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身體活動量之重要性

身體活動意旨透過自我意識的控制使骨骼肌產生收縮,身體關節角度產生變化,進 而產生能量的動態過程 (Caspersen, Powell & Christense, 1985) 。透過提升身體活動量,

有助於增進高齡者之健康體適能,並對維持與促進健康有相當的助益。政府於 2014 年 針對臺灣地區人口運動相關行為進行調查,發現 65 歲以上人口,沒有參與運動者佔 17.8%;極少、低度及偶爾參與運動者佔 16.3%,規律運動者佔 57.75% (運動城市調查,

2014) 。然而,由於定義規律運動的標準不一,臺灣多數調查採取規律運動為每周三次、

每次 30 分鐘以上之運動 333 政策標準,較世界衛生組織 (WHO) 採每周五天或每天累 積 30 分鐘以上的運動頻率與時間為寬鬆,數據顯示臺灣 65 歲以上高齡者達規律運動者 占多數,但所採同一標準將兩者進行比較是否有相同之結果,仍有待更進一步探討 (李 玲玲、陳妙星、張淑琴、邱郁耘,2012) 。

WHO 在 全 球 身 體 活 動 量 健 康 建 議 報 告 (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 中 指 出 , 較 高 程 度 的 規 律 身 體 活 動 (physical activity) 與 運 動 (exercise) 可以降低罹患非傳染性疾病的機率,例如:心臟血管疾病及癌症。從流行病學 研究發現缺乏身體活動量是導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四位危險因素 (6%) ,僅次於高血壓 (13%) ;抽菸 (9%) 及高血糖 (6%) (WHO, 2010) 。此外有高度的證據顯示,身體活動 不足也會增加心血管、糖尿病、新陳代謝、癌症等疾病的危險性 (Lee et al., 2012) 。因 此,目前世界的重要衛生組織,如 WHO、美國心臟協會、ACSM 皆建議成年人至少應 達到一定的身體活動量:每周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 (Haskell et al., 2008;

WHO, 2012) 。然而,全球有 31.15%的人口身體活動量不足,每年死於身體活動量不足 相關因素的人高達 320 萬人 (WHO,2008) ,而多數國家的不到一半成年人可以達到的 應有的身體活動建議量 (Bauman et al.,, Hallal et al., 2012;WHO, 2012) 。身體活動量不足 不但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機率提高,更耗費的大量的健康醫療支出大約站國家健康 照顧成本 1%~2.6%,這個數據將近心臟血管疾病 (1.5–3.0%) 的費用 (Pratt et al., 2012;

Oldridge,2008) 。因此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及介入活動來促進身體活動,是目前公共衛

23

生的重要議題 (Kohl et al., 2012) 。 二、身體活動量對高齡者健康之影響

臺灣 65 歲以上高齡人口比例持續上升,即將進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預計將 在 2025 年達到 20%,正式宣告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時代 (內政部,2013) 。面對老年 人口比率急遽上升,高齡者安養、退休、醫療照護等社會問題接踵而至。尤其是高齡者 健康問題已經占據我國總醫療成本的 34.4%,約是一般人的 3.3 倍,並且逐年攀升 (國 健局,2009) 。因此,提升高齡者的健康狀況,進而降低醫療成本支出是我國必須重視 的問題。根據 WHO 報告指出,全球影響健康及死亡風險的因素中,生活型態是影響最 深的因素,然而科技的進步改變了人類原有的生活模式,身體活動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 所有活動,如居家活動、打掃、勞力活動 (工作) 、步行或運動等所消耗熱量的總和,

也是涵括了強度、頻率、時間和種類等多種因素的綜合體 (Howley, 2001) 。目前許多研 究已證實中強度的身體活動有助於疾病的預防及治療,也因此我國也以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所建議的每周至少 5 天,每天 30 分鐘中強度身體活動量來做為身體活動的推 廣目標 (Haskell, 2008) 。而現今在老年人的身體活動推廣方面,步行運動是最普及、最 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身體活動,故風行於日本及歐美諸國的「健走」運動在臺灣也被極力 推廣,因此每日 10,000 步便成為老年人身體活動促進的另一個實質指標 (彭雪英,2010) 。 老年人因為年齡的增加導致其身體機能下降,使日常生活的活動能力受到限制,加上各 式退休後模式的生活型態,這些因素皆會影響老年人在身體活動的強度與所花費的時間,

因此,有必要瞭解高齡者在休閒時間的身體活動狀況。

國內外許多研究已經證實,規律的身體活動能夠防止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壓、

癌症甚至降低死亡率 (郭世傑、古博文、周碧瑟,2013;WHO, 2011) 。Samitz, Egger, &

Zwahlen (2011) 整理及對照過去一系列身體活動與全球死亡率的相關研究更指出,任何 型式的身體活動 (如休閒時身體活動,較激烈的運動、工作或上班通勤的身體活動、散 步等) ,或每周身體活動累積的時間 (60、150、300 分鐘) 都比最低的身體活動度 (lowest level of activity) 或不運動者有更低的死亡相對危險率。經由上述論點,身體活動應是隨 時隨地、不拘泥於任何形式、也不要求任何強度,就能降低死亡風險,雖然美國及世界

