: 目前國內尚無針對各縣市做出都市型及鄉村型地區之明顯定義,因此本研究僅根據 人口密度,分別將臺北市及嘉義縣定義為「都市型地區」與「鄉村型地區」。. 6.

(16)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城鄉差距所帶來的環境因素差異,對於休閒時間最多的高齡者族群,在身體活動量 及久坐行為上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本研究試圖找出城市及鄉村型居住型態,其環境因素 對於高齡者身體活動量與久坐行為之差異情形,以下就學術性與實務性說明本研究之重 要性。 一、學術上的貢獻: 過去研究已經證實環境因素會對高齡者身體活動及久坐行為等生活型態產生影響, 但國內針對環境因素與生活型態相關研究較為缺乏,不同居住地區的環境因素差異對於 生活型態影響之相關研究更是屈指可數。因此,本研究希望將臺灣具有指標性的老化都 市型地區 (臺北市) 及鄉村型地區 (嘉義縣) 進行差異性比較,希望透過本研究找出城 鄉差距對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之影響,作為往後欲進行城鄉差異之相關研究者參考依據。. 二、實務上的貢獻: 目前我國較少針對城市的人口比例劃分出城市型及鄉村型居住型態,且無相關研究 進行城市及鄉村的差異性比較。因此,無法瞭解不同居住地區其環境因素是否會影響身 體活動與久坐行為的結果。 本研究針對臺北市及嘉義縣兩縣市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久坐行為之關係進行差異 性分析,首先瞭解都市型及鄉村型居住地區其身體活動量與久坐時間為何?進一步瞭解 不同居住地區環境因素對於身體活動量與久坐時間現況,最後找出城市型與鄉村型在身 體活動及久坐行為之不同。更可將本研究之研究結果,提供給各縣市政府規劃城市建設 與設計高齡者健康促進方案之參考依據。. 7.

(17)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本研究所使用之特定名詞,共有「高齡者」 、 「身體活動量」 、 「久坐行為」 、 「城鄉的 定義」、「環境因素」,其定義分述如下: 一、高齡者 (Older adult) 本研究根據老人福利法 (2002) 指出老人係指年滿 65 歲以上之人。本研究所指之 高齡者為接受本研究電話訪談之 65 歲以上,並居住於臺北市及嘉義縣高齡受訪者。 二、身體活動量 (Physical Activity) 身體活動意旨透過自我意識的控制使骨骼肌產生收縮,身體關節角度產生變化,進 而產生能量的動態過程 (Caspersen, Powell & Christense, 1985) 。本研究針對身體活動量 的測量,採用劉影梅 (2004) 所翻譯之「國際身體活動量表電話短版」 ,將身體活動量分 為一周 150 分鐘以上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一周 150 分鐘以下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 (Haskell, 2007) 。 三、久坐行為 (Sedentary behavior) 久坐行為是指任何低代謝當量及坐著或是躺著的行為 (Owen, 2010) ,包括看電視、 使用電腦、閱讀或通勤等。久坐行為所消耗的代謝當量介於 1.0~1.5 METs 之間,比輕度 身體活動消耗 1.5~3 METs 還要低 (Ainsworth, 2000) 。本研究定義之久坐行為係指:每 日久坐時間 6 小時以上 (Wallmann-Sperlich et al., 2013) 。 四、城鄉的定義 「城」與「鄉」的概念,通常是依經濟活動性質、人口密度及地理位置而定 (陳肇 華,2009) 。本研究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14) 統計報告,按照各縣市之人口密度高 低,將臺北市定義為城市;將嘉義縣定義為鄉村。 五、環境因素 本研究針對環境因素的測量是根據劉影梅 (2004) 所翻譯之「IPAQ 臺灣活動量調查」 中之「影響活動的環境量表」 ,將其分為住家鄰近環境易達性、便利性、安全性、人口密 度等層面。. 8.

(1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探討城鄉差距所形成之環境因素、高齡者身體活動量、高齡者久坐行為之相 關理論與研究,共分為五節:第一節城市與鄉村;第二節影響個體行為的環境因素;第 三節高齡者身體活動量;第四節高齡者久坐行為;第五節本章總結。. 第一節 城市與鄉村 隨著經濟起飛,臺灣地區的經濟快速成長,國民所得水準提高,各縣市鄉鎮社會經 濟發展之差異程度日益增大,且各縣市所發展程度不盡相同。因此, 「城鄉差距」的現象 即應運而生。民國九十九年,政府推行「五都合併、升格與改制」 ,而此一政策的發想是 有感於當前地方政府體制,面對大環境帶來的改變及需求逐漸不堪負荷,因而亟需進行 區域及制度上的調整,盼能改善行政障礙、提高資源運用之效能,進而使臺灣嚴重的城 鄉差距問題獲得改善 (黃譯司,2013) 。而縮短城鄉差距所造成的生活型態影響一直是 我國政府關注的議題 (衛生福利部,2013) 。因此,應針對城市及鄉村等議題加以探究。 有關城市與鄉村之相關理論,本節將就國內外專家學者在城市及鄉村研究中所下的 定義內涵,並根據我國法律所制定的「地方制度法」中,以人口數量、人口密度及居民 職業來做為劃分市、省、縣、市、鄉、鎮之依據;另一方面,行政院主計處 (2007) 對 城市及鄉村劃分而訂定「中華民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於該統計中考量行政區域、社 會、經濟及文化等相關因素劃分出地區,以下就城市與鄉村之概念與定義、城市與鄉村 的劃分與城市與鄉村的差異三個部分加以探究。 一、城市與鄉村之概念與定義 對於「城市」與「鄉村」的定義,通常是依據經濟活動性質、人口密度以及地理位 置而訂定 (陳肇華,2009) 。 鄭健雄 (2008) 指出,城市與鄉村為兩個空間性的名詞,代表人口數量、人口密度 的差異、個別經濟狀況與文化特徵。例如:都市人口密度高、都市化程度較高、經濟結 構以二、三級產業為主、人與人連結關係弱;反之鄉村地區則呈現人口密度較低、都市 9.

