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心智理論能力的發展和自閉症者的心智理論缺陷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心智理論能力的發展和自閉症者的心智理論缺陷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

第四節 心智理論能力的發展和自閉症者的心智理論缺陷

壹、心智理論能力本質

一、領域一般性或領域獨特性的發展

心智理論能力的發展究竟屬於領域一般性(domain-general)或是領域獨特 性(domain-specific)的歷程?單就心智理論的定義來看,心智理論能力專指理 解他人心理狀態,應屬領域獨特性的發展歷程。Apperly、Samson 與

Humphreys(2005)的研究中也提到,過去心智理論的腦造影研究顯示,人類 在進行心智理論相關作業時部分腦區的活化程度較進行類似但非心智理論相關 作業時來得高。然而Apperly 等人(2005)也提到,若細探心智理論相關作業 所需的認知歷程,仍難排除其他認知能力(例如:語言、執行功能)的影響,

且腦傷病人的研究中也未見僅心智理論能力受損但其他能力仍維持的個案,顯 示目前的研究結果並不完全支持心智理論的發展屬於領域獨特性的歷程;

McKinnon 和 Moscovitch(2007)的研究中也發現,成人心智理論的表現與其執 行功能表現有顯著相關,其結果支持心智理論的發展包含領域一般性的歷程。

回應領域一般性和領域獨特性的議題。Schaafsma、Pfaff、Spunt 與 Adolphs

(2015)則認為,未來的研究需要再將心智理論牽涉的能力加以解構以及重新 建構,以釐清心智理論的構念。

二、連續性或非連續性的發展

另一個發展心理學的重要議題為連續性(continuity)或非連續性

(discontinuity,或稱作階段性發展)。過去文獻雖未有文獻直接探討心智理論 發展連續性及非連續性的議題,但有學者提出心智理論的發展階段論(Flavell, Miller & Miller, 1993;Astington, Hughes & Zelazo, 2013),亦即心智理論的發展 在不同年齡階段會出現本質上的變化,隱含著心智理論的發展屬於階段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

貳、一般心智理論能力之發展

根據Astington、Hughes 與 Zelazo(2013)的整理,一般兒童心智理論之發 展時期大致可分為嬰兒期、嬰兒後期和幼兒期、學齡前、以及學齡期(見表 1),以下將就四個階段之心智理論發展進行說明。

表 1、Astington、Hughes 與 Zelazo(2013)整理之心智理論發展進程

發展時期 年齡範圍 關鍵心智理論發展里程碑

嬰兒期 出生-18 個月 理解行為背後的注意力焦點以及意圖 嬰兒後期和幼兒期 9 個月-3 歲 理解與真實世界不一致之目標(”內

隱”錯誤信念)

學齡前 4-5 歲 理解表徵性心智狀態(”外顯”錯誤信 念)

學齡期 6 歲以後 理解解釋的多樣性(interpretive diversity)及遞迴性心智狀態

(recursive mental state,包含第二階錯 誤信念)

一、嬰兒期

人類自嬰幼兒時期開始即會開始注意到不同之社會訊息,並了解他人行為 背後之注意力以及意圖。未滿周歲的嬰兒即會將注意力導向主要照顧者的臉部 表情,當主要照顧者表現出面無表情(此即為冷面典範,still face paradigm,

SFP),則會降低嬰兒的正向情緒以及注視主要照顧者的行為頻率(Mesman, van IJzendoorn, & Bakermans-Kranenburg, 2009)。到了 12 個月大,嬰兒開始意識到 他人的知覺以及慾望;在Tomasell 與 Habrel(2003)的實驗中,嬰兒可了解他 人較為偏好新奇刺激的概念,而會在他人要求下給予他人沒看過和玩過之玩 具,即使嬰兒自己本身已相當熟悉這些玩具。18 個月大的嬰兒則能理解他人行 為背後之意圖;Meltzoff(1995)發現,即使他人沒有成功表現出自己想要表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

之行為,18 個月大的嬰兒仍能夠正確推論出他人真正想要完成之行為,亦即了 解行為背後之意圖。

二、嬰兒後期和幼兒期

雖然前述Wimmer 和 Perner(1983)的錯誤信念研究中,4 歲兒童才能通 過以語言進行作答之心智理論測驗,但亦有學者認為嬰幼兒對於錯誤信念的理 解發展最早可追朔至15 個月大,亦即發展出理解內隱錯誤信念(”implicit”

false belief)之能力。Onishi 與 Baillargeon(2005)以注視偏好之非語言指標評 估嬰兒之錯誤信念理解,發現15 個月大嬰兒之注視偏好型態即隱含了其具備理 解錯誤信念之心智理論能力。此外,18 個月大的嬰兒能區辨出自己與他人不同 之慾望,並根據他人不同之慾望及喜好做出反應;Repacholi 和 Gopink(1997)

的研究則發現,18 個月大的嬰兒了解到自己應給予實驗者喜歡之食物,而非自 己喜歡但實驗者表現出反感之食物。

三、學齡前

學齡前兒童的在心智理論能力的發展上開始能夠進行心智狀態之表徵

(representation),進而表現出對於外顯錯誤信念(”explicit” false belief)之理 解、以及理解到信念會導致情緒等心智理論能力。

在前述Wimmer 和 Perner(1983)之錯誤信念作業(false belief task,FB task)典範中,故事情節會出現非預期之轉折(unexpected transfer),受試者須 站在故事人物之角度了解故事人物會因非預期之轉折而產生錯誤之信念,一般 兒童在4 歲之後即開始發展出此能力,而有部分兒童能以語言表達出其對於錯 誤信念之理解,亦即表現出理解外顯錯誤信念之能力。

