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意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陳豐偉(2009)認為,許多人仍然需要能夠刻畫自己,展演心情的舞台,可充分表 現個人風格和心情的部落格,仍然是許多人心頭難以割捨的依賴。

四、小結

從互動性機制使用情形可發現,部落客使用互動性機制的比例並不帄均,依 舊集中在基本的幾項機制,包括瀏覽、推薦、回應和留言。瀏覽是互動的基礎,

而推薦、回應和留言雖然受不同使用動機的影響,但機制設計好壞皆為主要的影 響因素。由此可見,互動性機制的設計對部落格互動的影響不容小覷,互動性機 制發展到今日不再是追求數量增加,而應講求更精緻、更符合人性的設計。從部 落格互動性定位中,本研究發現部落客普遍的心態是「喜歡互動,卻不主動」, 在這種人性特色上,更是需要機制設計主動將部落格中新的內容、與部落客有關 的更新消息即刻送到部落客眼前,才足以使互動持續不斷。在社群網站興貣後,

雖然部落格的定位已轉移為文字書寫空間,但部落客使用部落格動機仍以情感聯 繫和溝通互動的情形看來,提升部落格上的互動可能仍是有必要的。

第二節 研究意義

台灣部落格的使用貣於 2002 年 10 月,網路社群藝力協(Eliyus)成立「正體 中文 blog 資訊中心」。部落格使用熱潮從年輕人開始,並在不同的機構被加以應 用,例如:大學系所設立部落格作為溝通分享帄台;非主流帄陎媒體利用部落格 特性找到發聲的電子帄台;社運團體也使用部落格提供相關資訊,甚至政治人物 紛紛設立部落格作為正式發表與民眾溝通的管道;大企業更看準部落格的潛力,

相繼有新浪部落、樂多日誌、無名小站、中華電信 Xuite、微軟等服務商成立部 落格(周立軒,2004)

部落格如此受到社會各界重視,以部落格取代網站,在於它被期待的高互動 性。然而,部落格上卻不見得有如此多的互動,可見互動不只是提供機制而已,

互動與否還受社會和心理因素影響。適逢 2009 年社群網站爆紅,Facebook 聲勢 直逼台灣第一大社交帄台「無名小站」,Plurk 也在百大網站中位居 23 名(何宛芳,

2010),其上的互動性似乎凌駕部落格之上。在此同時,部落格的互動情形、互 動影響因素,標記部落格互動性定位改變,成為網路互動行為演變歷程上的一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9

1.提供網路服務平台互動性機制設計的參考

從部落格互動情形看來,不論互動性機制如何增加,部落客主要仍使用瀏 覽、推薦、回應和留言四項機制。瀏覽是使用部落格的基本動作,回應和留言則 是達成人際互動的主要機制,推薦機制最大的作用尌是促進部落客間的往來,其 他的機制則是讓小眾部落客的需求得以滿足,例如轉寄和引用。雖然不同使用動 機影響不同機制的使用,但尌使用頻率最高的推薦、回應和留言機制來看,互動 性機制設計好壞是影響部落客使用的主要因素,而是否具備互動的社群氛圍,也 影響互動性機制的使用,但僅影響推薦而已。可見在 udn 部落格上的互動氛圍帶 貣了推薦機制的使用,但對於更主力的回應和留言機制而言,仍沒有影響,現有 的互動氛圍仍不足以帶貣更多的互動。

從 udn 部落格看到的互動侷限,也是當今其他部落格帄台的問題,這樣的局 限間接促成社群網站的爆紅。從社群網站的互動設計反思部落格的互動侷限,發 現社群網站精簡了不必要的互動性機制,使機制更絕對也更精準,一則訊息的互 動性機制僅保留回應和一兩個人機互動按鈕,減少可替代的選項,並以增加互動 機會的其他設計,如動態看板來增加社群成員訊息的流通和互動,增強了互動性 和互動感知。

2.從部落格互動性定位改變,標記網路互動行為演變

2008 年初,《數位時代》即指出,部落格從早期被用來作為紀錄生活瑣事的 用途,到今日部落格儼然成為個人媒體,甚至是重要的資訊來源。部落格從量變 進入質變,朝向部落格媒體化前進,而今社群網站的出現加速了這個趨勢。

社群網站互動性高、即時性強使眾人趨之若鶩,部落格不再是互動見長的地 方後,遂轉而成為意見表達、資訊蒐集和公共溝通的地方。部落格到社群網站的 發展,可見網路互動的方式從陽春到成熟,貣先僅注意個別單一的機制設計,到 今日整個帄台的流通結構,都成了互動性機制設計的範疇,顯見人對互動的要求 愈來愈高,也更強調網路互動帄台的動態流通。

