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科學興趣的相關因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影響科學興趣的相關因素

由前述相關文獻可知,科學興趣與科學成就有相當的關聯性,因此,影響科 學興趣的相關因素,也是教學應該注意的層面。

中華百科(2014)提及,興趣和愛好是受社會性制約的,不同的環境、不同 的階級、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文化層次的人,興趣和愛好都不一樣。

興趣和愛好有時也受遺傳的影響,父母的興趣和愛好也會對孩子有直接的影 響。年齡的變化和時代的變化也會對人的興趣產生直接影響。它反映了一個人隨 著年齡的成長、知識的積累,興趣的中心亦會轉移。就時代來講,不同的時代,

不同的物質和文化條件,也會對人的興趣的變化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影響興 趣的背景因素有很多,在學習方面,如何喚起學習興趣也是重要的課題。

以下整理國內外研究中提及影響科學興趣的相關因素:

一、年齡

盧欽銘與路君約(1976)研究國中二、三年級男女學生的科學興趣,結果發 現國二學生興趣的平均分數顯著大於國中三年級學生。

莊嘉坤(1995)對高屏地區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生進行開放試紙筆測驗,發現 有80%的學生喜歡上自然課,年級愈高的學生喜歡上自然課的比率較年級低者為 高。

龍麟如(1996)探討臺北地區國小學生對科學的態度,以及與科學學習成就 和 相 關 變 項 的 關 係 。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六 年 級 學 生 對 科 學 的 態 度 較 五 年 級 稍 低 。 Greenfield(1997)研究不同年紀的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及參與度的差異,將學 生分成K-3、4-6、7-8以及9-12年級觀察其對科學的興趣,發現小學階段的學生較 喜歡科學,而且女生較男生喜歡。進入中學時期(七年級),男女生對科學的喜 好都有下滑的趨勢,但男生在高等學校時回升,女生卻沒有。

章順慧(2000)探討國中七到九年級學生對自然與生活科技的學習興趣研究 , 發現七年級和九年級的學生對於自然與生活科技的學習興趣顯著高於八年級生。

簡怡嵐(2004)對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生男 320人、女學生327人進行「對科學 的態度」量表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在「對自然課的態度」中,三、四年級的正 向態度顯著優於六年級。

Skamp及Logan(2005)針對澳洲5到10年級的學童進行科學興趣的問卷調查,

研究結果顯示,由國小進入國中的階段,科學興趣是下降的,而國中階段的科學

興趣是處於停滯期。

Tasbari及Yarden(2005)針對以色列電視節目中孩童提問的 1676個問題進行 分析。結果顯示,社經地位中上的學童提問問題最多;提問的平均年齡為10.6歲,

主要介於9-12 歲之間;科學興趣會隨年級變動,與動物相關問題之興趣隨年齡的 上升而下降,而與人類相關的問題之興趣則隨年齡的升高而上升。

周俊宏(2008)編製「國小學童科學興趣量表」,並進一步以量表調查臺南 市國小四、六年級學童科學興趣差異情形。研究結果發現學童科學興趣會因學生 性別、年級而有所不同。

綜合上述研究,發現大部分的研究結果是:年紀愈小,對科學的態度愈正向,

科學興趣會隨年齡而有所變動,多數研究顯示科學興趣有隨年齡升高而下降的情 形。學生隨著學習階段的不同,對科學的學習興趣也有所差異 。

二、性別

盧欽銘與路君約(1976)研究國中二、三年級男女學生的科學興趣,結果發 現雖未達顯著差異,但男生的科學興趣平均分數都比女生高。

楊龍立(1991)針對中小學生科學成就及對科學的態度中性別差異現象,作 一統整的、理論的探討。經由資料收集及分析,發現世界許多國家中小學生科學 成就及對科學的態度中,存在的性別差異現象是:女孩在成就上表現的比男孩差,

在態度方面比較不積極;若以興趣及經驗來區分,可以發現女孩對生物方面有較 多興趣及經驗,男孩則在物理方面有較多的興趣及經驗。就性別差異來看,男女 在權力、知識語言、工作方面出現:男尊女卑、男重數理女重人文、男性剛健女 性柔順、男主外女主內的現象。科學領域亦有一些因素,促進性別差異,如:科 學及科學家的男性形象,科學方法重不帶情感的歸納、客觀等。

莊嘉坤(1995)對高屏地區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生進行開放試紙筆測驗,發現 有80%的學生喜歡上自然課,且男生的比率比女生高,年級愈高的學生喜歡上自 然課的比率較年級低者為高。

黃幸美(1995)對男女生在數理、科學相關課程上成就、興趣態度測驗的探 討,結果綜合歸納如下:女生的數學能力在七年級時與男生無明顯差異,但是進

入七、八年級以後,女生對數理、科學課程則較不感興趣,進而影響高中或大學 數理、科學課程的選修。在課程選修方面,男生對數理課程持有學習興趣,傾向 修習數學、物理、化學課程;女生對數理課程學習興趣較低,選修生物課程而非 數理課程。