除了前述辨識錯誤信念之外,Baron-Cohen(2001)針對心智理論之相關作 業及發展進行文獻回顧,也發現一般發展的學齡前兒童在3 至 4 歲間也發展出 許多心智理論能力,包括:能區分心理與物理以及表象與真實、瞭解腦的心理 功能、瞭解所見導致知曉(seeing leads to knowing)、辨識心理狀態之詞彙、從 注視方向推論他人心理狀態、監控自我心理意圖、欺騙他人、以及想像等心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

理論能力;4 至 6 歲一般發展兒童則開始瞭解到情境、欲望、以及信念等會導 致情緒的產生。Wellman 和 Liu(2004)則以整合分析以及 Rasch 模式探討正常 發展兒童心智理論能力之發展順序,發現3 至 5 歲的兒童會依序發展出「不同 慾望」(diverse desires)、「不同信念」(diverse belief)、「訊息知曉」(knowledge access)、「錯誤信念」(false-belief)、以及「情緒隱藏」(hidden emotions)等心 智理論能力。其中,不同慾望及不同信念指的是了解不同人擁有不同之慾望或 信念,訊息知曉則是能夠了解他人知道那些知識或訊息,錯誤信念為了解他人 所抱持之信念可能與真實情況有所不同,隱藏情緒則是能了解他人表現之情緒 可能和真實情緒感受有所不同。

在臺灣的研究中,鄒啟蓉(2005)以台北地區 3 至 5 歲的幼兒作為受試對 象,發現在錯誤信念作業表現上通過率從3 歲的約 30%至 5 歲的約 80%,而

「物品變換位置」稍較「非預期物品」的錯誤信念題項來得困難;鄒啟蓉也發 現,臺灣幼兒的錯誤信念發展有較英美地區幼兒來得慢的情形。

四、學齡期

到了學齡階段,兒童會發展出更為高階且成熟之心智理論能力,而能理解 第二階錯誤信念及更為高階之心智狀態、並理解到解釋的多樣性(interpretive diversity,即話語不一定要從字面之意思進行理解)。5 至 7 歲一般發展兒童可 推論出「A 相信 B 會有什麼樣的信念」,亦即發展出第二階錯誤信念(second-order false belief)之能力(Perner & Wimmer, 1985)。有別於第一階錯誤信念作 業(first-order false belief task)中受試者只需對於一個人的心智狀態做推論(了 解A 的信念),在第二階錯誤信念作業中受試兒童須對兩個角色的信念進行推 論。在Perner 和 Wimmer(1985)的作業中會呈現一個冰淇淋攤販的故事,由 於冰淇淋攤販的移動,使得故事中的人物John 認為 Mary 會認為攤販車仍在原 本的地方,因而產生第二階錯誤信念,並詢問受試兒童是否能指出錯誤的地 方。Perner 和 Wimmer(1985)的結果發現,6 至 7 歲一般發展兒童即可通過該 測驗;Sullivan 等人(1994)將 Perner 和 Wimmer(1985)的故事內容進行簡 化,甚至發現5 至 6 歲的兒童即可理解第二階錯誤信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

Baron-Cohen 等人(1999)以失態(Faux Pas)測驗分別評估 7 歲、9 歲、

以及11 歲之一般發展學齡兒童偵測失態情境之能力。在失態測驗中,受試兒童 會聽取10 個有關失態的故事,以及 10 個不含失態情境的控制故事,而失態故 事中皆牽涉到故事人物因錯誤信念(false belief)而說出失態之話語。兒童在聽 取完故事之後,需回答以下四個問題:失態偵測問題(「有沒有人說了不該說的 話?」)、辨識問題(「他說了甚麼不該說的話?」)、理解問題(每個故事皆有不 同之理解問題,用以確認兒童是否無法理解故事內容)、錯誤信念問題(「他知 不知道…」,用以評估兒童是否知道故事人物產生了錯誤信念)。題目範例如 下:

Mike 在廁所的小隔間裡上廁所,Joe 和 Peter 則是在廁所內的洗手台邊。Joe 說:「你知道我們班新來的同學嗎?他的名字叫做 Mike。你不覺得他看起來很 奇怪嗎!」接著 Mike 從小隔間走出來,Peter 說:「噢,哈囉,Mike,你現在 要去踢足球嗎?」

失態偵測題項:在這個故事裡,有人說了不該說的話嗎?

辨認題項:他們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

理解題項:當小華和小王在講話的時候,小明在哪裡?

錯誤信念題項:小華原本知道小明在廁所小隔間裡面嗎?

Baron-Cohen 等人(1999)的研究結果發現,一般發展兒童至 11 歲時才在 10 個失態故事中得分趨於滿分(男女生之平均得分分別為 8.5 和 7.9),亦即至 11 歲時偵測失態情境之心智理論能力趨於成熟,且女生偵測失態的能力發展較 男生來得早。

除了失態以外,學齡兒童也慢慢理解到譬喻以及諷刺之概念。Adachi 等人

(2004)以譬喻和諷刺情境測驗(Metaphoric and Sarcastic Scenario Test, MSST)評估一群生理年齡介於 7 至 14 歲的兒童在譬喻(metaphor)和諷刺

(sarcasm)方面之心智狀態理解能力。在 Adachi 等人(2004)的 MSST 測驗 中,受試兒童閱讀有關譬喻或諷刺之故事,故事結束之後會呈現一個與故事人 物內心狀態相關之問題,受試兒童須從5 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的答案;另外,每

個諷刺題項的選項中,皆包含一個誤將諷刺理解為讚賞之地雷選項(landmine answer)。題目範例如下:

(譬喻問題)「老婦人對我說:『你紅潤的臉頰讓我想起蘋果,我好想吃一

(譬喻問題)「老婦人對我說:『你紅潤的臉頰讓我想起蘋果,我好想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