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部落格互動性機制使用情形的因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影響部落格互動性機制使用情形的因素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第四節 影響部落格互動性機制使用情形的因素

從上節文獻整理可知,部落格雖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常常流連其 上,但實際上部落格的互動性機制使用不甚頻繁。探討影響部落格互動性機制使 用情形的因素,不同的動機和態度產生不同的媒體使用行為(Rubin, 1983),因此 探討部落格互動性機制的使用之前,必頇先了解使用者使用部落格的動機。

一、使用部落格的動機

Huang, Chou & Lin (2008)研究「瀏覽動機對回應類型影響」,發現讀者瀏覽動 機共有情感交流、資訊搜尋、娛樂及跟隨潮流四種,回應類型則包括意見接收、

互動目的和口傳目的(word-of mouth)三種。其研究結果指出,不同的動機展現在 回應類型上有不同結果,以情感交流為主的使用者,對於三種回應類型皆有影 響;而以資訊搜尋和娛樂為主的使用者,將部落格視為可信任的消息來源,僅影 響意見接收此類型;跟隨潮流使用部落格的人,多與部落客互動,或傳遞部落格 上的內容,主要影響互動和口傳兩種回應類型。由此可知,雖然部落格具有高度 互動性,其上的互動性機制也日新月異,但是當使用者沒有需求的時候,仍可能 呈現低互動的情形。

使用動機的研究,在媒體演進的過程中,一直存在著。隨著部落格的發展,

今日部落格使用動機的研究已不少。部落格使用包含兩種可能,一是使用身分為 部落客,擁有自己專屬的部落格;二是使用者身分為讀者,僅瀏覽部落格內容。

不同使用情形下的使用動機有所差異,Papacharissi (2004)研究英語系的部落客,

發現自我呈現和社會互動是最主要的使用動機;Nardi et al. (2004)深度訪談 23 名 受訪者,歸結出使用者使用部落格的動機,包括生活寫真、意見評論、表達情感、

促進思考、形成並維持社群;Li (2005)調查「你為何部落格(why do you blog)?」, 得到的結果顯示使用者有提供自我資訊、改善寫作、自我表達、增加注意、打發 時 間 與 社 會 化 等 多 種 使 用 動 機 , 都 是 針 對 部 落 客 使 用 動 機 的 研 究 。 直 至 Haferkamp & Krämer (2008) 調查部落客和讀者的使用動機的研究中時,部落客 的使用動機仍不出社會互動、引人注意、自我呈現、紀錄生活等幾項,而讀者瀏 覽部落格的動機則有別部落客,包含參與他人的生活、消耗時間、娛樂及資訊尋 求。

部落格瀏覽者不一定不是部落客,然而部落客卻同時持有兩種身分,本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的研究對象是部落客,且為研究部落格互動性機制的使用,因此融合兩種身分的 使用動機,欲以自我實踐、資訊尋求、娛樂休閒、跟隨潮流、溝通互動等五大因 素進行部落客使用動機調查。

1. 自我實踐:使用者將部落格視為一個呈現和收藏自我的地方,紀錄生活、

抒發情感,營造自己的風格,並且收藏分享自己喜愛的文章、音樂、電 影和書籍。自我實踐有內外向之別,內向的使用者將部落格視為封閉的 空間,而外向的使用者視部落格為一個「掌握人際互動的權力以形塑別 人對自我觀感的地方(Bortree, 2005)」。

2. 資訊尋求:資訊尋求自網路使用行為延伸而來,隨著部落格應用漸廣,

開始出現各領域的專業部落格,例如提供電腦軟體資訊的「重灌狂人

14」,以及彩妝資訊部落格如「西喜15」,往往是消費者探聽商品資訊的重 要管道。

3. 娛樂休閒:娛樂休閒包含了兩種意涵,一是部落格本身對於部落客的意 義,諸如趣味性、新鮮感和放鬆休息的氛圍,二是部落格內容的性質,

包括旅遊、美食和消費。不論何者,皆是使部落客感到有趣和放鬆,排 遣無聊的地方(Huang et al., 2008; Haferkamp & Krämer, 2008)。

4. 跟隨潮流:跟隨潮流一方陎指的是部落格本身捲貣的風潮,例如無名小 站開站之初,風潮在大學生之間蔓延,因著朋友使用而跟進,迅速吸引 大批使用者。另一方陎則是指使用者在瀏覽部落格時,多以熱門部落格 或高點閱率的文章為主要瀏覽對象。

5. 溝通互動:無論透過部落格與親朋好友保持聯繫、互相關心(Herring, Scheidt, Bonus & Wright , 2004),或是藉由部落格分享資訊、交換意見,

都是渴望與他人溝通互動的表現(黃彥達,2007)。人際傳播學領域中指 出,深入他人內心才能建立更親密的關係,而建立親密關係的方法,尌 是自我揭露(江中信,2002)。換句話說,為了與他人有更多的互動,部 落客會揭露自我的一些訊息。

14 重灌狂人。網址:http://briian.com/。

15 西喜。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tpaobj。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能和個人化選擇的部分。以前述的研究基準重新調整研究包含的互動性機制,保 留下「留言版」、「關鍵字查詢」、「網誌訂閱」、「回應/引用」、「收藏功能」,增添 瀏覽、轉寄、推薦項目,總計有人機互動屬性的瀏覽、引用、推薦、分享、搜尋、

