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第一節 影響行為意圖與付費意願之關鍵因素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第一節 影響行為意圖與付費意願之關鍵因素

本研究結果大致符合 Wixom 與 Todd(2005)的整合使用者滿意度與科技 接受模式,資訊系統的特性將會作為 TAM 的外部變數,經過知覺有用性、易 用性與態度的中介,最後影響使用意圖的觀點。從 SEM 分析的結果來看(見圖 4-1),影響 OTT 影音平台使用者的行為意圖有五個顯著因素,依照影響效果 依序為可得性、個人化、觀看品質、內容多元性、搜尋與介面,茲各別分析其 中介途徑。

首先影響效果最大的因素為「可得性」,主要透過可得性→知覺有用性→

態度→行為意圖、可得性→知覺易用性→知覺有用性→態度→行為意圖以及可 得性→知覺愉悅性→行為意圖這三條路徑去影響行為意圖(總效果 0.323);第 二個影響因素為「個人化」,透過個人化→知覺有用性→態度→行為意圖、個 人化→知覺愉悅性→行為意圖這兩個路徑去影響行為意圖(總效果為 0.208);

接著是「觀看品質」,其透過觀看品質→知覺有用性→態度→行為意圖、觀看 品質→知覺易用性→知覺有用性→態度→行為意圖以及觀看品質→知覺愉悅性

→行為意圖這三條路徑來影響行為意圖(總效果為 0.202);第四個影響因素是

「內容多元性」,透過內容多元性→知覺有用性→態度→行為意圖及內容多元 性→知覺愉悅性→行為意圖這兩個路徑的路徑影響行為意圖(總效果為 0.2);

最後一個因素為「搜尋與介面」,透過搜尋與介面→知覺易用性→知覺有用性

→態度→行為意圖、搜尋與介面→知覺愉悅性→行為意圖這兩個路徑的路徑影 響行為意圖(總效果為 0.123)。

可得性為影響行為意圖的最主要因素,可見使用者認為隨時隨地收看內容 帶來的便利性,是他們想使用影音平台的重要原因,這與 Hino(2015)發現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出消費者需要 AWATAD(anywhere, anytime, any device)的影音服務。個人化 為使用影音平台的次要影響因素,個人化推薦服務確實能提高使用者的知覺有 用性、愉悅性,進而影響使用意圖,這也和近來各大 OTT 影音平台強調個人 化、分眾化的趨勢相符。接著第三個影響因素為觀看品質,影音平台提供內容 的畫質、音質、字幕、影片流暢度等確實影響使用者的行為意圖,此發現與過 去相關研究(Hino, 2015;Cha, 2014;李有仁等人,2011;Ahn et al., 2004)結 果一致。第四個影響因素為內容多元性,內容是影音服務的核心,本研究發現 影音平台是否提供豐富多元的內容確實會影響使用者的知覺有用性、愉悅性,

進而影響行為意圖,這也與過去相關研究(Hino, 2015;Cha, 2014;李有仁等 人,2011)的發現一致。而搜尋與介面為最後一個影響因素,主要透過知覺易 用性→知覺有用性的途徑影響行為意圖,相較於其他因素其影響效果較小,故 推論對使用者來說搜尋與介面僅為基本條件,達到某個可供使用的門檻即可,

但卻不是其選擇影音平台的最關鍵因素。

另外也發現「即時性」並非影響行為意圖之顯著因素,雖然資策會的相關 調查(吳柏羲,2016 年 9 月 30 日)指出內容更新速度為影音平台使用原因中 的第二名,但本研究的資料卻顯示其為不顯著,推測其原因可能與影音平台使 用者並非全都是喜歡每週追 on 檔劇,更多人可能喜歡「養肥一點再看」,也就 是說使用者想等戲劇累積很多集或完結了再看,這樣就不用等每週更新,養得 越肥,越可以享受一次看很多集的追劇樂趣,也符合馬拉松式狂看(binge watching)與近來追劇的行為趨勢。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目前盜版影視網站 提供很多對岸字幕組翻譯的內容,而且更新速度相當快,正版影音平台的即時 性可能還追不上盜版影音網站,故目前即時性並非消費者使用正版影音平台的 關鍵因素。

