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欲探討大學生知覺父母偏愛對手足關係之影響,希望了解現況 以及因果關係,故採用問卷調查法,並以自陳問卷為研究工具收集資料。

問卷內容包括「基本資料」、「知覺父母偏愛量表」以及「大學生手足關係 量表」三個部分,問卷編製歷程包括問卷初稿擬定、專家效度審核、預試,

最後形成正式施測問卷。

一、 專家效度審核

問卷初稿擬定之後,邀請國內家庭領域學者擔任專家效度審查委員

(專家名單如附錄一),進行本研究問卷之效度審核(專家效度卷如附錄 二)。請專家委員針對問卷字句的通順流暢、意思表達清晰度加以審查,

以提升問卷之表面效度。並且,審視各個題目所表達的意涵在分量表內的 適切性,以及翻譯之題目對照量表原文是否符合原意,以建立本研究問卷 的內容效度。選項包括「適用」、「需修正」及「刪除」,並於專家效度卷 上留空白處讓專家提供修改意見。依據專家所提供的建議,將內容不適、

題意不清或翻譯不貼切的題目加以修改,經專家審查後形成預試問卷(如 附錄三)。

二、 預試

本研究預試共回收 175 份有效問卷進行信度分析與項目分析。

1. 信度分析

本研究使用內部一致性法進行信度分析,求得各分量表 cronbach’s α 係數介於.81~.95,顯示各分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各量表信度係 數如表 3-4-1 所示。

表 3-4-1

各量表預試與正式施測之信度係數

量表名稱 題數 預試

cronbach’s α

正式 cronbach’s α 一、知覺父母偏愛量表

(一)知覺父親偏愛 7 .81 .79 (二)知覺母親偏愛 7 .85 .84 二、大學生手足關係量表

(一)手足正向關係 18 .95 .97 (二)手足負向關係 17 .91 .92 2. 項目分析

本研究採用鑑別度分析的極端組法進行項目分析,將受試者在量表 的得分加總後,進行次數分配,取最高分之 33%及最低分 33%為高、低 分組,進行獨立樣本 t 檢定,求得各題目的鑑別度。另外,也採相關分析,

檢驗各題項與分量表總分的相關。

將「知覺父親偏愛」、「知覺母親偏愛」、「手足正向關係」與「手足 負向關係」分別進行鑑別度分析與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每一題之鑑別度 達顯著水準、各題項與總分皆達顯著相關(如附錄四),故保留全數題目。

三、 正式施測

經過專家效度審核與預試結果分析,確定正式施測之問卷(附錄五)。 1. 基本資料

此部分調查大學生的「個人背景」與「手足配對組合」,共 7 題。其 中,由受試者選擇一位最常聯繫互動的手足作為手足配對組合與後續題目 的填答對象,此焦點手足必須與受試者擁有共同親生父母。各題內容與選 項如下:

a. 性別:依生理性別分為男、女。

b. 年齡:出生年份與月份。

c. 手足數:家中包括受試者之兄弟姊妹數目。

d. 出生序:分為老大、居中、老么。

問卷說明:若擁有一位以上同父同母的手足,請選擇最常互動聯絡的手足 為對象來填答接下來的問題。

e. 手足性別組合:焦點手足的稱謂,包括哥哥、弟弟、姊姊、妹妹。

f. 手足年齡差距:焦點手足的出生年份和月份。

g. 手足同住與否:與焦點手足同住,是或否。

2. 知覺父母偏愛量表 a. 測量面向與題數

本研究自編知覺父母偏愛量表,改編自成年手足關係問卷(Adult Sibling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簡稱 ASRQ)的手足爭寵(sibling rivalry)

次面向(Stocker, Lanthier & Furman, 1997),以及手足差異經驗量表(Sibling Inventory of Differential Experience,簡稱 SIDE)的父母差異對待(parental differential treatment)分量表(Daniels & Plomin, 1985)。