(19) 化程度低、經濟結構則是以一級產業為主、人與人連結關係強等不同的社會特徵。 大多數研究為了研究之可行性大致發展出兩種界定城市與鄉村的觀點,分別為機能 性與建構性觀點,但無論研究人員是以機能性或結構性觀點來區分城市與鄉村,都必須 面臨不同的困難。例如:機能性觀點常因指標太簡略而遭受質疑;而建構性觀點卻又受 到鄉村資料難以蒐集等限制影響。據此,考慮研究可行性及經費許可的狀況之下,會選 擇符合該研究目的分類依據 (鄭健雄,2008) 。以下舉例進行說明: (一) 張隆順 (1982) 以行政單位來區分城鄉,將縣轄市以上的地區劃分為都市;另將鄉 鎮層級分成鄉村。 (二) 魏素芬 (1997) 以產業結構比例分類城市與鄉村,依據當地之農業人口與全部人 口之比例,來區分為三等級之都市化程度,包括都市、中介地區與鄉村三各類別進 行分析。 (三) 羅啟宏於 1992 年,以不同面項指標來界定城鄉,運用 1990 年全省 309 個鄉鎮所 發展出的橫斷性資料之社會人口因素、公共設施、產業結構、財務狀況以及地理環 境等五類共三十五項指標,利用因子分析與群落分析得到工商發展、人口變遷、國 有林特色、農業發展、山坡地特性與公共服務共六個因子,最後利用這六個因子的 特性發展出新興鄉鎮、山地鄉鎮、工商市鎮、綜合性市鎮、坡地市鎮、偏遠鄉鎮、 服務性鄉鎮這七類型的地區。 (四) 謝亞倫 (1996) 以「都市化程度分級法」作為城市與鄉村分類依據,先將臺灣地區 (不含離島) 350 個鄉鎮市區,以人口密度作排序,將 350 個鄉鎮市區分為四等級, 並使四等級之總人口數略為均等。此四等級分別為:都會區、都市區、市郊區以及 鄉村區。 本研究將臺北市定義為城市地區;嘉義縣定義為鄉村地區。而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 訊網之「縣市重要統計指標」可以得知兩地在各項統計數據之差異情形。在臺北市的部 分,總人口數為 2702315 人;人口密度為 9942 (人/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為 271.8 平方 公里;老年人口數為 380527 人;老年人口占全市人口比率為 14.08%;扶老比為 19.2%; 老化指數 99.41%,為臺灣所有都市型地區之冠;農戶人口數為 36612 人;農耕地面積 10.

(20) 3220.58 公頃;漁戶人口 165 戶;從事工商業人口有 362 家;有 616912 人達到大學以上 教育程度。 嘉義縣的部分,總人口數為 522065 人;人口密度為 274.25 (人/平方公里);土地總 面積為 1903.6 平方公里;老年人口數為 88987 人;老年人口占全縣人口比率為 17.05%; 扶老比為 22.95%;老化指數 137.26%,為臺灣所有縣市之冠;農戶人口數為 199419 人; 農耕地面積 73609.77 公頃;漁戶人口 6296 戶;從事工商業人口有 43 家;僅有 126559 人達到大學以上教育程度。 從上述兩縣市之統計資料比較可以看出,兩地區因為地區型態的不同造成在各項數 據上的差異,臺北市從事工商業人口較多,嘉義縣則是以農、漁產業為主,臺北市民教 育程度較高,而兩地在老化指數方面,臺北市市目前全臺灣都市型地區老化指數最高的, 而嘉義縣更是以 137.26%的老化指數居全國之冠。因此本研究將選擇這兩個老化指數具 有代表性且城鄉結構上較為明顯的縣市作為城市及鄉村之代表城市。 二、城市與鄉村的劃分 城市與鄉村的差異性為何?龍冠海 (1986) 指出城市是聚居在有地域界線範圍內, 一個較稠密且具有一致性的人口集團;鄉村與城市最大的差別在於人口的異質性及居民 的經濟活動多屬以農業為主。賴燊雲 (2000) 在相關研究中指出,城市與鄉村是依行政 區劃分─以院轄市、省轄市、縣轄市學校為城市地區學校代表;而其他鄉鎮學校為鄉村 地區代表。 行政院在民國四十三年頒布實施地方自治綱要中規定,由縣政府依據人口分布、經 濟狀況、自然環境、交通情形及生活習慣來進行各縣轄市、鎮、鄉的劃分。鑑於此,市、 鎮、鄉在劃分之初,都市化的位階即為市高於鎮高於鄉。然近年受到經濟、人口快速成 長,各縣市鄉鎮發展程度不同,產生出有些鄉的發展程度已達到鎮或市的規模,但此現 象大多為位於大城市周圍的鄉鎮 (陳肇華,2009) 。 我國對於城市與鄉村的劃分大致是根據人口數量、人口密度及居民職業為決定標準 (陳肇華,2009) 。臺灣根據「地方制度法」將地方劃分為省及直轄市。省劃分為縣、市; 縣則劃分為鄉、鎮、縣轄市。直轄市與市區劃分為區。鄉以內之編組為村;鎮、縣轄市 11.

