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大學生手足關係之迴歸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影響大學生手足關係之迴歸分析

一、 大學生知覺父母偏愛與手足關係之相關分析

【假設 3-1】大學生知覺父親/母親偏愛與手足正向/負向關係有顯著相關。

1. 知覺父母偏愛與手足正向關係之相關

以 Pearson 相關分析發現,知覺父母偏愛與手足正向關係呈線性相關

(表 4-4-1)。知覺父親偏愛與手足正向關係達顯著負相關(r= -.13,p<.05),

表示知覺父親偏愛分數越高,即知覺父親越偏愛手足,大學生受試者的手 足正向關係越低。知覺母親偏愛與手足正向關係亦達顯著負相關(r= -.12,

p<.05),表示知覺母親偏愛分數越高,即知覺母親越偏愛手足,大學生受

試者的手足正向關係越低。

2. 知覺父母偏愛與手足負向關係之相關

知覺父親與母親偏愛偏愛均未與手足負向關係呈顯著線性相關。

表 4-4-1

知覺父母偏愛、手足關係與背景變項之相關矩陣

變項名稱 1 2 3 4 5 6 7

1 父親偏愛 -

2 母親偏愛 .22***

3 手足正向關係 -.13* -.12*

4 手足負向關係 -.04 -.06 .12*

5 年齡 .002 -.01 -.06 -.07 -

6 手足數 .01 -.003 .15** -.05 -.06 -

7 手足年齡差距 -.05 -.003 -.07 -.12* -.01 .24***

*p<.05 **p<.01 ***p<.001

二、 影響大學生手足關係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假設 3-2】大學生的個人背景、手足配對組合,以及知覺父親/母親偏愛 對手足正向/負向關係有顯著解釋力。

【假設 3-3】知覺父親偏愛對手足關係的影響大於知覺母親偏愛。

【假設 3-4】當大學生知覺父母無所偏愛,手足正向關係最高、負向關係 最低。

為了瞭解研究變項對手足關係的解釋力,採多元階層迴歸,以強迫輸 入法(enter),並以成對方式排除遺漏值進行分析。以下將手足正向關係 與負向關係分別作為迴歸模型之依變項進行分析。

首先,將大學生的個人背景、手足配對組合投入第一層迴歸模型;接 著,分別將知覺父親偏愛與知覺母親偏愛投入第二、三層迴歸模型。

最後,為了探討是否當大學生知覺父母無所偏愛,手足關係會最好,

故進一步檢驗是否當偏愛分數越接近中間值,手足正向關係越高、負向關 係越低。參考 Boll 等人(2003)檢驗知覺父母偏愛與手足關係曲線關聯的方 法,本研究第一至三層迴歸模型皆為線性模型,將平方後的知覺父親與母 親偏愛總分一起投入第四層迴歸模型為曲線模型,以分析知覺父母偏愛對 手足關係的曲線迴歸模型,是否比線性模型更具解釋力。此外,也以曲線 估計(curve estimation)分析知覺父親與母親偏愛對手足關係的曲線關聯。

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時,一併檢驗自變項之間是否有共線性(collinarity) 的問題。本研究自變項之間的相關係數介於.002~.24 之間(表 4-4-1),未 超過.80;各變項的變異數膨脹因素值(VIF)介於 1.04~2.82 之間,未超過 10;

容忍度(tolerance)介於.35~.96 之間,未接近 0。故本研究之自變項間沒有共 線性問題。

1. 手足正向關係

第一階層顯示,個人背景、手足配對組合與手足正向關係之線性迴歸 模式達顯著水準(F=13.23,p<.001),調整後的決定係數(Adj. R2)為.220,

表示個人背景與手足配對組合能解釋手足正向關係 22%的總變異量(表 4-4-2)。其中,只有手足性別組合對手足正向關係具有顯著解釋力。與焦 點手足之性別組合以「姊妹組合」為對照組,「兄弟組合」與「異性別組 合」的手足正向關係都顯著低於「姊妹組合」。

第二、三階層陸續加入知覺父親偏愛以及知覺母親偏愛,其線性迴歸 模式亦達顯著水準(F=12.78,p<.001;F= 12.14,p<.001),調整後的決定 係數(Adj. R2)分別為.232 與.239,表示第二、三階層迴歸模式分別能解釋 手足正向關係 23.2%與 23.9%的總變異量(表 4-4-2)。第二階層加入知覺 父親偏愛後,調整後的決定係數(Adj. R2)比第一階層略升.012,表示知覺 父親偏愛能多解釋手足正向關係 1.2%的總變異量。第三階層加入知覺母親 偏愛後,調整後的決定係數(Adj. R2)比第一階層升高.019,表示比起個人 背景與手足配對組合,知覺父母偏愛能多解釋手足正向關係 1.9%的總變異 量。

由階層三可見,知覺父親偏愛與知覺母親偏愛皆對手足正向關係具有 顯著解釋力(t= -2.12,p<.05;t= -2.12,p<.05)。當知覺父母偏愛的分數 越高,即知覺父母越偏愛手足,則手足正向關係越低。反之,知覺父母越 偏愛受試者自己,則手足正向關係越高。此外,從標準化迴歸係數(β)來看,

