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復原力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復原力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一、復原力之定義

目前未見復原力有統一的定義,國外學者如 Luthar, Cicchetti, & Becker, (2000)

泛指復原力為即使個人遭遇重大的逆境,仍能成功地正向適應與展現能力的一種 動力過程。美國心理學會(APA)於 2003 年定義復原力為個體能面對災難、創傷、

艱辛、困境及生活中的壓力事件所擁有的能力。

國內學者蕭文(2000)則認為:復原力為個體本身擁有,或透過後天習得的一 種特質,能夠促使個體在與環境的互動中,不致受到壓力或挫折的影響,個體因而 能夠重新找回自我控制,發展出健康的因應行為。

盧蘇偉(2008)則視復原力為,當個體處於危機或壓力情境的一種特質或能力,

能發展出健康的因應策略,表現出成功適應、正向功能的行為,使個人免於高危險 情境,例如慢性壓力或長期嚴重創傷。

14

綜上所述,可將復原力定義為:能使個體處於負向情境中產生正向積極態度、

培養責任感,並能於逆境之中幫助他人的一種特質。

二、復原力之內涵

復原力的最初研究源於 1950 年代,學者 Werner & Smith 在夏威夷群島中,針 對居住在 Kauai 島上 230 名具有文化不利特性的原住民兒童,進行長達 40 年的縱 貫研究。同一時期學者 Michael Rutter 在英國進行調查研究,對象是一群居住在擁 擠公寓、家庭氣氛不睦、家人患有心理疾病與犯罪家庭的兒童。

復原力首重的要件是,個體必須處於重大的逆境,且在此逆境之中還能發展正 向適應。復原力的歷史可因學者的研究分為以下兩個方向:1970 年代的學者較重 視研究復原力的內涵,即所謂危險因子(risk factor)與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 此時較強調復原力是正向適應的結果。1980 年代以後,學者逐漸將研究著重到檢 視保護因子與危險因子的作用歷程,說明復原力的生產機制,此階段視復原力為強 化保護因子,以適應逆境的「過程」。晚近的研究受實證主義與正向心理學的影響,

若要提升復原力應以介入的方式,將復原力視為一種可被孕育、被啟發的力量,生 於人與環境系統交互作用之後。走筆至此仍見復原力尚無統一的內涵,以下將學者 著重不同的論點分類如下:

(一)特質能力論

持此理論的學者,致力於研究具有高復原力個體所擁的特殊能力與人格特質,

使他們較其他人更能夠正向的適應逆境。1980 年代,Werner 和 Smith 針對夏威夷 島孩童的研究顯示:高復原力的孩童較為獨立、具高自主性、樂於探索新奇事物、

能同理他人處境、能參與工作並完成任務;最重要的,他們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問 題解決能力。Egeland、Carlson 和 Sroufe(1993)也提出復原力是成功適應、挑戰 任務的能力,個體即使沉浸在高壓力環境或處於挫折情境中,也能運用內外在資源 以突破困境,朝向正向積極的方向發展。Klohnen(1996) 則認為高復原力的個體

15

應具備四個特質:自信樂觀、良好的表達技巧、人際溫暖與洞察、從事具生產力的 活動。Rak 和 Patterson(1996)則指出高復原力的特質有:樂觀、自主性、積極解 決問題、獲得他人的正向注意、樂於嘗試新奇經驗、具有遠見、認為生活是有意義 的。至於 Grotberg(1999)則發現,復原力是人類面對與擊敗困境的能力,並在其 中激發甚至增長。Rutter(1999)認為復原力是克服壓力或災難的能力,個體在面 對重大壓力或災難之下,結合能力與特質或交互的影響下,使個體能彈回或成功解 決心理危機,或是維持一般生活機能的能力。Newman(2005)則認為復原力是人 類應變悲劇、創傷、逆境、艱難與持續性重大人生壓力的能力。

國內學者林清文(2003)發現高復原力的個體需擁有的能力包括:(1) 積極因 應逆境;(2) 獨立自主;(3) 自我調節;(4) 勇於嘗試新鮮事物並樂在其中;(5) 創 造生活的價值;(6) 正向思考;(7) 能獲得他人正向關注並覺察之。林浥雰(2010)

將復原力分類為四個層面:「面對挑戰的勇氣」、「積極樂觀的態度」、「對未來的目 標感」、「對他人正向感受」,整合復原力定義為一種正向的個人特質,可以與環境 交互作用之後,使個體能夠克服困難並達到成功適應。

簡而言之,復原力是使人從種種逆境中回復的一種特質或能力,儘管有危機 或壓力源,個體仍能成功地自我調適,持續以正向觀點為生命創造價值。

(二)交互歷程論

持此觀點的學者將復原力視為個體處於危機的環境中,能交互運用自己與外 在的資源,成功適應困境、解決問題的動態歷程。

Walsh(1998)認為復原力擁有自逆境中回到正常狀態的能力,並能在此歷程 中成長,有助於個體未來的發展。Rutter(1999)發現復原力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的 歷程,擁有復原力當事人並非都能適應所有的逆境,而復原力程度的高低,則以「個 體」與「環境」之間不斷互動的歷程中,產出怎樣的結果而定;Luthar 和 Cicchetti