(21) 及區以內之編組為里。村、里以內之編組為鄰。其中直轄市指的是,人口聚居達一百二 十五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市指的是人 口聚居達五十萬人以上未滿一百二十五萬人,且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地位重要之地區。 縣轄市為人口聚居達十五萬人以上未滿五十萬人,且工商發達、自治財源充裕、交通便 利及公共設施完全之地區 (行政院,2014) 。 胡勝正 (2006) 針對城市及鄉村的差異性研究中,其區分以農戶人口、家庭所得、 基礎公共設施及教育資源等四個層面為主要依據,並提出以下看法: (一) 農戶人口:鄉村地區的特色在於人口密度較低、位處較偏遠的地理位置、擁有較 多弱勢族群及公共建設不足,需要政府的特別關照,以農戶人口比率而言,以中部 地區 (苗中彰雲投) 最高,農戶人口平均佔 30.3%;其次為南部地區 (嘉南高屏澎) , 農戶人口平均占 25.6%;接著為花東地區,農戶人口平均為 21.4%;北部地區 (基 北宜桃竹) 農戶人口平均 8.3%最低。據此,農業重鎮的中南部亦可算是鄉村地區。 (二) 家庭所得:農家所得一向較非農家低,隨著經濟全球化與知識化趨勢更使得這一 差距逐年擴大,都市家戶與鄉村家戶的「所得總額」比值,由 1995 年的 1.30 倍, 逐年上升至 2005 年的 1.59 倍。身為農業重鎮的中南部,其經濟相較於北部地區較 為落後,北部地區家戶對中南東部家戶「所得總額」之比值,由 1995 年的 1.29 倍 上升為 2005 年的 1.36 倍。 (三) 我國基礎公共設施之城鄉差距問題,在政府加強偏遠地區的公共建設後,尤其強 調特別強調改善飲水、交通、產業、生活環境及醫療服務等攸關人民切身生活與就 業所需的基礎設施,城鄉差距已逐漸縮小,惟整體而言,苗栗縣、臺中縣、南投縣、 嘉義縣、屏東縣及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等縣市之基礎建設仍相對較為不足。離 島與原住民地區則因受地理環境限制,基礎公共設施普遍較平地為差,且易受天然 災害影響。 (四) 教育資源分配:鄉村地區相較於都市地區來說,鄉村地區教育資源與設施較為不 足,且教師的流動率高,進而影響到學生學習及升學機會。根據行政院研考會「數 位落差調查報告」發現,曾使用電腦及網路的人口比例,皆以都市地區較多。 12.

(22) 三、城市與鄉村之差異 具上述內容可瞭解城市與鄉村的屬性不同,因此,國內外針對各項有關城鄉差距的 議題、族群進行研究,且發現不同居住地區會產生出不同的研究結果。 林紀玲 (2014) 在「不同城鄉中高齡族群運動參與、休閒動機與休閒阻礙之研究」 中將高雄市設定為城市、屏東縣為鄉村,針對兩地區中高齡族群之運動參與、休閒動機 與休閒阻礙等三個層面進行差異性分析,結果發現: (一) 運動參與:城市與鄉村地區 的中高齡者,其運動時間皆能達到體適能運動 333 所定義之標準,但居住於城市地區的 人所從事運動強度以「中等費力」為多;鄉村地區則以「輕鬆/還好」人數比例較多。 (二) 休閒動機:都市型地區參與休閒動機較高;鄉村型地區則呈現較低的參與休閒動機。 (三) 休閒阻礙:都市地區中高齡者族群整體的休閒阻礙較高;而鄉村地區的中高齡族群感受 的阻礙較低。 林季蓉等 (2007) 在「臺灣地區成年人居住區域別對體適能狀態的影響」中分析不 同居住區域之體適能狀態,並針對不同性別進行差異性比較,將居住區域分為都市組 (臺北市、高雄市) 、鄉村組 (雲林縣、嘉義縣市及臺南縣市) 及東部組 (宜蘭縣、花蓮 縣及臺東縣) 三組,結果發現: (一) 女性部分:身體質量指數以都市組最低;肌力與肌 耐力以鄉村組最差;各區域之柔軟度則無明顯差異。 (二) 男性部分:身體質量指數以 東部最高;肌力與肌耐力以鄉村組最差;而都市組之心肺耐力表現最差。 梁繼權、許詩典、陳晶瑩、陳慶餘 (2002) 在「都市與鄉村社區老人健康狀態」中 調查不同居住地區之 65 歲以上高齡者之健康狀態,將居住地區分為都市型 (新莊市) 與 鄉村型 (萬里鄉) ,結果發現: (一) 鄉村型高齡者自訴無慢性疾病比例較新莊市高; (二) 都市型高齡者之心智功能表現較佳; (三) 都市型高齡者跌倒機率及服藥比例皆高 於鄉村型高齡者; (四) 都市型高齡者有較多的健康行為及較少的不健康行為。 李晶、林子郁 (2010) 於「高齡者休閒環境城鄉差異之研究─以板橋市和西港鄉為例」 中,將板橋市與西港鄉分別定義為都會型地區及鄉村型地區,訪談兩地區 14 位高齡者 後發現: (一) 兩地區在休閒社會環境方面,都會型以辦理旅遊及大型活動為主,鄉村 型則以定期的聚會與課程提供高齡者休閒活動機會; (二) 在休閒實質環境上,兩地區 13.

(23) 皆傾向於提供促進身體健康的運動器材; (三) 休閒場地上,都會型傾向提供活動空間、 促進團體聚集形式的環境,鄉村型則由社教機構提供完整休閒設施與場地。 黃淑貞、洪文綺、殷蘊雯、邱雅莉、林怡君 (2009) 於「城鄉兒童主要照顧者自覺 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之關係研究」中,將臺北市及苗栗縣後龍鎮劃分為城市及鄉村代表, 並在該研究中發現: (一) 居住於城市地區自覺交通環境便利性較鄉村地區居民高; (二) 都市地區居民感覺街道安全較鄉村地區高,但覺得環境汙染較鄉村地區嚴重; (三) 在 活動場所可近性方面,城市地區居民自覺環境場所較為複雜,但活動地點較鄉村地區民 眾容易接近; (四) 在身體活動量部分,鄉村地區的工作活動量較城市地區高,交通活 動量、休閒活動量均為城市地區的活動量高於鄉村地區,總量部分兩地區差異並不顯著, 並未因為城鄉地區有所差異,但分項而言,城市地區居民在假日時有較多身體活動。 另外,城鄉差距對於其他年齡族群的相關研究結果也有所差異。黃純德等 (2007) 在 「臺灣中部地區。0-6 歲兒童齲齒與口腔清潔行為之城鄉差距」中發現,鄉村地區兒童 口腔健康狀況顯著優於城市地區。黃翠卿、黃娟娟 (2012) 在「城鄉學童體適能表現差 異之研究」研究中發現: (一) 鄉村男童在身體質量指數、立定跳遠、一分鐘屈膝仰臥 起坐、800 公尺跑走是顯著優於城市男童,而坐姿體前彎雖然未達顯著,但仍優於城市 男童。 (二) 鄉村女童在 800 公尺跑走顯著優於城市女童,而立定跳遠、一分鐘屈膝仰 臥起坐兩項雖然未達顯著,但仍優於城市女童,只有身體質量指數、坐姿體前彎兩項表 現劣於城市女童。 張淑旻 (2004) 在「城鄉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情況之研究─以桃竹地區六所學校為例」 中發現: (一) 在學習表現方面,城市地區學童在口語練習和聽寫練習的表現皆優於鄉 村學童; (二) 學習態度部份,城市地區學童面對沒有興趣的課程時,會出現不願意上 課的情形,反觀鄉村學童則較願意配合課程的進行; (三) 家長關心學生課業方面,城 市明顯優於鄉村地區。蔡本元 (2007) 在「對國中學生學業成就之影響」研究中指出, 都市地區學業成就優於鄉鎮地區,鄉鎮地區學業成就又優於偏遠地區。 de Koning, Stathi 與 Fox (2015) 針對英國 65 歲以上居住於城市及鄉村地區高齡者, 其戶外旅遊活動之相關研究中發現: (一) 居住於鄉村地區的高齡者願意從事戶外旅遊 14.

