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收容人社會支持、復原力與心理健康之間的相關與預測探討

第五章 討論

第二節 收容人社會支持、復原力與心理健康之間的相關與預測探討

一、收容人的「復原力」與「心理健康」有部分顯著正相關

根據研究結果,收容人的整體復原力與整體心理健康之間呈顯著正相關,顯示 收容人的復原力越高,心理健康也越佳。此結果支持研究假設(四)收容人之復原 力與心理健康有顯著相關,並與汪敏慧(2008)、王淑蓉(2009)、林浥雰(2010)

與楊宜璋(2013)的研究結果一致。筆者推論因為當個體所擁有的正向因子愈多,

較易維持正面的情緒,生活適應情形也優於負向因子過多的收容人,能以樂觀進取 的正面態度,渡過服刑的各個階段。整體復原力又與心理健康中的「樂觀進取」相 關程度最高,表示當個體越有復原力,在日常表現及未來發展及期待的積極程度的 能力越佳。根據認知適應理論的觀點,人會透過樂觀、自尊等正向認知,以同化已 存在的正向基模,過濾矛盾、負面、曖昧的訊息,使人較可能從事利社會行為。筆 者認為,個體的態度越顯正向積極,在面對各種人、事、物時,態度皆較正面、樂 觀相信事情有希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因此當別人面臨困難需要協助時,也比較 傾向提供他人支持,在復原力的表現上越傾向助人利他的收容人,越能正面看待個 人的日常表現及期待未來目標發展,且其助人利他的特質也使其較易有良好的人 際關係,因此「助人利他」與「人際關係」的相關程度次高。再者,本研究所稱復 原力以「責任感」、「正向積極態度」、「助人利他」為內涵,皆為正向個人特質,當 收容人得以經常展現這些正向個人特質時,亦能有效促進其心理健康,減少服刑適 應困擾的發生。

二、收容人「復原力」與「社會支持」有顯著正相關

根據研究結果,收容人的整體復原力與整體社會支持之間呈顯著正相關,顯示 收容人的復原力越高,社會支持也越高。此結果支持研究假設(四)收容人之復原 力與社會支持有顯著相關,並與吳明純(2007)、劉月敏(2009)、傅紹文 ( 2010 )、

80

伍淑玉 ( 2015 )與蔡貞芬(2016)的研究結果一致。筆者推論因為當個體所擁有的 正向因子愈多,具有良好的責任感,較能表現出正面積極的態度,當他人需要協助 時能提供援助,因此也能回饋在各項支持系統上。整體復原力又與社會支持中的

「舍友支持」相關程度最高,表示當個體越有復原力,舍友越有意願提供其協助。

筆者觀察到,收容人若有承擔責任的意願和表現,包含面對房內衝突時勇於解決,

或有效分配與運用房內資源,並能感受來自他人的善意的能力,如分享會客菜、百 貨物品,對他人的協助心懷感激,與發展和諧的人際關係,以及表現出有利於他人 行為的意願,使用樂觀的態度對面對服刑生活和並隨時抱持希望感,在同房或同工 場的收容人的相處上會顯得較為融洽,是以舍友支持度最高。再者,本研究所稱復 原力以「責任感」、「正向積極態度」、「助人利他」為內涵,皆為正向個人特質,當 收容人得以經常展現這些正向個人特質時,亦能有效促進其社會支持,因此朝夕相 處且且天天觀察的管教人員,均樂於提供協助或支持,因此機構支持得分次高。同 理可證,重要他人的支持為復原力的重要來源,當收容人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與穩定 支持的家庭成員,其復原力的程度便會提高。

三、收容人的「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有部分顯著正相關

根據研究結果,收容人的整體社會支持與整體心理健康之間呈顯著正相關,顯 示收容人的社會支持越高,心理健康也越佳。此結果支持研究假設(四)收容人之 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有顯著相關,並與吳佳賢(2001)、伍淑玉(2015)的研究結 果一致。邱瓊慧(1988)研究結果指出社會支持可以有效解釋生活適應,若個體獲 得愈多社會支持,其生活適應也愈佳。柯永河(1993)指出社會支持作為正面影響 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可以協助個人在危機或壓力情境未發生前或發生當下,

強化個人適應能力並增進解決問題之技能,促進個人身心之健康。周淑如(2006), 也強調社會支持是促進個人心理健康的原因之一,可以從支持的過程中獲得認同 與歸屬,且是正向自我評價的來源。筆者推論因為當個體所擁有的社會支持愈多,

81

越能接納自我的生理與心理狀態,在人際關係中容易有自信跟安全感,並滿意家庭 中的角色定位歸屬以及與家人之間的溝通互動,對於個人的日常表現及未來發展 有更多的期待,面對情緒處理的困擾越少,能以樂觀進取的正面態度,渡過服刑的 各個階段。整體社會支持又以心理健康中的「人際關係」、「家庭和諧」相關程度最 高,表示當個體有愈高的社會支持,越能認知自己於人際網路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互 動溝通的滿意程度,且越滿意家庭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與家人間的互動。筆者認為,

「人際關係」與「家庭和諧」是較容易觀察,可從收容人與其他人的互動中看出,

或從接見紀錄中探究其家庭狀況,惟「自我悅納」、「情緒平衡」、「樂觀進取」屬於 個人內在心理歷程,觀察不易,而支持系統本身即較為表象,是以當外在表象的呈 現較佳,自然反映在內心層面的感受。而樂觀進取者其社會支持也相對較高,根據 認知適應理論的觀點,樂觀會影響個體關注與詮釋他人行為與意圖的方式,進而產 生關聯,因此當一個人越樂觀,越能正面解釋他人所提供的幫助,較容易能知覺到 社會支持。Peterson(2000)也曾指出樂觀者會積極尋找社會支持,其所擁有的樂 觀特質對他人具有吸引力,因此可建立更多長久的友誼,獲得許多有用的資源,因 此解釋「樂觀進取」與社會支持具有高相關。

始料未及的是「舍友支持」與心理健康有最高的關聯程度,依筆者實際矯正場 域的推論,收容人之間朝夕相處,舉凡房內百貨、會客菜、書報雜誌皆一起分享,

若缺乏彼此之間的資源共享,可能容易產生自卑、沮喪等心理反應,因此舍房的配 房與收容人之間的排列組合是管教人員執行勤務的藝術,高度影響到收容人心理 健康,進而可能破壞囚情穩定。

四、社會支持與復原力可以有效預測心理健康

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關係模型已透過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法排除共線性問題,

因此可以有效透過收容人舍友支持、親人支持、機構支持四個層面之得分,推估該 收容人的心理健康。

82

綜上所述,收容人的親人若能持續且穩定的提供支持系統,對於收容人服刑 的心態有很大的助益,而收容人的助人利他與舍友支持均能有效解釋心理健康,

而其助人利他與舍友支持在日常生活中有相互關聯,舍友支持的具體表現就是助 人利他;助人利他亦為舍友支持的具體實踐,因此在服刑階段與同房收容人的生 活經驗皆能對心理健康有所助益,收容人有意願進行利社會行為固然關鍵,若能 輔以場舍主管的配房與管理,將是有效改善收容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