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興趣相關定義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興趣相關定義

一、興趣的相關定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2014)對於「興趣」的解釋為:(1)欣悅而樂於從事;

(2)樂於學習、注意的事。

中華百科(2014)對於興趣一詞的的解釋是:當 人們若對某件事物或某項活 動感到需要,他就會熱心於接觸、觀察這件事物,積極從事這項活動,並注意探 索其奧秘。興趣具有社會制約性,人所處的歷史條件、社會環境等背景變項不同,

其興趣就會有不同的特點。人的興趣是多樣的,但概括起來又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物質興趣和精神興趣:物質興趣主要指人們對舒適的物質生活,(如:

衣、食、住、行方面)的興趣和追求;精神興趣主要指人們對精神生活,(如 : 學習、研究、文學藝術、知識)的興趣和追求。

第二,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 :直接興趣是指對活動過程的興趣;間接 興趣主 要指對活動過程所產生的結果的興趣。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是相互聯繫、相互促 進的。

第三,個人興趣和社會興趣 :個人興趣是個體以特定 的事物、活動,及人為 對象,所產生的積極的和帶有傾向性、選擇性的態度和情緒。社會興趣指社會成 員對某一領域的普遍興趣,或社會某一領域對社會成員的普遍需求。

興趣不只是對事物的表面的關心,任何一種興趣都是由 於獲得這方面的知識 或參與這種活動而使人體驗到情緒上的滿足而產生的。例如,一個人對跳舞感興 趣,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尋找機會去參加,而且在跳舞時感到愉悅、放鬆 和樂趣,

表現出積極而自覺自願。

歷來有許多學者對「興趣」一詞提出相關見解:

Super認為,興趣的定義是:它是天生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另外是機會和社會 評估,當一個人做一件事很精熟、自己滿意且受同儕讚許,結果就產生了興趣的 型態和自我概念。當他繼續做這件事且適應得很好時,興趣就維持;適應得不好 時 , 他 就 會 再 認 同 另 外 一 種 興 趣 型 態 和 發 展 另 外 的 自 我 觀 念 ( 引 自 簡 茂 發 等 , 2007)。

王克先(1989)指出,興趣即集中意識於某種對象,而具有感情色彩的心理 狀態。換言之,人們為實現一種目的或從事一種活動,那種心理朝向目的感情狀 態,便是興趣。

高玉祥、陳勃、李焰與吳志超 等(1994)指出,興趣是人積極地接觸、認識 或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這種心理傾向使人對某種事物給予優先的注意。興 趣不僅使人對某些對象給予優先注意,並且在興趣發生的同時總是伴有對該對象 的渴望和嚮往的心情,以及滿意、快樂、興奮等肯定情感。

陰國恩(1994)指出,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內在趨向性和內在選擇性,

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選擇性態度。我們在從事感興趣的活動時,總伴隨著一種積 極的、愉快的情緒體驗;相反的,在從事不感興趣的活動時,總伴隨著一種消極 的、厭煩的情緒體驗。

Alexander(1997)認為,興趣是領域學習的重要因素,被當成領域學習的平 行策略,也被視為當遇到一連串問題時,驅策學習者前進的動力。

賴保禎(1997)指出,興趣是指促使個人參與活動之一種自發性力量。如果 一個人所從事的活動是他所喜愛的,他就會有很大力的投入,追求更好的成就;

反之,如果一個人所從事活動或工作,並非他所喜愛的,就比較不會專心和努力,

因而在工作上就不能達到預期的成就。每個人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由

個體與生活環境中所接觸的經驗,循序漸進地磨練出來的,而在此發展過程中,

常受到個人心理需求和人格特質的影響。

陳淑美與路君約(1998)指出,興趣為喜愛的情緒、持久的態度;認為有重 大意義的某種活動或事物嗜好的情感,進而主動接觸、參與的積極心向;有導致 或引發的意義,指導使行為趨向某個方向或某種目標或心向的狀態。

Renniger及Hidi(2002)指出,興趣是指對特定的事物有情緒上的反應及集中 注意力的心理狀態,或者是對特定的物、事件、想法方面,有相對持久參與的傾 向。

Krapp(2002)指出,興趣是由價值觀(value-related)及感覺(feeling-related)

所組成。興趣具有以下特點:(1)興趣是人與物之間的關係;(2)興趣具有專 一性;(3)興趣與好感息息相關。興趣又可區分成個人興趣(individual interest)

以及情境興趣 (situational interest),而情境興趣是由環境的刺激物或是某種情 境之下所誘發表現出集中注意力及正向的反應,而個人興趣則是指個別相對持久 的心向,促使一再持續參與特定的事物。