(24) 活動的動機主要來自於左鄰右舍所形成之社區網絡,都市型地區則是以家庭因素為主要 從事戶外旅遊活動之動機; (二) 居住於都市地區的高齡者較常使用戶外旅遊活動之休 閒設施。 Cleland 等 (2015) 針對居住於澳洲維多利亞的城市及鄉村地區之中高齡者進行的 相關研究中發現: (一) 僅居住於都市地區的中高齡者其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與活動環 境呈現正相關; (二) 鄉村地區的中高齡者自覺住家附近安全性越高,則從事身體活動 的比例越高。 Van Cauwenberg 等 (2012) 針對比利時都市、半都市、鄉村地區高齡者,其環境因 素與高齡者之步行、騎車交通的調查研究中發現: (一) 都市地區高齡者比起半都市、 鄉村地區高齡者每日以步行作為交通的機率較高; (二) 都市地區高齡者相較於半都市 地區高齡者,其每日以騎車作為交通的機率較低。 Durazo 等 (2011) 針對居住於美國加州鄉村地區的高齡者所做的相關研究中指出: (一) 居住於鄉村地區的高齡者相較於居住在郊區的高齡者有較高的肥胖機率且容易身 體活動量不足; (二) 居住於城市地區及鄉村地區的高齡者相較於居住在郊區的高齡者, 其身體健康狀況較差。 Park 與 Park (2010) 針對韓國的城市及鄉村高齡者所進行的調查研究中發現: (一) 認知功能及孤獨感能夠有效預測鄉村高齡者的身體活動量; (二) 年齡、性別、抑鬱感 能夠顯著預測都市高齡者的身體活動量。 Fogelholm 等 (2006) 針對芬蘭城市及鄉村高齡者的健康行為差異所做的研究發現: (一) 相較於半都市及鄉村地區,居住在城市地區的高齡者有較高的肥胖機率且從事久坐 行為的機率較高。 Arnadotti, Gunnarsdottir 與 Lundin-Olsson (2009) 針對居住於冰島城市及鄉村地區 高齡者,其身體活動量所做的調查研究中指出: (一) 城市及鄉村地區的高齡者在總體 身體活動量並無顯著差異,但該研究發現女性及年齡層較輕之高齡族群有較高的身體活 動量; (二) 在休閒時間的部分,城市地區的高齡者有較高的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 (三) 居住在鄉村地區的男性高齡族群有較高的工作身體活動量; (四) 居住於鄉村地區的女 15.

(25) 性高齡族群有較高的家庭身體活動量。 四、小結 綜觀上述文獻得知,臺灣對於城市及鄉村的區分大致以統計地區與行政區域為主要 依據,在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地區係依據「中華民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 ,此分類方法是 以人口數量、人口密度及當地居民職業為區分標準,將其分為「聚居地」 、 「都市化地區」 、 「都會區」、「區域分類」等四大統計地區。另外在行政區域方面,依據「地方制度法」 劃分直轄市、縣、市、鄉、鎮,主要以人口數量以及相關政治經濟活動等來區分行政區 域。本研究依照行政院制定之「地方制度法」 ,依該地區之人口數量、人口密度將臺北市 定義為「城市地區」;嘉義縣定義為「鄉村地區」。 城市與鄉村的差異,會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以及就業人口的職業而有所不同。 居住於城市的居民,職業型態主要以工、商業為主,其特色為人口密度高、交通運輸工 具便捷、基礎公共建設完善,國民所得高、教育資源豐富、擁有較多的就業機會,且集 合了商業、金融、工業及生產服務的功能,而城市往往多為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鄉村則是指農戶人口比例較高之地區,因此鄉村與農業的關係是彼此密不可分的,以農 業為主的鄉村,相較於都市地區來說有著人口密度較低、地理位置較偏僻、基礎公共建 設不足、擁有較多弱勢族群、國民所得低、教育資源不足、教師流動率較高、就業機會 少等地區特色。人類的生活型態會因為居住與城市及鄉村地區而有所差異,在在顯示城 鄉差距對於生活型態的改變影響甚大。. 16.

