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資訊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意義

茲就社會學習領域對資訊科技的需求以及資訊科技提供社會學習領域之功 能兩部分說明資訊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之意義。

壹、社會學習領域對資訊科技的需求

社會學習領域是統整自我、人與人、人與環境間互動所衍生的社會學科知

識,涵蓋了人的生存、生計、生活、生命四大層面,從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所 明列的課程目標中,可看出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之目的在於涵養學生的公民資格,

培養學生成為具備社會參與能力的良好公民。

配合社會學習領域的課程目標與教學演進趨勢,陳麗華(2002)提出有效的社 會學習領域教學應具備以下六項特性:

1. 意義性:有效的社會學習領域教學,能透過具深刻意義的目標和內容,促進學

生對社會的了解,並增進其公民效能。

2. 統整性:社會學習領域在本質上,必須統整各種教學資源與活動來說明廣泛的 內容。

3. 價值性:有效的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學以價值為基礎,能兼顧內容課題的倫理層 面與社會爭議性議題的說明,提供反省思考社會共同福祉和運用社會 價值的空間。學生因而能知覺和批判思考社會政策的潛在意義,以及 對社會爭議作價值決定。

4. 挑戰性:有效的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學,鼓勵學生以個別的或以團體的形式,迎 接課業、活動和指定作業的挑戰。

5. 主動性:有效的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學的主動性,表現在教師主動地設計和調整 課程計畫,對教學事件進行反省思考和作決定。學生也主動連結所學 的新材料和舊經驗之間的關係,並進行概念改變的學習歷程。教師與 學生角色的主動性在學習進行中是互有消長的。

6. 真實性:有效的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學,在課程設計、教學活動、教學評量各方 面,都應重視真實性活動的運用,讓學生可以將所學運用到真實生活 中。

歐用生(1990)則認為社會科教學應遵循以下五大原則:

1. 發揮人文精神:教學應以人為本位,重視人性的積極面和獨特面,提供 有助於個人自由和發展的內在經驗,以促成個人的生長、統整和自主性。

2. 強調過程導向:培養學生應付變化和衝突的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由 學生自己界定問題、蒐集資料、形成假設、發展通則,才能獲得生產知識和價 值批判的能力。

3. 採取多元途徑: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和教學活動應強調親眼所看、親耳所聽、

親手能操作,是多元而且具有彈性的;在教學評量方面應質的評量和量的評量

並重。

4. 配合生活需要:教學內容和方法要與兒童生活密切配合,才能引起兒童學習興 趣。

5. 反應社會現象:教導學生學習社會科學的知識、結構和方法,及解決問題的能 力;在方法上則著重價值澄清,以培養價值判斷作決定的能力。

以下茲就陳麗華與歐用生學者所提的社會學習領域有效教學之六大特性與 社會科教學應遵循的五大原則作為架構,於教學準備、教學活動以及課後評量與 討論三方面分別說明社會學習領域對於資訊科技的需求:

一、教學準備

社會學習領域涵蓋了地理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政治學、

法律學、經濟學等學門知識,是一門統整性相當高的領域,因此相較於其他領域 的教材,社

領域具有以下三類性質的教材(黃冠達,2002):

(一)時效性教材:社會領域的主要目標在協助個人社會化,因而必需能隨時掌 握時代脈動,社會上所發生的重要時事或重大議題均是社會領域關注的重 點。面對瞬息萬變的動態社會,對這些重要時事或重大議題的探討便形成 社會領域的「時效性」教材,它的特色是無法被「預知」而事先編入統一 的教材中。

(二)區域性教材:社會領域許多的教材具有「因地制宜」的特性,形成不同的 區域性教材。例如區域性的地形、地方歷史、鄉土人物等,都具有明顯的 地方特色,對各地學童的學習而言,便難以統一的教材涵蓋。

(三)特殊性教材:社會領域的教學涵蓋範圍甚廣,可謂橫貫古今、遍及世界,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經常需面對許多特殊專有的教材,例如愛菲爾鐵塔、聖

母峰、萬里長城、清明上河圖……等等,這些教材所

有的特殊性在於它 們是無法被取代的,當在介紹特定的事物時,聖母峰就是聖母峰,教師是 無法隨意拿別的山峰的照片來取代或說明的。

正因為社會學習領域的學習教材具有這樣獨特的性質,教師亟需大量知識與 資料作為教學的後盾,然而坊間的教科書所能提供的僅是教學指引,無法符合教 師實際教學的需求。因此,教師需要以資訊科技設備與網際網路為媒介,在教學 準備期間蒐集大量相關教材與資料,統整並自編成教材,以達成社會學習領域有 效教學的「意義性」、「統整性」、「價值性」與教學的「發揮人文精神」、「配 合生活需要」、「反應社會現象」等原則。

