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三節 部落格互動性定位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0

樂休閒、打發時間和跟隨潮流影響,這可能是因為較少使用的互動性機制,在使 用意願的詢問上,會以機制設計的好壞來評估,而使用頻率的回答,因有實際使 用經驗,故能得知部落客使用這些機制的時候主要的考量因素。

部落格中有數值記錄,能讓部落客明顯感受互動的幾項機制,包括瀏覽、推 薦、引用、回應和留言。這些機制除引用之外,都是較常被使用的。其中,推薦 機制無論是探討使用意願或是使用頻率,皆以互動性機制有用性為主要的影響因 素,意謂部落客認為使用該項機制促進部落格上的互動;回應和留言原先在部落 客的腦中皆是以情感聯繫的使用動機為主要考量,但在實際使用上,卻是以互動 性機制易用性為考量。推薦、回應和留言是部落格互動性機制中,除了瀏覽之外 最常使用的三個,影響這些互動性機制使用的影響因素仍是以機制設計的好壞為 主,可見得機制設計在部落格互動上扮演重要角色。

表 4-17 使用意願與使用頻率影響因素比較

互動性機制 使用意願主要解釋因素 使用頻率主要解釋因素

瀏覽 互動性機制有用性 使用動機(娛樂休閒)

推薦 互動性機制有用性 互動性機制有用性

轉寄 互動性機制有用性 使用動機(打發時間)

引用 互動性機制有用性 互動性機制有用性

分享 互動性機制有用性 使用動機(跟隨潮流)

搜尋 互動性機制有用性 使用動機(跟隨潮流)

回應 使用動機(情感聯繫) 互動性機制易用性

留言 使用動機(情感聯繫) 互動性機制易用性

RSS 互動性機制有用性 互動性機制有用性

聯播 互動性機制有用性 互動性機制有用性

第三節 部落格互動性定位

研究問題 8:互動性機制使用情形反應出部落格之於 人的「互動性定位」為何?

一、互動性機制使用差異

在問卷調查中,部落客「自我評估」互動性機制使用頻繁程度,此部分採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2

人機互動主要是和機器及內容的互動,人際互動則是與人的互動。當部落客 進行人機互動時,互動性機制快速易用,是互動順利的關鍵。反應式(瀏覽、推 薦)相對於其他兩種互動層級,較為簡易、立即,且不頇經過太多思考即可完成 的動作,因此反應式使用頻率相對較高;而當部落客期望達到人際互動,例如情 感交流和溝通互動,能藉由文字和圖片表達自我、顯現個人特色的主動式互動性 機制(回應、留言)自然較受青睞。雙向式互動性機制(RSS、部落格聯播、即時通 訊軟體)無論在人機互動和人際互動普遍不受歡迎,應與部落客對部落格的定位 有關,在部落客認為反應式和主動式即可達到使用目地的情形下,雙向式的互動 性機制顯得多餘,又或 udn 部落格中有其他重疊性高的互動性機制,例如訂閱最 新文章與 RSS,因而削弱雙向式互動性機制的使用頻率。

從訪談結果發現,當部落客使用人機互動的互動性機制時,特別是在 udn 部落格頻繁使用的推薦機制,不只是考量快速易用,更包含拓增能見度和人際互 動的成份。在所有人機互動的互動性機制中,26推薦是兼具便利和提升能見度的 機制,因著推薦者姓名連結的顯示,使得部落格上來去的蹤跡更為明顯,推薦機 制被擬人化看待,好比敲敲門、打個招呼的舉動,在部落客間營造互動氛圍,將 互動延伸至人際互動上。不過,也有受訪者表示,在部落格比賽期間,為了衝高 瀏覽率,會把每日 100 次的推薦數用完,有時候推薦不見得真的看過文章內容,

而是藉由機制的操作提高自己的能見度,單純僅是人機互動層陎的互動。

我回應人的不多,但我會習慣敲敲門(推薦),讓人家知道說我有來看你 的部落格。(受訪者 E)

我既然按推薦之後,等於就是告訴網友你這裡我來過。有時候推薦不是 推薦說,你這篇文章寫得很好,而是推薦說你這裡我來過,然後可能就 是用這種方式去做個交流。(受訪者 E)

我在看待推薦是我可以知道,誰對我這篇文章有感覺(研究者:或是有 看過?),對對對,有點像無名那個誰來我家,就有點像那樣子,那甚 至有的我們已經是很合的朋友,他來看文章他就會順便推一下,你就知 道他還有持續在關心,所以我會把那個推薦看成是...比賽期間當然是為 了衝高瀏覽率,那比賽比完了,我就會覺得那其實是一個持續的互動,

26 瀏覽、推薦、引用、分享、搜尋、RSS 和部落格聯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就有點像打招呼,我就把推薦看作是朋友間互相打招呼,我就把它當作 這樣來看待。(受訪者 F)

人際互動的機制中,與問卷調查結果相同,問貣最常使用的互動性機制,受 訪者多提及回應和留言,但受訪者也提到回應其實要看對文章有沒有感想,或者 有的受訪者會視跟這個部落客有沒有交情而定,不然回得牛頭不對馬嘴很尷尬。

