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因素與實施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相關情形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影響因素與實施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相關情形

本節以影響因素與實施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情形進行皮爾森積差相關 分析,以探討「教師信念態度」、「教師資訊素養」、「學校行政支援」與「學校同 儕風氣」四個構面與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實施情形之相關情形,用來瞭解台中 縣教師社會領域教學時,運用資訊融入教學的相關因素。

表 4-5-1 為台中縣國小教師在「信念態度」、「資訊素養」、「行政支援」、「同 儕風氣」和在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實施情形得分的積差相關情形。

表 4-5-1 影響因素與實施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情形之積差相關分析摘要 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

學實施情形 影響因素

教學準備 教學活動

課後討論 與評量

整體現況

信念態度 .241

**

.218

**

.232

**

.229

**

資訊素養 .412

**

.385

**

.303

**

.402

**

行政支援 .369

**

.283

**

.220

**

.340

**

同儕風氣 .388

**

.339

**

.292

**

.355

**

**

p<.01

由表可知此四個構面與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各階段以及整體現況的相關 皆達.01 的顯著水準,顯示「信念態度」、「資訊素養」、「行政支援」、「同儕風氣」

與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實施情形是有相關存在的。

根據葉重新(2001)之定義:r < .20,屬「很低正相關」;.20 < r < .40 屬「低正 相關」;.40 < r < .70,為「中度正相關」,.70 < r < .90,為「高正相關」;r >.90 為

「很高正相關」。茲就影響因素與實施情形兩者之相關結果分析於后:

壹、信念態度與實施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相關情形

「信念態度」與「教學準備」、「教學活動」、「課後討論與評量」及「整體現 況」的相關係數在.21 至.25 之間,屬低正相關。研究發現教師的信念態度與其教 學準備、教學活動、課後討論與評量及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整體實施現況有 正相關存在。

此結果顯示,「信念態度」構面得分愈高的教師,在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 的實施情形得分也愈高。此研究結果與 Becker(1994)、Hadley 和 Sheingold(1993) 的結果相同,均證實促使教師成功地實施資訊教學的因素,包含教師對資訊科技 在教學上具重要價值的信念和肯定的態度。

貳、資訊素養與實施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相關情形

「資訊素養」與「教學準備」、「整體現況」兩構面的相關係數在.40 至.42 之 間,屬於中度正相關;「資訊素養」與「教學活動」、「課後討論與評量」兩構面 的相關係數在.30 至.39 之間,屬於低正相關。研究發現教師的資訊素養與其在教 學準備、教學活動、課後討論與評量及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整體實施情形有 正相關存在。從相關程度來看,以「資訊素養」與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教 學準備」構面的相關程度最高(r = .412),達中度正相關。

此結果顯示,「資訊素養」構面得分愈高的教師,在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 的實施情形得分也愈高。此研究結果與王嘉德和陳光勳(2003)、吳遠暉和吳正吉 (2002)、張文嘉(2003)、黃淑靜(2002)、Atkins 和 Vasu(2000)的結果相同。均證實 教師資訊科技能力與資訊融入教學有顯著的正相關。

參、行政支援與實施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相關情形

「行政支援」與「教學準備」、「教學活動」、「課後討論與評量」及「整體現 況」的相關係數在.22 至.37 之間,屬於低正相關。研究發現學校環境的行政支援 與教師教學準備、教學活動、課後討論與評量及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整體實 施情形有正相關存在。

此結果顯示,「行政支援」構面得分愈高的教師,在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 的實施情形得分也愈高。此研究結果與王嘉德與陳光勳(2003)、張文嘉(2003)、

Becker(1994)的結果相同,均證明行政單位的推廣、支持與協助,有助於教師實 施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現況。

肆、同儕風氣與實施資訊融入社會 領域教學的相關情形

「同儕風氣」與「教學準備」、「教學活動」、「課後討論與評量」及」「整體 現況」的相關係數在.29 至.39 之間。研究發現學校環境中的同儕風氣與教師教學

準備、教學活動、課後討論與評量及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整體實施情形有正 相關存在。

此結果顯示,「同儕風氣」構面得分愈高的教師,在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 的實施情形得分也愈高。此研究結果與尹玫君(1999)、吳遠暉和吳正己(2002)的結 果相同,均證明教師工作環境中,同儕的資訊融入教學的示範與經驗分享,有助 於教師實施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現況。

伍、小結

積差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本研究所探討的影響因素「信念態度」、「資訊素 養」、「行政支援」和「同儕風氣」,皆與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實施情形有正 相關存在。從相關程度來看,以「資訊素養」與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教學 準備」構面的相關程度最高( r =.412),達中度正相關;以「資訊素養」與資訊融 入社會領域教學的「整體現況」的相關程度次高( r =.402),達中度正相關。由此 可知,教師對資訊融入教學的態度、資訊素養、學校的行政支援,以及同儕間經 驗分享和討論的風氣,與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實施有密切相關。

第六節 訪談結果分析

壹、訪談對象的選取

訪談的重點在於深入瞭解教師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使用模式、影響因 素、困難,以及問卷分析結果的相關疑問。因此在訪談對象的選取上,研究者採 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正在實施資訊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八位教師進行訪談。訪 談對象的代號及基本背景如表 4-6-1 所示:

表 4-6-1 訪談對象基本背景

代 號 任教學校所在區域 擔任職務 T1 豐原區 行政人員兼社會專任老師

T2 豐原區 社會專任教師兼輔導團

T3 清水區 級任導師

T4 清水區 級任導師

T5 烏日區 行政人員兼社會專任老師 T6 烏日區 行政人員兼社會專任老師

T7 東勢區 級任導師

T8 東勢區 行政人員兼社會專任老師

貳、訪談內容的分析

研究者根據訪談錄音所轉譯的逐字稿,加以歸納分類後,將分析內容呈現於 后:

一、 請教您在教學準備、教學活動、課後討論與評量各階段,曾經做過哪

些資訊融入的嘗試?