此量表共有 14 題,知覺父親偏愛與母親偏愛各 7 題。知覺父親偏愛 分量表中,「情感偏愛」面向為第 1 至 4 題,「支持肯定」面向為第 5 至 7 題。知覺母親偏愛分量表中,「情感偏愛」面向為第 8 至 11 題,「支持肯定」

面向為第 12 至 14 題。

b. 計分方式

採用李克特式(Likert)五點量表,計分為「對我多很多」1 分、「對 我多一點」2 分、「對我和手足一樣」3 分、「對手足多一點」4 分、「對手 足多很多」5 分。

知覺父親與母親偏愛分別加總後,得分越高,表示比起受試者,父母

更偏愛受試者的手足。反之,得分越低,則是越偏愛受試者。分數愈接近 中間值,表示知覺父母越公平、無所偏愛。

c. 正式施測信度

使用內部一致性法進行信度分析,知覺父親偏愛與知覺母親偏愛分量 表之cronbach’s α 係數分別為.79 與.84(如表 3-4-1)。

3. 大學生手足關係量表 a. 測量面向與題數

本研究之「大學生手足關係量表」改編自成年手足關係問卷短版 (Short-Form Adult Sibling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Lanthier, Stocker &

Furman, 2000),並已取得作者授權使用(同意信件如附錄六)。此問卷短版 改編自成年手足關係問卷(Adult Sibling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完整版 量表中手足正向關係與負向關係共 69 題。Lanthier、Stocker 與 Furman (2000) 由手足正向關係與負向關係兩個面向中,各自保留因素負荷量最高的三個 次面向,共 35 題。成年手足關係問卷短版以 545 位大學生為樣本施測,

手足正向關係與負向關係的信度分別為.96 與.93。情感親密、情緒支持、

了解的因素負荷量分別為.95、.94 以及.92。爭執、敵意、支配的因素負荷 量分別為.94、.92 以及.88。並且,成年手足關係問卷的短版與完整版有高 度相關(手足正向關係之相關為.95,手足負向關係之相關為.97),顯示成 年手足關係問卷短版具有良好的信度與建構效度,所保留的次面向與題目 更為簡潔,同時亦具代表性。

成年手足關係問卷短版中,排除手足爭寵(即本研究之知覺父母偏愛)

次面向,手足關係分為正向關係(warmth)與負向關係(conflict)兩大面向,共 有 35 題。手足正向關係分量表中,情感親密(intimacy)為第 1、2、12、13、

24、25 題;情緒支持(emotional support)為第 6、7、18、19、30、31 題;

了解(knowledge)為第 10、11、22、23、34、35 題,共計 18 題。手足負向

關係分量表中,爭執(quarrelling) 為第 3、14、15、26、27 題;敵意(antagonism) 為第 4、5、16、17、28、29 題;支配(dominance) 為第 8、9、20、21、32、

33 題,共計 17 題。

b. 計分方式

原量表採用 Likert 式 5 點量表,選項為 Hardly At All/ Hardly Anything、

A Little、Somewhat、Very Much、Extremely Much,故本問卷亦採 Likert 式 5 點量表,並譯為從未、很少、偶爾、常常、總是。

手足正向關係分量表採用 Likert 式 5 點量表,自「從未」1 分至「總 是」5 分。加總得分越高,表示大學生的手足正向關係越多。

手足負向關係分量表採用 Likert 式 5 點量表,自「從未」1 分至「總 是」5 分。加總得分越高,表示大學生的手足負向關係越多。

正式問卷進行因素分析後,雖然本翻譯量表之題目能對應手足正向與 負向關係兩個主要面向,但卻無法全部對應原量表之次面向(即情感親密、

情緒支持、了解、爭執、敵意、支配),部分題目可能無法確實反映華人 文化下的手足關係。因此,研究者將「手足正向關係」與「手足負向關係」

分別加總進行分析,而不單獨分析次面向。

c. 正式施測信度

使用內部一致性法進行信度分析,手足正向與負向關係分量表之 cronbach’s α 係數分別為.97 與.92(如表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