24

衛生組織對一般成人身體活動的建議為每周 150 分鐘,或每周 75 分鐘較激烈的有氧身 體活動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08 ;WHO,2010) ,但國內有規 律運動習慣 (依 333 規律運動之定義為每周運動至少 3 次,每次 30 分鐘以上) 之民眾仍 只占 30.4%,男性為 36%,女性占 24.8% (行政院體委會,2012)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針對老年人身體活動,是否有更低的要求,就能達到一定的效果?相關研究指出,累積 較長的身體活動量或較常持續身體活動的時間比起身體活動強度更能減少發生心血管 疾病的死亡風險 (Kraus et al.,2002;McKechnieand Mosca, 2003) ,更有研究近一步指出,

在平均每天從事 15 分鐘身體活動的最低量下,每次再增加 15 分鐘的身體活動時間,就 能再降低全因死亡風險 4%及癌症死亡風險 1%。綜上所述,身體活動量是老年人的身體 健康及預防慢性疾病的產生關鍵因素。

許多研究發現運動可以改善與促進老人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規律運動可以預防 疾病發生及降低失能的機會 (Elder, 2002) 。儘管運動已經被證實有這些好處,但仍然有 很多人不願意運動。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行為的比例跟隨著下降,65 歲以上的老 人僅有 30%的人有規律的運動 (Mouton et al., 2000) ,也就是說有 7 成的老人沒有參與 規律的運動。目前國內針對高齡者身體活動量的相關研究尚顯稀少。因此,希望透過本 研究找出臺灣高齡者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不足的族群,作為運動介入的依據,以避免浪 費過多的醫療資源,提供未來進行相關研究的研究者及地方政府推動健康促進方案的重 要依據。

三、高齡者身體活動之相關研究

高齡者因生活型態的轉變,致使 65 歲以上的人口成為較容易身體活動量不足的族 群,高齡者身體活動量等相關議題已受到國內外研究的高度重視。

蕭淑芬 (2003) 研究結果也指出規律運動行為可減少老年人就醫次數,進而降低醫 療資源支出。曾柔芳 (2005) 表示低身體活動量者比起較高身體活動量的高齡者,罹患 代謝症候群之風險為高活動量者 3.43 倍。周慧娟 (2005) 則指出低身體活動量老年女性 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機率為高活動量者 2.32 倍。

吳美玲等 (2008) 調查中老年人運動行為與醫療記錄,發現中老年人有從事中高強

25

度運動者,健保使用次數低於低強度運動者,其中每周運動三天者使用次數最低 (4.76 次),每周運動次數一天以下者使用次數最高 (8.97 次)。

歐恬維 (2010) 針對不同身體活動量之老年女性體適能與心智功能所進行的相關研 究,將老年人的身體活動強度分為低、中、高身體活動量,其研究結果發現: (一) 高 身體活動量的老年女性在體適能表現上顯著優於低身體活動量的老年女性; (二) 身體 活動量與心智功能則無顯著相關。

胡巧欣 (2011) 在「老年人身體活動、代謝症候群與健康生活品質相關之研究」中 指出,身體活動量強度與血脂質、代謝症候群及生活品質的認知之間有顯著相關。因此,

高齡者從事中等及費力之身體活動,是有助於改善高齡者身體機能及代謝症候群相關之 危險因子。

Lollgen, Bockenhoff 與 Knapp (2009) 針對高齡者身體活動量與死亡率的調查研究 中發現,平時擁有較高身體活動量的高齡者相較於較低身體活動量的高齡者死亡率較低,

並且建議高齡者應多從事中等強度以上的身體活動。

Lee 等 (2012) 在身體活動量相關研究發現,身體活動量不足也會增加心血管、糖 尿病、新陳代謝、癌症等疾病的危險性。

四、身體活動與環境因素之相關研究

Shigeru 等 (2009) 在日本所進行的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量相關研究中,其結果發現:

(一) 居住在高房屋密度、商店易達性高及設有人行道的居民,較容易達到每周 150 分鐘 的身體活動量時間;(二) 住家附近商店易達性高及設有適合騎腳踏車的場所,較容易達 到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建議量。

Shigeru 等 (2010) 針對日本人所進行的相關研究中指出,高房屋密度、環境多樣性、

良好的行走環境、良好的騎腳踏車環境及高環境美學等住家附近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 量呈現正相關。

Zhou 等 (2013) 針對上海人的橫斷性調查研究中發現:(一) 居住在鄉村地區的人比 起居住在城市地區的人,有更高的通勤身體活動量及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二) 住家附 近的房屋密度與休閒時間身體活動量呈現正相關;(三) 街道連結性與休閒時間身體活動

26

量呈現負相關;(四) 住家附近的交通安全與中高強度身體活動量呈現負相關。

Luis 等 (2010) 針對哥倫比亞高齡者所做的調查研究中發現,住家附近有公園、街 道連結性高、交通安全及設有免費休閒設施等環境因素的居民,較容易達到每周 150 分 鐘的身體活動量。

Inoue 等 (2011) 針對日本高齡者的相關研究中指出,運動設施的可達性、社會環境 及環境美學等住家附近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量呈現正相關。

Owen 等 (2004) 在美國所進行的橫斷性調查研究中,其研究結果顯示,住家附近有 吸引人的事物、設施的方便性 (設有人行道)、商店易達性高及車多走路困難等環境因素,

容易有較高的身體活動量。

Barnett, Cerin, Cheung 與 Chan (2015) 針對香港高齡者認知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之

Barnett, Cerin, Cheung 與 Chan (2015) 針對香港高齡者認知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