(26) 第二節 影響個體行為的環境因素 影響個體從事行為的因素除了個人動機之外,環境因素在近年來的研究中被指出與 個體行為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因此便有學者意會到此現象的存在,而發展出生態學相關 理論,社會生態學 (Social ecological) 的觀點認為,身體活動行為受個人、社會環境和物 理環境交互作用所影響,而在社會生態學理論基礎之下可得知。因此本節將影響個體行 為環境因素的相關理論、環境因素影響行為的相關研究進行探討。 一、影響個體行為環境因素的相關理論 生態學 (Ecology) 源自於生物科學,指生物與其所處的環境之間存在相互關聯的關 係。生態學在行為科學 (Behavior Science) 與公共衛生學科 (Public Health) 中不斷的發 展與演變,生態學模式 (Ecological Model) 便油然而生,此模式主要在探討人類與其所 處的身體、社會文化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Stokols,1996) 。生態學模式涵蓋不同層次的 影響因素,並整合多元理論,例如:心理、社會及組織等層次,面對環境因素、政策及 不同社區的條件下,提供較為全面的健康行為模式架構。生態學模式架構強調多層次因 素對行為的改變,這些因素包括:個人、人際、組織、社區及政策 (Sallis, Owen, & Fisher, 2008) 。然而生態學模式中主要強調,健康行為會受到多層次因素影響,進而影響個體 從事行為,其中環境因素更是生態學模式中強調會影響個體從事特定行為的關鍵因素 (Sallis, Owen, & Fisher, 2008) 。以下就生態學相關理論發展進行說明,進一步探究環境 因素與行為發展影響之關係。 Lewin (1951) 所提出的生態心理學理論,其主要概念係指個人行為發展會到外在環 境所影響。Barker (1968) 提出環境心理學理論,認為個體所從事的行為是受到社會及物 理環境影響下所產生的;而行為能夠更準確地預測人們的個人特質。Bronfenbrenner (1979) 提出生態系統理論,將環境影響分為微系統、中階系統及外在系統三個層次,微 系統指的是家庭成員與工作部門之間的交互作用;中階系統則指家庭、學校、工作環境; 外在系統是經濟、文化及政策制度下所產生的社會系統。而學者 Moos 於 1980 年提出 社會生態理論,該理論提出四種影響行為發展的環境因素: (1) 實質環境─自然 (氣候) 及環境 (建築) 建置的結合; (2) 組織環境—職場及學校的規模與其功能; (3) 文化特質 17.

(27) —人們在社會文化環境下的特徵; (4) 社會氣候─社會環境支持下所產生的特定行為。環 境因素對於行為改變的影響持續受到許多相關研究者重視,也因此生態學理論得以不斷 發展演進,近代學者 Glass 與 McAtee 於 2006 年所提出的社會生態學理論中,指出個體 在社會與物理環境的範圍內,行為受到個人及社會環境層次結構化的影響,進而形成機 會與制約,使個體產生規律行為。同年 Sallis 等 (2006) 提出的生態學模式,將影響身體 活動的產生區分為家庭活動、休閒、通勤及工作活動四種型態,且認為個體從事身體活 動受到多層次影響包括:個人、人際、組織、社區及政策。 現代生態學模式的發展基礎結合傳統行為與社會科學的概念,經過許多學者不斷的 詮釋 (Sallis & Owen, 2002) ,使該模式不斷的演進、發展至今天的現況。而在生態學發 展的早期,已有學者意識到環境因素的重要性,進而強調環境因素對行為的影響力 (Skinner,1953 ; Barker,1968) 。在環境與健康行為科學的相關領域中,針對身體活動等行 為議題,已有許多研究探討身體活動與環境因素之間的關係。 Giles-Corti 等在 2005 年的相關研究中,則建議應依據個體行為的類別差異而發展 不同的環境評估與生態模式。以走路為例,於休閒時間所進行的走路與以交通為目的的 步行,兩者的行為可能會因不同的環境產生出不同的影響,因此應用生態模式將有助於 進一步釐清環境與身體活動之間的關聯性。生態學模式指出許多環境因素會影響人們的 身體活動,其理論更建議提高環境的品質比提高個人動機更全面且更有效率,提升環境 的品質能夠使更多人受到影響 (Sallis & Owen, 2002;Spence & Lee, 2002) 。 二、環境因素影響行為之相關研究 根據上述生態學模式理論可以得知,人類從事特定行為會受到外在因素所影響,而 在許多外在因素影響因子中,眾多環境因素的差異對於行為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WHO 所推動的「健康城市 (Health City) 」 ,其中包含了 32 項的評估指標,其中「環境 指標」就包含了綠覆率、綠地之可及性、閒置之工業用地、運動休閒設施、人行街道 (徒 步區) 、腳踏車專用道、大眾運輸工具、大眾運輸服務範圍及生活空間等 (劉錦謀、趙 坤郁、周峻忠、林正常,2010) 。過去許多研究較集中於探討個人因素與心理因素對於 健康行為之影響,但近年來環境因素影響健康行為的相關議題逐漸受到重視,而在眾多 18.

(28) 影響健康行為的環境因素中,居住地區密度、目的地的易達性、方便步行的設施、環境 美觀、地區治安狀況及犯罪率被認為是影響身體活動量的因素 (Saelens & Handy, 2008; Gebel et al., 2007 ; Trost et al., 2002; Sallis & Owen, 2002; Hill et al., 2003; Humpel et al., 2002; Owen et al., 2004) 。人類無法避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無論在人、事、時、地、物 等層面皆與環境有著直接或是間接的關係,以下就國內外針對環境因素影響行為之相關 研究進行文獻探悉。 黃淑貞、盧俊吉、洪文綺、邱雅莉 (2009) 於「環境因素和社會支持與都市地區國 小學童身體活動之相關研究」中提到,當住家鄰近環境之交通環境較不擁擠,街道安全 性高,且治安狀況良好,又加上有家人和老師陪伴一起活動時,國小學童較願意從事低 強度身體活動;當活動場所容易到達時,學童較從事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當活動場所較容 易接近,以及有老師一起活動時,國小學童從事較多高等強度身體活動。 劉錦謀、趙坤郁、周峻忠、林正常 (2010) 在「影響社區居民運動參與之動態社區 環境因素」相關研究中提出「動態社區環境一詞」 ,其意旨可供社區居民從事身體活動或 運動之自然、人造環境及設施,主要目標是為了打造提升居民健康的支持性環境、促進 居民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而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所推動一系列的政策當中,包含健 康環境與空間營造、健康城市、社區健康營造等,在這些政策當中, 「動態社區環境」均 被視為重要的發展項目之一。該研究亦指出影響社區居民運動參與的動態環境因素可分 為五個類別,分別為 (1) 空間因素; (2) 便捷性因素; (3) 支持性設施因素; (4) 安 全性因素; (5) 美觀性因素,共計有 40 項影響因子,而前十項影響因子分別為:自覺 安全性、環境整潔、游泳池救生員的配置、是否備有廁所、環境空氣品質、空間規劃、 周遭治安狀況、到達運動場所需要之時間、與運動場所的距離以及停車場的有無。 Sallis 與 Kerr (2007) 綜整多年相關研究的成果後,指出六項會影響身體活動的社區 環境因素,項目包含社區的聯通性 (connectivity) 、密度 (density) 、複合式土地使用 (land-use mix) 、美學 (aesthetics)、安全性或自覺安全性 (safety or perceived safety)、公 共交通運輸 (transit) 。根據其研究所提出的六項環境因素中可推論,縮短社居居民與運 動場所之距離,使之以步行或自行車取代車輛代步,並提升環境安全性與美觀,均有助 19.