知覺父親偏愛與母親偏愛對手足正向關係的影響沒有差異。

最後,於階層四投入知覺父母偏愛總分的平方作為曲線迴歸模型,其 調整後的決定係數(Adj. R2)反而比階層三下降.004,表示線性迴歸比曲線 迴歸更能解釋知覺父母偏愛對手足正向關係的影響,即當大學生受試者知 覺自己受到偏愛時,會知覺較高的手足正向關係。

表 4-4-2

手足正向關係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n= 392)

階層一 階層二 階層三 階層四

自變項 β t 值 β t 值 β t 值 β t 值 個人背景

性別(女=0) -.02 -0.28 .00 0.001 -.004 -0.06 .00 0.004 年齡 .02 0.33 .01 0.30 .01 0.31 .01 0.29 手足數 .06 1.06 .06 1.02 .05 0.84 .05 0.87 出生序(老么=0)

老大 .04 0.72 .03 0.69 .03 0.71 .04 0.73 居中 .01 0.23 .02 0.38 .04 0.74 .04 0.74 手足配對組合

性別組合(姊妹=0)

兄弟 -.44 -5.90*** -.45 -6.06*** -.45 -6.05*** -.45 -6.06***

異性別 -.43 -7.10*** -.44 -7.22*** -.43 -7.11*** -.43 -7.11***

年齡差距 -.07 -1.47 -.08 -1.60 -.07 -1.51 -.07 -1.52 同住與否(不同住=0) .05 1.08 .05 1.02 .05 1.00 .05 1.02 知覺父母偏愛

知覺父親偏愛 -.12 -2.63** -.10 -2.12* -.10 -0.33

知覺母親偏愛 -.10 -2.12* .01 0.05

知覺父親偏愛平方 .00 0.001

知覺母親偏愛平方 -.11 -0.46

F 值 13.23*** 12.78*** 12.14*** 10.24***

R2 .238 .251 .260 .260

Adj. R2 .220 .232 .239 .235

△F 值 13.23*** 6.93** 4.50* 0.13

△R2 .238 .014 .009 .001

*p<.05 **p<.01 ***p<.001

2. 手足負向關係

第一階層顯示,個人背景、手足配對組合與手足正向關係之線性迴歸 模式達顯著水準(F= 4.80,p<.001),調整後的決定係數(Adj. R2)為.080,

表示個人背景與手足配對組合能解釋手足負向關係 8%的總變異量(表 4-4-3)。其中,出生序、手足性別組合,以及手足同住與否對手足負向關 係具有顯著解釋力。出生序以「老么」為對照組,「老大」的手足負向關 係顯著高於「老么」(t= 3.25,p<.01)。與焦點手足之性別組合以「姊妹組 合」為對照組,「兄弟組合」的手足負向關係顯著低於「姊妹組合」(t= -2.50,

p<.05)。手足同住與否以「不同住」為對照組,「同住」的手足負向關係顯

著高於「不同住」(t= 2.50,p<.05)。

第二、三階層陸續加入知覺父親偏愛以及知覺母親偏愛,其線性迴歸 模式亦達顯著水準(F=4.35,p<.001;F= 4.10,p<.001),調整後的決定係 數(Adj. R2)分別為.079 與.080,表示第二、三階層迴歸模式分別能解釋手 足負向關係 7.9%與 8%的總變異量(表 4-4-3)。第二階層加入知覺父親偏 愛後,調整後的決定係數(Adj. R2)比第一階層下降.001,第三階層加入知 覺母親偏愛後,調整後的決定係數(Adj. R2)跟第一階層相同,並且知覺父 親偏愛與知覺母親偏愛對手足負向關係皆未達顯著解釋力。可見,於線性 迴歸模型中,知覺父母偏愛無法有效解釋手足負向關係。

最後,於階層四投入知覺父母偏愛總分的平方作為曲線迴歸模型,調 整後的決定係數(Adj. R2) 為.105,表示階層四的曲線模型能解釋手足負向 關係 10.5%的總變異量。控制階層一之個人背景與手足配對組合對手足負 向關係的解釋力後,階層三的知覺父母偏愛對手足負向關係的解釋力沒有 增加、無法有效解釋手足負向關係。相較之下,階層四的曲線模型能夠多 貢獻 2.5%的解釋力。可見,曲線模型比線性模型更能解釋知覺父母偏愛對 手足負向關係的影響。

表 4-4-3

手足負向關係之多元階層迴歸分析 (n= 392)

階層一 階層二 階層三 階層四

自變項 β t 值 β t 值 β t 值 β t 值 個人背景

性別(女=0) -.002 -0.03 .003 0.04 .00 0.003 -.03 -0.38 年齡 -.03 -0.66 -.03 -0.67 -.03 -0.67 -.03 -0.59 手足數 -.07 -1.20 -.07 -1.21 -.08 -1.32 -.10 -1.61 出生序(老么=0)

