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心智繪圖的定義與理論

心智繪圖又稱為心智圖,它具有概念圖、擴散思考及全腦思考模式的優點 (錢秀梅,2002;陳盈達,許素甘,2004;涂亞鳳,2006)心智繪圖好比是頭腦裡 的一幅地圖,幫助我們蒐集、整理資料。當企劃決策時,提供一個路線圖,告 訴我們目前的狀況及何去何從(孫易新,2001)。以下就心智繪圖的起源、定義、

思考模式及相關研究說明如下:

一、 心智繪圖的起源

心智繪圖法(Mind mapping)是英國腦力開發權威 Tony Buzan 在 1970 年代 初期發明的全腦式學習法。他於1974年出版「頭腦使用手冊 Use Your Head」一 書,向全世界介紹這種腦力潛能開發的新技巧。這種思考方法是受達文西做筆記 的方法啟發而發展出的全腦圖像思考繪圖法 (蘿玲妃譯,1997)。Gelb,M.(1998) 在「怎樣擁有達文西的七種天才」這本書中提到達文西具備多元智慧的各項能 力,他擁有七種天才並作為生活的準則(劉蘊芳譯,1999),分述如下:

(1) 好奇--終生學習,不斷追求。

(2) 實證--從錯誤中學習,以經驗來證實。

(3) 感受--精鍊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及感覺統合)能力,

追求真實經驗。

(4) 包容--接受曖昧不明,擁抱弔詭及不確定。

(5) 全腦思考--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像之間平衡發展。

(6) 儀態--培養優雅風範、靈巧雙手、健美體格及大方態度。

(7) 關連--了解事物和現象是相互關連並欣賞。

Tony Buzan 認為成功的人生,應包括超強的理解記憶力( IQ )、感理性兼備 的性格( EQ ) 及創意無限的金頭腦( CQ )(孫易新,2002)。所以參考達文西的思考 方式,發展出了這一套全腦思考模式的方法,叫做心智繪圖法。這套方法不只可

以幫助記憶,還可以開發腦力。

二、 心智繪圖的定義

心智繪圖是用圖像、關鍵文字、線條、色彩將思考、紀錄或規劃作一目了然 的呈現,他不但能增加記憶,也有相當大的創意空間 (詹明娟,2005 )。

心智繪圖就像頭腦裡的一幅大地圖,為每一個主題標出詳細的道路,追求左 右腦的平衡,提升學習者的工作效率、學習效果及生命的成就感,是很好的分析 工具(孫易新,2002)。由於心智繪圖法運用了線條、圖案、顏色、以視覺圖像化 呈現,可以幫助記憶(許素甘,2004),而其放射性延展的特點可以將知識無限擴 散,使用者可以視需要增加結點,不會被已設定好的框線限制。這種放射性思考 方式具有發散性,與人類心智思考及神經突觸(synapse)激發過程相似,因而稱 之為「心智繪圖」(mind mapping)(孫易新譯,1998)。

心智繪圖的四個特點 (羅玲妃譯,1997):

(一) 主題具體化,形成一個中心概念。

(二) 中心概念再放射出數條分支,各分支再連接其他的相關概念。

(三) 每條分支的相關概念是一個關鍵字,再選出較重要概念及數個次要概 念。

(四) 所有分支組織成一個連結點式的結構。

綜上所述,心智繪圖是一種結合左右腦的全腦思考法,它是藉由關鍵字、圖 形、線條、顏色表現的放射性思考模式。這種有如樹枝狀連結形式的思考過程,

兼具水平思考與垂直思考的特性,是最符合大腦運作形式的思考法。利用心智繪 圖法思考,除了有比較有趣,而且容易記憶的好處外,也可以訓練如何思考。心 智繪圖允許使用者自由聯想,每個人因為經驗不同,先備知識不同,所以每個人 畫出來的心智繪圖也各有巧妙,是創意思考訓練的有效利器。