(29) 於提高居民參與運動意願,進而提升社區居民日長時間的身體活動量。 Inoue 等 (2009a) 針對日本成年人所做的研究中發現,高人口密度、良好的商店易 達性、人行道的有無、自行車道的有無等四個環境變項與每周 150 分鐘以上身體活動量 呈顯著正相關,並認為環境因素確實能影響身體活動量的表現。 Sallis 等 (2009) 針對比利時、巴西、加拿大、哥倫比亞、中國香港、日本、立陶宛、 紐西蘭、挪威、瑞典及美國等 11 個世界不同地區的國家所進行的大規模調查中發現, 住家鄰近環境的建設有助於提升身體活動量,並提出環境設計以提升身體活動量可以被 視為一個國際性的公共衛生議題。 Inoue 等 (2009b) 針對日本四個城市的成年人其步行運動情形與環境因素的橫斷性 研究中,研究結果發現,高人口密度、良好的土地使用的多樣性、住家附近擁有良好的 人行道/腳踏車步道、環境的美觀性及交通安全等環境因素,有助於提升民眾外出步行運 動的意願。 Gomez 等 (2010) 針對西班牙高齡者自覺環境因素與步行運動之相關研究中指出, 居住於公園面積較多、住家附近各設施的聯通性高、住家附近交通情形安全的高齡者, 每周較容易從事超過 150 分鐘以上的步行運動。 Inoue 等 (2011) 對於日本高齡者步行情形與環境因素的相關研究中發現,運動設施 的可近性、社會環境、與環境美學會與步行運動呈現顯著相關。該研究分別探討男女高 齡者後的結果顯示,住家附近擁有自行車道、低犯罪率、交通安全、環境美觀及家中擁 有之汽車數量對於男性高齡者的步行狀況呈現顯著相關;另一方面女性高齡者的步行情 形則與商店的可近性、休閒運動設施的可近性呈現顯著相關。 Zhou 等 (2013) 針對上海成年人的身體活動量與住家鄰近環境因素的相關研究中 發現,人口密度、道路連結性、交通安全等三個環境變項顯著影響身體活動量,且建議 積極規劃城市建設,以助於改善不良的健康結果。 三、小結 提升身體活動一直是政府單位努力的目標,鑒於生態學模式理論的探討可以發現, 影響個體從事身體活動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因素眾多,包含了個人、心理、環境因素等。 20.

(30) 其中環境因素被認為是影響身體活動的關鍵影響因子,且已在相關研究中被指出,環境 因素對於人類身體活動的影響應受到國際公衛議題的重視。 經本節的文獻整理後得知,住家鄰近環境因素個體從事行為的因素有:商店的可達 性、目的地的可達性、人口密度、休閒運動設施的可近性、人行道的有無、自行車道的 有無、公園綠地的面積、街道的安全情形、犯罪率與住家環境治安、環境的美觀等。透 過相關研究瞭解到哪些環境因素對於個體從事行為具有影響力,鑑於此,針對上述影響 因子進行城市建設與環境的維護,或許可以有效改善人類因為環境因素所造成的不良健 康狀態。 環境因素影響健康行為的的相關研究已在國內外獲得高度的關注,且不同的環境因 素皆會影響到居民的身體活動表現。但是藉由文獻數量的比較後發現,我國針對環境因 素的相關研究比起國外相對較少,因此期盼透過本研究探討環境因素與健康行為之關係, 使後續研究者意識到環境因素影響人類生活行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實務建議上,希 望政府及有關單位能夠重視環境對於人民的重要性,針對該地區環境因素的不足進行實 質性的改善。. 21.

(31) 第三節 身體活動量之相關研究 一、身體活動量之重要性 身體活動意旨透過自我意識的控制使骨骼肌產生收縮,身體關節角度產生變化,進 而產生能量的動態過程 (Caspersen, Powell & Christense, 1985) 。透過提升身體活動量, 有助於增進高齡者之健康體適能,並對維持與促進健康有相當的助益。政府於 2014 年 針對臺灣地區人口運動相關行為進行調查,發現 65 歲以上人口,沒有參與運動者佔 17.8%;極少、低度及偶爾參與運動者佔 16.3%,規律運動者佔 57.75% (運動城市調查, 2014) 。然而,由於定義規律運動的標準不一,臺灣多數調查採取規律運動為每周三次、 每次 30 分鐘以上之運動 333 政策標準,較世界衛生組織 (WHO) 採每周五天或每天累 積 30 分鐘以上的運動頻率與時間為寬鬆,數據顯示臺灣 65 歲以上高齡者達規律運動者 占多數,但所採同一標準將兩者進行比較是否有相同之結果,仍有待更進一步探討 (李 玲玲、陳妙星、張淑琴、邱郁耘,2012) 。 WHO 在 全 球 身 體 活 動 量 健 康 建 議 報 告 (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 中 指 出 , 較 高 程 度 的 規 律 身 體 活 動 (physical activity) 與 運 動 (exercise) 可以降低罹患非傳染性疾病的機率,例如:心臟血管疾病及癌症。從流行病學 研究發現缺乏身體活動量是導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四位危險因素 (6%) ,僅次於高血壓 (13%) ;抽菸 (9%) 及高血糖 (6%) (WHO, 2010) 。此外有高度的證據顯示,身體活動 不足也會增加心血管、糖尿病、新陳代謝、癌症等疾病的危險性 (Lee et al., 2012) 。因 此,目前世界的重要衛生組織,如 WHO、美國心臟協會、ACSM 皆建議成年人至少應 達到一定的身體活動量:每周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 (Haskell et al., 2008; WHO, 2012) 。然而,全球有 31.15%的人口身體活動量不足,每年死於身體活動量不足 相關因素的人高達 320 萬人 (WHO,2008) ,而多數國家的不到一半成年人可以達到的 應有的身體活動建議量 (Bauman et al.,, Hallal et al., 2012;WHO, 2012) 。身體活動量不足 不但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機率提高,更耗費的大量的健康醫療支出大約站國家健康 照顧成本 1%~2.6%,這個數據將近心臟血管疾病 (1.5–3.0%) 的費用 (Pratt et al., 2012; Oldridge,2008) 。因此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及介入活動來促進身體活動,是目前公共衛 22.

