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從理論觀點檢視老人志工的志願服務參與經驗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三節 從理論觀點檢視老人志工的志願服務參與經驗

前兩節我們討論了老人的志願服務參與經驗,另外也從性別的部分深入研 究,探討女性志願服務工作者的服務經驗,點出可能與男性志工參與經驗的不同 之處,並試圖去理解這些差異的可能原因。然而前述的討論,比較著重在女性與 男性個人層次的不同,例如性別角色所產生的影響,本節旨在以鉅視結構的觀點 出發,探究老人志工在參與志願服務經驗中的理論論述。首先,我們先釐清在志 願服務中存在的性別隔離現象;接者,從影響志願服務參與的三項資本—人力資 本、社會資本及文化資本分析造成參與志願服務經驗的影響;最後,輔以女性主 義的觀點,強調女性觀點的重要,揭露在社會參與層面的性別壓迫,並且提出增 權的概念,以揚升女性參與志願服務的價值。

壹、志願服務中的性別隔離現象

之前討論了兩性對於志工服務的看法不同,男性的主要工作在維持家計,把 志願服務視為支薪工作的互補,較可能把志願服務視為真實工作的精神補充;而 女性則與男性不同,將志願服務視為家庭工作的互補(Little,1997)。而男女兩 性參與志願服務時,所選擇參與的服務型態也不一樣。如前所述,男性喜好從事 公共服務型態的志願工作,女性則較多選擇從事社會福利類型的志願服務。德國 就有一項研究指出,女性大部分在社會服務與健康領域當志工,且多數無支薪的 工作;男性則傾向在政治、經濟與科學領域從事志願服務,且大部分是有工作者,

利用空閒時間當志工(陳家菁,2004)。再次證明男女兩性在參與志願服務的型 態,確實存在著差異。

女性志工習於從事社會服務或是健康領域的志工服務,屬於照顧人、人對人 的服務工作,而較不屬於公共或政治性的活動,且較不可能位於領導地位(陳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元,2002)。傳統性別角色限制下刻板性別角色分工的觀念依舊存在,女性志工 本身甚至也認同男性比較適合從事需要力氣的志工工作,男性自身也比較願意做 出力氣的工作,例如社區巡守隊(王惠元,2000)。這種觀點其實是「男性扮演 工具性角色、女性扮演情感性角色」的性別分工態度的延續。這樣的觀念衍生下 來,當男性進入志願服務領域時,工作內容較為傾向男性化時,自然就被賦予特 別的工作內容,例如強調「高壓力」或「繁重的工作量」(陳家菁,2004)。這 種現象反映在志願服務工作上,顯示組織與社會文化對不同性別角色的不同期 待,兩性因為內化的性別角色分工而在志願服務工作的選擇與表現上展現出差 異,志願服務組織也因對性別的刻板印象而產生不同服務內容的分工。

就公共政策面來看,國家或政府部門將志工視為「剩餘勞動力的再運用」, 招募志工的目的在於透過弱勢的人口提供更弱勢者的社會服務,以解決政府部門 及社會福利組織的人力和資源之不足。如此一來,要求女性負擔社會服務工作諸 如社會救助、社區照顧等執行工作,但社區的資源分配和決策權力仍然掌握在男 性手中,只是再次的反映出既有性別體制的再複製。男女兩性即便同樣投入志願 服務工作,但在服務工作的內容與角色扮演上仍舊存在著差異。李清如(1996)

研究國家社區發展政策中社區女性的角色,發現由國家主導的社區發展工作具有 再複製與強化性別體制的政策效果;王惠元(2000)研究女性參與社區發展協 會的情形也與上述研究結果類似,由國家主導女性進入社區成為參與者的婦女角 色塑造,卻使其遠離權力核心。男性仍舊是志工服務中的領導者或意見領袖,女 性則只需負責執行被交付的工作,沒有參與決策的權力。

貳、志願服務的三種「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

在前段的討論中,我們點出男女兩性在參與志願服務經驗中遇到的性別差異 現象:男女兩性看待志願服務的態度不同、偏好參與服務的類型不同、在團隊中 扮演的角色不同、擔任領袖或參與決策的程度不同。本研究試圖從理論觀點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析,影響上述種種不同的肇因。除了在第二節中從性別角色差異的概念切入,在 此更試圖從更上層的資本觀點,闡述除了個人層次的本質差異外,社會及文化層 次的差異如何對於老年志工的志願服務參與經驗產生影響。

Tilly & Tilly (1994)把工作區分為四種:勞動力市場、非正式部門、家務勞動 及志願服務工作,定義志工為不給薪的工作,且沒有正式合約規範,也不必然有 家庭或友誼責任,是一種出自於相信好的價值而提出服務。不過這樣的看法似乎 將志工服務定位為不具生產力的工作,落入以單純的利他主義來解釋志願服務行 為。然而志工將其時間、技術奉獻出來,追求的不是實質的報酬,而是欲追求或 完成某種想望。他的付出即便是不求報償的,但是所提供的無論是服務、技能、