(2000)則認為復原力除了是一種人格特質或個人能力,也是個體陷於困境時的一

16

種正向適應歷程,而此種正向適應可能受到個體的個人內在因素、外在環境因素的 影響,亦或是二者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Gonzales(2003)指出復原力乃個體與 環境相互影響,並產生自我調節的動態歷程,因此他認為復原力的理論因子包含三 大內涵:(1)危機因子(risk factors):如貧窮、家暴、棄養、少數種族、父母離婚、

犯罪社區等,同樣處在壓力或逆境危機中的兒童卻能克服困境,以更積極、正向觀 點來使危機因子的影響降低,並透過復原力建構保護機制;(2)保護因子:如家庭和 社會支持系統網絡,保護因子能降低兒童不正當發展的機會,在 Garmezy 研究也 發現,對於偏差行為的兒童若生活中有一或多個保護因子,則他們較能忽視危機因 子;(3):本身即具有復原因子的孩子:如果孩子本身具有解決問題技巧、自我主觀 感、社交能力、目的性等,將會有較好的復原力。Tusai 與 Dyer(2004)以全人的 觀點,認為復原力是個人因子、家庭因子或環境的保護因子與危險因子互相影響與 衡平的過程,其定義隨著不同的生命歷程改變。

國內研究者嚴健彰(2003)進一步將復原力定義為個體面對重大壓力情境時,

能激發潛在的能力或內在的心理特質,並運用外在資源的支持,透過內外積極修補 調適的互動機轉過程,進而產生良好的生活適應。郭珮婷(2005)的研究則強調復 原力具有情境與內容的特定性,使個人在逆境中接受生命的有限性,增進心理健康 與發展個人優勢,而非僅止於確認與處理適應不良的問題。

因此,復原力是強調個體與環境交互影響的動態歷程中產生效果,透過交互作 用產生力量,促使自我調節與成長,協助個體解決危機並成功適應環境,以回復到 正常的生活狀態,進而獲得成長超越先前的自己。復原力是一種過程,而不是單指 行為的結果或特質能力。正所謂「危機就是轉機」,對復原力堅持著交互歷程觀的 學者依舊強調保護因子的重要性,但僅有保護因子難以保證個體就能在必要時刻 展現復原力,唯有加入促發復原力的保護機制,考量保護機制如何催化某個條件,

使該條件在某個情境下成為對個體具有緩衝效果的保護因子,兩者相輔相成,方能

17

使個體運用社會認可且有效的方法面對挑戰或難題,朝向正向、積極的適應,甚至 有機會促使個體的發展較尚未遭遇困境前更上一層樓,當個體成功因應困難,復原 力也應運而生。

三、多因子觀點與正向心理學

近年來興起的正向心理學強調個體的正向情緒與正向特質,並認為復原力是 個體的心理「資產」之一,是一種正向特質,在個體的生活適應及未來發展上,扮 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此觀點提出:每個個體都擁有某些特質與能力,亦有處理危機 事件的技巧,只是程度不同;因此,在平日就應該積極培養個體的保護因子或復原 因子,以提升個體的復原力。復原力不但減緩負向事件帶給個體的衝擊,更可以讓 個體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增進個體對生活的因應能力。

多因子觀點的學者認為除了將復原力視為一種過程外,更進一步將個人特質 與外在情境分類成不同的「因子」( factors ),進行復原力研究時,應該考慮到各不 同因子的強弱以及彼此之間相互影響的方式,以判斷該危機會在個體上產生何種 衝擊。一般來說,可從因子內、因子間以及因子與復原力之間來討論因子間的交互 作用,茲分述如下:

1. 因子內的關係研究

無論是正向因子(如:保護因子)或負向因子(如:危險因子),同類型因子內部 的作用可分為相加作用、累加作用及觸發作用三種。相加作用指作用的強度即為內 部因子相加的結果;累加作用指的是兩因子的作用可能受到第三因子的加入而影 響,使得作用力加倍;觸發作用則是指因子內部環環相扣,一個因子是否出現,常 取決於另一個因子是否出現而定。值得注意的是,各因子加入的時間點、個體所處 的復原階段,皆會對因子內部的交互作用產生影響。

2. 因子間的關係研究

對於保護因子與危險因子間的交互作用,以及作用對於個體的影響,有兩種模

18

式,分別為「壓力緩衝模式」和「壓力中介模式」。前者指保護因子透過各種因應 資源,緩和危險因子對個體所帶來的衝擊,有益於個體的正向適應。相反地,後者 則是因為環境不良,使得危險因子將保護因子轉換為負向的因子,將對個體產生衝 擊。

3. 各項因子間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

保護因子與危險因子對於復原力適應行為的影響,可分成三個模式:

保護因子與危險因子對於復原力適應行為的影響,可分成三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