Hidi及Renninger(2006)進一步指出,興趣是一變動的心理狀態,是一種長 時間參與特定的物、事件、想法的傾向。

簡茂發等人(2007)認為,興趣是驅使一個人樂於參與某一類教育、職業或 休閒等活動的自發力量。

葛致容(2009)認為,興趣是個人對人、事、物的一種注意、認同、喜愛,

若有機會從事活動時,會主動優先選擇而參與的自發力量,對所要學習的事物若 有了興趣,在學習的動力、產生正面的反應與學習的成效上都是有助益的。

張芳全(2011)認為,興趣是個人對一項任務、學習內容或學習課業願意要 積極投入的態度傾向,學生有興趣學習代表學生對學習事物有想要學習的意念。

張春興(2013)指出,在心理學上,興趣 (interest)一詞的涵義有二:其一 指個體對某人或某事物所表現的選擇時注意的內在心向。興趣也可以由外在行為 去推測,當有多種事物呈現在個體面前時,某事物特別引起個體之注意,即可推 知他對此感興趣。如此,等於是把興趣解釋為「偏好」的意思。另一意涵是,興

趣與動機大同小異,兩者相同之處是兩者可視為引起個體行為的內在原因,但興 趣可視為動機的定向,乃是由於行為後果獲得動機滿足而形成的 。

綜上所述,學者對興趣所做的解釋,主要包括:興趣是一種「心理」上有「趨 向性」的「情感」狀態,是基於某種「需要」而產生,在情緒上表現「喜愛」、

「滿意、滿足」、「愉悅、快樂、興奮」、「渴望、嚮往」、「選擇性」、「認 同」等感覺,進而導引或引發「主動接觸」、「熱心」、「積極」、「注意」、

「自發性」、「持久參與」、「投入」等行為,而興趣會因「背景變項而有所不 同」,也會因「精熟度」、「受到讚許」、「適應」良好與否等因素而影響其是 否維持或變動。因此,興趣可以解釋為:個人對人、事、物的一種注意、認同、

喜愛、渴望,興趣是指由愛好而產生的愉快情緒,興趣也是引起行為的內在原因,

是一種若有機會從事活動時,會主動優先選擇而 持續參與的自發力量。因此,興 趣讓人有學習的心向與準備,並能持續學習及加深學習。

二、興趣的相似概念

有學者認為,興趣與動機(motivation)大同小異,兩者相同之處,是兩者都 可視為引起個體行為的內在原因(Baron, 1998; Pintrich, 2000; Schunk, 1990)。陰 國恩(1994)指出,興趣是動機的一種形式,興趣和其他形式動機一樣,是以需 要為 基礎 的, 是對 客 觀事 物需 要的 一種 情 緒色 彩表 現。 Krapp(2000) 、Hidi、

Berndorff 和Ainley(2002)認為興趣為動機變項中非常獨特的因素。張春興(2013)

認為,動機與興趣的差異在於,動機所促動的行為雖趨向某一目標,但因目標未 必一定達成,故動機未必一定獲得滿足。若個體能追求到目的物,使動機得以滿 足,動機與目的物之間就會建立起因果關係。如此,動機引起行為,而行為之後 果又獲得目的物而使動機滿足,多次練習之後,個體就會對該目的物產生興趣。

由此相異之點看來,興趣可視為動機的定向;而動機之所以定向,乃是由於行為 後果獲得動機滿足所致。

就上述定義而言,學習動機對個體而言,可以引導學習的方向,但是當努力 的目標無法達成時,動機無法獲得滿足,學習的動力就會因而消退,而無法產生 一致性與持久性的學習效果,因此,當學生對 科學學科產生了動機,還不一定發

展成為興趣,因為興趣是動機的定向與深化 。

另外,與興趣相關的一項重要概念──「態度」,也常出現於研究構面上:王 美芬、熊召弟(1995)認為,「態度」是使一個人有行為的原動力。林世娟和何小 曼(2002)認為,良好的態度可以引發學習動機,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效,並促成 後續的學習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若能注意學生正向且積極態度的養成,使學 生願意對自己的學習活動投入更多,除了可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提供學生成功的 經驗外,更能涵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林東龍(2005)認為,態度可從以下二者來分析:(1)學習論:將態度視為 一種習慣,是一種心理和神經的預備狀態,經由經驗組織起來,而影響個人對某 一對象有關的所有事務和情境反應。(2)認知論:個人對於他生活的世界裡,某 些現象的動機過程、情緒過程、知覺過程、認知過程的持久組織 ,著重個體現在 的主觀經驗,且強調其組織性。

張春興(2013)認為,態度(attitude)是指個人對人、對事、對周圍世界所 持有的一種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的傾向。

從學者們所建構的研究當中,可以發現 多數是將學習態度當作上位的概念:

學習態度泛指學習者對學習的各種心理狀態與行為趨向,包括 :自我效能、實用 價值、習慣、興趣、動機、方法、信心、焦慮、對成功的態度、過程等因素(吳 元良,1996;李玉鳳,2001;葛建志,2004;賴文男,2004;賴保禎,1991;簡 琇芳,2002)。

三、興趣測量的向度

Alexander(2004)用喜好(liking)及參與的狀況(content of involvement)

去區分不同類型的興趣;Hidi 及 Renninger(2006)將興趣的測量向度分為以下 三類:(1)以「喜好(liking)」來測量;(2)以「價值觀(value valences)」

及「感覺(feeling valences)」來測量;(3)以「好感(positive feelings)」、

「存在的知識與價值(stored knowledge and value)」,及「重複參與度(repeated

「存在的知識與價值(stored knowledge and value)」,及「重複參與度(repe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