老大 .17 3.25** .17 3.24** .17 3.26** .17 3.21**

居中 .09 1.53 .10 1.56 .11 1.74 .11 1.72 手足配對組合

性別組合(姊妹=0)

兄弟 -.20 -2.50* -.21 -2.52* -.20 -2.50* -.17 -2.14* 異性別 -.10 -1.57 -.11 -1.59 -.10 -1.51 -.09 -1.42 年齡差距 -.07 -1.31 -.07 -1.33 -.07 -1.27 -.06 -1.20 同住與否(不同住=0) .13 2.50* .12 2.49* .12 2.47* .12 2.34* 知覺父母偏愛

知覺父親偏愛 -.03 -0.60 -.02 -0.32 -.32 -1.01

知覺母親偏愛 -.06 -1.23 -.75 -2.85**

知覺父親偏愛平方 .30 0.93

知覺母親偏愛平方 .70 2.66**

F 值 4.80*** 4.35*** 4.10*** 4.53***

R2 .102 .102 .106 .135

Adj. R2 .080 .079 .080 .105

△F 值 4.80*** 0.37 1.52 6.29**

△R2 .102 .001 .004 .029

*p<.05 **p<.01 ***p<.001

進一步以曲線估計(curve estimation)分別分析知覺父親偏愛與母親偏 愛對手足負向關係的曲線關聯,結果顯示知覺父母偏愛與手足負向關係之 二次曲線模式達顯著水準(F= 3.45,p<.05;F= 7.08,p<.01),調整後的 決定係數(Adj. R2)分別為.012 與.029,表示知覺父親偏愛與知覺母親偏愛分 別能解釋手足負向關係 1.2%與 2.9%的總變異量(表 4-4-4),並且知覺母 親偏愛對手足負向關係的解釋力大於知覺父親偏愛。

知覺父親偏愛(圖 4-4-1)與知覺母親偏愛(圖 4-4-2)與手足負向關 係呈曲線關係,並且手足負向關係曲線的最低點落於知覺父母偏愛分數的 中間值,表示當大學生受試者知覺父母對自己與手足一樣、無所偏愛時,

其手足負向關係最低。

本研究假設 3-2 與 3-4 獲得部分支持,假設 3-3 則未獲支持。

表 4-4-4

知覺父母偏愛與手足負向關係之二次方曲線估計 n=400; n=413

自變項 β t 值 β t 值

知覺父親偏愛 -.77 -2.61**

知覺父親偏愛(平方項) .75 2.52*

知覺母親偏愛 -.88 -3.74***

知覺母親偏愛(平方項) .84 3.58***

F 值 3.45* 7.08**

R2 .017 .033

Adj. R2 .012 .029

*p<.05 **p<.01 ***p<.001

圖 4-4-1 知覺父親偏愛與手足負向關係曲線

圖 4-4-2 知覺母親偏愛與手足負向關係曲線

足 衝 突 總 分

手 足 衝 突 總 分

知覺父親偏愛總分

知覺母親偏愛總分

觀察次數 線性 二次方 觀察次數 線性 二次方

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大學生知覺父母偏愛影響手足關係,呼應家庭 系統理論的主張,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也是家庭系統的一部份,並且系統 中的互動環環相扣(Sanders, 2011; Smith et al., 2009),親子次系統下的父母 偏愛影響手足次系統。但是,知覺父母偏愛影響手足正向關係與負向關係 的情形不一致。

手足正向關係方面,知覺父母偏愛與手足正向關係呈線性關係,也就 是當大學生知覺父母越偏愛自己,手足正向關係越高,此結果與國外研究 結果一致(Brody, 1998; Finzi-Dottan & Cohen, 2011; Shanahan et al., 2008)。

然而,此結果無法支持公平理論的主張,即知覺父母無所偏愛,手足正向 關係最高(Boll et al., 2003; Suitor et al., 2009),也許是因為此兩項研究之對 象為中年手足,與本研究之大學生不同,故有不一致的結果。或許,比起 公平理論,另一個也常用於解釋手足關係的理論-「社會比較理論」更適 合解釋大學生知覺父母偏愛對手足正向關係的影響(Whiteman, McHale, &

Soli, 2011),根據社會比較理論,知覺受到父母偏愛的一方會增強其自尊,

對手足關係會有更正向的知覺,其手足正向關係較高(Suitor et al., 2009)。

手足負向關係方面,知覺父母偏愛與手足負向關係呈曲線關係,當大 學生知覺父母無所偏愛,手足負向關係最低。此結果呼應公平理論的主張 (Walster et al., 1978)。當知覺父母偏愛手足更勝於自己,手足之間可能會產

手足負向關係方面,知覺父母偏愛與手足負向關係呈曲線關係,當大 學生知覺父母無所偏愛,手足負向關係最低。此結果呼應公平理論的主張 (Walster et al., 1978)。當知覺父母偏愛手足更勝於自己,手足之間可能會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