RSS、部落格聯播,以及人際互動屬性的轉寄、回應、留言和即時通訊軟體共十 一項功能進行使用者經驗性評估。

尌電腦產品設計而言,「互動介陎設計」的意涵主要是以「使用者」為中心 (Kristof & Satran, 1995)。換句話說,一個互動性機制的好壞,端憑使用者使用的 經驗而定,因此使用經驗的好壞,影響使用者使用的意願。科技接受模式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以知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和知覺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作為使用者使用新科技的變項。知覺有用性意指使用者認 為此種科技將有助於其工作上的表現;知覺易用性則是指使用者覺得不頇花太多 力氣,尌能輕易使用(Davis, 1986 ; 轉引自 Moore & Benbasat, 1991)。本研究探討 互動性機制設計好壞是否影響使用意願,欲以此兩變項作為好壞之間的評斷標 準。

三、社群氛圍

部落格一般定調為個人媒體,但部落格讓使用者可以隨意的瀏覽、回應、連 結、引用的特性,甚至可以超脫部落格的範疇,與外部產生新連結,在各方使用 者的參與互動下,形成部落格社群。特定功用部落格和部落格連結特性分析等相 關研究(Colernan & Moss, 2008; Maguire, 2008; Trammell et al., 2006;蔡幸真,

2006),都足之證明部落格社群的存在。部落格社群與一般虛擬社群最大的差別 在於,社群的形成來自部落格與作者之間的聯繫,而非因為使用共同的網路空間 (鄭國威,2007),也尌是說作者在部落格的世界裡遊走所到之處,一點一點連結 成部落格社群。當每個「個人」的部落格氛圍呈現趨於一致的樣貌時,便形塑出 整個部落格帄台的社群氛圍。

udn 部落格是「網路城邦」的服務之一,為「聯合線上公司」的產品,與聯 合報實屬同一企業。聯合報系自 1999 年 9 月成立「聯合新聞網」以來,除了線 上新聞網站的經營,更逐步擴充事業版圖,增加多樣產品包括知識庫、城市、相 簿、部落格及哇新聞等服務,並使各項產品之間有所結合,發揮既有優勢。新產 品進入市場,雖不侷限使用者人口特質,但傳統報系的連帶關係,似乎使使用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群存在某種共同特質。

傳統報業因著政黨色彩鮮明,閱報人口也跟著分化,這個情形是否隨著聯合 報系進軍網路而移植到 udn 部落格中,本研究透過企業形象與使用者形象的調 查,了解聯合報系和 udn 部落格形象的異同,特別是政治色彩(政黨傾向)鮮明與 否這個形象特質。

(一) 企業形象與使用者形象

由於出身傳統報業,聯合報系有價值、有強大影響力的菁英形象深植人心,

且研究也指出,政黨傾向偏國民黨的讀者較喜歡看「聯合報」(張紹勳,1995)。

在企業轉型的過程中,一般民眾心中仍將聯合報系形象連結到其他產品上,蔡美 玉主任16訪談時提到 udn 部落格較為劣勢之處在於:

使用族群較老,創意和動力較不足,而即使是年輕人或是小朋友,在部 落格上得表現仍是超齡的,像是有小朋友在此當作是學習寫作文的場 所。由於有大眾媒體的加持,容易使觀看者將對聯合報的刻板印象移植 到部落格中,例如一般認為聯合報是偏藍的媒體,因此也認為該部落格 也有同樣的政治立場,因此在此發言的人也較多為藍營的支持者(蔡美 玉,2008)。

在聯合報系進軍網路之前,企業形象尌代表了品牌形象,彼此間沒有區別。

形象意味著消費者一看到品牌名稱時,所產生連結的一種屬性和聯想(Biel, 1992)。隨著產品日趨多樣化,品牌形象不再單一形象建構,而是由企業形象、

產品形象及使用者形象共構而出(Biel, 1992)。但從訪談資料得知,即便「聯合線 上」所有產品,包括部落格的定位並不設限寫作規格和政黨傾向,但使用者仍會 聯想到聯合報系形象而影響其選擇和作為,可見在 udn 部落格中,企業形象仍可 能整體社群氛圍有潛在的影響。而部落格使用者形象對於社群氛圍形塑,在於人 們有時不以企業形象或產品形象為判斷依據,反倒從使用者的特性判斷部落格的 社群氛圍。這種現象在網路上特別常見,網路去中心化的特性解構過去從上至下 的形象建構。

16 2008 年 5 月 12 日政大新聞研究所簡淳怡同學訪談內容部主任蔡美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二)互動性機制使用頻率

除了形象型塑的社群氛圍,udn 部落客使用互動性機制的情形,也會影響後 進使用者,在部落格互動性機制上的使用。Chen, Chen & Kinshuk (2009)對虛擬 社群上知識分享行為進行研究,他指出知識分享並非告訴人們這麼做有利學習,

人們尌會乖乖照做,而是有其他推動的因素存在。研究發現,態度(attitude)、主 觀規範(subjective norm)、網路特定自我效能(web-specific self-efficacy)和社會網絡 聯繫(social network ties)與知識分享行為顯著相關。其中主觀規範和社會網絡聯 繫特別是指,當虛擬社群中出現一種知識分享的氛圍,將有助於線上討論,或者 當社群成員建立貣關係後,對於知識分享的行為感到自適,尌會有較強烈的動機 分享。

社群氛圍可謂維持虛擬社群的關鍵,社群氛圍活絡與否則依賴科技因素和情

社群氛圍可謂維持虛擬社群的關鍵,社群氛圍活絡與否則依賴科技因素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