(32) 生的重要議題 (Kohl et al., 2012) 。 二、身體活動量對高齡者健康之影響 臺灣 65 歲以上高齡人口比例持續上升,即將進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預計將 在 2025 年達到 20%,正式宣告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時代 (內政部,2013) 。面對老年 人口比率急遽上升,高齡者安養、退休、醫療照護等社會問題接踵而至。尤其是高齡者 健康問題已經占據我國總醫療成本的 34.4%,約是一般人的 3.3 倍,並且逐年攀升 (國 健局,2009) 。因此,提升高齡者的健康狀況,進而降低醫療成本支出是我國必須重視 的問題。根據 WHO 報告指出,全球影響健康及死亡風險的因素中,生活型態是影響最 深的因素,然而科技的進步改變了人類原有的生活模式,身體活動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 所有活動,如居家活動、打掃、勞力活動 (工作) 、步行或運動等所消耗熱量的總和, 也是涵括了強度、頻率、時間和種類等多種因素的綜合體 (Howley, 2001) 。目前許多研 究已證實中強度的身體活動有助於疾病的預防及治療,也因此我國也以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所建議的每周至少 5 天,每天 30 分鐘中強度身體活動量來做為身體活動的推 廣目標 (Haskell, 2008) 。而現今在老年人的身體活動推廣方面,步行運動是最普及、最 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身體活動,故風行於日本及歐美諸國的「健走」運動在臺灣也被極力 推廣,因此每日 10,000 步便成為老年人身體活動促進的另一個實質指標 (彭雪英,2010) 。 老年人因為年齡的增加導致其身體機能下降,使日常生活的活動能力受到限制,加上各 式退休後模式的生活型態,這些因素皆會影響老年人在身體活動的強度與所花費的時間, 因此,有必要瞭解高齡者在休閒時間的身體活動狀況。 國內外許多研究已經證實,規律的身體活動能夠防止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壓、 癌症甚至降低死亡率 (郭世傑、古博文、周碧瑟,2013;WHO, 2011) 。Samitz, Egger, & Zwahlen (2011) 整理及對照過去一系列身體活動與全球死亡率的相關研究更指出,任何 型式的身體活動 (如休閒時身體活動,較激烈的運動、工作或上班通勤的身體活動、散 步等) ,或每周身體活動累積的時間 (60、150、300 分鐘) 都比最低的身體活動度 (lowest level of activity) 或不運動者有更低的死亡相對危險率。經由上述論點,身體活動應是隨 時隨地、不拘泥於任何形式、也不要求任何強度,就能降低死亡風險,雖然美國及世界 23.

(33) 衛生組織對一般成人身體活動的建議為每周 150 分鐘,或每周 75 分鐘較激烈的有氧身 體活動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08 ;WHO,2010) ,但國內有規 律運動習慣 (依 333 規律運動之定義為每周運動至少 3 次,每次 30 分鐘以上) 之民眾仍 只占 30.4%,男性為 36%,女性占 24.8% (行政院體委會,2012)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針對老年人身體活動,是否有更低的要求,就能達到一定的效果?相關研究指出,累積 較長的身體活動量或較常持續身體活動的時間比起身體活動強度更能減少發生心血管 疾病的死亡風險 (Kraus et al.,2002;McKechnieand Mosca, 2003) ,更有研究近一步指出, 在平均每天從事 15 分鐘身體活動的最低量下,每次再增加 15 分鐘的身體活動時間,就 能再降低全因死亡風險 4%及癌症死亡風險 1%。綜上所述,身體活動量是老年人的身體 健康及預防慢性疾病的產生關鍵因素。 許多研究發現運動可以改善與促進老人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規律運動可以預防 疾病發生及降低失能的機會 (Elder, 2002) 。儘管運動已經被證實有這些好處,但仍然有 很多人不願意運動。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行為的比例跟隨著下降,65 歲以上的老 人僅有 30%的人有規律的運動 (Mouton et al., 2000) ,也就是說有 7 成的老人沒有參與 規律的運動。目前國內針對高齡者身體活動量的相關研究尚顯稀少。因此,希望透過本 研究找出臺灣高齡者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不足的族群,作為運動介入的依據,以避免浪 費過多的醫療資源,提供未來進行相關研究的研究者及地方政府推動健康促進方案的重 要依據。 三、高齡者身體活動之相關研究 高齡者因生活型態的轉變,致使 65 歲以上的人口成為較容易身體活動量不足的族 群,高齡者身體活動量等相關議題已受到國內外研究的高度重視。 蕭淑芬 (2003) 研究結果也指出規律運動行為可減少老年人就醫次數,進而降低醫 療資源支出。曾柔芳 (2005) 表示低身體活動量者比起較高身體活動量的高齡者,罹患 代謝症候群之風險為高活動量者 3.43 倍。周慧娟 (2005) 則指出低身體活動量老年女性 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機率為高活動量者 2.32 倍。 吳美玲等 (2008) 調查中老年人運動行為與醫療記錄,發現中老年人有從事中高強 24.

