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從全球的角度而言,在 20 世紀後期主要已開發國家的工會勢力均有所削 減,不論是德國、美國、我國工會的總體組織情形都呈現下降趨勢,若從外在環 境判斷,非典型僱用工作型態的興起無疑是工會組織面臨的其中難題之ㄧ,然若 從集體勞資關係來看,工會如何有效發揮對現代勞工的功能與滿足他們的需求,

將是個有趣而令人玩味的話題。

第二節、德國工會組織

德國勞工運動的歷史悠久,從 1920 到 1930 年之間出現了第一批工會組織之 後,在二次戰後隨著工業化發展迅速穩定成長,1949 年德國正式成立了“德國 工會聯合會”,標誌著德國工會的組織結構進入了完善階段。在 1952 年工會密 度達到 42.9%的高峰後,整個 1950 年代工會密度平均維持在 40.5%。1960 年代 起,德國工會密度呈現起伏的趨勢,整體工會密度在 38.7%與 37.5%間波動。在 1969 年經濟復甦、企業獲利大幅成長之後,勞工就要求補償薪資差距。資方以 勞工違反誠信為由,要求德國工會聯合會信守協議。部分產業工會為了要求薪資 與社會福利補償,發動了狂熱罷工潮。1970 年代遂成為工人鬥陣的年代,勞工 採取激進抗爭手段成為常態,勞資關係衝突且震盪幅度大。在經過 1970 年代的 社會動盪、成長減緩與失業激增之後,社會危機意識升高,西德的勞資關係由衝 突逐漸轉為合作。整個 1980 年代雖依然有大規模的罷工抗爭發生,但整體規模 較 70 年代和緩,平均因罷工損失的工作天數降幅約為 30%,而參與勞工總數降 幅約為 47%,勞資關係呈現和緩而穩定。1990 年兩德統一之後,原西德的社福體 系與工業關係制度開始逐步移植到德國東部地區。原東德的勞工體系在併入到西 德之後,德國工會成員一夕之間增加了四百一十四萬八千多人之多,工會密度也 從 38.5%增加至 41.3%。但是因統一造成的景氣並無法持續,次年起工會密度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年平均-3.37%的負成長快速下降至 1998 年的 32.2%。1990 年代,工會密度及集 體協商涵蓋率,都因去中央化與彈性化等因素呈現下降趨勢。2000 年之後德國 的勞資關係因為進行社會福利改革而出現動盪。2000 年與 2001 年勞資關係是相 對和緩的,但在 2002 年則因為社會民主黨推行一連串社會福利緊縮與修改勞工 就業安全法(放寬解僱規定)的舉措引起勞工激烈反對與抗爭。11

觀看德國工會結構的資料12可發現,德國工會佔有率主要集中在德國工會聯 合會(DGB)和德國公務員協會(DBB),分別佔了 77.7%和 15.6%左右,總計囊括了 九成以上的佔有率;若以工會人數計算,至 2009 年統計資料13為準,德國工會聯 合會會員人數有 626 萬餘人,德國公務員協會則有 128 萬餘人,在德國工會密度 跌破 20%的情況下,這兩個組織可說幾乎代表了全德國的工會會員,因此在德國 工會問題的討論上可說佔絕對之關鍵。

壹、德國工會發展歷程

依照楊海濤先生的分類,德國工會發展大致可分五個時期:萌芽時期

(1848—1892)、初步發展時期(1892—1919)、調整時期(1919—1945)、重構時期 (1945—1989)、創新時期(1990—2007):14

萌芽時期(1848—1892):

工會組織是工業社會發展的產物,1848 年德國印刷業工人建立了德國第一

11藍於琛,2004,荷蘭與德國統合主義式改革的政治經濟分析(1945-2002),國立政治大學政 治硏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頁 195。

12內容可參閱“ Trade union membership 2003–2008”,網址如下:

http://www.eurofound.europa.eu/docs/eiro/tn0904019s/tn0904019s.pdf,最後瀏覽日期:2012/06/14

13內容可參閱網址:http://www.eurofound.europa.eu/eiro/studies/tn1004019s/de1004019q.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2/06/14

14楊海濤,2007,德國工會發展的歷史考察,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第 21 卷第 3 期,頁 80-8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個工人組織。早期的工人組織建立在雇工組織傳統和行會制度基礎上,其組織成 員主要是手工業工人。在長期而艱苦的鬥爭實踐中,工人們發現集體行動能夠更 好地維護自身利益,從而紛紛結成各種利益團體。

隨著工人組織的大量出現,德國社會逐漸形成了工會組織發展的兩大方向:

一派認為工人組織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政治運動確立工人的社會主導地位,以全德 工人聯合會(Allgemeiner Deutcher Arberterverein,簡稱 ADAV)為代表;另一 派則認為工人組織是社會民主制度的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推動社會變革以實 現工人活動的自我管理,以社會民主工人黨(Soziale Demokratiche Arbeiter’

sPartei,簡稱 SDAP)為代表。兩種發展觀念不斷融合,推動著各種工人組織逐 漸集中。最後在 1875 年舉行的工人組織聯席會議,以 SDAP 的基本綱領作為所有 工會組織的共同原則,主張“工人組織的活動遠離政治”。

1871 年德意志帝國建立之後,經濟危機頻頻爆發,工人運動空前高漲。1873 年帝國政府頒佈法案,迫使工人組織的社會民主運動轉入地下。但工人組織在鬥 爭中結成更緊密的組織,1889 年的罷工運動失敗之後,許多工人組織呼籲建立 全國性的跨行業工人組織,這成為現代工會運動的基礎。1890 年 11 月,在柏林 舉行的工人組織聯席會議上,多數工會組織同意組成德國工人組織的統一聯盟,