轉寄不常被使用,有的受訪者認為其涉及版權問題,可見部落客對於各種互動性 機制的定義和認知並不相同,甚至可能有所誤解;有的受訪者則擔心轉寄文章似 垃圾郵件一般,會對別人造成困擾,甚至覺得可以廢除該項機制。即時通訊軟體 則僅在認識的朋友間使用,但不見得是立即雙向的討論,有時候僅是一個方便告 知的途徑。

我多半不敢這樣做,因為這有牽涉到版權問題,但是我會把我自己整理 過的東西轉寄,用轉寄的,就我寄給你就是說,我有哪些部落格網頁,

只要點一下,就知道最新的動態啦,或者是同好之間對這件事情的關 懷。(受訪者A)

其實我比較不常用轉寄,因為我會覺得轉寄有時候會變成別人的困擾,

因為我就常會覺得我的信箱有一些網友轉寄來的東西,那我是覺得轉寄 比較不負責任啦,就是好像點一下,然後就可以灑出去這樣,有時候比 較沒有那麼嚴謹這樣。(受訪者 F)

有些有趣的東西,或者我覺得應該給哪個人看的時候,我就會把網址複 製下來,然後直接用msn,或之後貼給那個人看這樣。(受訪者B)

二、在互動性機制之外

不論是陌生人的互動,還是從陌生人變成朋友的互動,udn 部落格基本上以 陌生人為主要互動對象。儘管如此,部落格上的互動仍有機會延續至實體世界中,

實體世界的人際互動取代虛擬世界的人際互動,互動不見得在部落格上看得出來。

受訪者 A 表示,他的部落格專門做自然風景或文史記錄,有時候在走訪步道 的過程中,與其他人閒聊,不經意發現原來對方是看了他的部落格而知道這條步 道,他覺得這尌是一種互動,人家不見得會在部落格上告訴你「我也去過!」或 是「謝謝你介紹這個景點」,但是當有人因此而認識,甚至走訪這條步道的時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4

互動便存在。

就像媒體介紹以後,有很多他不一定跟我做email,他不一定寫在部落 格上,他會去他會拿了我寫的去找對方,我在跟對方一次兩次的交流後 就變成朋友了,那這種回饋不是你表面上說,我也有去過,我覺得很好,

他不會寫出來,他會去感受得到,他知道有一個專門寫這個...(受訪者 A)

受訪者C更表示,其實後來又繼續互動的人,多半是有見過陎的,有的人可 能是環台旅行途經花蓮,尌順道拜訪,或者在得知她想看的影片之後,寄影片過 來。雖然也不是說因此變成很熟識的朋友,但那種友誼關係尌像同學會見陎的那 種感覺。

udn來講,本身的知識,裡面的社群來講,他們各別的知識就有它們各 自的專長,所以他們會很熱心的提供他們所知道的,像我今天還收到那 個...因為我想看一部片,然後另外一位網友他在國外,他介紹的片,然 後我說我想看,他就問我地址在哪裡,他寄過來。(受訪者C)

受訪者E的部落格以親子互動為主軸,她從部落格得到的互動,不只是推 薦、回應和留言,其部落格文章更曾被相中,選入實體雜誌中,有許多來自實體 世界的回饋。

上次那個黃春明教授的《九彎十八拐》,那個是在yahoo的時候,我在 寫yahoo的時候那時候我在美國,他就看到我有一篇文章〈你的眼睛像 我的眼睛〉,他就直接留言給我,問我說這篇可不可以給他們刊登,我 就說ok沒問題啊。像這次pchome出了一個親子的,那個部份,他也有 跟我要三篇,我幾乎都是沒有錢的啦,對,像親子的、pchome的那個,

他就說一篇嘛,他如果說我給他一篇的話,當期的雜誌他就寄一份給 我,就是這樣子。(受訪者E)

受訪者G曾經辦過網聚,也曾受網友邀請擔任比賽的評審,而有實體世界的 接觸。或是因為共同的愛好,譬如單車、慢跑,而將對方加入自己實體的社群中,

成為實體世界的朋友。

所謂互動就包括來你這邊拜訪,然後他會留下足跡,比方說他會推薦,

會留言,然後有時候還會有其他的聯絡,我現在在udn的部落格跟有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

格友,已經從虛擬的朋友,變成實體的朋友。(受訪者G)

udn 部落格本身也會舉辦活動,讓部落客有機會齊聚一堂,認識彼此。例如 一年一度的華梵盃部落格大賽頒獎典禮、主題部落格的網聚27,使原本陌生的、

只在部落格上互動的格友,有機會開展出其他互動方式。

就去年頒獎典禮的時候,大家碰面嘛,碰面之後就決定要組成社群(城 市)這樣,一直到今年,有的老師沒有比賽,他也是會去參加那個頒獎 典 裡 啦 , 想 要 碰 碰 面 這 樣 子 , 然 後 有 的 老 師 也 從 部 落 格 延 伸 到 facebook,就是在部落格互動,有的老師就會移到 facebook 上去互動,

就去年頒獎典禮的時候,大家碰面嘛,碰面之後就決定要組成社群(城 市)這樣,一直到今年,有的老師沒有比賽,他也是會去參加那個頒獎 典 裡 啦 , 想 要 碰 碰 面 這 樣 子 , 然 後 有 的 老 師 也 從 部 落 格 延 伸 到 facebook,就是在部落格互動,有的老師就會移到 facebook 上去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