(一)教學準備階段

在「教學準備」階段,受訪者利用資訊科技設備蒐集資料、素材的頻率相當 高。教學前上網搜尋可用的資料,是每位受訪者進行教學準備必做的工作。受訪 者表示,網路上資訊交流相當便利,照片、影片、重大議題報導都可以在網路上 搜尋到。

隔代教養的啦,缺乏家庭教育、養育的功能的新聞事件。」(訪 T10506)

T4:「最近那個環保議題,那我會蒐集那個最近新聞報導的,或者各國的環保事件,網路上 的資訊相當多」(訪 T40203)

也可事先尋找主題性強的網站引導學生進行網站學習,甚至現成的學習單、

試題、教案也可下載使用,再視教學需要自行變化修改:

T7:「事先我會視單元主題而定,……上網找資料,用 word 做學習單阿!如果上課進度較 快,還會上網找一些試題。」(訪 T70103)

T8:「網路上的學習單,如果不適合我們班使用,再修改一下。如果網頁上剛好有在介紹相 關的主題,又很完整的,我會複製下來在做排版,用成學習單教學可以用……」(訪 T80305)

此外,擔任級任導師的 T3、T4、T7、T8 以及行政人員兼專任教師的 T5 皆表 示,教科書出版商提供的多媒體光碟、影片相當完整,會事前尋找若有適合的再 加以利用。而擔任社會領域輔導團的 T1 及行政人員兼專任教師的 T2,會於旅遊 途中將歷史古蹟、地方性文物拍攝留存,將來有相關主題可以當成教學素材。

T2:「出外都會用數位相機拍照,看往後有相關的主題就可以拿來放在簡報上,再加上一些 文字說明。」(訪 T20304)

報章雜誌的報導、介紹地方鄉土民情的電視節目都是活化社會領域教學的素 材之一:

T3:「教中年級時,有上到家鄉的單元,不是有很多電視節目在播鄉土的介紹嗎,我會把他 錄下來播給他們看。」(訪 T30204)

T5:「……把雜誌或報紙的報導掃成圖片,放在投影片上……」(訪 T50304)

而擔任輔導團團員的 T1,進行地方性單元教學時,有感於網路圖片完整性不 足、智慧財產權等問題,除了有計劃性的將拍攝的照片分門別類外,還使用繪圖 軟體繪製各鄉鎮地圖,有村理分界線、河流流向及交通路線等圖層,放置網路分

享,可視教師個別需要加以自行變化。

大部分教師們會再利用文書軟體將網路、掃描器、數位相機、繪圖軟體所搜 尋到現有的或自製的素材,加以編製成學習單或簡報,成為教學上教學的材料。

(二)教學活動階段

在「教學活動」階段,受訪者表示會將教科書出版商提供的或者自製的投影 片、影片,用單槍投影機或 PC to TV 的方式呈現,T1、T2、T5、T7、T8 五位教 師會進一步輔以學習單歸納重點,引導學生討論:

T1:「我還蠻常使用的模式是放一篇新聞影片,引導大家討論,再配合學習單。」(訪 T10910) T5:「……把整理好的投影片播放給他們看,不過哄,我都會配合學習單,幫他們掌握重 點。……我會盡快把課本的上完,重點抓一下,每個單元會空出半節或一節來用投影 片的方式做補充。」(訪 T50508)

T8:「大致上是播放完影片,提出幾個主題讓他們發表意見,我再做歸納的動作……如果不 會太趕,可以用分組討論,小組競賽的方式,學生還蠻喜歡的。」(訪 T80609)

但擔任行政工作兼任社會領域教學的 T6 經由以往經驗發現,使用簡報呈現 教材的方式並不理想,因此,這學期開始實施網站學習的方式。而另一位教師 T2 使用的網站學習模式,則偏重學生課後自學再輔以學習單的方式完成。

T6:「要效果很好……要花很多的時間,用廠商現成的又覺得跟課本一樣,看 ppt 等於看課 本,而且要關燈學生一直看 ppt 會累啊,又很無聊,所以後來我就發現這不是很好的學 習方式。」(訪 T62125):

T6:「先把網頁資料找好,連結到我的部落格,在上課時每週單節的社會課就在電腦教室上 課,學生上我的網頁,根據提示的步驟觀看連結的網頁或影片,看完後到討論區回答 問題以及發表心得……」(訪 T62528)

T2:「給學生幾個固定的網站,讓學生在課餘時間或在教室電腦上上網找答案,回答學習單

上的問題。」(訪 T20506)

此外,社會領域的地理位置、交通等主題,可運用衛星導覽網站及軟體輔助 教學,活化課本文字敘述,協助學生的概念具體化,以達更高的教學成效。

T1:「使用 google20、papago 等讓學生瞭解地理位置,或者模擬高鐵、火車會經過的區域,

再配合學習單。」(訪 T10304)

T2:「用 u r map 投影在黑板上,教學生瞭解地理位置、畫地圖。」(訪 T20607)

(三)課後討論與評量階段

從受訪內容可歸納出,教師於「課後討論與評量」階段最常使用的模式是安 排學生上網找資料,以完成學習單或用文書軟體整理排版的作業,T2、T4、T8 皆

從受訪內容可歸納出,教師於「課後討論與評量」階段最常使用的模式是安 排學生上網找資料,以完成學習單或用文書軟體整理排版的作業,T2、T4、T8 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