接著討論本研究模型中的行為信念(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知覺愉悅 性)如何影響行為意圖,首先影響效果最大的行為信念為知覺有用性(總效果 0.766),但知覺有用性對行為意圖並無直接影響,而是經由態度的中介去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意圖,而知覺易用性對行為意圖的效果是先透過知覺有用性的中介,這個現象 與 Davis et al.(1989)所指出,使用者在經過一段時間後,TAM 理論中的知覺 易用性對行為意圖的效果會降低,此時知覺有用性對行為意圖的影響更能顯現 的見解一致,根據本研究的資料顯示,受訪者接觸影音平台的時間以 3 年以上 最多(35.6%),再者也至少接觸一年至兩年(27.8%),可見大部分的使用者 都不是剛接觸 OTT 影音平台,而是經過一段時間了,故本研究發現再度印證 TAM 理論中知覺有用性與易用性之間的消長關係。本研究結果證實知覺愉悅性 對行為意圖具顯著影響,印證 UTAUT 2 理論中所指享樂動機會影響行為意 圖,也符合過去研究(Wang et al., 2013;張鴻隆,2014;Hino, 2015;翁晨語、

黃惠萍,2016)的發現,但是相較於知覺有用性來說效果較弱(總效果 0.082)。

而知覺易用性、知覺有用性、態度最後到行為意圖之間的關係,TAM 理論 認為使用態度對行為意圖只有部分中介效果並非完全中介,但從結構模式路徑 圖(圖 4-1)來看,知覺有用性對行為意圖並無顯著的直接影響,態度幾乎完全 中介了知覺有用性與易用性對行為意圖的效果,這與 Davis et al.(1989)認為 僅有部分中介效果的看法不一致,影響效果分析也指出態度對行為意圖的總效 果達 0.818,故推論態度在 OTT 影音平台的使用情境中扮演相對重要的角色。

付費意願方面,付費意願受到行為意圖、價格價值的直接影響,價格價值 為付費意願的主要影響因素(總效果為 0.766),由於影音平台的經營模式並非 皆由使用者支付訂閱費,雖 UTAUT 2 理論與 Hino(2015)皆指出價格價值或 收看成本顯著影響消費者的使用意圖(意指使用即代表有付費意願),但本研 究將這兩個層次分開,消費者是先產生行為意圖後才有付費意願,而付費意願 又同時受到價格價值的影響,本研究結果也顯示價格價值確實顯著影響付費意 願,其實此與 UTAUT 2 和 Hino(2015)的觀點並行不悖。行為意圖為付費意 願的次要因素,資料分析顯示行為意圖對付費意願具有顯著影響效果(總效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06)指出使用者必須先對服務滿意並產生使用意圖後,才可能產生付費意願 的觀點一致。

另外,使用者的付費意願與過去付費經驗的關聯性也值得觀察,若將付意 意願與是否曾付費使用 OTT 影音平台做一交叉表,從表 5-1 可以發現不曾付費 的使用者未來的付費意願為 3.0162,表示還在觀望,付費意願普通,但曾付費 的使用者的付費意願提高為 4.008,顯示曾經付費過的使用者有較大的意願繼續 付費使用,這也呼應了李姿億(2017)的研究發現已經付費的人不會輕易轉換 平台,認為應透過解決用戶的付費痛點來提升忠誠度並增加營收。

表 5-1 付費意願與是否曾付費使用的交叉列表 是否曾付費

不曾付費使用 曾付費使用 總計

付費意願

1.00 18 4 22

1.50 8 3 11

2.00 39 11 50 2.50 39 16 55 3.00 146 82 228 3.50 43 93 136 4.00 61 252 313

4.50 8 61 69

5.00 9 169 178 總計(人數) 371 691 1062 付費意願平均數 3.0162 4.0080

標準差 .84534 .78409

註:付費意願的分數由兩個題項平均而得,分數 1 代表非常不同意、2 不同意、3 普通、4 同意、5 非常同意,分數越高代表付費意願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