物質甚至金錢,事實上就如同其他任何支薪或不支薪的工作一般,是有生產力的 活動。是以 Wilson & Musick(1997)認為志願服務工作是(1)需要人力資本的生 產性工作;(2)需要社會資本的集體行為;以及(3)需要文化資本的道德取向工作。

所謂資本(capital),乃指投入進而造成生產的資源或因素,而不是消費或 用在製造上的消耗(Coleman,1994)。在個人層次,資本指的是與工作相關的 技能及物質資源(如工具);在人際關係層次上,資本指的是社會組織的任何一 部份可以構成生產的資源;在文化層次上,資本包括了態度、知識和表現,也就 是 Bourdieu 所稱的「品味」(taste)。套用在志願服務參與上,人力資本使得個 人有適足的能力從事志願服務工作,社會資本讓人們有得到志願服務的機會,文 化資本則是養成人們對於志願服務的態度,認為志願服務是在做「好的」事情。

一、人力資本--個人掌握志願服務工作的能力

所謂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是指個人擁有的性向、知識、能力和氣質,

這些個人屬性特徵,一部份是遺傳的,或先天的;一部份是後天不斷學習而來的

(夏道平等譯,1991)。亦即人力資本指的是個人所擁有的資源,讓個人能夠從 事富有生產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資本的概念最常被用在解釋個人在勞動市場表現

討論中或可同樣援引(Wilson & Musick,1997)。教育被視為志工服務的一種資 本,因為從事志工服務,是讓個人運用所學知識技能的機會,若無從事志願服務,

將無此機會一展長才(Clary & Snyder,1991;Smith,1994)。

收入也是另一個測量人力資本的指標之一。Hodgkinson(1995)的研究就 明確指出,富有的人比貧窮的人參與志工服務,可能性大了三倍之多;其他的社 會學研究也指出收入與從事志願服務有正向的相關(Clary & Snyder,1991;

Hayghe,1991;Hodgkinson & Weitzman,1992;Pearce,1993;Smith,1994)。 不過收入與教育程度息息相關,共同形成所謂的主導地位,讓個人「符合資格」

提供服務(Smith,1994),另有研究將教育及收入整合為一「社會經濟地位」

變項(Wilson & Musick,1997),來探討與志願服務的關連,並發現其中確實存 在強烈的正相關。健康狀況也是人力資本的一環,好的健康狀況對於社會參與來 說具有正向的幫助,反之則會形成阻礙(Hogan, Eggebeen, & Clogg,1993)。

個人能夠出來參與志願服務工作,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最基本的要件就是他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中,因為人力資本的差異,在工作分配上由男性來擔任領袖人物,女性則完成工 具性任務即可。也就是說,因為人力資本上的差異,會影響女性志工去從事什麼 樣的志願服務,以及其在志願服務團隊中所能承擔的任務與角色。

二、社會資本—支持個人投入志願服務的力量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概念最早出現在 1920 年 Hanifan 研究社區的 著作中,認為社會資本是社區成員之間信任、合作、集體行動的基礎,亦是一種 可促進個人於社區中發展及強化人際關係網絡的資源(引自陳榮德,2003;

MacGillivray & Walker,2000)。後有法國社會學者 Bourdieu 將社會資本概念引 進社會學研究領域中,認為社會資本是個人藉由參與群體網絡所能取得實際或潛 在資源的集合,這些資源連結於相互瞭解及承諾關係所形成的穩定網絡資產上,

這些關係或多或少是來自於制度化的。亦即,個人藉著群體的參與,而能獲取的 資源(陳榮德,2003)。Coleman(1990)則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存在於社會結 構中的資源,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互動,進行資源或資訊的交換,有助於社 區及其成員達成期望目標。

每個人所擁有的社會連結在質與量上皆有不同,這些社會連結的組織化程度 也相異。社會連結提供人們包括資訊、集體力量、信任等資源,使得志工服務的 發生成為可能(Smith,1994)。而且這些社會連結所帶來的資源,亦即所謂社 會資本,是鑲嵌在個人的人際網絡中的(Lin,1995),透過個人實質上某種行動

(例如志願服務)的參與,社會資本的實際面貌才得以展現。

以志願服務參與為例,志願服務本身是一種集體的行動,如果我們只將志工 行動視為單純的集體利益的追求,就會忽略與志工個人實際投入和付出(如志工 奉獻的時間和心力)的連結。故有研究者建議,研究集體行為時應該要加入社會

以志願服務參與為例,志願服務本身是一種集體的行動,如果我們只將志工 行動視為單純的集體利益的追求,就會忽略與志工個人實際投入和付出(如志工 奉獻的時間和心力)的連結。故有研究者建議,研究集體行為時應該要加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