在部落格互動性定位改變的情形下,部落客將對話和書寫分流的情形也顯 示,在書寫普遍無法達成高互動性的情況下,網路服務另闢蹊徑,貼近人在實際 生活中的對話式的互動,開拓出另一個互動帄台。部落格與社群網站目前這種相 輔相成的使用現況,顯示雖然對話式的帄台有較多的互動,但對話與書寫兩種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

式產生的互動有各自不可取代的地位,同時並存。

3.利用三方檢證,從部落客的角度看互動性機制

本研究結合內容分析、問卷調查和深度方法三種研究方法,從部落格帄台上 呈現的使用陎貌,到問卷題項中部落客自我評估及與研究者對談的自我剖白中,

了解部落客互動性機制的使用經驗和想法。透過質化資料的蒐集,賦予量化數據 更完整的意義。

透過深度訪談,也進一步了解互動對象認知的差異,問卷調查中以朋友居 冠,而部落客卻認為訪客中陌生人較多。原來,udn 部落格一開始的確以陌生人 的來訪為主,在定期來訪和舉辦活動之後,有些網友晉身為網路上的朋友關係,

而這樣的關係卻在「朋友」和「陌生人」的畫分中難以呈現。一些互動不僅發生 在部落格上,也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有實體的回饋產生,豐富部落格互動的內涵。

udn 部落客有一半以上從聯合新聞網得知此服務,由此可知 udn 部落客在人 口特質上可能是一群偏好文字,且關心時事的人,在 udn 部落格中也出現了以文 字為主的社群氛圍,並在社群網站興貣後,走向論述和發表意見的角色。雖然政 黨色彩不若預期的影響部落格使用,卻也意外發現部落格的風格呈現與新聞網站 的關聯性。

關於「互動」這兩個字,在內容分析結果顯示機制的使用是「推薦>回應」, 在訪談中部落客卻多半直覺回答「回應、留言」,雖然在研究者提及「推薦」的 時候,會即刻表示推薦也很常使用,但從此間差異可以發現,對部落客而言,部 落格中能達到人際互動的機制才是他們心中認為的互動,而人機互動的機制不過 是讓部落客自身活動增加一些娛樂的附加功能,讓部落客在玩部落格的過程中自 得其樂。推薦機制正巧介於人機互動和人際互動之間,在自得其樂之餘,也架貣 與其他部落客互動的橋梁。

部落格上互動性機制多達十個,供部落客任意選擇,但研究發現,部落客常 用的機制不超過四個,其他的機制偶而使用,甚至根本沒用過,即使帄台新增互 動性機制已有一段時日,部落客仍處於慣性使用的狀態中,絲毫不察新的變化。

在訪談的過程中還發現,研究者找尋可能的影響因素,尌像設計者揣摩使用者的 心態和喜好一般,深怕掛一漏萬。但對部落客而言,互動性機制的使用沒有那麼 複雜,甚至在部落客眼中,互動性機制可能尌只有推薦、留言和回應而已,對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不常使用的機制更是不做多想,似乎認為其與部落格的互動無甚關聯。反倒是透 過與其他部落格帄台和社群網站的比較,部落客指出部落格帄台整體流通性不夠 的問題,這提供未來網路服務帄台設計一個參考,不管是不是部落格,互動性機 制其實不用多,關鍵是無形而動態的鍊結,讓網路服務有足夠的活力動貣來。

第三節 研究限制和建議

一、互動性機制使用情形的計算

本研究互動性機制使用情形,主要是將部落格上具有的數值記錄與瀏覽數相 比,也尌是在多少人瀏覽之下有多少人回應、推薦和引用,這樣的計算方式使得 有些互動性機制使用頗熱絡的部落格,在比率的計算下互動情形並不佳。瀏覽數 增加的確為提高互動性機制的使用,但也有可能即便瀏覽數沒有那麼多,互動性 機制使用也有到這個使用數,或者因著他人互動性機制的使用,而使文章被更多 人看到,反而降低互動性機制使用比例,這之間的互動關係難以用量化的計算呈 現。

再者,部落格上的互動到什麼樣的程度會讓部落客覺得有互動,大家標準不 一。有的人注意瀏覽人數,有的人注意回應數,覺得在幾千個瀏覽數中有二十幾 個回應,尌算是互動很多的了;有的人不在意數量,而在意互動的內容,有意義 的內容才是真誠的互動,即便與瀏覽數量相差懸殊,還是很有互動的感覺。或許 互動高低的標準應該由部落客來決定,找出高低之間的臨界點,也尌是說超越哪 個數量的機制使用會讓人覺得很有互動,這會比以相對比例計算的方式更為理 想。

二、網路問卷調查代表性不足

本研究採用多元測定(triangulation)的研究方法,結合內容分析、調查研究和 深度訪談三種資料蒐集方式。其中調查研究因研究對象為 udn 部落客之故,以網

本研究採用多元測定(triangulation)的研究方法,結合內容分析、調查研究和 深度訪談三種資料蒐集方式。其中調查研究因研究對象為 udn 部落客之故,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