(34) 度運動者,健保使用次數低於低強度運動者,其中每周運動三天者使用次數最低 (4.76 次),每周運動次數一天以下者使用次數最高 (8.97 次)。 歐恬維 (2010) 針對不同身體活動量之老年女性體適能與心智功能所進行的相關研 究,將老年人的身體活動強度分為低、中、高身體活動量,其研究結果發現: (一) 高 身體活動量的老年女性在體適能表現上顯著優於低身體活動量的老年女性; (二) 身體 活動量與心智功能則無顯著相關。 胡巧欣 (2011) 在「老年人身體活動、代謝症候群與健康生活品質相關之研究」中 指出,身體活動量強度與血脂質、代謝症候群及生活品質的認知之間有顯著相關。因此, 高齡者從事中等及費力之身體活動,是有助於改善高齡者身體機能及代謝症候群相關之 危險因子。 Lollgen, Bockenhoff 與 Knapp (2009) 針對高齡者身體活動量與死亡率的調查研究 中發現,平時擁有較高身體活動量的高齡者相較於較低身體活動量的高齡者死亡率較低, 並且建議高齡者應多從事中等強度以上的身體活動。 Lee 等 (2012) 在身體活動量相關研究發現,身體活動量不足也會增加心血管、糖 尿病、新陳代謝、癌症等疾病的危險性。 四、身體活動與環境因素之相關研究 Shigeru 等 (2009) 在日本所進行的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量相關研究中,其結果發現: (一) 居住在高房屋密度、商店易達性高及設有人行道的居民,較容易達到每周 150 分鐘 的身體活動量時間;(二) 住家附近商店易達性高及設有適合騎腳踏車的場所,較容易達 到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建議量。 Shigeru 等 (2010) 針對日本人所進行的相關研究中指出,高房屋密度、環境多樣性、 良好的行走環境、良好的騎腳踏車環境及高環境美學等住家附近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 量呈現正相關。 Zhou 等 (2013) 針對上海人的橫斷性調查研究中發現:(一) 居住在鄉村地區的人比 起居住在城市地區的人,有更高的通勤身體活動量及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二) 住家附 近的房屋密度與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呈現正相關;(三) 街道連結性與休閒時間身體活動 25.

(35) 量呈現負相關;(四) 住家附近的交通安全與中高強度身體活動量呈現負相關。 Luis 等 (2010) 針對哥倫比亞高齡者所做的調查研究中發現,住家附近有公園、街 道連結性高、交通安全及設有免費休閒設施等環境因素的居民,較容易達到每周 150 分 鐘的身體活動量。 Inoue 等 (2011) 針對日本高齡者的相關研究中指出,運動設施的可達性、社會環境 及環境美學等住家附近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量呈現正相關。 Owen 等 (2004) 在美國所進行的橫斷性調查研究中,其研究結果顯示,住家附近有 吸引人的事物、設施的方便性 (設有人行道)、商店易達性高及車多走路困難等環境因素, 容易有較高的身體活動量。 Barnett, Cerin, Cheung 與 Chan (2015) 針對香港高齡者認知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之 相關研究中發現,住家附近有公園、商店、餐飲場所及良好的街道聯通性與高齡者每天 的步行身體活動量有關。 Cerin 等 (2013) 針對香港高齡者步行身體活動量與住家附近環境因素之研究中指 出: (一) 住家附近的目的地易達性越高,將有助於促進高齡者外出步行的機會,進而 使身體活動量提升; (二) 住家附近擁有可提供室內散步的場所、良好的環境美觀、較 低的交通阻礙 (車多走路困難) 等環境因素,能夠有效提升高齡者休閒時間步行的身體 活動量。 Cerin 等 (2013) 針對居住於香港都市地區高齡者,其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與環境因 素之相關研究中發現: (一) 住家附近擁有公園及較高的公園易達性與休閒時間身體活 動量呈現正相關; (二) 住家附近缺乏基礎設施、不良的環境美觀及不良的社區安全性, 高齡者從事休閒身體活動的機率較低。 Moran, Van Cauwenberg, Hercky-Linnewiel1, Cerin, Ddiceforche 與 Plaut (2014) 針對 環境因素與高齡者身體活動量之系統性文獻回顧中指出,影響高齡者身體活動量的環境 因素包括: (一) 行人的基礎建設; (二) 安全性; (三) 環境設施的可達性; (四) 環 境美觀性; (五) 綠地開方空間及其他提供休息的場所。 Van Cauwenberg, Cerin, Timperio, Salmon, Deforche 與 Veitch (2015) 針對澳洲高齡 26.

(36) 者對於住家附近公園可近性與品質的相關研究中發現: (一) 公園的可近性與退休狀態 達顯著相關,居住於公園附近的非退休高齡者,有較高的機率從事休閒步行身體活動量; (二) 良好的公園品質有助於提升非退休高齡者的休閒步行身體活動量。 五、小結 高齡者受到生活型態轉變及退休後的影響,擁有較長的休閒時間,其身體機能也因 老化而逐漸衰退,因此,相較於其他年齡層是較容易身體活動量不足的族群。身體活動 不足已受到國內外相當的重視,國際間的公衛組織也意識到此問題,因此積極投入針對 身體活動的相關政策制定,建議 65 歲以上的高齡者每周應要從事 150 分鐘的中高強度 的身體活動。 而身體活動量不足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許多影響,例如:心血管、糖尿病、新陳代謝、 癌症等疾病,反之,規律運動能使人體帶來相當大的助益,例如:防止肥胖、心血管疾 病、高血壓、癌症甚至降低死亡率。鑑此,高齡者身體活動量嚴重不足的問題,我們應 予以重視。.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re were 283 MICE events held in hotels, drawing a total of 146,529 participants and attendees. Attendees to the 15 exhibitions reached 124,421 and the majority were attendees to

The e xfoliated oral buccal cells an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the assay of micronucleus frequency (MNF) and comet assay.. We find that there are higher MNF

Theorem says that if f is continuous on a closed interval [a, b], then f has an absolute minimum value and an absolute maximum value.. According to the Closed Interval Method, we

- we can put photoresist on a wafer and then selectively expose regions to UV - then we can soak the entire thing in acid and only the parts of the photoresist that.. were exposed to

Root the MRCT b T at its centroid r. There are at most two subtrees which contain more than n/3 nodes. Let a and b be the lowest vertices with at least n/3 descendants. For such

For 5 to be the precise limit of f(x) as x approaches 3, we must not only be able to b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x) and 5 below each of these three numbers; we must be able

[This function is named after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Oliver Heaviside (1850–1925) an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n electric current that is switched on at time t = 0.] Its graph

Cowell, The Jātaka, 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Births, Book XXII,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