其基本職責是:(1)維護工人的基本權利;(2)廣泛開展宣傳活動;(3)組織罷工;

(4)召集統一聯盟的成員組織;(5)制訂統一聯盟的組織計畫。以此為基礎,統一 聯盟使成員組織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也標誌著德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具有嚴 格章程和行動規則的工會聯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初步發展時期(1892—1919):

1892 年 3 月,德國工人組織統一聯盟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討論工人運動 的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建立全國性的核心聯合組織,從而進行更好的資金管理和 組織協作,推動社會保障計劃。隨後,各種工人組織迅速結成了緊密的“卡特爾”

組織,核心聯合組織計畫也擴展到各個領域,幾乎所有的工會成員組織都建立了 罷工基金、旅遊基金、疾病和死亡受益計畫、辭退補償計畫、地方性勞動服務基 金。

在 1916 年通過的“預備服務法案”(Auxiliary Service Law)中,強調了工 會權利:(1)雇員人數在 50 以上的企業必須建立工人委員會;(2)設置調解委員 會;(3)賦予工會在戰爭時期代表所有工人進行談判的權力。而隨著第一次世界 大戰形勢的發展,德國工會的權利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核心聯合組織也減少了 大規模的集體罷工計畫,以免激化社會矛盾和動搖政權。

調整時期(1919—1945):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建立了威瑪共和國,實行民主政治機制。1919 年,德國工會組織齊聚紐倫堡,建立了全德工人聯盟(All gemeiner Deutscher Gewerkschaftsbund,簡稱 ADGB),其政治代言人是社會民主黨。ADGB 宣稱自己 的職責不是“僅僅代表工會會員的職業利益”,而是希望“成為無產階級的中心 力量,領導社會主義鬥爭走向勝利”。15

1924 年之後,德國的政治經濟形勢逐漸穩定,ADGB 積極參與德國社會政治

15H. Pelling,1992, ”A History of British Trade Unionism”London, Penguin Books Press.

Horst KBsters, 2002,“Social Partnership : Basic Aspects of Labor Relations in Germany”, Friedrich- Ebert - Stiftung , Germany, pp.30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活動,特別是推動了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將法定失業保險引入社會保障體 系。1930 年前後,歐洲陷入前所未有的經濟大蕭條,德國失業者高達 440 萬人,

隨著社會矛盾日益尖銳,以工會團體為主的左翼力量支持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

使之贏得了 1930 年國會選舉勝利。1933 年 3 月 23 日,國會投票通過了“能夠 法案”(Enabling Act),為希特勒政府建立獨裁統治創造了政治條件。之後 ADGB 試圖脫離社會民主黨而組建非政治性組織,但遭到了希特勒政府的無情鎮壓。

重構時期(1945—1989):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1946 年原東德地區建立了自由德國工會聯盟 (Freier Deutcher Gewerkschaftsbund,簡稱 FDGB);1948 年初原西德地區恢復 了工會組織的社會地位。冷戰形勢使兩大組織的發展方向逐漸背離:原東德地區 的 FDGB 逐漸成為德國社會團結黨(Sozialistische Einbeitspartei

Deutchland)的政治工具;原西德地區的工會組織則建立了統一聯盟,即現代德 國工會聯合會(Deutcher Gewerkschaftsbund,簡稱 DGB)。

而 DGB 確立了德國工會的基本綱領:(1)共同決定社會經濟事務;(2)將重要 工業企業轉變為公眾所有制;(3)集中決策的國家經濟計畫;(4)社會公正。這些 基本設想實際上成為“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的思想基礎,逐漸形成民主性質的社 會基礎。

從 1950 年開始,DGB 廣泛參與德國社會的政治經濟事務,包括 1952 年通過 的工作機構法,1955 年針對工人福利提出的政策建議,1959 年提出的神聖山方 案(Godesberg Programme),促進了社會市場經濟秩序的擴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1989 年德國統一進程開始之後,DGB 強調德國社會經濟體系的統一性:

(1)DGB 接納了原東德地區的 FDGB,組織網路覆蓋整個德國地區。(2)原東德地區 和原西德地區應該盡快建立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的統一制度,妥善處理地區之間 的人口流動,將“社會市場經濟模式”擴展到整個德國地區。

創新時期(1990—2007):

政治方面,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德國的政治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一,

1989 年柏林牆倒塌之後,德國社會面臨著“統一進程”的重大命題。具體內容 包括:“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的拓展、社會保障制度的延伸、經濟發展水準和就 業狀況的協調等。其二,東歐“後社會主義”政權的影響。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崩 潰之後,西方世界也受到極大衝擊,大量東歐移民湧入歐美發達國家。其三,右 翼極端勢力和種族矛盾。近年來部分地區出現了右翼極端勢力和種族主義者,他 們宣揚民族至上主義和排外情緒,使德國社會的民主政治發展蒙上陰影。

經濟方面,德國的經濟形勢變化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經濟全球化改變 了原材料市場、產品市場和企業發展模式,德國必須調整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和企 業經營模式,保證德國企業和國際競爭力。其二,失業劇增。近年來,德國經濟 持續低迷,失業人口劇增,引發了許多社會問題,特別是加劇了德國社會保障體 系的收支不平衡矛盾。

社會方面,現代社會意識對德國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其一,價值觀念。由於歐美的新自由主義思想影響,德國的新生代更注重自我發 展和個人成功,崇尚獨立而疏遠集體行動;傳統的社會保障體系也面臨著市場競

其一,價值觀念。由於歐美的新自由主義思想影響,德國的新生代更注重自我發 展和個人成功,崇尚獨立而疏遠集體行動;傳統的社會保障體系也面臨著市場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