三、 心智繪圖的思考模式

張春興 (2002) 認為大腦是人類行為的主宰。Sperry (1981)和 Buzan (1989) 的 研究,左腦擅長語言文字和邏輯序列性的思考模式,具有邏輯、分析、運算、短 期記憶等功能,屬於競爭性的腦;右腦則擅長立體空間的、彩色圖像的思考模式,

具有創意、直覺、愛心及情緒控制等各種特質,屬於愛心的腦。而一個成熟、有 效率的思考方式必須是左右腦互相協調,發揮全腦思考的功能。孫易新 (2003) 認為放射性思考是人類大腦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個進入大腦的資料,不論是感 覺、記憶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數字、符號、食物、香氣、線條、顏色、意象、

節奏、音符等,都可以成為一個思考中心,並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個掛 勾。每一個掛勾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 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個掛勾……。這些掛勾可以當作我們的記憶,就如 個人的資料庫。

張玉成( 1993 )以 Guilford 的智力多因論為基礎將思考的模式分為認知思 考、推理思考、創造思考及批判思考四種,其中推理思考又稱為邏輯思考、垂直 思考或聚斂思考;而創造思考又稱為水平思考或擴散思考。Guilford (1967)按思考 的結果,將思考分為「擴散性思考」和「聚斂性思考」。心智繪圖所應用的擴散 性思考法可以很快速的增加資料的累積數量,並能夠將資料依據彼此間的關聯性 分層、分類管理,讓資料的貯存、管理與應用更有系統。D.Trinidad Hunt (1997) 指出心智繪圖掌握存取之妙。構築心智繪圖的行動本身即能有效在記憶中牢記某 些構想,並且在極為省力的情況下可再度回憶整個心智繪圖內容,並且輕易查覺 知曉及自然運用記憶功能(彭真 譯,1997)。許多學者 (陳盈達,2004;涂亞鳳,

2006;王春苹,2008) 研究發現,心智繪圖運用在學習上可讓學生更容易吸收知 識、整理思緒,在創意發想和問題解決與分析上都有可喜的效果。

綜合以上學者論述,心智繪圖是一個運用全腦式思考,圖文並重的有效思考

利器,可以幫助學生訊速有效的吸收知識、組織材料。

四、 心智繪圖對不同學習風格學生的影響

學習風格是指個人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喜好、習慣或傾 向。擷 Dunn 和 Dunn (1979) 以及 Fischer 和 Fischer (1979) 的分類方式,學習 風格大致可分為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三種(劉香,2003)。簡述如下:

(一) 視覺型:此類型的學習者是透過視覺感官來學習,因此學習上比較偏好使用 書面學習的材料。例如:圖表、幻燈片……等,足以影響視覺注意的,甚至 是自己閱讀教材都比上課聽講的收穫來得多(林鳳春,2001)。

(二) 聽覺型:此類型的學習者是透過聽覺感官來學習。講述法、團體討論法、錄 音帶教學法以及直接的訊息傳達都是他們喜愛的上課方式,對他們而言這也 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三) 觸覺型:此類型的學習者是透過觸覺感官來學習,這類學習者,最喜歡「從 做中學」,他們透過肢體的活動在學習情境中跟材料產生互動,達到學習的 功效。

在一般人的學習過程中,以上三種學習形式都會出現,只是有些人會比較偏 重於某一種形式,所以本研究將心智繪圖法融入在寫作教學上,希望利用心智繪 圖兼顧圖形、顏色以及有組織的特性滿足所有學習型的學生,讓所有學生都可以 透過豐富的刺激活動對學習更有信心。

五、 心智繪圖教學實務

以下將心智繪圖的法則與技巧 (陳盈達,2003;詹明娟,2005;蘇倩慧;

黃莉貞,2007),歸納重點如下:

(一) 準備用具

1. 首先準備一張大白紙,把紙張橫放。

2. 準備六種以上顏色的筆。

3. 可用螢光筆增加顏色。

(二) 基本原則

1、 在紙的中央畫一代表主題的圖像。圖像使用多種顏色,盡可能讓畫面生 動有趣。

2、 一直使用一個中心圖像,然後向外放射。放射出去的線條要有美感。

3、 使用聯想,評估、篩選後用關鍵字呈現。

4、 將所有的關鍵字寫在枝幹上,或線條微灣的內側。

5、 在線上工整的寫出關鍵字或畫出意象。

6、 每個枝幹上只寫一組關鍵詞。(國字在五個字以內,英文單字一個。) 7、 讓枝幹與搭配的文字等長。

8、 寫或畫的時候,要將身體與圖保持垂直,不要依線條任意旋轉。

(三) 圖像、色彩運用原則

1、 每一個圖像使用三種以上的色彩。

2、 在圖像中使用立體圖案或是文字鑲邊造成立體感。

3、 多使用容易辨識的圖像、顏色、符號 (如:心形、問號、打叉……等)。

4、 將主枝幹描黑畫粗。

5、 使用大小不同的字體、線條與圖像。

6、 儘可能以圖像來表達意思,以便能深刻記住。

(四) 空間設計原則

1. 將主枝幹連接上中心圖像,並與各個枝幹連結。

2. 使用組織圖,讓架構明確化並由內而外拓展。

3. 各枝幹間主屬關係要清楚明確。

4. 擅用規律的空格與恰當的留白。

5. 必要時使用數字標明順序。

(五) 呈現個人風格

1. 展現或創造個人風格。

2. 盡可能發揮視覺上的想像力。

Tony Buzan 強調繪製心智繪圖是一件愉快的事,任何進入大腦的資料或是想 法都可以成為思考中心。使用心智繪圖的目的是為了將腦中的思緒有層次的整 理,並具體的展現出來,所以只要掌握住了心智繪圖的原理原則,使用者不妨擅 用創意,甚至用幽默、誇大、好玩、荒謬的技巧讓整個過程充滿快樂。

六、 心智繪圖的聯想方式

心智繪圖(Mind Mapping)的聯想方式可分成擴散性與聚斂性兩種,分述如下:

(一) 擴散性聯想(Brain Bloom):聯想的方式有如太陽的光芒一樣向四周擴散 出去,讓思考的廣度增加,屬於水平性、放射狀思考。以「樹」(圖 2-2-1) 為例:

圖 2-2-1擴散性聯想(Brain Bloom)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

(二) 聚斂性聯想(Brain Flow):聯想的方式有如流水式的聯想,又像接龍的方 式,由這一個想法聯想到下一個,屬於垂直性思考模式,可增加思考的深 度。以「畢業旅行」(圖 2-2-2)為例:

圖 2-2-2 聚斂性聯想(Brain Flow) (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 )

七、 心智繪圖跟寫作力培養的關係

Gelb (1998) 認為心智繪圖是一個簡單卻威力十足的學習方法,應用在日常生 活中思考、規劃事務和解決問題等方面,讓藝術與科學、邏輯與想像同增效力,

追求大腦左右兩邊的平衡(劉蘊芳譯,1999)。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德(Joy P. Guilford) 在1959年發表智力結構論,將智力解釋為包括三個向度的立體結構。其中提到有 兩種專司思維的能力,一種是聚斂思維,一種是擴散思維。前者,思維的方式是 循著求知法則解決問題,後者,並不囿於唯一的求知法則,而是從不同角度擴散 思考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吉爾福德智力結構論中的擴散思維理念,被心理測驗學 家托蘭斯(Torrance, 1972)所採用,並針對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三種心理特質 發展成為評量創造力的專用測驗。

結構性過程法將寫作分成五個階段。前兩個階段是寫作前階段和起草階段,

這個時候主要的工作是依據寫作主題從舊經驗中搜尋有關寫作的材料,然後再從 蒐集到的資訊中重新編碼、組織材料和選擇寫作方式。研究者擬應用心智繪圖擴

這個時候主要的工作是依據寫作主題從舊經驗中搜尋有關寫作的材料,然後再從 蒐集到的資訊中重新編碼、組織材料和選擇寫作方式。研究者擬應用心智繪圖擴