二、教學活動

傳統的社會科教學方式,主要是以課本配合靜態圖片講述為主,教學內容枯 燥乏味,不但教師教得無力,學生也提不起興趣,學習效果自然不彰(呂青蓉,

2002)。

然而,社會學習領域的課程教材若能藉由資訊科技的特性,在教學時呈現出 生動活潑又多樣的面貌,對教師而言,再配合適當的教學策略,教學負擔不但能 減輕許多,更能強化其教學效果;對學生而言,則可增進其視覺與聽覺的刺激,

以加深學習的印象,進而提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藉此達成社會學習領 域有效教學的「主動性」與教學的「採取多元途徑」、「配合生活需要」等原則。

舉例而言,在教學上,地理教學最佳的情境便是在真實環境下學習,因此,

在國小階段經常會舉行校外教學,讓師生到真實的情境下學習或體驗。然而,受 限於人力、物力等因素,這樣的活動畢竟不是教學的常態,一般課堂教學時,教 師還是只能依靠課本的圖文或掛圖、錄影帶等傳統媒體來教學,對學生而言僅靠 課本的圖文太過抽象,掛圖、錄影帶則仍嫌不夠清楚完整,數量也不足。歷史教

學亦有類似的情形,課堂中的歷史教學對於學生而言充滿「想像」的空間,若能 有合適的媒體能清楚呈現重要的史蹟、文物,或甚至重建模擬歷史事件,必定能 為歷史教學帶來新頁(黃冠達,2004)。

三、課後評量與討論

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的重心在將教科書的有限知識轉化為資訊的蒐尋、選擇與 應用,以解決問題並掌握原理原則、建立批判思考與價值判斷的能力。因此,傳 統社會科評量單以紙筆測驗來決定學生學習結果,是相當不適切的。

在教學與評量過程,可藉助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的輔助,將學生的學習活動 與表現延伸至課後,並且將這些課後表現加入評量的評定中。例如當課程內容牽 涉到時事議題、歷史地理人文的探討時,可利用專題報告的方式,將學習活動延 伸至課後,教師及學生可利用班級網頁、電子郵件、網頁留言板、討論區或即時 通,在課後仍可超越空間與時間進行討論及傳遞資料,進而培養學生資訊素養,

而教師可藉此過程來評量學生合作學習與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最後,教師可運用統計軟體登記與統計成績、做出分析圖表、了解學生的進 步情形等,使教師可根據分析資料來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或進度,以增進教學效 果。以此達成社會學習領域有效教學的「挑戰性」、「主動性」、「真實性」與 教學的「強調過程導向」、「採取多元途徑」等原則。

貳、資訊科技提供社會學習領域之功能

由上可知社會學習領域對資訊科技的融入有一定程度的需求。而資訊科技可 提供的功能如下:

王全世(2000)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有:

1.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後,國民教育將不再另設電腦課程,依資訊融入各科的 意義和精神,必須以當時的課程與教育情境來教學生所需要的電腦知識和技能。

使國小階段的每位學生都有接觸電腦、操作及使用電腦的經驗,無形之中就具備 了基本的資訊素養。

2.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應讓學生將電腦視為平常的工具,普 遍應用電腦於各學習領域中。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可以讓學生平常上課都能 接觸到資訊科技,使用資訊科技來進行學習活動、解決問題,視電腦為學習工具,

藉此可以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3.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

利用資訊科技的特性,可以使傳統的教學型態轉變,提升教學的品質,使教 學達到最佳化,也能使學習活動豐富,刺激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批判思考的 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Roblyer 和 Edwards(2000)則認為資訊融入教學可達到以下五點功能:

1.資訊科技可增加學生學習動機、引發學生注意、使學生參與、投入學習活動、

增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資訊科技具備特殊的教學潛力,提供資訊、學習素材來源、幫助學生視覺化 問題與解決方式、記錄學生進步的軌跡、提供學習工具(例如:科學、計算 工具)。

3.資訊科技可支援不同的教學型態,如合作學習、問題解決、創意學習及其他 高層次思考。

4.資訊科技可增加教師的工作績效、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提供更精確更新 的學習素材、使教師能提供更快、更好看、更易上手的教材給學生。

5.資訊科技可培養學生資訊時代所需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