楊龍立(1996)另又編製調查問卷,以臺北縣市、新竹縣市2208位國二學生 為對象,蒐集國中學生生理性別、性別角色、男女分班合班、科學能力自我概念 及對科學的態度等變數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學生生理性別、性別角色、男女 分班合班等因素對學生的「科學能力自我概念」及「對科學的態度」有一些影響。

Greenfield(1997)研究不同年紀的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及參與度的差異,將學 生分成K-3、4-6、7-8,以及9-12年級觀察其對科學的興趣,發現小學階段的學生 較喜歡科學,而且女生較男生還要喜歡科學。進入中學時期(七年級),男女生 對科學的喜好都有下滑的趨勢,但男生在高等學校時回升,女生卻沒有。

許德發(2000)以臺灣南部某專科學校222位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技職教育 體系的專科學生對科學的態度、生物學科自我效能與營養健康表徵及學業成就相 互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男生比女生較具有正向「對科學的態度」。

鐘培齊(2003)利用學習的喜好量表了解國小學童的科學態度,發現不同性 別之國小學童其對科學的態度有顯著差異;男生對科學的態度高於女生。

簡怡嵐(2004)對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生男 320人、女學生327人進行「對科學 的態度」量表調查, 研究結果顯示男學生較女學生對科學的態度較為正向、積極。

Tasbari及Yarden(2005)針對以色列電視節目中孩童提問的 1676個問題進行 分析。結果顯示,科學興趣存有性別間差異,如:男生較關注電腦、網路、科技 史,而女生則較為多元。

陳麗妃(2006)利用TIMSS 2003 的資料探討臺、新、日、美、荷、義、澳 等國小四年級學生背景、家庭環境、科學興趣、自信與科學成就之間的關係。研 究的發現:男生的科學興趣、自信、科學成就皆優於女生。

周俊宏(2008)編製「國小學童科學興趣量表」,並進一步以量表調查臺南市 國小四、六年級學童科學興趣差異情形。研究結果發現,學童科學興趣會因性別、

年級而有所不同;而進一步比較四個因子(性別、年級、科學知識、科學活動)

對於「對自然科學的感覺」之影響程度,結果發現:科學活動對於學生「對自然 科學的感覺」影響最大,其次是科學知識、再者是性別,而年級是影響最小。

劉碧如(2009)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科學興趣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國小六年級 學生的科學興趣會因性別、族群、學習成就、教材版本、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 育期望、家中科學性課外讀物數、圖書館閱讀習慣、科學性教育館參觀頻度的不 同而有差異。在類別變項中,六年級男學生、非原住民、使用 B版、有到圖書館 閱讀習慣的學生之科學興趣是較高的。

楊梨珍(2009)利用TIMSS 2007的資料探討臺灣、新加坡、日本、美國、荷 蘭、義大利、澳大利亞等七個國家國小四年級學生背景、家庭教育資源、科學自 信、科學興趣與科學成就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新加坡男生之科學自信優於女 生;日本、美國、荷蘭男生之科學成就優於女生;性別與使用調查語言頻率的交 互作用對科學興趣的影響,僅新加坡達顯著水準。

葛致容(2009)的研究發現,國中學生對科學有中等程度的興趣,其興趣程 度會因性別或學生學習成就的不同而有差異,但與學生家庭社經背景則沒有相關;

男生或學生學習成就高者,其科學興趣較高。而在各科學領域的興趣上,男生皆 高於女生。

《天下雜誌》2010 年針對臺灣國、高中生進行「科學教育大調查」,總計回 收 2654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達 83%。整體而言,國、高中生對科學具有學習興 趣的比例佔 67.4%。交叉分析後發現,學生對於科學學習的「興趣」與「自信」

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性別落差」。首先是關於學習興趣的態度方面,男生對於科 學學習抱持正面態度的比例為 75.9%,高於總體表現,女生則為 59.4%。其次則 是喜愛科學的強度差異。在測量強度最高的「非常喜歡(科學)」這個選項上,整 體為 11%,但男同學偏高,佔了 16%;相較之下,女同學卻僅達 7%左右。換言 之,雖然多數男、女同學都對科學學習的總體態度偏正向,但在興趣的強度測量 上,男性仍明顯高於女性。第三則是「成就自信」的性別差異。當請學生自評與 同儕的數學能力比較時,男同學在「非常有自信」這個最高強度的指標裡,佔了

9.9%,但女同學卻僅 3.1%。理化部份的結果也一樣,男同學對自己「非常有自 信」這個選項上,也以 8.2%領先女性的 2.4%。從調查結果可看出,男學生對於 科學學習存在著「較高的動機與較強的自信」傾向,而女學生則相對顯得較低、

較 弱 。 這 符 合 傳 統 女 生 適 合 文 法 商 、 男 生 應 該 選 理 工 農 的 刻 板 印 象 ( 吳 挺 鋒 ,

較 弱 。 這 符 合 傳 統 女 生 適 合 文 法 商 、 男 生 應 該 選 理 工 農 的 刻 板 印 象 ( 吳 挺 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